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部分 論禮

第二部分 論禮

現實解說不懂就問,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
其實,孔子所說的這些,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只是傳說了,那一年晉昭公和齊景公進行投壺比賽,按規矩也是君子之爭。可是大家都憋著勁,險些造成國際爭端。再說魯國季孫家和郈家的鬥雞,不也是不擇手段嗎?結果造成家族仇殺。

2.20(3.23)

現實解說掌握了大的原則,其餘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
解析這就是關於稱謂的問題,為什麼這樣的一個純技術問題會被記載下來?大致當時在這個問題上有些混亂。

2.15(14.41)

解析禮和樂雖然在學科上是分開的,可是樂更多的時候作為禮的體現形式。要掌握禮,就必須掌握樂。孔子如此總結樂,是不是正確,誰也不知道,說不定魯太師聽得哭笑不得。
譯文孔子說:「夷狄即便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現實解說奧神灶神都不能得罪啊,神越來越多,都快拜不過來了。

2.17(3.4)

現實解說給上級送禮,確實就是獻媚。
譯文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解析奧,指屋內位居西南角的神;灶,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王孫賈的意思,是縣官不如現管,奧神不管什麼事,不用理他,而灶神管著吃飯,因此不能得罪他。孔子告訴他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奧神儘管什麼都不管,可是越是什麼都不管,就越是不能得罪,因為越是這樣的無所事事的神,就越是通天。得罪了奧神,就等於得罪了天,討好灶神還有什麼用呢?
現實解說這類事情,隨大流也沒什麼不好。搞得自己很特殊的樣子,其實對誰都沒好處。
譯文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演奏音樂的道理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悠揚悅耳,音節分明,連續不斷,最後完成。」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當今人們去燒香拜佛,不是求財就是求色,絲毫沒有誠意,所以神仙也不願意幫你。如果再去燒香拜佛,最好默念「祝佛菩薩萬壽無疆,永享香火」,這樣,神仙們感到你的誠意,隨便賞賜你一點什麼運氣,說不定就夠三輩子用了。
周代,中原諸國自稱諸夏,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而四周都是未開化的民族。北面是狄,東面是夷,南面是蠻,西面是戎。孔子這段話的隱台詞是:中原和周邊蠻族的根本區別就是我們有周禮。
現實解說當今的禮在哪裡?為人之禮?為政之禮?如今寫個信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怎麼落款,除了「此致敬禮」和「祝你健康」之外,真不知道怎麼寫。
譯文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選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現實解說人類發展的階段不同,當然需要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國家和文化,當然需要不同的制度。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向最先進的文化學習,借鑒最先進的國家的制度,而不是死守舊道,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現實解說為什麼很多政策受到百姓的抱怨和反對,因為這些政策就是要從老百姓腰包里掏錢。
解析禘禮是國君祭天或者祭祖的大禮,灌就是向先祖獻酒。之後就是按照祖先們的https://read.99csw.com先後順序祭祀。為什麼孔子看到灌之後就不看了呢?因為後面的儀式是孔子不願意看的。為什麼不願意看?孔安國的說法,是因為祭祀的順序錯了,把魯僖公提前了,這一點《春秋》上有記載。按何新的考證,是說灌之後有男女交合之戲,孔子認為這不合周禮。在這點上,採用孔安國的說法比較合理。
現實解說
這一部分是孔子關於禮的論述,主要是在孔子離開魯國之前。在這段時期內,孔子對周禮極度尊崇,將禮的作用也鼓吹到無所不能。後期,儘管孔子知道他所提倡的以禮治國已經沒有可能實現,但還是把周禮作為一種美好的理想和精神的寄託。
譯文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解析孔子的意思,做事情應該基於禮,而不是無原則追逐利。對於統治者來說,與民爭利是最大的罪惡。統治者應該做的是給老百姓創造一個和平公平的環境,讓老百姓可以得利。百姓得利了,國家自然也就和諧了;百姓富裕了,國家自然也就強大了。
孔子只強調遵從,忘記了修正;只強調恢復,忘記了變化。這就是孔子最大的問題。腳長大了,還要去穿舊鞋,怎麼行?但是按照舊鞋的模式,根據腳的大小和穿舊鞋的體驗,打造一雙新鞋,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嗎?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這當然是孔子年輕的時候的事情,而且是第一次進太廟。在魯國,大致士以上階層才有資格進太廟,逢年過節之類才能去。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可是作為統治者來說,舊禮不適合新社會不應該是不守禮的理由。祖宗制定了禮,該修改就修改,這樣祖宗的工作才是沒有白費。如果明明知道不適用了還不去改,那就等於徹底拋棄了祖宗的偉業。
解析孔子認為有了周禮,就有了規範化管理。因此,即便中原諸國沒有國君,國家也能按照周禮的規範有序地運行。而周邊夷狄國家缺乏規矩,即便有國君,管理起來也是亂七八糟。所以,誰是華夏誰是夷狄,取決於它的文化發展水平。
什麼是周禮?周禮其實就是周朝的制度,各個方面的制度,主要是官制和祭祀喪葬禮儀,但不僅僅於此,而是覆蓋幾乎整個社會生活的相當完備的制度,相傳由周公在周朝初期制定。早期的周朝,都是按照周禮的規定治理。到了春秋時期,周禮逐漸不被遵守,天下陷於無序。
解析從各方面的分析看,夏朝重牧,禮法比較簡單。商朝重商,特別重視信用。而周朝重農,禮節比較繁複,但是更多借鑒了商朝的禮儀制度。
現實解說缺乏內涵的表象是沒有意義的,就如比賽場上,難道就只是金牌的爭奪?奪得金牌就是為國爭光嗎?以服用興奮劑、改年齡、讓球等等手段拿到的金牌,只不過是放大恥辱而已。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譯文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裏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
譯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

2.9(3.15)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九_九_藏_書,則吾能征之矣。」
解析這一句緊承上句,意思是君子講禮,不講力。講技巧,不講蠻力。
現實解說許許多多的歷史最大、空前成功的背後,就是奢侈浪費。孔子這段話,非常有意義。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徼如也,繹如也,以成。」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2.19(3.17)

譯文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杞國不足以印證了;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宋國不足以印證了。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不足的緣故。如果文字資料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印證了。」
譯文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后說:「這就是禮呀!」

2.7(3.11)

這是孔子第一次從衛國回魯國,子貢跟隨而來。子貢是富二代,其實並不看重一頭羊,可是聽到孔子上面的兩句話之後,以為孔子確實很不看重儀式了,於是建議取消那頭羊。誰知道孔子的節儉只適用於自己,羊又不是自己出,因而反對去掉那頭羊。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竈(同「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2.3(3.16)★

解析林放問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的回答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傳說孔子在魯國和衛國都學過樂,以孔子的性格,應該在樂的理論和欣賞水平上有一定造詣,可是具體彈奏水平,就已經不可考了。

2.21(3.25)

可是,如果根本就沒有禮,或者沒有恰當的禮給你去遵守,也是扯淡。孔子的這番話當然有道理或者說是真理,可是孔子想沒想過,為什麼大家不重視禮了?因為舊禮已經不適合新社會了。
解析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了如指掌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現實解說統治者如果真心想治理好國家,怎麼會做不到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譯文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國人稱她為君夫人;國君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現實解說純技術的東西,就不說了。
現實解說羊拿來給老百姓吃掉,比什麼都好。
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禮的形式上,孔子對自己的標準是可以靈活變化,對別人的標準就是必須嚴格遵照。帽子是要自己買或者自己做的,因而可以用便宜的;可是羊是國君出的,因而不能省略。
現實解說可惜沒人聽過。
孔子在齊國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這應該是後來回顧的時候所發出的評論。
譯文孔子說:「統治者喜好禮,那麼百姓就容易管理了。」
解析孔子對周禮很感興趣,因此對夏禮和商禮也都很感興趣,但是九九藏書多數是聽說或者推演,而無法得到印證。孔子曾經向杞國國君請教夏禮,因為杞國是夏朝的後代,並且孔子去了杞國考察,結果發現杞國本身也並沒有保留下多少夏禮;孔子也學習商禮,似乎也去了商朝的後代宋國去考察,同樣發現商禮所剩的也不多了。孔子由此認為,自己可能是世界上夏禮和商禮的頭號專家了。
所以,孔子的這番話最致命的問題是:禮在哪裡?能夠給大家去遵從的禮在哪裡?沒有。

2.6(3.10)

解析國君以禮法來約束自己,老百姓也就會用禮法來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就是這個意思。
譯文孔子說:「用麻布製成的禮帽,符合於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製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做法。(臣見國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這也是符合於禮的。現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這是驕縱的表現。雖然與大家的做法不一樣,我還是主張先在堂下拜。」

2.8(3.12)

2.13(11.1)

2.22(16.14)

2.12(17.11)

解析孔子的意思並不是謙虛,孔子對於周禮的實踐,基本上也就是婚喪這一塊了,太廟這樣的地方,不是他尋常可以去的,對這一塊的知識,都是道聽途說來的。因此,進了太廟,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要問,這不奇怪;另外,很多知道的也需要進一步印證,這也不足為奇。孔子認為,不懂的就要問,這就是周禮的體現。
現實解說跟朋友吃飯,第一次敬酒之後就趕緊走,否則就可能醉駕。就算你不醉駕,你朋友也可能醉駕。不管誰被抓進去,你都有責任。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歷史上,原統治者瞧不起周邊的少數民族,這就是理論基礎了。
譯文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懂得禮,就會覺得很累(因為掌握不好尺度);只是謹慎而不懂得禮,就會畏縮拘謹(因為掌握不好分寸);只是勇猛而不懂得禮,打仗就會自亂陣腳(因為掌握不好進退);只是直率而不懂得禮,就會說話尖刻(因為掌握不好用詞)。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
魯國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地,是周禮的模範國家,周禮在這裏的運用幾乎與周王室不相上下。因此,魯國一向也是各國學習周禮必去的國家。然而即便如此,到了春秋時期,魯國人也不再把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放在眼裡。
解析就如法治不僅是法律條文一樣。孔子還在強調對於周禮要從精神上去執行,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東西。

2.2(3.7)★★

現實解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後來的事情變得恰好相反,西洋鬼子沒有皇帝,反而比我們的大清帝國強大許多。
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現實解說稱謂問題看小實大,因為時時會用到。如今我們的稱謂問題已經史無前例地嚴重,譬如見到一個年輕婦女,怎麼稱謂她?同志?小姐?美女?女士?什麼都不那麼合適。再譬如,給長輩寫封信,怎樣稱謂?怎樣落款?有幾個人知道?
譯文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不過,一輩子宣揚周禮,遵從周禮的孔子,九*九*藏*書到了臨死也是晚節不保。臨死之前孔子對子貢說:「夏朝人出殯殯在東階,周朝人出殯殯在西階,商朝人出殯殯在兩柱之間。我昨天做夢夢見我殯在兩柱之間了,看來我還是要按照商朝的規矩啊。」就這樣,孔子這輩子最後一件事情沒有遵從周禮,反而遵從了商禮。
現實解說如果空有儀式,而內心沒有誠意的話,還不如沒有儀式。搞那麼多的競賽,卻不是為了彰顯公平,還不如不搞。

2.4(3.9)★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2.1(3.5)★

現實解說上好禮,是禮法的「禮」,不是禮品的「禮」。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2.10(3.18)

解析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就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曆書放在祖廟裡,並按照曆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魯國君主已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形式。所以,子貢提出去掉「餼羊」。對此,孔子大為不滿,對子貢加以指責,表明了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譯文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解析孔子的說法是「原」周禮,事實上春秋初期連戰爭也是「君子的戰爭」,戰場上同樣要講禮。在拙作《說春秋》第三部中有很多這樣的情節,晉國軍隊要俘虜齊國國君的時候,還要先向齊國國君敬酒送玉,禮請齊國國君去晉國。但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周禮是被破壞的,特別是在戰場上,曹劌一鼓作氣、晉楚城濮之戰等等著名戰例,實際上就是軍事思想突破了周禮的限制。隨著戰爭的頻繁,周禮必然被拋棄。到了孔子這個時代,戰爭中已經沒人會理睬周禮了。所以,孔子的說法,不過是一種閉門造車,離現實太遠了。

2.16(4.12)

現實解說強勢文化存續,弱勢文化消亡。古埃及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埃及已經看不到了;巴比倫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伊拉克已經看不到了;古印度文化我們能說,可是在印度能看到的已經不多了;春秋文化我們能說,可是能看到的也已經不多了。
孔子了解周禮,喜愛周禮,鼓吹周禮,想要恢復周禮。可笑的是,後世的統治者們也鼓吹孔子並且號稱尊崇孔子,可是卻從來不提孔子所鼓吹的周禮,由此可見,那些尊孔子為聖人的人,也不過是葉公好龍,甚至是別有用心。
解析任何事情,任何美德,都需要規矩或者度,也就是禮。只有掌握了禮,才能讓美德真正體現為美德。掌握了表象而忽視了本質,就會適得其反。

2.5(3.14)★★★★★★

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禮。」

2.18(9.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2.11(4.13)

這個問題應該是孔子第一次從衛國回來之後的問題,最早孔子是注重禮的儀式,後來是儀式和內容並重,後來是更重視精神層面。
夏商的制度適用於夏商,就如周朝的制度適用於周朝。但是時代是在變化的,周朝的制度已經不能適用於春秋了。孔子研究夏商周的制度變化,卻沒有領悟到這些變化的必然性,沒有領悟到周朝的制度也已經需要變化了。
譯文孔子說:「基於利益的目的而去做的事情,多半會招read•99csw•com致怨恨。」

2.23(3.13)

2.14(8.2)★★★★

解析孔子並不過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說:「敬鬼神而遠之。」所以,這一章他說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心誠則靈,就是這個意思。
孔子生長在魯國,對周禮很了解。回到祖先的國家宋國之後,對於商禮的迂腐保守自然很不適應。當時的中國,宋國是落後挨打的國家,商禮自然屬於落後文化。當時最先進的其實是晉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的禮儀制度是周夏融合和周商融合,可見周禮也未必是先進文化。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現實解說中國選手,打乒乓球行,打羽毛球行,打網球不行。技術好,力量不行。
解析上面的這個解釋似乎是很統一的解釋,並不是因為這個解釋就很正確,而是因為大家都找不到正確的解釋,所以一併矇混過關。對於這一條,筆者也沒有找到最合理的解釋,因此只能勉強把公認的解釋放在這裏,希望後來者能夠有更合理的解釋。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解析這是孔子當官的那段時間的事情。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侍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別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獻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係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另一方面,孔子確實有些恭敬過度了。
魯國這個時候禮崩樂壞,確實有些亂七八糟,孔子看不下去也是正常。而禮崩樂壞的最根本原因,恐怕還是公室衰微,養不起公務員,導致大量人才流失,剩下的也是混日子,自己也搞不懂周禮是怎麼回事了。所以,還是管子那句話是真理:倉廩實則知禮節。國家窮了,就沒有什麼禮節可講了。
譯文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譯文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侍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諂媚呢。」
譯文孔子說:「對於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意看了。」
譯文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討好奧神,不如討好灶神。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解析孔子認為,禮就是治國的萬能良方。
孔子家境也不寬裕,因此節儉一些是可以贊成的。不過跪拜的事情,反正沒有成本,那就還是堅持原有的做法。
解析孔子在這裏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
現實解說所謂無所爭,多數情況下是明不爭暗爭,就成了中國文化中非常突出的勾心鬥角的現象。所以,君子固然要謙恭,該爭的也要大大方方去爭,才能避免內耗,減少陰謀詭計。孔子這句話,沒什麼正面的現實意義。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這樣說,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只看見切身的利益,不要因為上天或者祖先看上去跟自己沒有什麼聯繫,就輕視他們。
解析孔子贊同用比較儉省的黑綢帽代替用麻織的帽子這樣一種做法,但反對在面君時只在堂上跪拜的做法。這讓人想起「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就是為什麼筆者認為孔子對國君確實有些恭敬過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