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秦漢考試製度的確立 第二節 漢代太學的考試製度

第二章 秦漢考試製度的確立

第二節 漢代太學的考試製度

(2)「策試」

頭白皓然,食不充糧。裹衣蹇〔jian減〕裳,當還故鄉。聖主愍〔min敏〕念,悉用補郎。舍是布衣,被服玄黃。
漢代太學注重考試,使得學生專心攻讀,潛心於經典,培養了不少人才。如著名思想家王充、著名數學家崔瑗、著名科學家張衡、著名經學家鄭玄等等,都曾是太學生,在太學學習過多年。這說明漢代太學考試製度的確起過積極作用。漢代太學既是教學機關又是代表國家的考試機關,這樣可以鼓勵青年自修,校外人才經過考試也可以給予一定的資格和榮譽,這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於漢代太學教學制度不甚嚴格,一味地依賴考試,因而也帶來不少弊病。漢王朝通過太學考試,鼓勵學生研究經學,並給以政治出路,通過考試,即可以當官,享受榮華富貴,這使廣大青年學生一頭鑽進故紙堆里,把畢生的心血花在經書上面。經學的繁瑣章句,束縛了知識分子的頭腦。強調「師法」與「家法」也加深了門戶之見,束縛了學術的發展。某一經的大師,如得到朝廷肯定被立為博士,這個經師的經說便成了「師法」。弟子相傳,又別為章句,便成「家法」,故一經有數家。太學博士只能依「師法」、「家法」傳授,並以此考核太學生,違背「師法」、「家法」者考試就不能通過。漢代太學考試製度往往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

(1)「射策」

這些考試方法一直推行到西漢末年,王莽時有一些小變動,仍是每歲一試,增加錄取名額,改為甲乙丙三科。東漢初年又恢復了甲乙二九-九-藏-書科。隨著太學規模的擴大,考試製度也進行了若干改動。 自漢質帝時起,不分甲乙科,只取「高第」,即最優者。後來又增加了補官的名額。到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仍從太學生中擴大錄用名額,把考試最優者排成四等,由太學推薦給政府,然後授予官職,即高第15人和上第16人均做「郎中」,中第17人為「太子舍人」,下第17人為「王家郎」。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又進了一步,採用「兩歲一試」,廢止錄取名額限制,以通經的多少定等第高下,並據此分別授官,即將太學考試與政府分配直接挂鉤的辦法,作為一種制度來執行。具體辦法是:太學生學滿兩年可以參加考試,以五經為命題範圍,以能通經書多少來分別次第,考試不合格的可留校繼續學習,過兩年趕下屆考試。通二經者,授予「文學掌故」官職,也允許不去做官,繼續學習,待兩年後再參加高一層次的考試。通三經者,授予「太子舍人」官職,也允許不去做官,繼續學習,待兩年後再參加通四經的考試。通四經者,授予「郎中」官職。如此類推,直至博通五經為止。已作官的太學畢業生亦可參加考試,作為繼續陞官的依據。這種通過考試選用人才的方法是可取的。這對於鼓勵太學生們繼續不斷地研究儒家經典,養成通才,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西漢的太學生多隻能專儒家一經,東漢的太學生一人逐步能通二經、三經、四經乃至五經,有的還能兼通今古文,如鄭玄被稱為「括囊大典、網羅眾家」的通儒。
總之,漢代太學考試製度促進了漢代官僚隊伍儒學化read.99csw.com,「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矣」,為漢王朝提高吏治效能、強化中央集權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經學的繁衍興盛,如班固在《漢書·儒林列傳》所贊:「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于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寢盛,支葉蕃滋,一經說至百余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漢代太學的教師稱博士。漢代每一儒家經書設一名博士。漢武帝時置博士七人,漢宣帝時博士擴大到14人,漢元帝時又增加到15人。漢平帝時,增五經為六經,每經博士五人,共置博士30名。東漢光武帝又置經學博士14人,統一由祭酒領導。祭酒相當於太學的校長,由太常選定德高望重的博士充任。擔任博士的基本條件是:明於古今,通曉百家,知識淵博,德行高尚,作風正派,恪守師法家法,教學經驗豐富,身體健康等。西漢博士通過徵辟或薦舉的方式選取;東漢時則採取考試方式選取,並要求基層政權寫「保舉狀」。考試博士,由太常親自主持。如東漢伏恭經「太常試經第一,拜博士」。應試博士的人年齡須在50歲以上。如果發現應試的人不符合條件,或辭退,或驅逐。如東漢時張玄試筆第一,拜為博士,但后發現他不尊家法,有離經叛道行為,被撤換。楊仁經考試合格拜為博士,后發現不滿50歲,漢明帝改任他為北宮衛士令。
《漢書·儒林傳》載:「唐生、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試誦說,有法。」這說明當時已實行「試誦說」的「口試」考試方法。
在漢武帝開創太學時規定太學生每年九*九*藏*書考試一次,稱謂「歲試」。東漢時改為每兩年考試一次。漢代太學考試方法有以下幾種:

(3)「口試」

為了培養和選拔精通儒經並能「尊王明倫」的治術人才,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和公孫弘的建議,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下詔在長安設太學,置博士弟子(即太學生)。開創太學后,太學就成為地主官僚政府下設的一種「育才養士」的教育機構。漢武帝以後,隨著漢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太學教育也有很大發展。漢武帝開創太學時,太學生僅50人,漢昭帝時太學生增至百人,漢宣帝時增至200餘人,漢元帝時增至千人,漢成帝時增至3000人。漢平帝時,王莽輔政,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為太學生建築校舍,能容太學生萬人。東漢時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重建太學于洛陽南門外,校內設有講堂,門前並有石經四部。京師形成了太學區。太學一時盛況空前。到順帝以後,太學發展到鼎盛時期,太學生竟達三萬人,連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遣子弟入學。這種盛況是世界古代教育史上罕見的。
此外,漢代地方郡國學校也有考問經學並根據成績優劣而授官的。如武威郡學對於「章句既通」的學生,有著「顯拔榮進」之為,以致「郡遂有儒雅之士」(《後漢書·任延傳》)。北新城長劉梁和桂陽太守欒巴,都曾舉行「試策殿最」的考試,並且「隨能升授」(《後漢書·文苑列傳》、《後漢書·欒巴傳》)。郡國還有明經試,即由郡國貢其生員至京師考試,有甲、乙等科,授官和太學中的甲、乙科略同。郡國明經試是于太學之外,為照顧九_九_藏_書邊遠州郡自修之士和私學弟子而設立的。在桓帝建和年間(公元147—149年)還開設「比郡國明經試」,這是對太學歲試選士的補充,太學和郡國學校生員均得應考。漢代郡國學校的考試擢用雖未制度化,亦無統一標準,但郡國學校採取了考試製度是沒有疑問的。
漢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則轉而採用儒家的主張,重新肯定教育在育才和化民兩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為鞏固漢朝「一統」的重要工具。漢武帝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思想條件的成熟,逐步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置五經(指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博士」、「開創太學」、「確立察舉制度」等政策。
漢代太學沒有年限規定,太學生一年沒有通過考試允許下年再考,這樣一年一年考下去,太學里往往有一些少年入學一直到頭髮白了還沒合格的老學生。這些老學生巴望有朝一日考試合格,得到皇上的「恩賜」而步入官場。漢靈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曾特別給了年過60的老學生百餘人以考試的機會,考中的給以官職。漢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甚至為照顧那些「結童入學,白首空歸」的老學生,全部給他們以「太子舍人」的官職。當時長安城中有以下民謠,真實地描寫了這一情況:
東漢司空徐防于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上書要求改進考試方法,認為《論語》不宜「射策」,理由是《論語》是最基本的教材,應試者全應熟習,不如改為「策試」。所謂「策試」,就是教師事先按家法章句分科出好50個題目,學生凡是回答得多且好的被評為「上第」,「五經各取上第六read.99csw.com人」,上榜公布,作為政府錄用的依據。
「射策」是漢代太學慣用的一種考試方法,創始於漢武帝時代。《漢書·儒林傳》說:「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其具體作法是:由主考人根據儒經內容提出若干問題,然後按照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分成甲乙兩等,再把這些問題寫在帛或紙上密封起來,由被試者隨意抽出其中一二種題來解答。這種方法與我們現在採用的抽籤考試方法相類似。內容側重對於儒家經典意思的解釋與闡發。主考人根據學生的解答判斷學業成績,成績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官職。不過每科均規定很少的取官名額。
漢代太學的學生,西漢稱「博士弟子」或「弟子」,東漢稱「諸生」或「太學生」。學生來源:一是由太常在京師和地方直接挑選;二是由郡國道邑等地方舉送。選太學生的標準以德、才為主,還重儀錶。
漢代太學很注重考試,制定了十分嚴格的考試製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漢代太學既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又是國家的考試機關。漢代太學的考試有兩大作用:一是通過考試發現人才,選拔人才,充實漢朝官吏隊伍;二是通過考試,督促學生學習儒家經典。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向漢武帝建議道:「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意思是說:培養人才沒有比辦好太學更重要了,太學是賢才所由出,教化之本源。他希望皇帝興辦太學,聘請高明的教師來教養天下的賢才,常常考問他們,來發展他們的才能,那樣,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