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從秦代的學室到漢代儒學獨尊的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三節 漢代的太學

第四章 從秦代的學室到漢代儒學獨尊的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三節 漢代的太學

漢代太學的學生為博士弟子,也稱太學生為「諸生」。太學初建時有太學生50名,以後逐漸增加。除由京都直接挑選入學的「正式生」外,各郡國縣邑選送的地方知識青年為「特別生」。在年齡上要求不嚴格,有的太學生天資聰穎,不足18歲就應選了。太學里有12—13歲的「童子郎」,也有60多歲的白髮老人。在出身方面,太學生中貴族子弟居多,但也有家境較為貧寒的子弟。「正式生」為公費,政府給俸祿;「特別生」為私費,食宿自理。有個別貧寒子弟,一邊學習一邊做小工,或者其母隨至長安為人織布做鞋以供讀書。太學生的數目在西漢末年已增至3000人。隨著學生的不斷增加,西漢末年曾大規模地擴建校舍。東漢時太學生人數大增,最多時達三萬餘人,京師形成太學區。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送子弟入太學。太https://read•99csw.com學建有博士宿舍和內外講堂。至順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拓建房屋共計240房,1850室」。如此規模的太學出現在我國漢代,在世界教育史上首屈一指,標志著我國漢代的經濟文化在當時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漢代學制系統圖
太學以儒家經典為教材。西漢末,出現古文經與今文經之爭。今文經以當時通行的隸書書寫,古文經晚出,以戰國時古文字書寫。同時,經文的字句,篇章及解說也有差異。今文經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太學中設立的博士都是今文經博士。古文經只在https://read.99csw.com民間私學中傳授。當時書籍甚少,學者難得,訓詁句讀〔dou 豆〕皆靠口授,故博士講解經書重視傳授關係,形成師法和家法。某一經的大師,如得到朝廷賞識被立為博士,這位大師的經說便成為師法。弟子相傳,遂有不同解釋,自成一家之言,再傳下去,便成家法。漢代博士各以師法、家法教授弟子。同是一經有了不同的解釋,在學術上就產生了不同的流派。如自立門戶,各家對經書章句紛紛進行詳細解說,甚至不惜以幾萬字或十幾萬字去解釋一句話或一個典故。所謂「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正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太學的教學方法比春秋戰國時期有了較大的進步。西漢時就有了用植物纖維造紙的技術,到東漢蔡倫(?—公元121年)發明「蔡侯紙」后,物美價廉九*九*藏*書的紙開始流行於世。同時絲織技術也有了極大進步,已能織出薄如蟬翼的絹帛。絹帛的增產和紙的普及,為書寫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條件,用絹帛和紙抄寫的書逐漸增多起來,不僅朝廷有「蘭台」、「石室」、「廣內」、「延閣」等圖書館,而且太常、太史、博士等也都有藏書,東漢洛陽還有了買賣書籍的「書肆」。書多了,書寫方便了,教學方法由個別口授的問答法教學變為大班上課。太學的講堂長10丈、寬三丈,同時聽講的人數總在幾百人以上。學生聽課帶有書卷和紙筆,隨時可圈點記錄,積累了很多材料。學生的學習是以直接間接聽講與自修並重,從時間上來說則大部分時間用於自修。有的太學生利用充裕的自修時間,除正課外還研究其他經學或自然科學,而成為著名的學者或科學家。有的學生除在校內聽博士講誦外,還拜校外某經的專九九藏書家為師,如王充(公元27—約97年)拜班彪(公元3—54年)為師,符融拜李膺(公元110—169年)為師,後來他們都成為有卓越成就的學者而名垂青史。
漢代太學的教官由博士擔任。博士各專一經,或《詩》、或《書》、或《易》、或《禮》、或《春秋》,在太學中以專習的一經對弟子進行講授。這些博士均是當時的名師碩儒,政府給予優厚的待遇,學生對博士特別尊崇。
漢代太學確也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並有一些出身卑微的布衣寒士由此而顯名。如匡衡「從博士受《詩》。家貧,衡佣作以給食飲」。兒(倪)寬「貧無資用,嘗為弟子都養」,以為同學燒飯來換取讀書的機會。又如翟方進家境貧寒,其母跟他一同去長安「織履」,以供方進讀書。匡衡、兒寬、翟方進均以「射策甲科」而榮擢。匡衡、翟方進為布衣丞相,兒寬官至御九-九-藏-書史大夫。出身微賤而入太學者不乏其人,太學也確為門第低下、卻勤奮好學之士開拓了一條入仕之路。
太學的教學制度並不嚴密,沒有規定學習年限,也不注意考勤,但卻非常注重考試,用考試來督促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成績。太學建立之初,漢武帝規定用「設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試一次,稱為「歲試」。所謂「射策」,即抽籤口試問答,所謂「設科」是按試題的難易分甲乙兩科。學生可抽籤應試,簽上寫有試題。考試后甲乙兩科各擇優錄取數名或十數名,授以不同的官職,如郎中或太子舍人等。經考試,發現有不合格或不能通一經的學生,即令退學。東漢桓帝時改甲乙兩科為上、中、下三等,后又改為兩年考試一次,不限制錄取名額,根據通經的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職。已授官的和不合格的兩年後還可再試。有的學生竟有屢試不第的,甚至有年過60歲還留居太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