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繁華港灣 四、外貿季風

第二章 繁華港灣

四、外貿季風

那可真是好多好多錢。
最典型的是刺身(さしみ,Sashimi)。
對兩宋文明的仰慕,更是毋庸置疑。
善於學習,就會有所學,有所不學。比方說,精英不學程朱理學,民眾不學三寸金蓮。唯其如此,他們才能以蕞爾小邦在蠻荒之地勃然崛起,不但創造出自己的文明,還躋身世界列強之林,可以沒有愧色地面對當年的老師。
改變文化更不可能。商潮似浪,蕃舶如雲,畢竟僅限於東南地區。波斯灣的海風吹不到內陸腹地,又豈能動搖農業帝國的千年根基?那些乳香和象牙,不過為早已定型的雅緻生活錦上添花,讓這片土地改弦更張則無異於天方夜譚。
學習和演變主要發生在唐宋兩代。事實上,唐宋是日本人向中國學習的高潮期。只不過在唐代,多半由官方派出的遣唐使和學問僧向中國學習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在宋代卻是通過海洋貿易,由民間來模仿生活方式。
意義有經濟的,也有政治和文化的。
毫無疑問,日本向中國學了很多。但,日本文化的恬靜和古雅不可能來自唐三彩,只可能來自宋瓷,以及用宋瓷沖泡的茶,還有與茶同味的禪。現藏日本奈良大德寺之「茶禪一味」墨寶,就是南宋高僧圓悟克勤禪師所寫,然後由日本茶道的鼻祖榮西高僧,在南宋末年帶回國的。
目的很明確:借種。
宋瓷當然也是他們的愛物。在日本文化人看來,宋瓷是人類的創造物中,真正能夠貫通古代和現代、東方和西方的作品。那勻稱整齊的造型,直逼天然玉石的色調,還有釉料反射出來的微妙光彩,無不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人心醉神迷,愛不釋手。雖時隔千年,仍能九_九_藏_書息息相通。
南宋時期與中國有直接或間接貿易往來的主要國家
當時國名所在地區
高麗朝鮮半島
日本日本列島
交趾越南北部
占城越南南部
真臘柬埔寨
暹羅泰國北部
蒲甘緬甸中部
三佛齊蘇門答臘
闍婆印度尼西亞爪哇島
渤泥汶萊、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印尼一部分
凌牙門新加坡
細蘭斯里蘭卡
故臨印度奎隆
注輦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
蓬茄羅孟加拉
大食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首都巴格達
麻嘉沙烏地阿拉伯之麥加
勿斯里埃及開羅
層拔桑給巴爾
怎麼樣,嘆為觀止吧?
的確,那種摒棄一切裝飾,並不在乎現實意義而一味追求單純之美的宋瓷,也許更能直指人心。同樣,遣唐使制度的廢止也不意味著中日交流的中斷,文化和商貿的往來反倒更加頻繁。兩宋的影響在那島國長時間揮之不去,以至於有日本學者認為,漢唐只是具有字面上的意義,比如漢字或者唐人等等,宋卻是存在於他們內心深處的。https://read.99csw.com
那麼,政治和文化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很顯然,正如前表所示,中國商人的船隊和足跡,已經到了當時能夠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做到這一點的,恐怕只有宋和阿拉伯。其中意義,則無論如何都不能低估。
比如和服(きもの,Kimono)。
宋代名窯名瓷一覽

汝窯·奉華尊
汝窯為宋代名窯中傳世品最少的一種,流傳至今不足百件,南宋周煇已有汝器「近尤難得」之嘆。汝窯瓷胎多數如香灰,釉色呈現一種淡淡的天青色,濃淡不一,色調穩定。

官窯·貫耳瓶
官窯是指由中央官府開設的窯場,專門燒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陳設品。此瓶釉色厚潤,端莊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哥窯·魚耳瓷爐
哥窯的特徵是粉青釉中泛米黃色,潤澤有如美玉。因其遍體開片紋,又俗稱碎器窯。此為哥窯仿古器。

定窯·白瓷嬰兒蓮葉枕
定窯胎質薄而輕,以白釉居多,常作宮廷貢品。嬰兒躺在一片捲曲的蓮葉下嬉戲,蓮葉捲曲的弧度就是枕頭的弧度,蓮葉表面雕好紋路後上釉。據說瓷枕有清心益腦的功效。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鈞窯屬於北方青瓷系統,基本釉色多為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較深的為天藍,較淡的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為月白。此花盆為清宮舊藏,口呈海棠式,晶瑩的天藍釉色中映現出宛若玫瑰般的紫紅,極其斑斕。

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溫碗
一組盛酒、溫酒用具。使用時將注子置於溫碗中,溫碗內盛熱水用以溫酒。釉色青中泛白,白中顯青,為景德鎮青白釉瓷器,又叫影青瓷。
https://read.99csw.com

這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圈,全部列出相關國家的名字也將是長長的名單。那可讓人不勝其煩。因此,也只能挑選部分最重要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列表示意如下:
實際上正如國際學術界公認,從宋代開始,中國人首次大規模從事海外貿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國人和中間商。這就意味著兩宋尤其是南宋,正在朝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但同樣重要的是,這一潛在的可能從未實現。宋的商業革命不曾也不會像西方那樣,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
經濟的意義自不待言。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中華帝國的經濟重心不僅南移到長江流域,更延伸到東南沿海。大宋也不僅是商業的,甚至是外貿的。事實上,當皇親國戚不顧禁令強行介入海外貿易,沿海居民把行船的季風看作播種的春雨之時,就意味著朝廷的富國強兵和個人的發家致富,都部分地系在了商船的纜繩之上。read.99csw.com
漢服曲裾與振袖和服
高麗和日本只是目的地之一,兩宋的海外貿易是大規模和全方位的,傳統的說法包括東洋、西洋和南洋。東洋就是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南洋指東南亞各國各地區,都位於北太平洋。西洋則指印度洋及其以西,包括被叫作東大食海的波斯灣,被叫作西大食海的地中海,還有東非和西北非。
也許,是一次機遇。
然而奇怪的是,繁榮的海洋貿易並沒有改變中華文化的性質和風格,更沒有改變政治制度。反過來也一樣。儘管大宋的絲綢、瓷器和銅錢走向了世界,文化傳播的腳步卻望塵莫及。比方說,馬來半島就不像高麗和越南那樣深受中國的影響,也不像日本那樣以華為師。作為國際貿易之東西兩極也就是兩宋與阿拉伯帝國的中間地帶,那裡許多地方伊斯蘭化了,比如今天的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這些島嶼或半島,並沒有因為貿易往來而納入中華文明圈。
顧名思義,和服當然是大和民族的服飾。然而在相當於我國清朝的江戶時代之前,卻叫吳服。直到現在,日本許多和服店門口也掛著「吳服屋」的招牌。可見和服其實是三國東吳服裝的改良升級版,卻成了日本人的民族象徵。
刺身就是生魚片,也包括其他生吃的水產品。它在中國叫作膾,燒烤則叫炙,因此有「膾炙人口」的成語。五代后蜀的花蕊夫人,便有「日午殿頭宣索鱠」之說;食不厭精如蘇東坡,則有「吳兒膾縷薄欲飛」之句。可見被日本人叫作刺身的魚膾,其實原本是中華美食。
這可是大宗買賣。因為南宋的海船,大的能夠載客好幾百人,小的也上百。這麼多人肌膚相親,總該有點浪漫或者凄婉的愛情故事吧?可惜沒有。就連借種這事,也只有南宋筆記小說中的一則記載,還是道聽途說。但日本人為了實現強國夢而主張改良人種,後來是確實有人提出過的。九_九_藏_書
城外千帆海舶風。季風和洋流到來時,明州的商船就將起航前往高麗或日本。航程漫長而且乏味,但如果一帆風順到達日本,就不但有錢可賺,還能有艷遇。沒錯,只要中國商人和船員一上岸,就會有漂亮女人前來陪伴。
這裏面當然有太多的原因。比如,佛教真正成了氣候是在五胡十六國,之後又有南北朝。那可是亂世。亂世是需要精神撫慰的,何況統治者還有半數是胡人,外來的佛教正好乘虛而入。兩宋卻是治世。就連靖康和崖山之際,也非亂世而是危世。危世只能自救,伊斯蘭教又能幫什麼忙?
變成日本料理的關鍵在芥末和醬油。醬油也是中國人的發明,時間應該不晚于宋。南宋時,信濃(今長野縣)禪僧覺心到中國徑山寺修行,醬油的製法便被他帶回日本。結果是醬油被中國人用來做紅燒肉,日本人用來吃生魚片。原因之一是河鮮易帶寄生蟲,魚膾更適合海洋國家。新鮮的海魚再加芥末和醬油,確實能讓人大快朵頤。
同樣,伊斯蘭教也沒能像佛教那樣風靡中土。
看來,隨著商船運出去的不僅有瓷器,還有文明。
日本人真是善於學習。
當然,沒有愧色是指發動侵略戰爭之前。
作為日本和室之標配的榻榻米,其實是從中國傳入日本和韓國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但是晚唐五代以後,席居制逐漸告退,中國人越來越習慣坐在椅上,躺在床上,反倒是韓國和日本人一直喜歡席地而坐,席地而卧。結果,榻榻米甚至成為建築物室內面積的計算標準。因為由藺草編織而成的榻榻米,每張面積都是1.65平方米,叫一疊。說一個房間多少疊,比說多少平方更能讓日本人立即明白。
海上起風了。
這一切,宋人可曾想到?
眾所周知,日本與中國很早就有了往來,而這個民族的學習能力之強,則堪稱舉世無雙。他們的學習是選擇性和創造性的。而且一旦學會,就能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
還有榻榻米(たたみ,Tatami)。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