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七章 文化與想象

第十七章 文化與想象

「我爸爸一年裡去過兩次美國,住在紐約。他離開后,媽媽說『爸爸在海上。』她說爸爸在海上待了好多年。後來她又說『爸爸到紐約了。』又過了幾天,她說『爸爸又在海上啦。』終於到了一個好日子,她說『他現在到荷蘭啦,我們去阿姆斯特丹見他。』」這個孩子曾多次聽到美國,所以聽到有人把地球儀和美國聯繫起來的時候,他馬上停下來過去打量,臉上的表情好像在說:「孩子的想象力。教師需要訓練,因為依照我們的邏輯還很難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知道兒童是怎麼發展的,並拋開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們發現,兒童在早期學到的這些詞彙會變成他的一部分,在他八九歲上學后或者在那之後的歲月,他都能熟練地使用這些詞彙。但是,如果等兒童到了8歲或更大的時候才把這些詞彙教給他,他的學習成效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主張最好在兒童3~6歲的時候給他傳授相關詞彙。當然,不是讓他機械地學,而是與實物聯繫起來,或者在他進行探索的時候給他傳輸這些知識,這樣他的詞彙量增長才會跟他的經驗積累步調一致。比如,我們可以給他展示樹葉和花的樣子,或者在地球儀上給他講述地理知識(如海角、海灣、島嶼等等)。只有通過演示實物樣本、圖片或者圖表,兒童才能輕易記住這些單詞。對兒童來說,這些都沒什麼難度,但往往老師不認識那些單詞,或者記不住,甚至會混淆不清。我曾經在印度的一個城市裡看到一個14歲的在校男孩對植物某一部位的名稱不太確定,這時一個3歲的孩子過來對他說「雌蕊」,說完又跑去玩自己的了。還有一次,我在課上給學生講解植物根的分類。
我們在這一點上得出的結論與學校中的情況完全不同。學校里的數學課對兒童來說是一種折磨,毫無樂趣可言,以致很多人對數學已經有了心理障礙。如果我們在早期就把追求精確的目標植入兒童「具有吸收力的心靈」中,數學學習就會變得容易許多。兒童生活的環境中一般都缺乏與精確性的鍛煉有關的東西。大自然中有花朵、動物等等,卻沒有鍛煉精確性的東西。這樣兒童便缺少了發展精確性的機會,這會阻礙他將來的發展。我們可以把為他提供的小物品當成「具體化的抽象思維」,也就是基本的數學課。
比如說,他在擦一個銅質器皿的時候會把它擦得發亮,就這樣反反覆復,即便它已經很亮了。這證明外部的目的只是一個刺|激因素,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潛意識裡的需求。這也就是為何這些重複動作可以促使兒童得到發展。兒童的這些動作與他的神經控制系統有關,也就是說,這需要read.99csw.com他的肌肉之間的協調運作才能完成。這種協調合作的能力並非天生,而是通過練習獲得的。這與我們做各種運動和遊戲毫無差別,如打網球、踢足球等等,這些運動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準確地運球,而是為了獲得一項新的技能。這種能力的增強才是我們運動的真正目的。確實,人們覺得這些運動都只是玩耍。但這種玩耍卻需要付出努力變化一樣。
他的判斷很準確。」我們為邏輯和條理清晰的大腦起了一個名字:「精確的大腦」。這一概念最先被法國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帕斯卡使用,他認為,人的大腦天生便是精確的,知識和發展來源於精確的觀察。就像語言以字母的發音以及單詞的排列規則為基礎而建立一樣,人的大腦也是在豐富的思想和想象的基礎上有序建立起來的。如果我們對一些有影響力的發明家的作品進行研究,就會發現,在研究之初,他們的思想便是有序而精準的。正是如此,他們才可以發明出新的東西。①對於詩歌和音樂這些需要利用想象力的領域,也有一些準確而有序的規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韻律和節奏。因此,在實施教育的時候,我們要記住大腦的這兩種能力。雖然它們對每種性格發展的影響程度可能不同,但這兩種能力是並存的,並且以一種和諧的方式共同發揮作用。如果只注重培養想象力,會導致兩者間的失衡,阻礙兒童的正常生活。對於兒童來說,這種追求精確的傾向會以明顯而自發的方式表現出來。事實上,如果我們告訴他應該怎樣準確地做某件事,這種準確性本身就會吸引他。行動之前目標明確,這是行動的首要條件。行動過程中的準確性可以支撐兒童穩定地付出努力,這可以促進他的發展。我們發現,條理性和準確性是兒童在學校進行自發活動的重要條件。我們用來發展兒童注意力(在3~4歲的兒童身上尤為明顯)的小物品不僅可以幫助兒童探索周圍的環境,還能培養他精確的大腦。
當兒童沉浸於某項工作的時候,他會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我們會驚訝地看到兒童集中了全部精力不斷地練習。
已經被我們接受的教育方法中,沒有哪一種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相反,這些結果出現后,可以引導我們正確地對待兒童。我們努力為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生活條件,讓他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受任何阻礙,並且在活動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方式。可以說,這是兒童心理學上的一個重大發現。從北極探險回來的探險家派利把我們的工作稱作「人類心靈的發現」。
我們在這個過程要使用一些符合3~6歲兒童心理的特別方法,九_九_藏_書但這正是成年人所缺少的。所幸,兒童從環境中吸收的東西比從我們身上吸收的要多,但我們還是應該儘可能地從心理上給予他幫助。兒童總是不厭其煩地從我們身上尋求事實的真相。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兒童的心理並不了解,這也表明,通過先入為主的原則去引導兒童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對兒童的了解太少。只有兒童自己才能夠用他的行為引導我們去了解他。從成千上萬個例子中,我們發現兒童不僅僅想做一些有趣的事情,還希望我們明確地告訴他應該怎樣去做。這種準確性最吸引他,這也正是他工作、探尋的原因。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斷,他對這些可操縱的任務的興趣,其實有潛意識的目的。兒童有協調各個運動以及對其進行控制的本能。我們還發現非常重要的一點,當兒童沉浸在某項工作的時候,他會不斷重複相同的動作。我們會驚訝地看到兒童不斷地練習,他集中了全部精力。
我的另外兩部作品就介紹了我的數學教育方式,書中還闡述了兒童在數學學習上的特殊心理。兒童在發展的個階段,通過克服環境障礙,為之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這和胚胎的發展有些相似,胚胎的發展類型是先天性的。就如考格希爾發現的一樣,不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身體器官,還是人的行為,都遵循同樣的定律。兒童為語言發展打下的基礎則又不同。這種基礎是固定且精確的,因為它是由特殊的發音以及單詞的排列組成,這些發音和單詞排序都不是兒童天生就有的。它們與特定的人群有關,只有人們互相之間達成了一致,語言才具有固定的詞彙和意義。其他很多方面也是由社會群體建立的。比如說,習慣和傳統最終會成為道德的一部分。道德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它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們要記住,道德也是人們一致認同了之後才建立起來的。宗教也一樣,其偶像也需要得到大眾的認可。原始人對大自然的神奇感到震驚,從而對它的某些方面產生崇拜,充滿感激和敬畏。經過大眾的一致認同之後,大自然的某些方面便會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並且為人們所敬仰。當兒童吸收某一群體的傳統、道德以及宗教的時候,他真正吸收的到底是什麼?
兒童不僅可以理清事物之間的聯繫,還可以對那些不能直接看到的東西進行豐富的想象。想象力在兒童的心理上佔據重要地位。全世界的人們都會給兒童講童話故事,兒童也會陶醉其中,彷彿這樣做可以鍛煉孩子的想象力。既然我們都知道兒童喜歡想象,為何我們只會通過給他講童話故事或者為他們提供玩具,來鍛煉其想象力呢?如果兒童能夠想象出仙子和仙境的read.99csw•com樣子,他同樣可以想象出美洲是什麼樣子。他不是在別人模糊的談話中想象,而是從我們為他展示的地圖上想象的。我們經常忘了想象力可以開啟真相之門這一點。兒童的思想不是一個被動的東西,它充滿了好奇,而且一直在活動,從未停歇。有一次,我看到幾個6歲的孩子站在地球儀旁嘰嘰喳喳地討論,然後有一個3歲半的孩子站上前來說道:「我來看看,這就是世界嗎?」「對。」其他人說道,小孩多少有些震驚,又繼續說「現在我明白了,我叔叔繞世界走了三圈!」他知道這隻是一個模型,真正的地球非常大。他應該是從別人的談話中得知這一點的。我們學校的另一個4歲的小男孩也要看地圖。他仔細地觀察著,而其他稍大的孩子則在討論美洲,並未留意他的出現,這時候小孩突然插話:「紐約在哪兒呢?」其他孩子顯得很驚訝,但還是給他指了出來。接著他問道:「荷蘭又在哪兒呢?」這令周圍的人更加吃驚。不過在別人給他指出來后,他說:「這是海洋!」聽完這話,其他孩子非常好奇他是怎麼知道的。於是他便講了下面的故事。
個體差異取決於內在興趣的發展傾向,每個人擁有這些興趣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換句話說,我們天生就具備各種興趣,這種興趣會根據自然規律促使我們成長和發育。在我們的準備下行動的兒童不僅有更強的動手能力,對外界刺|激的感知力也更高。從這一方面來看,外面的世界對他們來說變得更豐富了,他們比那些感覺能力稍差的兒童更能感覺到那些細微的差別,後者甚至根本感覺不到這些差別。我們在感覺訓練方面設置了一種觀察方式,以便幫助兒童區分各種感官上的東西,比如顏色、音符、雜訊、形態、尺寸、觸覺、秩序以及味道等等。這無疑也是文化的一種,因為它讓我們在觀察自己的同時也在觀察周圍的環境。作為文化的一種形式,感官在完善個體特性以及豐富自然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絲毫不亞於語言和書寫。感覺器官是世界的探索者,它們開闢了通往知識的道路。我們的學校在感官上的教育為兒童打開了世界之門,開拓了他的視野,讓他看到了更多更細的東西,而這些是他在尚未接受教育時感覺不到的。同時,所有與兒童能力培養有關的東西,都會激勵他去創造這些能力,讓其飽含探索精神的大腦產生更多的興趣。
他認為,這不只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一種對人性的理解。從一開始就出現了兩個非常明確的事實。一個事實是,兒童開始吸收文化的年齡比我們預想的要早得多,但他只能通過某些特定的活動對知識進行吸收。這一年齡段的兒童只能通read.99csw.com過行為才可以學習、吸收。兒童必須通過做事來發展自己。毫無疑問,兒童在3~6歲的時候吸收力最強。個事實與性格的塑造有關,這一點我將在下一章討論。在本章,我先對個事實,也就是通過行為對知識進行吸收這一點做討論。兒童對他早期(通過吸收)所獲得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在這個階段,他很容易集中精力。舉個例子,兒童的書寫爆發期與他對語言的敏感緊密相關,在他可以開口說話時,便有了可操作性。到兒童5歲半至6歲期間,這種能力就消失了。所以,很顯然,兒童只有在這個年齡段之前才可以滿懷樂趣和熱情地學習書寫。過了這個年齡,兒童已經失去了自然賦予他的這種機會。只能通過努力和極強的意志力去練習書寫了。同樣,從其他經驗中,我們會發現獲得這一能力,不能僅靠這個時候,我請的幾位助手所受的教育都不是很高。他們給孩子們寫了些單詞讓他們學習,每一個單詞都寫在一張卡片上。
火山爆發噴出的火焰的特點、濃煙以及一些不常見的固體物質,專家們可以探究地球內部的結構。我們給兒童提供一些適合他的小物品,他在實際生活中終於可以發掘自我,從而表現出出乎我們意料的變化。我們也要作出努力,對它們的意義作出闡釋,這便等於加快這種教育方法的實施。
人類被賦予了這種神奇的能力。與指導兒童發展有關的兒童個性會通過兒童的行為表現出來。我們可以在為他準備的各種訓練中看到它的明顯作用。
我們對感覺教育應該抱怎樣的態度呢?這些感覺是兒童與環境的連接點。心靈可以依靠環境而變得靈巧,就像鋼琴家可以在鋼琴上彈出曼妙的音樂,一位熟練的織工通過觸摸就區分出緞子是用雙線還是單線織成,一個原始部落的人可以準確地聽出蛇在草里爬行的窸窣聲。雖然這些能力都因人而異,但它們卻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的。只有當智力和運動結合在一起共同發展的時候,才會有感覺教育。
他吸收的其實是一種模式。也就是說,他在大腦的精確引導下,吸收的是從抽象得出的一種穩定性和精準性。這種模式變成了他的一部分,就像生物結構是胚胎的一部分一樣。這一模式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創造性,它就像基因決定遺傳特徵一樣,賦予人格一個特定模式。兒童在出生后的胚胎階段(即心理階段)吸收周圍環境認可的某種特定模式。也就是說,兒童最先吸收的並不是他那個群體的心理特徵,而是受這些特徵影響的某些模式。因此,他吸收的是那些基本的、精確的,被人們在生活中習慣性重複的內容。簡單來說,他吸收的就是最明確的那部分。一旦這種模式被吸https://read•99csw•com收,它便會成為他性格里固定的一部分,就像他的母語一樣。隨後,兒童的發展會有一些不確定性,但都會建立在這種模式的基礎上。同樣,他的母語發展也不確定,但仍會遵守胚胎髮展時期就確定的發音和語法規則。兒童精確的頭腦在早期就非常活躍,行事時對精準性的要求尤為明顯,而且他在早期階段對條理性就有很高的要求。兒童對物品的擺放順序和位置都非常敏感。比如說,在他最初有目的地吸收環境時,只有這些東西具有一定的發展規律,他才可以記住,也只有這樣,他才可以集中精力並堅持不懈。這些東西向我們展示了兒童個性在心理層面的基本形態。精神有機體是自發形成的,而且是從一種預定的模式發展而來的。不然,兒童只有通過推理和意志力才能拓展他的心理,這種說法無疑非常荒謬。就像人不是通過邏輯推理來創造自己的身體一樣,他的心理類型也不是通過推理創造出來的。此處所說的創造指的是原先不存在的東西次神秘地出現,出現之後會按照一定的規則發展。是的,每個事物都始於某個特定的類型,每一個生命都起源於胚胎細胞。因此,人類的思想是在創造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在出生后的這一階段,人的思想是通過對外界的學習、吸收而建立的。就這樣,人想象的思想便形成了一個基礎,根據這個基礎,再把每個人變成特定群體中的一員。每個群體之間都有不同的連續性,並且漸漸演變成一種文化,一代代傳承下來。只有在新生個體具備了某種創造力的時候,那些原本沒有的東西才能像社會模式一樣慢慢發展。一個人只有通過適應周圍的環境才能完成這一過程。這便是兒童的生物功能,也正是這一點社會才得以進步。正因為我們可以控制這一創造性過程,所以我們起到的重要性才不可小視。
不久后,他們向我反映單詞已經不夠用了,如有關衣服、房子、街上的事物、樹木名稱等單詞,孩子們都已學會,但他們還想學更多。所以我選了一些更高級的詞彙,比如幾何圖形的名稱,包括多邊形、梯形以及各種類型的三角形等等。孩子們都學會了!之後我又選了一些專業詞彙,比如溫度計、氣壓計等等。再之後便是植物學方面的詞彙,比如萼片、花萼、雄蕊、雌蕊等等。他們飽含熱情地學會了這些,還讓我傳授更多的詞彙。當老師把孩子們帶到戶外的時候,他們可以叫出各種汽車的名字,這些單詞甚至連老師都不知道,這讓老師感到非常尷尬。這個時期的兒童對詞彙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且不知疲倦。但在接下來的階段這種情況將不再出現。兒童又具備了其他新的能力,學習新單詞對他們來說難度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