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喪家狗 泰伯第八

喪家狗 泰伯第八

太伯是吳國的始祖,最初封在虞。江蘇丹徒出土的宜侯簋,銘文內容就是講吳國的封建。宜侯最初封在虞,後來才「遷侯于宜」。寶雞有虞山(即吳山),山西有虞國。吳國和這兩個「虞」可能有關。太伯是江蘇人的驕傲,《儒林外史》的第三十六和三十七回說,「常熟是極出人文的地方」,當地出了個虞博士,名育德,字果行。他在南京舉行泰伯祠大祭,主祭是虞博士,亞獻是庄征君,終獻是馬二先生。第四十八回和最後一回(第五十五回)也提到此事。
這是講曾子大病一場,死裡逃生的感覺,描寫很生動。
人之將死,應該說點掏心窩子的話,真心話,有意思的話。但曾子的話特沒勁,全是講君子的儀容。他留給孟敬子三句話:一是控制自己的感情流露,絕不可讓人覺得粗暴和不耐煩;二是擺一臉正氣,務必讓人覺得十分可靠;三是說話得體,絕無粗俗和悖理之處。至於該擺點什麼,怎麼擺,他說,你們去問主持儀式的「有司」。怎麼聽上去,就和喪禮的預演差不多。
最近,各地尋根問祖,到處都在公祭這帝那帝,江蘇常州也在祭吳太伯。(泰伯三以天下讓)
抓緊時間找工作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儒家本來是給人辦紅白喜事的,我在鄉下當老師,經常被請,比如寫輓聯,記禮賬,完了有飯。曾子學這些,學了一輩子,是不是最後,要拿自己練一把?(曾子大病一場二)
8.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三年學」,《周禮》有「三年大比」之說(《小司徒》、《鄉大夫》等),每三年,要大考州里一次,選賢舉能。後世稱鄉試為大比。「不至於谷」,孔注訓谷為善,不對,鄭玄訓祿。谷是俸祿,參看《憲問》14.1。古代工資是按小米計算,叫祿米。剛解放,供給制,就是發小米。當時,捐獻文物(如虢季子白盤),政府獎勵,也是獎小米。龔自珍說,「著書都為稻粱謀」(《詠史》),「稻粱」就是「谷」。
孔子培養新君子,重在三教,始於詩教,立於禮教,成於樂教。「興」是開始,「立」是中間,「成」是結束。這三條,彼此相關。當時,禮儀場合,有賦詩之風,不學詩,就沒法在這種場合講話,詩是用之於禮,和禮分不開。禮,側重儀容和舉止,一舉一動,要合乎君子風度,當然很重要,但禮和樂也分不開。古代宮廷,很多儀式都有音樂伴奏,用以烘托氣氛,莊嚴肅穆,令人改容易色,沒有音樂,也宛如置身樂中,馬上規矩起來,變得很有君子風度。詩有歌詞,本來是用來唱的。只念不唱叫誦,配樂而唱叫歌。君子習禮,要先從背歌詞開始,達到倒背如流,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參加各種儀式,善於借題發揮,引用這些詩。這樣的詩,還不是完美的詩,完美的詩,一定要加上音樂,歌詞以外,有器樂伴奏,配樂而唱,甚至手舞足蹈,唱起來,跳起來。詩歌詩歌,要落實于歌;禮樂禮樂,要落實於樂。
「三以天下讓」,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前人有各種傳說:一說泰伯三讓,是生一讓(太王病,採藥不歸),死一讓(死不奔喪),喪事除,又一讓(斷髮文身,示不可用,終不歸),見鄭玄注和范寧說之二;一說泰伯三讓,是一讓季歷,二讓文王,三讓武王,見范寧說之一。宋儒更有讓周讓商之辯。讓周,是以周未得天下,「三以天下讓」,只是為了將來取天下,乃讓季歷,是陰謀圖商說,二程主之;讓商,則是說太王有滅商之志,泰伯認為不合法,為存商,才逃亡到吳越,則屬「夷、齊扣馬之心」,忠誠可感,朱注主之。曲說叢生,多因道德作怪,不必深究。其實,禪讓是所謂上古至德,堯、舜、禹皆以禪讓得天下,古人津津樂道,不獨孔子。孔子誇讚,不過因為,泰伯生於商周之際,還能講這種舊道德,實在不容易。
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是有名的大孝子。今《大戴禮》有《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都是講孝。樂正子春說,他的老師曾子聽孔子說,「天之所九九藏書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可謂全矣」(《曾子大孝》)。傳為曾子作的《孝經》也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儒家重生,認為生命是父母的禮物,只有把身體保護好,才對得起父母。現在的孩子,處於家庭、社會的交相摧殘之下,難免輕生。當爹媽的要防小孩自殺,可以起名叫「免夫」。當然,女孩最好不用這個名字,起這個名字,就嫁不出去了。(曾子大病一場一)
孔子酷愛音樂,他認為,最能打動人心,最能改變人性,莫過於音樂,故以樂教為最高層次。上課,總有樂器在旁。他的教育是一種美的教育。難怪孔子身邊,總是弦歌之聲,不絕於耳。(詩教、禮教和樂教)
「吾不知之矣」,意思是,這我就不懂了。孔子習慣以「不知」表示不滿。(人心不古)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這段話是說,士不可以不堅強,任重而道遠。任重是因為追求仁,這個任務很重;道遠是因為要一輩子追求,到死方止,路很長。「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現在都是成語。(曾子論弘毅)
「葸」,音xǐ,是膽小怕事的意思。
這是名言。孔子說,「謀政」的前提是要有位子。沒有位子,就不要進入操作狀態,做各種可行性研究。比如我不是校長,校長的事,我管不了。我要關心,只能從普通教員的角度關心一下。沒有「位」,就不從「位」的角度考慮,也不受「位」的約束。
生過來看,我這手,我這腳,不都好好長在身上嗎?這是死裡逃生的心情。比如大手術,你剛從麻醉中蘇醒,周圍的世界好像煥然一新,自己好像新生兒。你會覺得,我的眼睛能看,我的耳朵能聽,我的手腳能動,多好呀,就連拉屎撒尿放屁,此時此刻,都充滿幸福感。失而復得,方知一切可貴。
古代,樂凡四節,「升歌三終」是第一節,「笙入三終」是第二節,「間歌三終」是第三節,「合樂三終」是第四節。這裏的「始」是第一節,即樂曲的開始;「亂」是第四節,即樂曲的終結。最後一節,是唱《周南》的《關雎》、《葛覃》、《卷耳》,《召南》的《鵲巢》、《采蘩》、《采萍》。《關雎》是《周南》六詩的省稱。辭賦結尾的話也叫「亂」。
這段話是講人心不古,今不如昔。參看《陽貨》17.16。
太王喜歡季歷和季歷的兒子,即文王昌(「文王」恐怕是出於追稱)。他想立季歷繼承他。太伯、仲雍深知爸爸的心思,就跑到吳越之地來了。他們故意把頭髮剃得很短,渾身刺上青花,讓太王覺得他們已變成「南蠻子」,不堪重用(《史記?吳太伯世家》)。這種故事傳到春秋,成為美談。孔子認為,讓賢是很高的美德,今人不行,只有古代才行。泰伯德行太高,百姓不知該怎麼讚美,所以說「民無得而稱焉」。
這裡是說,周取天下的三分之二,仍臣事殷王,道德高尚到極點。(舜臣和武王之臣)8.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儘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間」,異議。《先進》11.5「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的「間」字同此。「菲飲食」,指飲食非常簡單。「菲」是薄的意思。「黼冕」,「黼」音fú,禮服;「冕」,禮帽。「溝洫」,是田間的水渠。大禹治水,劃分九州,是禹故事的主體,見《書?禹貢》。禹的美德主要是儉:一是他的吃喝很簡單,好吃好喝都用來孝敬鬼神;二是他的穿戴也很差,但行禮時,衣帽卻很華麗;三是他的房子很矮,但注重興修水利。孔子認為,這樣的作為,真是無可挑剔。墨子尊禹,也是愛其勤苦和節約。(禹的無可挑剔)
「六尺之孤」,「六尺」約合138.6厘米,是15歲左右小孩的身高,這裏指幼主。
8.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古人勸人向道,主要手段就兩條,算命和看病。重病是死亡的門口。人不知死,哪裡懂得生。很多人都是大病一場,才算活明白,什麼名呀利呀,全都https://read•99csw•com扯淡。當然也有人,病的時候還明白,剛好沒幾天,就又糊塗了。
這段話是講禮的重要性。禮是行為規範,有中和、節制的作用。孔子認為,如果沒有禮的節制,再好的美德也會變味。如恭敬是美德,但一味打躬作揖,很快就會疲勞;謹慎是美德,但一味謹慎小心,就會膽小怕事;勇敢是美德,但一味好勇鬥狠,就會引發禍亂;直率是美德,但一味心直口快,就會流於偏激。君子對自己的親人感情深厚,老百姓就會日近於仁;不拋棄自己的熟人,老百姓就不會人情淡薄。(美德不可離開禮)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歟)?君子人也。」
「泰伯」,即吳太伯。泰伯為周太王的長子。周太王有三子,長曰太伯,次曰仲雍,次曰季歷。太伯、仲雍知季歷賢,父欲傳位於季歷,遂奔吳以讓之,吳國奉他為始祖。太、泰都是從大字而來。戰國文字,六國異形,楚系文字,「太」作;秦系文字,則往往用「泰」為「太」。《史記》、《漢書》「泰」作「太」,還保留著秦系文字的特點。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前人解釋此章,都說,學習應專心致志,不要太功利,一邊讀書,一邊想祿米,朱熹甚至把「至」改成「志」。這樣講,當然很清高。但從下文看,孔子並不以求仕干祿為恥,相反,他覺得,好政府,不當官,才虧了。我想,這裏的意思,也許是說,學了三年,還不考慮仕途,是很難得的了。現在的研究生,有誰學習三年,不想飯轍,沒有吧?第三年,全忙找工作了。這次找不到,下一次,機會更小。(抓緊時間找工作)8.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死心塌地做學問,死心塌地追求真理。「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我有個朋友,以色列教授,漢學家,他寫信給我,說他想移民中國,托我在中國找工作,信上就引了這兩句話。「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即《述而》7.11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參看《憲問》14.1。孔子認為,薪水和地位是好東西,問題是什麼情況下該出來當官,什麼情況下不該出來當官。他認為,邦有道,應該出來當官,拿政府的錢,不然,很可恥;邦無道,應該躲家裡,保全性命,不然,很可恥。(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侗而不願」,是糊塗而不老實。「侗」音tónɡ,古書有兩種訓詁,一說誠愨,一說無知,前者是正面含義,後者是負面含義,這裡是用負面含義;「願」是謹厚,即老實。
8.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總是瞻前顧後。瞻前,唯恐學不到;顧后,又怕把剛剛學到的東西丟了。(瞻前顧後)8.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這是讚美舜、禹。「巍巍乎」,是形容其崇高。「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舜是虞君,前面已經談到;禹是夏的第一個國王。這裡是說,舜、禹有能臣輔弼,不親臨其政,無為而治。古代傳說,堯、舜是行禪讓,禹始傳子,但他們都是無為而治。這裏沒說堯。堯在下一章。儒家讚美這樣的統治,墨家和道家也讚美,只不過墨家讚美的是禹,道家讚美的是黃帝。禪讓和無為而治是上古共同的政治理想。(巍巍乎舜、禹)8.19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這是讚美堯。「大哉」是偉大,「巍巍乎」是崇高,「蕩蕩乎」是浩蕩,「煥乎」是光輝燦爛。孔子讚美堯,一連用了四組感嘆詞。「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堯遵天道,天道最大。《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古代傳說,堯的美德,主要是敬天。「民無能名焉」,即上8.1的「民無得而稱焉」。「文章」,指禮樂法度。(巍巍乎堯)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九_九_藏_書:「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舜有臣五人」,據孔注,即《書?舜典》等書所說舜的五個大臣:禹(司工)、棄(后稷)、契(司徒)、皋陶(李)、伯益(虞)。「予有亂臣十人」,「亂」,古訓治,「亂臣」是治世之能臣。「十人」,馬融說,是文母(即文王妻太姒)、周公、召公、太公、畢公、榮公、大顛、閎夭、散宜生、南宮适。舊本無「臣」字,唐石經始於「亂」字下旁註「臣」字,后闌入正文。這十個人,除文母是女性,其他都是男性。古書常以女禍貶低婦女,但各朝的開國之君往往都得益於妻族或母族。北方少數民族的崛起,尤其是如此。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無得而稱焉」,百姓不知用什麼話來稱頌他們。《釋文》「得」作「德」。古書「得」與「德」經常通假。《季氏》16.12「民無德而稱焉」,據此,應讀為「民無得而稱焉」,但這裡是好得沒法說,那裡是壞得沒法說。
恨貴族,模仿貴族,報復貴族,是于連的悲劇。孔子想做真君子,有周公之才美,忍辱負重;無陽貨之傲慢,仗勢欺人,不容易。(戒驕戒吝)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是說從今以後,我才知道,什麼叫撿了一條命。
「狂而不直」,是狂放而不直率。
8.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孟敬子即仲孫捷,孟武伯的兒子,生卒不詳。曾參比孔子小46歲,此事應在前480年後。
音樂的魔力在於,它會令聽者融入其中,久久不忘,不但不忘,還會在記憶中時時浮現,縈繞于耳邊和腦際,裹挾著當時的情景、畫面和心情,甚至溫度和氣味。(孔子論樂)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郭店楚簡《尊德義》:「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與此相近。「由之」,一般以為是用之的意思。這個詞已見於《學而》1.12。《學而》1.12的「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由之」是指順道而行,這裏則是指按統治者的意志辦事,叫幹什麼幹什麼。統治者講,不平等有合理性,主要是著眼於人類實際存在的不平等,如出身、財富、權勢和道德,還有體力、智力和性別差異,特別是智力。當父母的往往認為,小孩懂屁事,用不著跟他講大道理。當丈夫的往往認為,女人都是頭髮長,見識短,也是能哄就哄,用不著跟她講大道理。〔1〕古代統治者對他的子民,也往往作如是想———誰讓他們沒頭腦。孔子認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塗蛋,只能聽喝,聽上等聰明蛋即貴族統治者擺布,而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即「小人學道則易使」(《陽貨》17.4)。孟子也說「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孟子?盡心下》)。這話很難聽,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認的常識。大家讀法家的書,也能讀到類似的話。如《商君書?更法》的名言「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就是體現這類看法;《孫子?九地》有「愚兵投險」之術,把帶領士兵到敵國作戰比作趕羊,「如登高而去梯,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也是出於同樣的看法。講愚民政策,何止秦始皇,還包括很多我們稱為知識分子的聰明人。「批林批孔」時期,這話是批判對象,他們批別的冤枉,批這話沒錯。魯迅討論過愚民政策,他說古往今來的統治者,都希望民盡其力而沒頭腦,但老百姓真的把大腦去掉,也就不能儘力。你要馬兒跑,馬兒要吃草;你要人出力,不能沒頭腦。專制好像一次性抵押的包辦婚姻,「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莊《思帝鄉》);民主好像兩相情願的自由戀愛,不合適了,隨時分手。但即使現代,民意也是操控于最有勢力的利益集團,愚民的陰影仍揮之不去。專制是古代的愚民政策,民主的名義下也有愚民政策,受騙總是老百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注:〔1〕我國古代,講尊老愛幼,認為老人雖不免於糊塗,原來卻可能聰明;小孩雖九九藏書不懂事,但來日方長,只要是男的,就有優越性。女人,除秀色可餐,很少被人提及。8.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這話說給誰聽?統治者,還是他的學生?恐怕是學生。孔子有很多窮學生。「好勇疾貧」,主要是講窮人不安其貧,積怨太深。「好勇」是暴力傾向,「疾貧」是恨自己太窮。苦大仇深,訴諸暴力,當然會出亂子。古代如此,現代也如此。「人而不仁」,主要是講富人不仁,不拿窮人當人,為富不仁。窮人恨富人,再自然不過,但恨得太深,就會出亂子。窮人困苦無告,好勇不行,恨自己窮不行,恨富人富也不行,這些都會造成亂,那該怎麼辦?孔子沒說。我替他說,忍著吧。(好勇疾貧是動亂的根源)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裏的「周公」是指周公旦。孔子說,縱有周公的才華,如果有驕傲和吝嗇的毛病,優點再多,也不足觀。周公出名,是忍辱負重。驕奢淫逸,為富不仁,是孔子所痛恨。孔子少時貧且賤,貴族的傲慢與偏見,讓他刻骨銘心。在《論語》中,他總是批評這種傲慢與偏見,為什麼?現在我明白了,他的話,有心理創傷。
8.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啟予足,啟予手」,《說文?言部》:「,離別也,從言多聲,讀若《論語》『跢予之足』,周景王作洛陽台。」許慎所引,或說是《古論》的異文。過去有兩種解釋:一說是打開被子,露出手腳(《鄭注》);一說同「」,是省視之義(劉寶楠引王念孫說),恐怕都不對。原文只說抬抬我的腳,抬抬我的手(所以作「啟」),其實也就是動動我的手,動動我的腳,故異文作「跢」(跢是挪步而行,像小兒學步的樣子)。他這麼說,是叫學
「動容貌」、「正顏色」,屬於儀容。古書中的「容」和「色」有關,都是肢體語言。今人所謂「體面」,有體有面,但主要是面。人活臉,樹活皮。面子是尊嚴,但不能講得太過分。中國有面子文化,經常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過於看重面子。「顏色」,今語可指圖畫的顏色,但古語不同,顏字從頁,本指眉宇之間,加上色字,其實是指臉色。
「吾友」,馬融說是顏回,前面加上「昔者」,說明話是追述,說話時間在顏回死後,即前481年後。曾子是孔門弟子中年齡較小的學生,他講這話,可能在顏回死後,倒是合情合理。(顏回的美德)
「才難,不其然乎」,人才難得,不是嗎?「唐虞之際」,是唐虞以下,不是唐虞之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三代,夏人起於晉南和豫西,佔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商人起於其東,核心地區在冀南、豫東,也佔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崛起后,並佔有夏的勢力範圍;周人起於其西,核心地區在陝西西部,也佔有天下的三分之一。周人崛起后,先從陝西西部擴展到陝西中部,再奪取夏的故地,等於以天下的三分之二包圍商的核心地區,這就是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前人說是九州之地先取六州之地(鄭玄),並不正確。
8.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背)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是不恥下問。孔子說,孔文子之所以謚為「文」,主要是因為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公冶長》5.15)。這是一種好學的態度。
說到這裏,我們該明白了,為什麼孔子不承認自己是聖人。道理很簡單,聖人不是「素王」,不是柏拉圖的「哲人王」,不是「唯我獨尊」的佛陀,不是「萬王之王」的耶穌。聖人一定要有位子,沒有位子,當不了聖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中國讀書人有官癮、政治癖,從政、干政、議政,熱情特別高,一門心思全在政治,讀書一定要當官,當不了官,或當官退下來,也不能忘情于政治,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闕之下,意淫政治,「偷著不如偷不著」。
這裏說的「https://read•99csw.com君子人」是輔弼明君的忠臣,第一,可以託付幼主;第二,可以託付國土;第三,事關大節能經受考驗,于節不虧。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就是這個意思。(曾子論君子)
曾子大病一場
生老病死,老、病在生死之間。大病,一腳在生,一腳在死,很突然,和老之將死還不太一樣,沒有足夠的預期,因而病愈的感覺特好。
泰伯三以天下讓
這種體會,沒有生過大病的人,根本不知道。
「《關雎》之亂」,是演奏《關雎》作結束。
這是講孔子聽師摯演奏音樂的感受。
孔子是政治迷,但他懂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顏回的美德
8.5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8.8子曰:「興于詩,立於禮,成於樂。」
此章也是講曾子生病,可能就是上面那場大病。當時,孟敬子去看他,他以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話很有名。人快死了,和平常就是不一樣。司馬遷是體會過這種臨界狀態的人。比如他的《報任安書》,就是苟活之人與將死之人的對話。他有這種體會,所以寫「人之將死」,特別精彩。比如李斯,照理說是大壞蛋,他這一生,殺人無數,但臨死,也有善言。他和他的孩子說,我真想和你們,像當年那樣,牽黃犬,出上蔡東門,到郊外打兔子,這樣的事還會再有嗎?然後,父子抱頭痛哭(《史記?李斯列傳》)。陸機臨死,也說「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世說新語?尤悔》)。
「弘毅」,「弘」,也可能是強字之誤,楊伯峻引章太炎說,讀為「強毅」。「強毅」即「剛毅」。《子路》13.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悾悾而不信」,是無知而不講信用。「悾悾」,音kōnɡkōnɡ,義同《子罕》9.8的「空空如也」,也是無知的意思。悾和侗是類似的詞,字亦作空或倥。它也有誠愨和無知兩種訓詁。其用法與侗相近。
此章也是記曾子言。
瞻前顧後
8.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出於《詩?小雅?小旻》,曾子引之,是形容生命懸於一線的感覺,他剛從死亡線上逃脫的感覺。
此章也是記曾子言。
「籩豆」,「籩」音biān,是簠的別名(不是通常說的簠,那種簠是誤稱)。青銅簠,一般都是淺盤,短校(束腰的把),圈足鏤空,仿竹器,或加蓋,器形似豆,用盛稻梁;豆,與前者類似,但往往有高校,用盛羹醬。
「師摯之始」,是由師摯開始演奏。「師摯」,即《子張》18.9的「大師摯」。大師即太師,是古代樂官之長。「大師」或「師」是他的官氏,摯是他的名。此人生卒不詳。
「絞」,是急切偏激的意思。參看《陽貨》17.8,「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這個字的含義,有點類似北京人說的「矯情」、「死心眼」和「軸」。這種人,好面折,說話難聽,出口傷人,馬融訓「刺」,應屬引申義。
「犯而不校」,別人欺負你,一點不反抗。這裏的「校」是抵抗,不是計較,包咸說是「報也」。《司馬法?仁本》說,「雖遇壯者,不校勿敵」,其中的「校」也是這個意思。它是說,只要不抵抗,即使是壯年人,也不要拿他當敵人,見了就殺。
「百里之命」,「百里」是所謂一同之地(一同是長寬各100里),古代的小國一般只有這麼大。
以上四章是講堯、舜、禹。
據周人傳說,他們的先祖太王(「太王」當是出於追稱)有三個兒子,老大太伯(即這裏的泰伯),老二仲雍,最小的兒子叫季歷。俗話說「天下老子愛小小」(全世界的童話都講這類現象),「愛小小」的原因是愛小老婆。男性用情不專,喜新厭舊,或稱之為「公牛效應」。「公牛效應」是男權的象徵。古代統治者,很多都是公牛,年齡越大越愛小女孩,《左傳》中的亂子,往往因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