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風流多情李三郎 四、楊家有女名玉環

第三章 風流多情李三郎

四、楊家有女名玉環

天寶九年(750年),楊玉環因喜愛寧王李憲的玉笛,於是向寧王借來一吹。這于禮不合。結果,玄宗看見玉笛便勃然大怒,立即下詔命楊玉環出宮。楊玉環哭著對送她出宮的中使張韜光說:「請您轉告聖上,我罪該萬死。我除了肌體髮膚是父母所生,其餘都是聖上賞賜的,我只有一死,以報聖上的恩德。」隨即剪下一縷頭髮給張韜光轉交給玄宗,以明心跡。玄宗聞訊大驚失色,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下台。高力士見玄宗為難,立即為楊玉環大說好話,玄宗當即命他召楊玉環回宮。高力士又一次化解了玄宗與楊玉環之間的危機,成為二人之間的調停、斡旋的一個重要角色。
歷史上最令人難以忘懷、最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從此開始上演。誰也不會想到,給李楊之戀畫上句號的將是無比悲慘的結局。
對楊玉環的舞姿,大詩人白居易寫詩形容道:
外戚勢力的滋生,也毫不例外地發生在唐玄宗身上。楊貴妃的兄弟姊妹藉助皇帝的恩蔭,在政治上、經濟上日漸強盛起來。其亡父楊玄琰被追贈為太尉、齊國公;亡母李氏為涼國夫人;叔父玄珪為光祿卿銀青光祿大夫;兄長楊銛為殿中少監;堂兄楊錡則與玄宗女太華公主成婚,為駙馬都尉。楊氏一門自此貴盛,榮寵一時無二。連楊玉環的三個姐姐亦獲夫人封號,大姐為韓國夫人,二姐為虢國夫人,三姐則為秦國夫人。玄宗親切稱呼她們為「姨」,表示親近之意。三位夫人還每月享受國家的俸祿,錢10萬,名義上是給她們買脂粉的花銷。虢國夫人經常不擦粉就去朝見皇帝,表明自己是天生麗質。杜甫為此作詩說:「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後來玄宗又賜給虢國夫人夜明珠、秦國夫人七葉冠、楊國忠鎖子帳,這些都是絕代珍品。每當玄宗得到四方進貢的珍玩玉器,都忘不了給三國夫人和楊氏兄弟各一份,「五家如一」。在京師長安城中,楊氏五兄妹的宅第連成一片,裝潢的豪華精美,堪與皇宮相配。楊氏五家競相攀比排場,每造一屋動輒花費千萬,一旦有誰家的殿堂卓然超群,其他幾家便都拆舊建新,致使「土木之工」不分晝夜。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后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武惠妃所生的女兒咸宜公主出嫁。楊玉環獲邀在婚禮上陪伴咸宜公主。咸宜公主同母弟壽王李瑁看見美麗的楊玉環,一見鍾情。經過與母親武惠妃商量,並徵得玄宗同意,于當年十二月納玉環為壽王妃。婚禮由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和黃門侍郎陳希烈主持,排場非常大。楊玉環從此邁進了唐皇室的生活圈子,開始了與李氏父子的感情糾葛。
除了歌舞,楊玉環還精通音律,能將好幾種樂器演奏得出神入化。《譚賓錄》中記載道:楊玉環擅彈琵琶。她所用的琵琶,是中官白秀貞從蜀中所采,其木「溫潤如玉,光輝可見,用金縷紅文,做成雙鳳」,成為樂器中的精品。這隻音色清亮的琵琶在楊玉環的手指彈奏下,如同天外仙音一般動人。諸王、公主、以及內外命婦聽過曲子后,都爭相要做楊玉環的弟子,跟著她學彈琵琶。楊玉環琵琶技藝之高,可見一斑。《開元往信記》中還記載楊玉環擅長另一種樂器:磬。據說在她的敲擊下,磬聲「泠泠然」,「多新聲」。即使是梨園中專業的擊磬藝人,也比不上她的技藝。
而這一切,歸根溯源則要追到楊玉環身上。後代史家指出:「天寶之季,嬖倖傾國,爵以情授,賞以寵加,綱紀始壞矣。」(《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七·陸贄傳》)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楊玉環並沒有直接參政。但對一個歷史人物而言,個人是無法脫離群體的,也無法脫離階級與社會。楊read.99csw.com玉環作為玄宗朝後宮中的妃子,必然要對她周圍的群體以及她所代表的階級產生巨大的影響。可以說,玄宗後期的政局完全是由於楊玉環的專寵所造成。楊玉環對於大唐政治的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她佔據了玄宗的全部精力;其二就是導致了外戚亂政。楊玉環的內寵,楊國忠的外寵,都要求雙方最大限度地互相利用,彼此依靠。然而,楊國忠卻是個大大的庸才,他利用楊玉環這一裙帶關係平步青雲后,非但沒有著力治理天寶時期「天下之亂」的政治弊端,相反卻蠹政害民,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促成了天寶之亂。
楊玉環辭別壽王后,隨玉真公主來到華清宮。楊玉環儀範出眾,風采動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玄宗一見傾心。此次驪山相會,對於22歲的楊玉環和56歲的玄宗來說,各自的生活都揭開了嶄新的一頁。玄宗在相會當夜便贈予金釵細盒,以為定情信物,又拿著靡磨金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名,著于發簪,上有垂珠,走路時便會來回搖動,故此得名),親自為楊玉環戴上,還興高采烈地對高力士說:「朕得玉環,如獲至寶,實是平生第一快事。」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又特意製作了一支新曲,取名為《得寶子》,又叫《得子》。
這時候,誰也不會料到,10年後,將會有一場安史之亂。它成為唐朝盛衰易勢、治亂更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使大唐王朝從如日中天的巔峰上一下跌如谷底,並從此猶如殘陽晚照,江河日下,而後世將禍亂的根源歸咎在被封為貴妃的楊玉環身上。
當年漢成帝皇後趙飛燕以擅長歌舞出名,趙飛燕體態輕盈,成帝擔心她隨風飄去,便為她做了一個水晶盤,令宮中的人用手掌擎著它,並讓趙飛燕在盤中唱歌跳舞。基於這個典故,玄宗對楊玉環戲言說:「你卻不管多大風,都能禁得住!」意思是笑楊玉環體態豐腴。楊玉環回應玄宗的玩笑說:「我舞《霓裳羽衣》一曲,可以蓋過千古。」可見她對自己的舞技才華也是相當引以為傲的。
楊玉環在入宮后十幾年間,循規守法,基本上不妄談國政,史書中鮮見她干涉朝政、恃寵弄權的記載。玄宗晚年雖昏庸荒唐,但對後宮亂政的危害還是心存警惕。楊玉環對政事沒有絲毫興趣,反而加大了玄宗對她的信任。她的志趣只在歌舞,與玄宗極為投契,這是她得以固寵的重要原因。
對於玄宗本人而言,他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奢欲和怠政逐漸將玄宗推向了絕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縱觀他的一生,玄宗可說被是這句名言的最好註腳。自古以來,帝王之家難得有真情,所以古代帝王常常自稱「寡人」,也就是孤家寡人的意思,意味著帝王必然要在孤獨寂寞中走過一生。當一代帝王要刻意追求理想中的愛情並甘願為之捨棄一切時,山河必將為此動搖。
當時長安城中有歌謠曰:「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做門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則寫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楊姓一家位勢顯赫,權傾天下。楊家有囑託請求,台省府縣等各級官府,就都像奉了聖旨一樣去照辦。四面八方的珍品奇貨、童僕駝馬,每天都如流水般運送到楊家。
入宮不到一年的時間,楊玉環便贏得了異乎常人的寵幸,玄宗日夜圍著她轉,其地位上升之快,就連之前的武惠妃也無法相比。當時,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娘子」(楊玉環見玄宗稱梅妃為「愛妃」,對自己卻稱作「太真」,不倫不類,因而頗感不滿,玄宗為了討好她,便改稱她為「娘子」,楊玉環這才笑逐顏開),待她的禮儀規格和皇后一樣。
楊國忠本來只是罪惡的一個無賴賭棍,由於楊貴妃的裙帶關係才得以平步青雲,執掌國政后,大搞貪污腐敗,只短短數年,就使唐朝朝政陷入巨大的混亂,朝廷失去民心,威信一落千丈,朝中大臣離心離德。尤其是在對待安祿山的問題上read.99csw•com,楊國忠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反而推波助瀾,終使矛盾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可以說,楊國忠一手促使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楊玉環以她的才華與性格,使玄宗神魂顛倒,很快就達到了「六宮粉黛無顏色」的程度。從此,玄宗把後宮其他嬪妃統統丟在一邊,天天守著楊貴妃,形影不離,百官宴會,朝廷大典,無不把楊玉環帶在身邊。二人情愛彌篤,難捨難分。
晚年玄宗對女性的迷戀,已經由年青時那種單純迷戀女子美貌和肉體的情慾,過渡到了對情趣的追求。他非常看重彼此間感情與志趣的投合。史書記載楊玉環「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舊唐書·卷五十一·玄宗楊貴妃傳》),表明楊玉環不僅僅美貌出眾,而且善於揣摩玄宗的心意,努力迎合其愛好,自然令玄宗有心靈相通的感覺。玄宗對楊玉環情有獨鍾,是出於品貌才情的全面考慮,既有惜香憐玉的成分,更有志同道合的因素。楊玉環最初不過是因為玄宗的帝王身份而不得不曲從。隨著時光的流逝,她發現這個白髮老翁比她從前的小丈夫更有才華,她開始真正愛上了玄宗,不僅把玄宗看成是人間至尊的皇帝,而且把他看成是可托肺腑的摯友。兩人之間的感情,逐漸由最初的玄宗一廂情願而演變為兩人相互依賴,相互眷戀,兩顆心實現了真誠地碰撞與交流,一個「吹龍笛,擊鼉鼓」,一個「皓齒歌,細腰舞」,成為古代帝后愛情傳奇的代表。
古時候,少數民族一直有子納父妻、弟納兄婦的習俗。西漢與匈奴戰爭時期,漢朝使者曾經譏諷匈奴這種習俗是亂|倫行為,匈奴人對此辯解說:「父子兄弟死後,妻子如果另嫁,便是絕種,不如娶為己妻,還可保全種姓。所以匈奴雖亂,其實是出於立宗種的考慮。中國總說倫理,但親族日疏,互相殘殺,屢見不鮮。」唐朝建國以來,民風開放,父子兄弟爭妃的事情也不乏先例。太宗李世民奪取江山後,曾納弟弟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前隋朝公主)為妃。高宗李治所立的皇后武則天,原本是太宗李世民地位低下的才人(侍妾)。但玄宗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楊玉環是壽王李瑁之妃、玄宗的兒媳婦,原丈夫壽王李瑁還活蹦亂跳地活著。玄宗生怕直接冊楊玉環為皇妃,為世人所譏,失了天子的顏面。於是,採取了「曲線」立妃的道路。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楊玉環上書,請求自度為女道士,擔任宮中女官,為玄宗已故母親竇太后祈福。玄宗賜號太真,居於宮內的太真宮。
天寶四年(745年)七月,玄宗冊命左衛中郎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壽王李瑁自從老婆楊玉環被父皇奪走後,便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現在有了新老婆,表明父皇不會拿他怎樣了,這才略微放了心。同月,玄宗在鳳凰園冊立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自王皇后被廢后,玄宗再沒有冊立過皇后,貴妃已經是後宮中最高的名分,楊玉環成了事實上的大唐後宮之主。
「安祿山專制三道,陰蓄異志,殆將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佚上晏駕,然後作亂。會楊國忠與祿山不相悅,屢言祿山且反,上不聽;國忠數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於上。祿山由是決意遽反。」(《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七·唐紀三十三》)司馬光認為,安祿山感激玄宗恩德,本來是要等玄宗死了以後再動手,然而由於楊國忠興風作浪,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加快了天寶之亂的爆發。
楊玉環得寵后,由於玄宗對她百依百順,開始變得有些蠻橫好妒。天寶五年(746年)七月,玄宗領楊玉環等一行人巡幸曲江。玄宗與楊玉環二姐虢國夫人在酒宴后私下幽會,被楊玉環得知。楊玉環盛怒之下獨自回宮,連玄宗令其隨侍左右的詔書也置之不理,這是犯了抗旨不遵的大罪。玄宗大怒,立即命高力士用一輛單車將楊玉環送回從兄楊銛的府第。然而,到了中午時分,玄宗開始煩躁不安,又想起了楊玉環的種種好處。此時,整個皇宮都被恐怖的死寂所籠罩,宮人們無不垂九_九_藏_書手肅立,生怕一時不慎踩到了馬蹄上。不久,玄宗開始無端挑剔,不斷有人受到他的怒聲責罵和無情懲治。
天寶六年(747年),玄宗下令在驪山大興土木,增闢溫湯為池,修造亭台樓閣和曲徑幽林,築羅城,置百司。王公貴族們也紛紛效仿,在驪山周圍買地建宅,驪山行宮實際上成了又一個政治中心,甚至連一些重大的朝賀也在這裏舉行。大唐奢侈之風越來越盛。而當年玄宗初即位時,深惡痛絕的正是這股奢靡之風。
玄宗之愛楊貴妃,與漢高祖劉邦之愛戚夫人,可謂有異曲同工之處。漢高祖劉邦好歌以述志,根據《西京雜記》記載:「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築,帝常擁夫人倚瑟而弦歌,畢,每泣下流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婦數百皆習之。後宮齊首高唱,聲入雲霄。」場面極為壯觀感人。可見戚夫人高唱入雲的歌喉不但征服了劉邦,而且征服了整個後宮。而楊玉環性格活潑,擅於歌舞聲樂,各方面可以說與玄宗非常投契。因為這位皇帝本身就是「梨園祖師」,而且在這方面有造詣相當高。他這種音樂才華不光是天分,更是下苦功而來。著名的樂師李龜年善擊羯鼓聞名天下,他自己也很自負地說:「為了練習,我打折了五十隻鼓杖。」誰知玄宗聽了卻只是輕輕一笑:「你這哪裡算是用了功夫?我的鼓杖打折了三櫃。」
楊玉環是幸運的,不僅美貌出眾,而且具有極高的舞蹈天份,是歷代后妃中不可多得的舞蹈家。驪山初會時,她當場即興為玄宗表演了《霓裳羽衣曲》的舞蹈。《霓裳羽衣曲》陣容龐大,樂師眾多,僅配曲而歌的宮女就同時需要10人,共18章,分三大部,每部六曲。不僅樂器種類多,而且節拍先散后慢再快,對舞者的要求極高。然而,楊玉環一聽就能領會曲中的意境,隨興為這部恢宏大麴配出完美的舞蹈來。她對樂曲的領悟之深,表現力之強,令人嘆為觀止。玄宗將她引為人生第一知己,甚至親自擊鼓伴奏。當時,大臣張說有《華清宮》雲:「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經過這兩次分別後,玄宗與楊玉環的感情反而更加彌篤,楊玉環「恩遇愈隆,後宮莫得進矣」(《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
天寶十年(751年)七月七日乞巧節的夜晚,夜闌更深,玄宗與楊貴妃攜手到華清宮長生殿賞月,遙望夜空牛郎織女二星,雙雙跪拜相盟,誓約生生死死,永不分離,大有超越封建禮法、回歸人間真愛的意味。這便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誓罷,兩人又都極其虔誠地對著星空施行三拜首禮。這對老翁少婦的浪漫情史,因為他們的凄涼結局,後來得到人們的普遍同情,長期在民間流傳。
不過,楊氏五兄妹雖然飛黃騰達,勢焰熏天,但對唐朝廷的政治直接影響還不算太大。玄宗對他們的恩寵,多半限於聲色犬馬,宮宴歡娛。對朝政起重大影響並直接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人,實際上只九*九*藏*書是楊玉環的一個遠房兄弟楊國忠。天寶十一年(752年),不學無術的楊國忠取代李林甫當了宰相,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其中當然包含著玄宗取悅楊貴妃的意思。
楊氏家族還倚仗皇權欺壓官民,就連公主也不放在眼裡。天寶十年(751年)正月元宵燈節,京城中人流如織,分外熱鬧。五楊在家奴簇擁下出門觀燈,一路上橫衝直撞,百姓為之側目。恰逢廣平公主(玄宗女)同駙馬一行也出來賞燈,雙方因為爭搶道路互不相讓。楊氏家奴竟倚仗主子施威,揮鞭亂抽,將公主驚落馬下。駙馬程昌裔向前攜扶公主,也被抽打數鞭。廣平公主遭此污辱,去向父親玄宗涕泣告狀。玄宗先下令杖殺楊氏家奴,后又罷免程昌裔的官職,表面是將雙方各打了五十大板,其實明顯是偏向楊氏。楊門氣焰之盛,可見一斑。
美麗並不是罪過,但美麗卻往往是一個起因。正是因為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使國家大權旁落,漁陽鼙鼓動地來。大唐帝國從此急轉直下,盛衰易勢,迅速地走向沒落。可以說,楊玉環的溫柔鄉直接導致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劇變。這場劇變,成為唐朝由極盛走向極衰的轉折點,從而也成為唐帝國命運的轉折點。從此,中國就開始了長期的向衰。之後雖然有短暫的武功強盛或疆土擴大,但與盛唐卻是不可比擬的。而玄宗對楊貴妃的招致不幸和災禍的感情則成為中國文學中最有代表性的悲劇主題,無數詩詞、小說和戲劇爭相演繹。
順便提一句,唐朝婦女以豐腴為美,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體肥的楊玉環寵傾後宮所致。
此時,楊玉環一家正因擔心遭到大禍而抱頭痛哭,見到玄宗派人送來的賞賜后,才鬆了口氣。入夜,高力士又請玄宗召楊玉環回宮,玄宗當即同意。於是高力士深夜出宮,將楊玉環接回皇宮。天明時分,徹夜未眠的玄宗見到楊玉環出現在自己面前,欣喜萬分。二人相擁而泣。
玄宗日益耽於聲色,荒廢國事,致使盛唐政治迅速滑坡。客觀上來講,楊玉環的專寵與追求奢華的享樂,加快了大唐帝國的由盛轉衰的進程。這是後世史家、文學家常把楊玉環作為安史之亂罪魁之一的原因所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玉環越來越出挑得與眾不同。她天生麗質,舉止高雅。尤其是她自幼擅長歌舞,有著極高的音樂天分,更增添了她的魅力。「楊家有女」的美名漸漸傳播開來。
高力士善於揣摸皇帝心思,總能在關鍵時刻給玄宗排憂解難。他察覺出玄宗此時的心境,不失時機地向玄宗奏道:「貴妃出宮時行色匆忙,換洗的衣物及日常用具皆未及攜帶,可否讓我出宮,把這些東西給貴妃送去?」高力士的提議正中玄宗下懷,當下命人給楊玉環送去衣物酒饌,竟然有一百多車。
五家之中,尤以虢國夫人最得聖寵,勢力也最大,格外霸道。有一次,她相中了大臣韋嗣的宅基,便帶領工徒闖入韋家,問道:「聽說你們家的房子要賣,準備賣多少錢?」韋家人回答並無賣房之意。虢國夫人不管賣與不賣,立即命令工匠動手拆屋,改建新房,僅撥給韋家10畝空地補償。中堂建好后,她又刻意剋扣工錢,命人捉來螻蟻、蜥蜴放在屋中,聲言若走失一隻,則不給工錢。
楊玉環性格隨和,完全沒有一般人沉湎權勢自抬身份的行為。例如她為身邊的宮女張雲容做詩云:「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詩成之後,她還配以曲譜,親自為雲容配唱助舞。
當然,這之中有楊玉環個人的責任是偶然性的,更多的卻是皇帝專政和外戚制度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歷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交織的錯雜性,充分體現在楊玉環個人與大唐朝政的關係上。
楊玉環,祖籍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出生於蜀郡(今四川成都)。她的高祖楊汪系隋朝名臣,曾拜國子監察酒,唐初被太宗李世民所殺。父親楊玄琰是蜀州司戶,負責掌管戶籍、計帳、道路、商旅、婚姻、田宅等事務。楊玉read•99csw•com環10歲時,父親早亡,由任職河南府士曹的叔父楊玄珪收養。叔父對她極為溺愛,視為親生女兒,叔侄歡洽,以「父女」相稱。在叔父家生活的這幾年,楊玉環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在舞蹈方面有極高造詣。楊玄珪官職級別雖然不高,但卻在東都洛陽做官,社交範圍相當廣泛,這就為日後楊玉環出嫁名門望族提供了機會。
對於女人而言,如果只有外貌,以色事君,總會有人老色衰的一天,那時候,君王的恩寵便要移情別戀,趙麗妃便是典型的例子。只有出眾的才華和才智,才能使女人擁有真正而長久的魅力。這一點,在楊玉環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然而,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武惠妃于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暴病身亡。次年,忠王李玙(後來改名李亨)得立為太子。失去了母親的呵護,壽王李瑁的地位不但急劇下降,而且還時刻擔心一些人會把對母親武惠妃的仇恨發泄到他身上。
為了炫耀權勢,楊家兄妹每次上朝,都要爭先恐後地搶在百官之前。玄宗與楊玉環冬幸華清宮,楊氏兄妹五人同行,路上每家編為一隊,著一色服裝,車馬人員皆盛裝打扮,遠遠望去,如「百花之煥發」。楊玉環姐妹的珠翠首飾鈿簪等物五彩繽紛,墜落途中無數。事見《舊唐書·卷五十一·玄宗楊貴妃傳》。
因為擁有無上的權力和地位,古代帝王后妃間的愛情生活,從來都離不開豪華奢侈的背景。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后,為了討她的歡心,玄宗可謂費勁心機。楊玉環喜好打扮,當時,宮中專門為她織造錦繡的工匠就達700餘人,雕刻器物配飾的又有好幾百人。楊玉環日常生活也極其奢糜,一頓飯要做上千種食物,花銷相當於10戶中等人家的財產。每當楊玉環乘馬出遊,玄宗寵臣高力土親自執轡援鞭,沿途阿諛之吏紛紛進獻珍玩異寶。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和廣陵長史王翼因貢品多而精美,先後得以加官晉爵。於是,大小官吏爭相進貢美味佳肴、珍異珠寶,巴結逢迎楊玉環成為一時的風尚。
像一個被重新點燃青春之火的年輕人一樣,玄宗開始陷入近乎瘋狂的痴迷之中。他開始計劃如何能給楊玉環一個名分。
楊玉環嫁入壽王府一年後,便與丈夫隨玄宗與武惠妃一行回到了長安。小夫妻都還相當年輕,日子倒過得輕鬆寫意。楊玉環的風姿與溫婉不但贏得了壽王的百般歡寵,也得到了婆婆武惠妃的格外關照。武惠妃當時有中宮皇后之實,在她的庇護下,雖然宮中皇儲鬥爭尖銳複雜,甚至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壽王李瑁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只是與楊玉環沐浴在安適悠閑的小家庭生活中。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照皇室慣例到驪山溫泉避寒,聽人提及楊玉環艷麗無雙,便立即派最親信的妹妹玉真公主遠赴壽王府,召壽王妃楊玉環隨侍華清宮。皇帝只召兒媳不召兒子,壽王夫婦都明白即將發生什麼事情。楊玉環性格單純,此刻心情凄慘,對壽王說:「臣妾侍奉殿下,共訂白頭偕老之盟,發誓永不變心,誰想皇上下詔迎見。臣妾料想,此去一定與殿下永別了。」自古君命難違,壽王雖然感情上和心理上都接受不了,卻只能忍氣吞聲。夫妻二人含淚而別,各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誰也料不到,這不僅僅是一對年輕夫妻的慘別,歷史也自此而改寫。
由於古代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其婚姻生活有其特殊性,這是由封建政治結構所決定的。中國有句俗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封建宗法制度在家族方面歷來有推恩的慣例。一旦某個嬪妃得寵,其家族成員極易借裙帶關係享有皇帝賦予的各種特權,輕而易舉地進入核心權力圈,從而形成龐大的外戚勢力,輕則干涉朝政,重則危害整個國家。外戚專政的現象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比如西漢時的霍光專權,勢力之大,連當時的宣帝(皇後為霍光之女)都感覺到「芒刺在背」。儘管有不少慘痛教訓,歷代君王卻極少能制止它的滋生蔓延,以致外戚與宦官一併成為中國封建政治體系的兩大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