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部 1993~1997 民族品牌進行曲 企業史人物:刁民王海

第三部 1993~1997 民族品牌進行曲

企業史人物:刁民王海

王海的打假越來越呈現出職業化的特點。他曾協助煙草專賣局取締了北京最大的造假煙窩點,查獲555、紅塔山等假煙案值280萬元;協助浙江技術監督局查處全國最大的假閥門案件,案值400多萬元;協助工商局取締北京最大的造假酒窩點,該窩點年產假酒近2000萬元。他還與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合作,代理了世界名牌撲克牌、自行車在中國的打假。甚至,連搖滾歌手崔健要搞反盜版和反假唱運動也拉上了王海。2004年,他又有了一個驚人之舉,作為北京市的新居民,他宣布要競選朝陽區人大代表,為此,他聘請兩個北京廣播學院的大學生義務當他的競選助理,到處散布他為選民服務的主張。競選的結果當然是落選,他說,「結果是我意料之中的。我沒有當上正式候選人,參選的起點跟其他候選人不平等。不過5年後我還會參選,但參選之前,我會向全國人大等立法部門提交對《選舉法》修改的建議,因為現在選舉法明顯滯后了。」人們對這位當年的青島青年不得不刮目相看。
從青年「刁民」到有公眾服務精神的「維權專家」,王海一路走來,好象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王海是中國商業世界里的第一號「刁民」。這個從青島冒出來的青年農民很享受這樣的「頭銜」,九_九_藏_書他說,「刁民,是相對奸商而言的」。
1995年的3月25日,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廈買了十二副標價為85元的假索尼耳機,然後徑直向東城區工商局投訴,要求商場加倍賠償。執法人員問他,「你知道耳機是假冒的嗎?」王海答,「當然知道。」對方一聽就來氣了:「知道假的還買,你這不是刁民嗎?」《中國消費者報》得悉了這件新鮮事,以《刁民?聰明的消費者?》為題發了一篇新聞稿,結果,一下子炸開了一個鍋,支持、反對的各執一詞。王海則來了勁,他連著跑了京城的10家商場,專挑假貨買,然後要求雙倍索賠,50天下來,他竟真的得到了近8000元的賠償金。11月底,中國消費者協會舉辦「制止欺詐行為、落實加倍賠償」座談會,正「跑遍京城四處索賠」的王海作為「神秘嘉賓」受到邀請。在座談會上,政府官員、法學專家和商場老總們就「王海是打假英雄還是『刁民」、「「是新型消費者還是鑽法律空子?」爭論得面紅耳赤,在一些與會專家和官員的猜想中,這是一個「老謀深算、專靠損招兒發財的年輕人」,當長著一張娃娃圓臉、頭戴棒球帽的王海突然出現,楞頭楞腦地坐上主席台的時候,很多人都笑出了聲音。王海念了一篇別人替他read.99csw•com起草的《我的困惑》:「······我很困惑,難道我做一件於國於民有益的事情錯了嗎?」來年3月,中央電視台創辦第一檔即興談話類節目《實話實說》,主持人崔永元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名氣已經很大的「刁民」。王海很想上節目,但是當時已經有商家揚言要「滅掉王海」,他擔心在電視上露面不安全,二來,上了中央台之後,全中國的售貨員都知道他長什麼樣,沒人敢賣給他東西了。崔永元給他出主意,說可以化妝。王海被戴了個假髮套,粘上唱戲用的鬍子,再配副茶色鏡,一照鏡子,連他都認不出自己來了。進入演播室,見到中消協投訴部主任武高漢,王海叫了聲」武老師",武高漢扶著眼鏡看了好一會兒,也沒弄清他是誰。當他報上姓名,沒想到武高漢的眼淚竟差點兒掉出來,他說王海得化妝才能亮相太可悲了。王海覺得化妝太假,但戴墨鏡這招兒挺安全,從此,他在公開亮相的場合都戴著一付墨鏡。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假冒偽劣橫行,商家做廣告無所不用其及,產品質量和商業信用之差讓人咋舌,1994年,政府出台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中第49條是:「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九-九-藏-書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在此前的民法中,消費者買到假貨最好的結果是按價退貨,而如今則可以加倍賠償。王海的出現就跟這個條款有關。
王海講起話來慢條斯理,天生是一個思維很縝密的人,他的學歷不高,卻似乎很會規劃自己的人生。1996年底,他順勢成立北京大海商務顧問有限公司,他的打假事業從此進入了公司化運作。大海公司開始接受企業委託打假。他的第一單生意,是幫廣東愛得樂公司打假。該公司是東南亞銷量最大的摩托車尾箱和頭盔的生產企業,但市場上每年都有30至50萬個冒牌貨,公司為打假已斥資300多萬元。走投無路下請王海加盟打假。王海東顛西跑了10多個城市,幫「愛得樂」取締了40多個售假窩點。王海的「商業化打假」自然又引起輿論的一場大爭論,他則很坦然地說,「我們可以給人當槍使,今天你請我們打他,明天他也可以請我們打你。這樣做既可以促進行業自律,我們也能從中得到利潤,最終還有益於消費者。」他的底線是兩條,「只要證據確鑿,只要沒有違法。」1998年,大海公司在為客戶調查一宗假藥案時,了解到性病游醫詐騙問題嚴重。於是王海read•99csw.com就派業務員赴合肥、長沙、成都、太原、重慶等地調查。發現一個當年在福建莆田縣秀嶼鎮街頭賣耗子葯的家族,與各地上百家牌子很響的醫療機構「合作」,藉著鋪天蓋地的廣告狂轟濫炸,發展成了全國性的「性病診治」集團,每年從性病患者身上牟取數千萬元的暴利。王海在媒體揭露了性病游醫「占氏家族」詐騙患者錢財的黑幕,同時,向衛生部舉報了「占氏家族」的違法行為,當年底衛生部下文對各地游醫進行取締。有人估算,此舉每年使消費者避免20億元的損失。1998年12月,為了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中央電視台拍攝《20年20人》專題片,王海與張瑞敏、吳敬璉、李寧、王石、陳章良一起入選,在一次節目錄製中,經濟學家吳敬璉在送他的書上題字「市場清道夫」。
在這之後,王海受邀參与一個題為「社區自主治理"」的課題組,該項目經費來源於國家哲學基金,他曾起草《關於物業管理的立法議案》,經31位全國人大代表簽名后遞交給了全國人大。他還專門到紐約去考察非盈利組織NGO的運作模式,回國后,還真的籌辦了一個非贏利組織,招募志願者為公共利益服務,這個組織建立反欺詐網站,每天發布各種商業欺詐行為和不誠信行為的警示,避免消費者受騙上當九九藏書,同時將在社會上收集、核實各種欺詐行為和各種壟斷侵權行為的線索,向有關部門舉報、揭露。
王海的刁民行動當然沒有止步于北京城,他很快跑到南京、長沙和杭州各地「買假索賠」,邀請他的大多是當地的媒體,他們貼身跟隨王海,進行熱鬧的追蹤報道。於是,王海走到哪裡,哪裡的商界就陷入一片恐慌,有商家提出「防火防盜防王海」,還有的商場向營業員派發王海的照片,讓她們一定要「死死記住這個相貌」,並設計好了婉言對付他的標準問答,一些商場發現王海來買假的時候,要麼找借口死活不賣,要麼故意把發票開得很不清晰。他到廣州的消息曝光后,當地幾個大商場的老總緊急開會研究對策,大家統一口徑和對策,王海在那裡買了幾萬塊錢的假貨,所有商家都口徑一致地不賠不退,逼他去打官司。
1995年的企業史人物,我選的是王海。我認識王海也應該在那年的前後,他被邀請到各地打假,那時的他是一個很靦腆的青年,整天戴了副很黑的墨鏡,媒體怎麼安排他就怎麼做。後來,就沒有再關心過這個人,直到此次寫企業史才把他後來的事情又找了出來看。我很高興看到了一個成長中的中國青年。他想做NGO,想當人大代表,想提出自己關心的法案。寫他的故事,我內心竟有一點小小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