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繁華港灣 三、滿船都是錢

第二章 繁華港灣

三、滿船都是錢

銅錢流失的另一個原因在銀價。比方說,南宋理宗時期國內白銀曾貴到每兩值三千五百文,海外卻只賣一千。也就是說,只要出資一千,就能凈賺兩千五。即便國內銀價最低的紹興三年,也都有一千二百文的利潤。這樣的誘惑請問誰能頂得住?東南沿海的居民簡直只用倒賣白銀就夠了。
銅錢為什麼是違禁品?
銅錢原本是中國人日常買賣的通用貨幣,從秦漢到唐宋都如此。所以,海外貿易使用銅錢也很正常。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實力雄厚,方方面面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政府和商人也信譽不錯,讓許多對華貿易國十分放心。於是,他們便紛紛要求使用大宋銅錢,甚至只肯用大宋銅錢結算。
將兩宋時期的海洋貿易通道稱為「陶瓷之路」同樣很有道理。這不僅因為考古發現證明,宋代那些精美的瓷器走得跟銅錢一樣遠,更因為瓷器與絲綢正是海陸兩條商路的區別所在。說得明白一點,就是陸路不可能運瓷器——瓷器太重還容易被打碎。販運絲綢,才是性價比最好的。
難怪蒙古人在滅宋之前要攻打日本了。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要徹底摧毀杭州政府的海外供血系統。這個系統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像管道輸送石油一樣,源源不斷地為南宋帶來財富和榮耀。不切斷這根血管,宋就不會亡。https://read.99csw.com
而且數量之巨,竟多達十萬緡。
帘子拉了起來,香氣從其他房間滾滾而出,很快就充滿了巨大的客廳。廳內頓時雲遮霧繞,誰也看不見誰,當然也絕無煙火之虞。滿座官員,等於是被香熏了一遍。因此回去以後,每個人身上都是香噴噴的。一連好幾天,那香味仍然殘留在衣服帽子上,經久不散。
然而屢禁不止,就連輸入國的禁令也不管用。比如建久四年(1193),日本天皇曾經下令不準使用宋銅錢,然而日本的主要通貨還是它。高麗也一樣。至於南亞各國,更將大宋銅錢分庫儲藏,以為鎮國之寶。於是宋錢之流失,最遠竟然到了非洲東海岸的桑給巴爾和索馬里。
兩宋海上貿易繁榮,不是沒有道理的。
合法運載的貨物,則中外不一。大體上說,國外進口的主要是奢侈品和原材料,比如象牙和香料;出口則多為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之製成品,比如絲綢和瓷器,所以「海上絲綢之路」也被稱為「陶瓷之路」或「香料之路」等等。
其實,正規的海外貿易也由這三種人進行,同一條船上則有不同的等級。最高一級叫綱首、副綱首和雜事,相當於船長、大副和二副。他們往往由鉅賈或船主擔任,市舶司也賦予其政治特權,能夠處理突發事件,包括處分客死他鄉者的財產。毫無疑問,他們是獲利最多的經營者。
宋代貨幣一覽

交子
中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

淳熙元寶鐵母錢(背面為「春玖」二字)
錢幣是宋代的主要流通貨幣。

五十兩銀鋌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宋朝的對外納幣、徵收的地方賦稅、軍費的供給等,曾用銀兩結算。銀兩作為貨幣,在民間並不普遍。

「魏六郎」金鋌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金的流通,又不及銀普遍。南宋金鋌的銘文,通常有成色、鋪名、工匠名等。「魏六郎」便是工匠名。
read•99csw•com
第三種人是船員,包括技|師和水手。他們沒有工資卻有艙位。也就是說,這些負責航行的船員也是商人,隨身攜帶的貨物也可以交易,所得利潤即為勞動報酬,而且在通關時依法免稅,但船員的貨物不得超過總量的20%。這種「以艙代薪」的制度將船員的利益跟商船捆綁在一起,既保證了全船成員的同心同德,又節約成本,堪稱高明。
原因很簡單:船上裝載的是違禁品——銅錢。
政府只好進行貨幣管制,禁止銅錢出口。
都是什麼人在走私?
為民減負當然是唱高調,海外貿易就是為了賺錢。這也是兩宋與漢唐的不同之處。漢唐主要是朝貢貿易,意在揚我國威,招撫遠夷,往往友誼第一,賺錢其次。兩宋則是商業貿易,政府的動機明明白白,就是要增加財政收入。王安石變法時期是如此,只有半壁江山之後更是如此。read.99csw.com
結果是什麼呢?
南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十二月,有一艘泉州商船在海上沉沒,時間應該是在二十七日之前。然而朝廷得到的消息,卻是有關部門沒有過問,也不敢過問。
這當然很能讓人自豪。但可惜銅錢不是紙幣,不能印了又印。沒有銅,錢就鑄不出來。流向國外的銅錢越多,留在國內的就越少。結果,大宋自己沒錢用了。
怎麼叫,得看是進口還是出口。
緡讀如民,一緡就是一貫,即一千文。所以,十萬緡就是一億枚銅錢。這麼多的銅錢裝在船上當然很重,又因為是走私,只能晚上出海。再加上風高浪急,便沉了。
海運就不一樣了,完全可以運瓷器。再加上兩宋瓷器的工藝水平舉世無雙,當然在世界各國大受歡迎。在伊斯坦布爾(Istanbul)或者沙撈越(Sarawak)的博物館里,我們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韓國出土的宋代瓷器,更是幾乎囊括了那時所有的名窯製成品,讓人嘆為觀止。
https://read.99csw.com順便說一句,在羅馬帝國,中國絲綢與黃金等值。
進口商品中最重要的是香料。兩宋上流社會對進口香料的喜愛,毫不亞於古羅馬貴婦人對中國絲綢的狂熱。據親歷者說,某次一眾官員前去拜見權相蔡京。坐定之後,蔡京便傳令焚香。但是等了半天,也不見丫環來。正當客人們東張西望交頭接耳時,蔡府管家報告:香燒好了。
搭乘商船的則是林林總總的商人。他們在船內可以分到大小不一的貨艙,用來儲藏來回倒賣的貨物。貨艙同時也是客艙,晚上就睡在貨物上面。賺多賺少,全憑運氣。不過他們的關稅稅率比綱首等高級船員低,因此這些貨主或者乘客便構成商船上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
走私的人分三種。第一等是宗室、官員和將領。他們憑藉特權強行闖關,邊境重車而出,海舶滿載而歸,公然置王法于不顧,竟是誰也奈何不得。第二等是土豪富商。他們財大氣粗出手闊綽,可以上下打點買通賣通,市舶司的例行檢查也就成了例行公事。第三等是市井小民,只能湊些小本錢交給前面兩種人經營,所得仍然可觀。如此看來,則大老闆們獲得的暴利有多少,用腳指頭也能算出來。
這可是有考古發現做證明的。
那麼,南宋的海外供血系統又是怎樣的呢?
合法貿易的商品又有哪些?
直到現在,我們似乎都聞得到。
當然,如果船沉了,便只能自認倒霉。
宋代銅錢的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美元。
這個故事常常被用來證明蔡京的奢侈,因為那時的香料價格不菲。最為誇張的說法,是某商人的真龍涎香,僅僅二錢(8克)就要價三十萬貫。如此高價當然未免離譜,但要說普通民眾不敢問津,恐怕是的。所以,進口香料常常被東南沿海的地方官用來行賄。至於這種政府壟斷經營的商品怎麼會到他們手裡,大家也許能猜出,後面也會講到。九*九*藏*書
南宋當局顯然明白這一點。高宗皇帝曾經下詔說:市舶之利最為豐厚,動輒以百萬計。如果管理得好,豈不是可以富國強兵?還能夠減輕人民負擔嘛!
這就有了三個問題:
海上絲綢之路

據蘇振申《中國歷史圖說》。
南宋時,西北與東北為西夏、蒙古、金所阻塞,僅剩東南海上一面對外交通。泉州擁有設立市舶司的資格后,更是由於天時地利人和,與廣州、明州一道,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沒了陸上絲綢之路,南宋的商船照舊從南海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
蔡京吩咐:捲簾!
這可堪稱「滿船都是錢」。
大宋的銅錢,應該有不少是這些香料換走的。
有需求就有市場,禁止出口那就走私。
那就先說銅錢。
事實上,正如我們在《大宋革新》中所說,兩宋的開銷極大。養官員,養軍隊,花錢如流水,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那裡也都要給錢,卻居然沒弄得山窮水盡,中國和外國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蒲壽庚其實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