九九藏書

理想國

理想國

作者:柏拉圖
類別:宗教哲學

《理想國》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與柏拉圖大多數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於《法律篇》,一般認為屬於柏拉圖中期的作品。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前此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以理念論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

《理想國》討論的主題是正義問題,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柏拉圖認為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製、正義這4種德性。

國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個國家的知識,只有少數人才具有這樣的智慧;國家的勇敢屬於保衛它的衛士;國家的自製是一種和諧,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能夠和諧一致,這個國家就達到了自製。若一個國家有了這三種德性,也就有了正義。

哲學家是愛智慧的人,不過那種對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還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只有熱忱于尋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學家,這就涉及到了真理問題。

柏拉圖把世界劃分為可感世界與理念,那些只愛好具體事物如美的聲調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見而無知識,只有那些認識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將其與具體事物區分開,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識的人。

柏拉圖通過太陽的比喻說明,正如太陽是可見世界之所以可見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過線的比喻進一步將兩個世界劃分為4個部分:

第一,影象;

第二,影象所像的實物;

第三,數理對象。靈魂將影象的實物作為影象來研究,它只能從假設出發下降到結論;

第四,理念。靈魂從假設出發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來作系統研究。

前兩個部分屬於可見世界,后兩個部分組成了可知世界。

與此相應,靈魂的狀態也可以分為4個階段,這就是想象或猜測、信念、理智和理性。

柏拉圖通過洞穴的比喻指出,認識的4個階段並不是後天學習的發展過程,而是靈魂的轉向。因為靈魂本身具有一種認識能力,教育只是使這種能力掌握正確的方向,使它從黑暗轉向光明,從現象的世界走向真實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國》的重要主題之一。

圖書目錄

譯者引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1
第三卷 -2
第四卷 -1
第四卷 -2
第五卷 -1
第五卷 -2
第六卷 -1
第六卷 -2
第七卷 -1
第七卷 -2
第八卷 -1
第八卷 -2
第九卷 -1
第九卷 -2
第十卷 -1
第十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