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兒童的語言發展

第十章 兒童的語言發展

容器和「水壺」一詞之間毫無邏輯關聯。因為人類給了每個單詞特定的含義,這些聲音才變得有意義。對於其他的所有單詞來說也是一樣。所有詞語都是通過人類群體所有成員的同意之後才被賦予意義的。也只有那些了解這些詞語的人才知道它們代表的意思。其他的群體在表達相同的意思時,會使用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音符。語言是一道牆,它把一群人圍起來,與外面完全隔絕。這也許是因為詞語在人的心裏有一種神秘的價值。語言有時候可以把不同國籍、背景的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單詞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語言會根據人們的需求而發展、改變。我們可以說,語言跟隨著人類的思想步伐一同前進。
。說話。2歲是人類心理的一個轉折點。此時開始了一個新的語言組織期。這之後不再是爆髮式發展,而是鮮活而自然的。階段一直會持續到兒童5~6歲。在這個時期,他學會了大量的詞彙,並慢慢完善了自己遣詞造句的能力。如果兒童周圍的人都說方言,那麼他只能學會說方言。但如果生活在有文化的家庭里,那麼他聽到的詞彙量就會變多,這些同樣都將被他學習、吸收。因此環境是極為重要的,但即便如此,不管處於怎樣的環境,兒童在這個時期的語言都會變得更豐富。一些比利時心理學家發現2歲半的兒童只掌握了兩三百的詞彙量,但到了6歲時就掌握了幾千的詞彙量。這些詞彙的掌握並非由教師傳授,而是兒童自然學習、吸收的。我們在他完成這些工作之後會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就是把他送到學校,讓他學習字母表。我們應該注意緊密相連的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兒童語言學習之前的無意識活動,另一個則是這之後的有意識活動。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正是一個發九*九*藏*書育完整的人。6歲的兒童已經可以精準地使用語言來表達,知道怎樣使用他稚嫩的舌頭了。但他卻描述不出在這之前的那些無意識的活動。儘管如此,卻正是人類創造了語言。整個語言學習過程都是自然進行的,如果缺少了這種能力,他就不能自如地使用語言,人類也不能有效地完成各項工作,當然,也就再不會出現人類文明。這才是我們看待兒童所應該持有的正確方式。兒童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讓一切成為可能,文明也因他而生。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給他提供必需的幫助,為他服務,這樣他才不會孤軍奮戰。
現在我們來談談兒童的語言發展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必要進行思考,否則我們就無法了解語言與社會生活的關係。語言不僅可以使人融入其他群體和民族中去,同時,它還體現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主要區別。語言也是文明變化、發展的基礎。人類的生活不像動物那樣完全依靠本能。沒有人能預測一個嬰兒將來會做什麼。但是,如果他不跟別人交流,顯然將來會一事無成。單憑一個人思考的能力,抑或僅憑聰明,他是無法與別人深入交流並融入進去的。這種交流與融入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語言就是「集體思想」的一個工具。人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還不存在語言這一問題。語言對他們來說僅是通過氣流發出的聲音,或者是一連串的音符連接到一起罷了。最開始的時候,人類發出的聲音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
我們可能會疑惑,究竟要多少個音符才能組成這麼多詞語。音符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結合方式,因此組成的詞語也是數不清的。這些音符一個連著一個,有的需要發出聲音,有的則不需要,有些要合上嘴發音,有的則要張開嘴。但更https://read•99csw•com讓我們驚奇的是,人類居然可以記住這麼多各式各樣的音符組合,還有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接著便是思想,人類通過組織詞語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句子中的詞語是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不能像房間里的傢具一樣隨處擺放。說的人和聽的人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則才可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語、謂語、賓語要放在特定的位置。僅僅準確地用詞還不夠,詞語的順序也同樣重要。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小測試來證明這個道理。先把一句意思明確的話寫在一張紙上,然後把每個單詞剪下來。當這些單詞混在一起,重新組合的時候,新的句子所包含的就不再是當初的意思了。這也證明,人們對詞語排列順序的標準是達成一致的。
現在,很多熱情高漲的研究人員對這個問題做了技術研究。但這一工作中的某些部分純粹是觀察性的,而且我們自己就可以觀察,然後對能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研究。這些研究必須是非常精準的,時間是從出生到2歲及2歲之後。要對每天發生的事情進行記錄,即便是在發展停滯的階段也要如此。通過對這些進行記錄,我們將會得到有意義的重大發現。兒童身體內進行著大量的工作,然而外部的表現卻並不明顯。
此機制讓兒童可以很熟練地學習他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學習的母語。但是,成年人在外國的時候連發音都不能全部聽清,更不用說對它進行學習了。因此我們只能啟用主導自己母語的語言機制,但只有兒童才可以創建自己的語言機制,熟練地運用自己所聽到的語言。語言不是有意識學習的結果,而是大腦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開始和完成的。兒童掌握了一門語言后,這門語言便成為其固定的一部分。我們成年人只能想象出https://read.99csw.com有意識地學習一門語言是什麼樣子,然後再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學習語言。但我們還要理解另一個觀點,也就是自然機制的問題,更準確地說,是一種超越自然的機制,它和有意識的學習不同。這些(或者說這一系列)功能強大的機制,其發展過程我們卻無法直接觀察到,不過它們對於所有人都適用。整個過程已經給我留下了足夠深的印象,但其中的一些細節給人的印象卻更深。其一,所有民族的祖輩的發音特點都會傳給後代。其二,不管是複雜的語言,還是簡單的語言,學習、吸收它們的難易程度都一樣。沒有兒童會覺得母語難學,因為語言機制把語言看成了一個簡單的整體,不管它是難是易。兒童對語言的學習、吸收讓我想起了一個與之類似的比喻,雖然可能這兩者沒什麼緊密的聯繫,不過它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讓我們看清兒童的心理變化過程。假使我們需要一張某個東西的圖片,我們可以用鉛筆或水彩筆自己動手塗畫,也可以用照相機拍攝。照相機的原理跟手繪不一樣,圖片被記錄在感光底片上。因此不管拍攝10個人還是1個人都沒什麼區別。這些都是在一瞬間完成的,所以即使拍1000個人也沒多大區別。
但是,如果我們考慮到大部分語言的複雜性,我們就會發現,這種想法是非常膚淺的。但是,這種觀念居然已經在這一領域立足幾千年,絲毫沒有變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讓我們發現了另一個現象:不管是多難的語言,未接受過教育的當地土著人都可以說。以拉丁語為例,即便是我們這些說著拉丁文的某個變種的人,也很難掌握拉丁語。但古羅馬帝國的奴隸使用的正是拉丁語。當時拉丁語的難度和現在毫無差別。但那些未受過教育的奴隸和羅馬宮廷中的九-九-藏-書3歲兒童所說的不正是同一種語言嗎?在很多年以前的印度,那些勞作的農夫,那些在叢林中流浪的人們,不是也能用梵語自然、流利地交流嗎?對這些問題的疑惑使我們開始對兒童進行觀察,並對其使用的語言的發展作了深入地研究。我在這裏用的是「發展」而不是「傳授」,是因為母親並不傳授給嬰兒語言的能力。語言是自然發展的,也是自然創造的。同時,所有兒童在語言能力上的發展都遵循著既定的規律。不管世界上的兒童使用的語言是否相同,是簡單還是複雜,他們都要經歷相同的語言發展階段,這對於全世界的兒童來說都沒有什麼差別。也有一些較為原始的人們使用的是非常簡單的語言,但說這種語言的兒童與那些說更高難度語言的兒童相比,他們的語言發展階段的變化都是相同的。所有兒童都要經歷簡單的單音節發音階段,使用單詞階段以及最後的熟練運用語法和句法階段。
兒童學習語言不是一字一句地進行的,這個過程不快也不慢,但會有爆發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由教師的教授行為促成的,而是自然發生的。
拍攝的時候,不管對象簡單還是複雜,圖像在裏面發生的化學反應都只是一瞬間的事。但如果我們自己動手畫圖,則會花費很多時間,人越多,花的時間也越多。不僅如此,拍攝時的影像完全是在黑暗中印到底片上的,照片沖洗過程也是在暗房進行的。照片在黑暗中定格處理完畢后,才可以拿出來。到這個時候,影像已經不能改變了。兒童學習語言的心理機制是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揮作用的。隨著它的發展,語言逐漸變成了兒童能力的一部分,在必要的時候發揮作用。毫無疑問,正是受某種機制的影響,兒童才學會了語言。一旦我們相信了這一理論,我們自然就想知道在此九-九-藏-書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①想了解兒童語言發展的不同階段,可參考W.斯特恩的《兒童早期的心理》一書,或瑞士近代著名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作品。
因此,語言的表達是一種超越了智慧的東西。在歷史上,語言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當語言所處時代的文明遭到破壞時,它的發展也會被中斷。而且,有的語言因為難以理解,最後消失了。最開始的時候,人們也許會認為語言是自然賜予的東西,但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有很多東西是超越自然的。語言朝著各個不同的方向發展,像一張沒有邊界的網,可以表達所有的東西。就像梵文和拉丁文,或許我們可能會對它們研究上很多年,但依舊不能完全掌握。這是一個無法了解的秘密。人們要做成一件事,或對某事達成一致,必須有一門共同的語言。交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語言也是人們交流工具中最不可缺少的。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人類是如何獲得這些交流工具上時,就會知道兒童如何學習並吸收語言。兒童對語言的吸收是一個極為深奧且難解的謎題,而這一問題目前還未得到足夠的關注。我們經常說:「兒童只要跟說話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說話了。」
兒童在說話的時候能區別陽性和陰性、單數和複數、時態和語態、前綴和後綴,等等。雖然兒童所說的語言可能非常複雜,有很多不規則用法,但兒童還是對其進行整體的吸收和學習。他們學習語言的時候和非洲兒童使用最基本的詞彙的年齡相當。如果我們對不同聲音的發音進行觀察,我們會發現,它們的發音也遵守一定的規則。每個單詞的發音都是在某一個機制的作用下形成的。有時候需要依靠鼻子和喉部一起合作,有時候又需要舌頭和臉部肌肉共同完成。人體的各部分都參与了這一機制的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