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卷一 滕文公章句上 三加三等於幾?

卷一 滕文公章句上

三加三等於幾?

三年+三年=六年
看來宰我還很有道理:說三年太長,不是因為不孝順,而是因為如此如此的原因。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鑽燧改火」,我們不是都知道古人「鑽木取火」嗎,是不是這裏寫錯字了,把「取」寫成「改」了?出版業早就有一句名言,叫「無錯不成書」,有個錯字也難免。
當然有了!
所以說,不要以為《孝經》是本倫理書,也不要以為孝道僅僅屬於倫理範疇。
——不錯,這兩人背的都是同一個版本的孝經,那為什麼全不一樣呢?因為嚴畯這個笨蛋是從第一章開始背的(恐怕一般人都會這麼背),而張昭卻是從第十七章開始背的,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差別,就意味著張昭勝利了,嚴畯失敗了。
借滕文公辦喪事的由頭再談一點兒相關的問題。
——「弔者大悅」可不是字面看上去的那樣「前來弔喪的人都很高興」,那就成了幸災樂禍了,這意思是說:大家看到滕文公把喪事辦得很得體,所以對此都很滿意。
「別背了,你可真是個書獃子!」嚴畯正背著,旁邊有人粗暴地打斷了他,還用了一個很不中聽的詞。嚴畯歪頭一看:咦,原來是張昭。
季武子趕緊出來說話:「這是怎麼搞的,合葬本來就不是古時候的禮法,是從周公時候才有的。我連合葬這種大事都答應你們了,還會在乎你們哭不哭嗎?你們該哭就哭吧!」
熟悉《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昭,這是孫策當年的託孤重臣,所謂「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這可是和周瑜一文一武並列的高人啊!不過此公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極力主和,後來搞得好沒面子。
所謂孝道,其實是披著倫理外衣的政治統御術。在孔孟那裡,孝道追求的還是一種推己及人、自上而下的感化型政治方針,到後來的專制帝王手裡,孝道就完全成為一種培養順民的政治權謀了——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所以天下也沒有不是的父母官,天下沒有不是的領導;再者,既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那怎麼才能不毀傷呢?當順民,別被老爺的板子打,那就不會「毀傷」了。雖然社會上宣傳氣氛似乎造成了以孝順為榮(就有趙宣那種例子),以不孝順為恥,但帝王們實際要達到的目的卻是讓大家以忠君為榮,以不忠君為恥。要是在現代社會,即便領導人這麼說,那也無非是他在表達他自己的價值觀而已,你愛聽就聽,不愛聽拉倒,可在古代專制社會,領導的價值觀是強加給所有人的,你愛聽也得聽,要是你不愛聽,嘿嘿,那你就等著倒霉吧!
這位陳藩在東漢末年當地方官的時候,聽說了在自己的轄區里有一位高人,是一位了不起的純孝之士。那年頭做孝子是有機會當官的,也很受大家的尊敬。陳藩聽說了,這位孝子名叫趙宣,把父母葬了之後不封墓道,自己就住在墓室里守孝,一守就是二十多年!其間幾任地方官都請過他,他在鄉里的名氣越來越大。
「呸!」陳藩大怒,「你這個欺世盜名的東西,守孝二十多年,你不好好喝粥,居然不忘淫樂,和你女人搞出來五個孩子!」
不過,周以前的人埋葬死者可跟我們習慣認為的那種陵墓或者墳頭大不相同。別以為中國古人就從來都是堆墳頭的,根本不是那樣。
我來公布答案了:因為張昭一下子就抓住了《孝經》的要點。張昭背的這個第十七章題目是「事君」,講的全是侍奉君主的道理,這才是《孝經》的本質。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read.99csw.com
答案是:人家不上墳。
前兩本書里我都大致談了孝道的問題,這裏談的才比較詳細,因為正趕上滕文公辦喪事。
然友回國了,再一次把偉大的孟子思想傳播到了滕國。世子的決心更加堅定了:「孟老師說得對,這件事只取決於我自己!」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
但是,守孝三年看來可還真不是周人的傳統,不在周禮的範疇之內。所以呢,歷朝歷代拿守孝三年當做周禮傳統來奉行的話,那很可能就是上了儒家的當了。
可是,為什麼呢?

先問問各位:滕定公會被如何安葬呢?葬在哪裡呢?會像秦始皇陵那樣嗎?
要說兩個人有親戚關係,到底有多親,就得看看出沒出五服。
「來人!拿下!」
說明合葬這種後世看來很規矩的行為在以前居然是很不合規矩的。
為什麼呢?
陳藩一琢磨,這麼個名人,還是值得見見,於是就到趙宣的住處去了。陳藩一看,趙宣雖然一直守孝,好在妻子兒女都在身邊陪著,倒也不算十分寂寞。
這個名字,想必各位男同胞全都看過或者聽過,能記住的可就算你厲害了。此公在《三國演義》的開篇出現過,原文好像是什麼「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藩……」要如何如何誅滅一些亂政的宦官,後來「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大概如此,我也記不很清了,小時候看得熟,幾乎都能背下來。
乍一聽是不大可能。但實情確實如此,不但有不少文獻佐證,連考古證據都有。考古發現,即便是身份很高的死者,也沒有墳頭,只不過地下部分比較奢侈罷了。那,前面有個很重要的問題:怎麼上墳去啊?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規矩逐漸被打破了,堆墳頭、種樹這種新方法迅速普及開來,也漸漸有人開始去墳頭祭祀先人了,有身份的人也開始搞大規模墓葬了,開始一級一級地堆封土,堆成小山一般,這才有了「陵」。
孔子的學生宰我問老師:「給父母守孝三年,這也太長了吧?君子要是三年不學禮,禮儀一定會荒疏,要是三年不學音樂,按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一離就是三年,還不全忘了!我看,一年是不是就夠了?有一年的時間,舊糧食吃完了,新糧食又收下來了,鑽木取火用的木頭也完成一個輪迴了,時間也不短了啊。」
我舉個正經的例子,不說遠了,還就說「匡救其惡」這四個字。這是《周書》里的故事,魏文帝搞宴會,席間說起《孝經》來,皇帝認為這書講的是做人的根本大道,很重要,讓大臣們各自都談談這書里最重要的話是哪些。有個叫長孫澄的,搶先回答:「夙夜匪懈,以事一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晝夜不懈、全心全意地服侍領導。」這句話原出《詩經》,是被《孝經》引用過來的。
現在問大家一個算術題:方才說的這位大臣,父母兩次丁憂一共守孝了多長時間?
——誰要是這麼算的,那就錯了。
「這個十歲,那個八歲,那個十六,那個——」
這話不管換了誰,恐怕都得無言而退,就算真不虧心,也說不出口啊。可宰我實在太直腸子了,真敢說:「我不虧心啊。」
要是詳細講來,五服可算得上是一個無比複雜的倫理體系,我這裏只能簡要來說。比如說《孟子》這裏講滕定公死了,那喪禮上會來很多人,這些人都是要穿喪服的。大家在電視劇上應該見過不少類似的鏡頭,白花花的一片,其實呢,別看都是白花花,卻不一樣,而且是有很嚴格的區別:這些人身上的喪服要根據他自己與死者關係的親疏read.99csw.com遠近而有款式上的區別,一共有五種,是斬衰、齊衰(讀「茲崔」)、大功、小功、緦麻,這就是所謂「五服」,具體區別在於衣服是什麼料子,還有下擺縫不縫邊,當然還有更具體的,腰帶什麼樣,帽子什麼樣,太煩瑣了,我就不多講了。
張昭開口背誦:「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嚴畯背《孝經》,張昭也背《孝經》,這還不都一樣嗎?
結果怎麼樣?
說「匡救其惡」的這位被領導狠狠批評了一頓,長孫澄卻受到了大力表揚。各位,你們都想想,如果你們是領導,是不是也希望下屬或者員工們都能夠「晝夜不懈、全心全意地」服侍你呢?你可以隨意安排他們工作,而他們會「沒有任何借口」,你派他們「把信送給加西亞」,他們絕對不會多問一句,也絕對不會拖延一刻,你就算「動了他們的乳酪」,他們也會毫無怨言地去找自己的新乳酪去。
「齊」這個字可是個超級多音字,這裏讀「茲」,這就涉及大家耳熟能詳卻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一個說法:五服。
——這好像更不可能哦,不上墳,那怎麼祭祖呢?
孔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宰我:「如果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就住別墅、吃大餐、穿名牌,你不虧心嗎?」
五服是什麼?
三年很長啊,雖然實際只有兩年零一個月,可這段時間不能工作,只能老老實實在凶廬里守著,喝粥而已,要換成現在的上班族,那還真受不了。我們現在如果真要推行傳統孝道,各個公司、單位的老闆先得能答應帶薪休三年喪假才行。三年就這麼長了,那,歷史真有人超額完成任務嗎?
要是你和一個老朋友常下象棋,是棋友,你想諷刺人家是個臭棋簍子,就可以說:「你跟象棋都出了五服了!」
「◎#¥%……※×」
這裏面的彎彎繞還多著呢,先講這些,免得又扯太遠了。
聽說現在有人呼籲重新重視一本傳統文化的經典——《孝經》,要弘揚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各位可知道《孝經》是一本什麼書?

答案是:祭祖有專門的宗廟,種種複雜的祭祀儀式都是在宗廟舉行的,跟墳頭沒一點兒關係。
肯定有人覺得這不可能:中國古人不是很重視祖宗嗎,可要是連個墳頭都沒有,連祭奠都找不著地方,清明節怎麼上墳去呢,這怎麼可能呢?
正確答案是:四年零兩個月。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嗯?不對啊?!
孔子也沒脾氣了,遇上這樣的學生你還能怎麼辦呢?等宰我出去了,孔子才說:「這小子真是不仁啊!兒女一落生,三年以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全天下都是如此,宰我難道就沒有從他的父母那裡得到過三年的愛護嗎?」

「都多大了?」
我在上本書里已經通過周代的宗法制度講了一些孝道的內涵,現在再講一些。
也許有人還會問:為什麼非要規定三年(二十五個月)呢,為什麼就不能是兩年,不能是四年呢?
五服的親屬分別有不同的責任,原則上說,越是關係近的,責任就越大,也就是說,服喪時間就越長,哭得就得越起勁——千萬別以為在喪禮上哭得越響亮越好,現在有些地方還有大戶人家辦喪事,專門去請一些專業的哭喪人士來哭喪,都是些嗓門超級大的,他們大概以為這才表示孝順。其實不是——這些講究很有趣,我就給大家多介紹一下:穿斬衰的親屬哭起來要一九*九*藏*書口氣下去好像要噎死似的,下一口氣就倒不上了;穿齊衰的哭下去還有口氣能喘上來;穿大功的哭起來要拖個長音,有點兒彎彎繞的感覺;穿小功和緦麻的就別哭了,臉上只要帶出悲哀的神色就夠了。
說到這裏,大概有人還不服氣,問:「這些只是孝順父母的形式而已,雖然很是繁文縟節,但大原則卻脫不了『孝順父母』這四個字。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
——可是,一樣是一樣,背法不一樣,造成了天壤之別。
嗯,孟子讓他還要「齊疏之服,饘粥之食」,后一項簡單,饘讀「瞻」,就是說服喪期間不能像平時一樣好吃好喝的,只能喝粥——要是有人較真,說照廣東那邊做粥的方法,什麼皮蛋瘦肉粥、桂圓八寶粥、燕窩銀耳粥,這要是連著三年喝下來,那可是十全大補啊!
以前的埋葬方式叫「不封不樹」,所謂「封」,就類似於堆墳頭,或者叫封土,所謂「樹」,現在一些還能見到的古代墓地不是都種著很多松樹什麼的嗎,這就是「樹」。而以前的人是既不堆墳頭也不種樹的,死者就被埋在地里,地面是平的,根本就看不出來底下有死人。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並非如此,誰能想象原來古人竟然不立墳頭呢?想不到的事情何止這一件,就還接著死人的事來說吧,我們一般都以為夫妻死後要合葬,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墓也當真有過不少這種例子,可是,原本就如此嗎?
——這就是《孝經》的內在邏輯:在家是孝子,出門是忠臣。所以呢,各位如果在不久的將來看到許多公司搞員工培訓,人手一本《孝經》,完全不必感到驚訝。
——誰要是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書上沒說,我也不知道。
因為所謂守孝三年,三年其實是指時間在跨度上跨越了三個年頭,要是累計起來,其實只有二十五個月,也就是說,一共只有兩年零一個月,所以呢,兩次「三年」也就是四年零兩個月的,看看,這可比六年短了一年零十個月啊!
看來宰我說的也是理直氣壯的,看看孔子怎麼回答。
真要有人想出這種主意,那我也沒轍,反正孝子悶頭喝粥,喝的到底是什麼,別人也不容易看見。但就古代來說,孝子要是守孝三年,在凶廬里住著,天天喝粥,等三年以後一出來,紅光滿面,比以前還胖了,這恐怕連他自己也會覺得臉上掛不住。
《禮記》裡邊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的季武子新建了一座大宅子,可宅子旁邊緊鄰著杜家的墓地。杜家不知新死了誰,需要和墓地里的哪一位合葬,這動靜不會小,所以杜家提前向季武子打了招呼。季武子雖然勢力大,卻是個好說話的人,人家一提,他就答應了。到了日子,杜家人一大堆人辦喪事,可還真是難辦,為什麼呢,因為就緊鄰著季武子的家,實在太近了,一堆人在這兒哭喪,季武子別再有什麼意見。這一來,不想哭的正好就不用哭了,想哭的也得強忍著,這喪事辦得好生寂靜。
於是,滕文公把偉大的孟子思想付諸實踐,搬出宮殿,在凶廬里住了五個月,其間沒有干預任何國政。大家一看,這位新君還真不錯,很懂禮。等舉行葬禮的時候,四方來參加的人很多,見滕文公臉色慘淡,哭聲哀慟,於是「弔者大悅」。
以前的小孩子他們得學《孝經》。《三國志》里有段有趣的故事,是說孫權和大臣們聊天,聊起小的時候讀的書來,孫權問嚴畯:「你還記得小時候讀的書嗎?」

——哪位要是這麼想的,我得先稱讚一下您的寬容精神,不過呢,這裏說「鑽燧改火」其實是沒錯的。古人鑽木取火,每個季節都要換不同種類的木九九藏書頭,春天用榆樹和柳樹,夏天用棗樹和杏樹,等等,所以叫「鑽燧改火」,改了一圈了,也就過了一年了。至於為什麼要改,我也不知道,誰想較個真不妨自己查查看。
咦,張昭背的怎麼和方才嚴畯背的完全不一樣啊?這是一個版本的《孝經》嗎?
這書在歷朝歷代被很多統治者大力推行過,雖然篇幅極短,卻能身列「十三經」之一,甚至還曾被人推崇為「十三經」里的第一經。要論普及程度,《孝經》還要超過《論語》和《孟子》等書。但是,要留心哦,《孝經》可絕對不是「孝」的經典,孝道也絕對不是「孝」之道——至少其核心意義不在這裏。
話說張昭,既然能和周瑜並稱,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張昭罵嚴畯是書獃子,也自有他的道理。張昭向孫權說:「你還是聽我給您背誦《孝經》吧。」
為什麼是三年?而且,既然有超額完成指標的,有沒有沒完成指標的呢?有沒有明目張胆地覺得這個三年之期太長的呢?《論語》里有這麼一段:
顧名思義,是講孝道的書。
——這是說「饘粥之食」,那前面那個「齊疏之服」又是怎麼回事呢?
——當孝行可以帶來利益的時候,真正孝順的人反倒容易被歸入不孝的一群了,而各類人精們開始瘋狂地擠進來,這時候你再看全國成千上萬的孝子賢孫們,你以為他們人多勢眾就說明孝道大行於天下嗎?恰恰相反,加入這個偉大行列的大多是些別有用心的人精。
陳藩越看越起疑,終於問趙宣:「你有幾個孩子?」
話雖然是這麼說,可你要真拿這種話當真,那你就等死吧!歷史上這樣的事還少嗎,皇帝是什麼,皇帝說要大家勇於提出批評意見,可你要真批到點子上了,絕沒你的好!這就是專制社會的生存法則:拍馬屁一定要拍在點子上,可批評領導卻絕對不能批到點子上,你至多也只能這樣批評:「皇帝啊,我得批評您,您太不像話了!忙工作也不注意身體,您要真累壞了,誰來領導我們工作啊!」
長孫澄說完,接下來又有人回答:「匡救其惡。」——看看,就是這句話,一點兒不錯。
要是個普通官員這麼回去丁憂了,對朝廷工作也無大礙,可要是高級官員,尤其是正在進行什麼大動作的官員遇上丁憂,皇帝可該著急了。這怎麼辦呢?皇帝可以說:「算了,你別回去守孝了,留下來繼續工作吧。」一般情況下,這位官員還得再堅持堅持,不管心裏是不是真願意丁憂回去,但嘴上得說一定要回去守孝。然後皇帝再挽留,大臣再堅持,皇帝再挽留,大臣再堅持,耗到大家都覺得很沒勁了,大臣才不堅持了,留下來繼續工作——這叫「奪情」,在歷史上也很常見的。
——這也是為什麼要守孝三年的另一種解釋。孔子這裏說:「替父母守孝三年,全天下都是如此。」這話影響極其深遠,可從我們上文的分析來看,歷朝歷代的那些孝子賢孫們可能都上了當了。
能夠馬上想出答案的人,恭喜你了,你如果生活在古代的官場上,將會是一個優秀的政治投機分子,前途無量,嗯,假大空能說得光明磊落,馬屁能拍在點子上,這是天資加經驗!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你這個問題早有古人問過,所以也早有古人回答過。《禮記》里專門就有一篇叫「三年問」,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禮記》講得比較複雜,我估計大家也不耐煩去看,我就簡單說說,大意其實和我們現在公司獎懲員工的一種原則差不多:有量化指標才能有考核辦法。比如,某超市營業員的基本工資九九藏書是八百元,要拿到這八百元,你就得完成定額的銷售指標八萬元,這個八萬是怎麼算出來的?是根據以往的銷售經驗得出的一個平均數——三年也是人們失去至親之後心情哀慟的一個平均數,也就是說,過了三年,一般人的心情也就平復下來了。所以,要是守孝不滿三年,那就不是個合格的孝子,就得罰——營業員沒完成八萬元的銷售指標,就拿不到滿額的八百元;如果守孝超過了三年,那就是個超級大孝子,就要表彰——營業員不但完成了八萬元的指標,還超額了三萬,那就有獎金,還有機會被評為優秀員工,得獎狀,掛大紅花。
我講一個人,不但超額,還超額了很多!
曰:「安。」
大家看一些古代的東西,會常遇到一個詞,叫「丁憂」——某人當官當得正高興呢,突然家鄉來了消息,說是老爸死了,怎麼辦,這就得請假回家守孝,一守就是三年,這就叫「丁憂」。等三年丁憂結束了,可算喘了口氣,又回來接著當官,剛當了幾個月,家裡又傳來消息,說老媽又死了,完了,又得丁憂,又是三年。給父母守孝是三年,如果死的是其他親屬,根據關係遠近,也有服喪時間的具體規定。
有人可能還不服氣「不對吧,就算實質是忠君,可張昭方才背的內容里,不是還有個『匡救其惡』(意思是:糾正領導的錯誤)嗎,也是鼓勵臣子們向皇帝勸諫的啊。」
各位有沒有想過,無非是對父母盡孝而已,有必要搞這麼多複雜形式嗎?有必要搞這麼多繁文縟節嗎?孔子和孟子為什麼如此推崇孝道呢?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滕文公的守孝除了三年要住凶廬之外還要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
趙宣老實回答:「五個。」
《孟子》這一節說到這裏就結束了,也不知道後來滕文公守孝三年了沒有,反正到現在是守了五個月了。為什麼守了五個月大家就覺得他懂禮呢?

——這說明什麼問題?
為什麼歷代這麼多帝王都推崇《孝經》,難道他們就真的那麼敬老尊賢?胡扯,這世上最根本的道理就是無利不起早,聰明的皇帝們更是一樣。拿《孝經》表面上培養孝順父母的乖孩子,實質上卻是在培養俯首帖耳的順民。
二十多年啊!就算往少了算,二十一年吧,三七二十一,那就是三年的七倍。不對,三年是個虛數,二十一年可是個實數,這樣再精確來算的話,這位趙宣超額完成指標十倍以上!很了不起吧?

這很不可思議吧?
男同胞里有誰記得陳藩這個名字?
人在小時候腦子最好,記東西最牢。嚴畯看來從小就是好學生,《孝經》背得熟,一見主公問到自己,便開始背書:「仲尼居,曾子侍。子曰……」
看看,夠複雜吧,要是去參加喪禮,先得搞清自己跟人家到底是五服中的哪一服,還是根本就在五服之外,然後,衣服千萬別穿錯了,哭也不能哭錯了,小功不能比孝子還哭得大嗓門,那樣的話,人家該把他當孝子了。這還遠遠沒完,還要按照規定,說什麼話,行什麼禮,如何捶胸,如何頓足,等等,一本書都講不完。你以為孝道僅僅是孝順父母這麼簡單的四個字嗎?那和其他國家能有什麼不同,難道外國就鼓勵兒女虐待父母啦?
因為五個月確實是當時周人的傳統規定。按《左傳》的說法,天子死了,要等七個月才下葬,諸侯死了要五個月下葬,大夫三個月,士一個月,這是為了等各地該來弔喪的人有足夠的時間來弔喪。比如說,周天子死了,人家是在洛陽,要從洛陽發布這個消息給各個諸侯國,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再等大家來洛陽,這很花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