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談哲學 哲學與精神生活

第四輯 談哲學

哲學與精神生活

對於最早的哲學家來說,哲學不是學術,更不是職業,而就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方式和狀態。用尼採的話說,包括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薩哥拉、恩培多克勒在內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家是一些「帝王氣派的精神隱士」,他們過著遠離世俗的隱居生活,不收學生,也不過問政治。蘇格拉底雖然招收學生,但他的傳授方式僅是街談巷議,沒有學校的組織形式,他的學生各有自己的職業,例如軍人、手工業者等,並不是要向他學習一門藉以謀職的專業知識,師生間的探究哲理本身就是目的所在,就構成了一種生活。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建立學校,但不收費,教學的方式也仍是散步和談話。唯一的例外是那些被稱作「智者」(Sophist,又譯「智術之師」)的人,他們四處遊走,靠教授智術亦即辯論術為生,收取學費,卻也因此遭到了蘇格拉底們的鄙視。正是為了同他們相區別,有潔癖的哲學家寧願自稱為「愛智者」(Philosopher)而非「智者」。
哲學有沒有用?尤其在今天這個注重實用的時代,哲學的價值何在?這是人們議論得很多的問題,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第二,哲學使我們在信仰問題上持一種寬容的態度。意識形態弱化,價值多元,無統一信仰,這是現代的一個事實。我對這個事實持積極的評價,歡迎信仰上的去中心化、個體化。信仰本來就應該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求統一必然導致壓迫和盲從。因此,我認為,想用某一種學說(例如儒學)統一人們的思想,重建大一統的信仰,不但是行不通的,也是不應該的。哲學恰恰就反對任何人以現代救世主自居,而只是鼓勵每一個人自救,自己尋求自己的信仰。哲學所關注的是人類那些最基本的精神價值,而任何宗教信仰中真正有價值的部分也都是對這些基本價值的維護和堅守,教義之爭或者發生於其他問題上,或者是由於違背了這些基本價值。哲學的思考有助於把人們的目光引導到哲學基本價值上來,促使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求同存異,和平共處。
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愛智慧,才是過一種哲學的生活呢?把哲學家們的有關論述加以歸納,我認為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大致有以下這些特點。
許多哲學家都強調,做一個哲學家就意味著以哲學為生活方式,而不只是從事理論研究。柏拉圖說:「具備真正的哲學靈魂」的人,在他從事的無論何種職業活動中,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哲學」,痛恨相反的「生活方式」。(《第七封書簡》)愛比克泰德說:你想當哲學家嗎?那麼,「你必須捨棄一些愛好,同熟人疏遠,受到你的奴僕的鄙視,受到你所遇到的人的嘲笑。你將事事都不如別人順利——在任職方面,在榮譽方面,在法庭面前。」你必須犧牲這一切,以換得平靜、自由和安寧。你不可能兩者兼得:「你要麼培養自己的理性,要麼服從別人的理性;要麼專心於內心世界,要麼專心於外部——也就是說,你要麼做哲學家,要麼做群氓。」(《手冊》4-8)康德說:哲學家的含義比學者的含義更深,他必須以自己為例顯示哲學對他的正確影響。(《實踐理性批判》1-2-1)

二、不實用正是哲學的價值

第四,與社會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哲學家對於社會現實可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完全不關心,如黑格爾所說:哲學是一間隔離的聖所,它的祭司必須遠離俗世,潛心真理。另一種是有所關心,但他是站在永恆的立場上來看時代,從堅守人類最基本的精神價值的角度來關心政治的。席勒說:在精神的意義上,擺脫特定國家和時代的束縛,做一切時代的公民,是哲學家的特權和責任。羅素引伯奈特對畢達哥拉斯倫理觀的描述:「在現世生活里有三種人,正像到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來的也有三種人一樣。」最低一等是做買賣的,其次是來競賽的,最高一等是來觀看的,哲學家相當於這最後一種人。在這一點上,柏拉圖有些想不開。他在《理想國》第6卷中談道:配得上研究哲學的人https://read•99csw•com只有極少數,他們如同落入野獸群中一樣,只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因此,哲學需要「找到如它本身一樣最善的政治制度」,由此提出了哲學家王的理想,試圖通過賦予哲學家以最高權力來為哲學的生長創造一個最佳環境。在我看來,這隻能是烏托邦。他孜孜以求哲學的大用,一心把哲學和政治直接結合起來,恰好也暴露了他對實際事物的無知。他本該明白,哲學之沒有實用價值,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在政治生活中也如此。哲學關心的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政治關心的是黨派、階級、民族、國家的利益,兩者屬於不同的層次。我們既不能用哲學思考來取代政治謀划,也不能用政治手段來解決哲學問題。康德在《論永久和平》中正確地指出:不能指望君主變成哲學家,也不能指望哲學家當上君主,權力的享有不可避免地會腐蝕理性批判,哲學家對於政治的最好期望不是享有權力,而是享有言論自由。
第三,關注思想本身而非其實用性,能夠從思想本身獲得最大的快樂。關於這一點,也許沒有比亞里士多德說得更清楚的了。他在他的好幾種著作(《形而上學》卷一,《政治學》卷七,《倫理學》卷六、卷十)中都談道:非實用性是由哲學的愛智慧的本性決定的,明智是善於從整體上權衡事物的利弊,智慧則涉及對本性上最高的事物的認識,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有無實用性;非實用性是哲學優於其他一切學術之所在,「思想要是純粹為了思想而思想,只自限於它本身而不外向於它物,方才是更高級的思想活動」,這一特徵使哲學成為「唯一的自由學術」,「為學術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學術」;幸福生活的實質在於自足,與別種活動例如社會性的活動相比,哲學的思辨活動是最為自足的活動,它的非實用性恰好保證了這種沉思的生活的自得其樂,因而是完美的幸福。古希臘哲學家都具有以思想為至樂的特點,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勾股定理,殺一百頭牛慶祝,那心態何等天真,何等可愛。
哲學家在實際事務方面無能是否因為智商低呢?恐怕不是吧。亞里士多德講了泰勒斯的另一個故事:人們因為泰勒斯貧窮而譏笑哲學無用,他聽后小露一手,通過觀察天象預見橄欖將獲豐收,便低價租入當地全部橄欖榨油作坊,到油坊緊張時再高價租出,結果發了大財。「他以此表明,哲學家要富起來是很容易的,如果他們想富的話,但這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聯想到柏拉圖講的泰勒斯的故事,我們可以設想,泰勒斯也許會這樣回答那個女僕:在無限的宇宙中,人類的活動範圍是如此狹小,忙於地上的瑣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種更可笑的無知。現在又出了一個索羅斯,靠金融投機發大財,搞垮亞洲好幾個國家的經濟,而他最引以自豪的卻是他是哲學家波普的學生。
哲學沒有實用價值,在這一點上,哲學家與一般人的認識是一致的,分歧在對之的評價。在一般人看來,不實用是哲學的缺點。相反,在哲學家看來,不實用正是哲學的價值之所在,是哲學的大用。
每個人需要哲學的程度,或說與哲學之關係密切的程度,取決於他對精神生活看重的程度,精神生活在他的人生中所佔的位置或比重。大致有三種情況:極少數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家,哲學本身成為生活方式;重視生活意義和精神生活的人,哲學是精神生活的形式之一;不關注精神生活、靈魂中沒有問題的人,不需要哲學。

五、哲學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

第一,哲學使我們在沒有確定信仰的情況下仍能過一種有信仰的生活。廣義的宗教精神和廣義的哲學精神是相通的,兩者皆是超驗的追思。在狹義上,它們便有了區分,宗教在一個確定的信仰中找到了歸宿,哲學卻始終走在尋找信仰的途中。哲學完全不能保證我們找到一個確定的信仰,它以往的歷史甚至業已昭示,它的矛盾的本性決定了它不可能提供這種信仰。然而,它的弱點同時也是它的長處,尋九_九_藏_書找信仰而又不在某一個確定的信仰上停下來,正是哲學優於宗教之所在。哲學使我們保持對某種最高精神價值的嚮往,我們不能確知這種價值是什麼,我們甚至不能證實它是否確實存在,可是,由於我們為自己保留了這種可能性,我們的整個生存便會呈現不同的面貌。
說到哲學無用,如果用是指實用價值,這個說法百分之百正確,哲學的確是一切學科中最沒有實用價值的一門學科。因此,在當今這個最講求實用價值的時代,哲學受到冷落也就是當然的事情了。常常有人問我,報考哲學系好不好,我一律勸阻。從哲學系出來,難以找到工作,這是明擺著的。現代社會特別講求實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變了。我上大學時,學科越不實用就越吃香。譬如說,理科比工科和醫農科吃香,那時候有一句話,叫做「學了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文科中,文史哲都算好專業,沒本事的才讀財經之類。現在反過來了,越實用就越吃香,例如計算機專業,醫學,文科中的財經類專業和法律專業。西方也是這樣,會計師、律師、醫生可以算現代社會裡的鐵飯碗,掙錢比一般人多,並且是體面而穩定的職業。在我們國家,熱門的專業還要加上外語,因為學外語的人出國或者到外資公司謀職的機會多。
精神生活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是非功利性。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是外在的活動,追求實用的價值,具有功利性。精神生活是內在的活動,追求非實用的價值,具有非功利性,其目的是尋求意義,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第二是超驗性。肉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都具有經驗性質,僅涉及我們與周圍直接環境的聯繫。精神生活則把我們超拔于經驗世界的有限性和暫時性,此時我們力求在一己的生命與某種永恆存在的精神性的世界整體之間建立一種聯繫。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具有超驗性質,它總是指向一個超驗領域的。凡靈魂之思,必有這樣一種指向為其底蘊。所謂尋求生命的意義,亦即尋求建立這種聯繫。一個人如果相信自己已經建立了這種聯繫,便是擁有了一種信仰。因此,尋求意義即尋求信仰。

一、哲學沒有實用價值

第三,哲學的沉思給了我們一種開闊的眼光,使我們不致沉淪于勞作和消費的現代旋渦,仍然保持住心靈生活的水準。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競爭十分激烈,人們尤其青年人往往會面臨精神追求與生存競爭之間的衝突,為此感到困惑。一個人在精神方面投入太多,必然會疏於物質的追求。在利益的競爭中,面對唯利是圖的奸人,品行好的人也很容易吃虧。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拿不出更好的解決辦法。我們也許只能這樣想:如果精神追求真正是出於內心的需要,那麼,我們理應甘願承擔為此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包括物質利益方面可能遭受的損失。事情取決於你看重什麼,僅僅是實際利益,還是人生的總體質量。在這方面,哲學能夠使我們對人生的總體質量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力,對於世俗意義上的成敗有一種比較超脫的態度,在競爭中為自己保留內在的自由。當然,這不妨礙在可能的情形下,對精神需要和生存需要盡量兼顧。我贊成哈耶克的意見:由市場決定報酬是公正的,不能根據品行來決定,品行無權索取物質報酬。不過,我相信,在現代的市場競爭中,綜合素質是更加重要的,其中也包括精神素質。市場上的大手筆往往出自精神視野寬闊的人,玩弄小伎倆的人雖能得逞於一時,但決沒有大出息。
哲學在生活中不能派上實際用場,不等於它和生活沒有關係。哲學與生活究竟是什麼關係呢?我的回答是:哲學本身就是生活,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對此雅斯貝爾斯有一個很好的說法:哲學的生活是靈魂在世間生活的方式,這是哲學思考的最終意義之所在。
當然,這隻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不需要許多職業的哲學家,但是否就不需要哲學了呢?一個人可以不必讀哲學專業,但是否就不必關心哲學了呢?哲學沒有實用價值,是否就read.99csw.com等於沒有任何用處了呢?
第五,為了精神的自由而安於簡樸的物質生活。關於這一點,蘇格拉底說得最精闢:「一無所需最像神。」古希臘許多哲學家為了過哲學的生活,自願放棄權力或財產。現在這樣的人少了,但仍然有,例如維特根斯坦放棄大筆遺產,並且不肯以哲學為職業。
在精神生活方面,哲學至少能為現代人提供以下幫助:
「這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很重要。哲學家的興趣在思想本身,能夠從思想本身獲得最大的快樂,而不關心其有沒有實用價值。這是哲學家的必備素質,不如此就不成其為哲學家。
把哲學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過一種哲學的生活,這是極高的境界,在全部歷史上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夠達到,當然不能對一般人提出這個要求。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把哲學當作精神生活的一種形式,在過世俗生活的同時,能夠常常進行哲學的思考。
在一般人眼中,哲學是一種抽象、玄奧、枯燥、無用的東西,哲學家則是一些怪人,在實際生活中十分無能,差不多是獃子(與科學家相似)和瘋子(與藝術家相似)的雙料貨。這個印象大致是不錯的。事實上,哲學探討世界的本質、生命的意義之類大而無當的問題,確實沒有實際用處;哲學家對抽象思想本身入迷,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甚關心,不同於常人,確實怪。
我們一直有把哲學實用化的傾向。上世紀六十年代,所謂「工農兵學哲學用哲學」,實用化達于登峰造極,把哲學當作解決工作中、生活中一切具體問題的靈丹妙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只要「一分為二」或「抓主要矛盾」似乎就都迎刃而解了。從總體上說,是政治實用主義,把哲學當作政治的工具。現在是市場實用主義,流行營銷哲學、卡耐基式的處世哲學之類,教人如何賺錢、如何公關等等。應當指出,這裏所說的實用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是兩回事,詹姆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畢竟是哲學,是對一些根本問題的思考,而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哲學。哲學是智慧,不可與技巧、計謀、權術混為一談。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討論一個什麼問題,便會有人說,你拿哲學觀點分析一下吧。我一律婉謝,因為我不相信一種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插上一嘴的東西是哲學。哲學越是實用,哲學的含量就越少,就越不是哲學。

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哲學

哲學關注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滿足的是人的精神需要。因此,哲學有沒有用,歸根到底取決於對精神價值的評價,亦即對於個人和人類來說,精神生活有沒有用。正是在對精神價值的看法上,中西文化傳統顯示出了重大差異。我們中國人歷來把不實用看作缺點,對於哲學也強調要經世致用,這至少是儒家哲學的傳統。據我所知,在中國,接受西方哲學的影響,明確認識到不實用是哲學的價值之所在,並站在這個立場上來批評中國哲學的實用傳統的,王國維是最早的一個人。本世紀初,西方哲學剛剛傳入中國,有的學校準備開設哲學課,當時大權在握的張之洞便抨擊哲學無用,堅決反對。針對這一論調,王國維在《教育世界》雜誌發表文章予以批駁。他指出,哲學就是形而上學,所探究的是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這些道理是「天下萬世之真理」,「唯其為天下萬世之真理,故不能盡與一時一國之利益合,且有時不能相容,此即其神聖之所存也。」也就是說,哲學的不實用正是哲學的神聖之所在。他特別批評了中國的哲學家都太關注政治,太有政治抱負,中國沒有純粹的哲學,只有道德哲學、政治哲學,孔、孟、墨、荀,漢之賈、董,宋明理學家,骨子裡都是道德家、政治家,其結果是把哲學貶為政治和道德的手段,忘記了哲學的神聖之位置和獨立之價值。
其實,對哲學的這種看法不自今日始。早在哲學發源的古希臘,哲學家已是人們嘲笑的對象。柏拉圖在《理想國》第6卷中說:在人們眼中,哲學家是「怪人」,「對城邦無用的人」。阿爾西拜阿底斯《筵話read•99csw.com篇》講了一個故事:蘇格拉底服兵役時,有一天,他站在同一個地方想事情,從清早到中午,又到傍晚。有幾個人搬來鋪蓋,想看他會不會站一整夜,結果果然站到了第二天早晨。柏拉圖在《泰阿泰德》中講了泰勒斯墜井而被女僕嘲笑的著名故事,那女僕譏笑泰勒斯如此迫切想知道天上的情形,乃至於看不見腳旁的東西。他接著發揮說:「此等嘲笑可加於所有哲學家。」因為哲學家研究世界的本質,卻不懂世上的實際事務,在法庭或任何公眾場所便顯得笨拙,成為笑柄;哲學家研究人性,卻幾乎不知鄰居者是人是獸,受人詬罵也不能舉對方的私事反唇相譏,因其不了解任何人的劣跡。柏拉圖特地說明:他們決不是有意立異以邀譽,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對實際事物這般無知。
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切形式,包括宗教、哲學、道德、藝術、科學,只要它們確實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就都是以建立上述聯繫為其公開的或隱蔽的目的的,區別只在於方式的不同。其中,道德若僅僅服務於社會秩序,便只具有社會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追求至善為目的,則可視作較弱的宗教。科學若僅僅服務於物質生產,便只具有物質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認識世界為目的,則可視為較弱的哲學。因此,可以把精神生活歸結為三種基本的形式。一是宗教,依靠單純的信仰亦即天啟的權威來建立與世界整體的聯繫。一是哲學,試圖通過理性的思考來建立這種聯繫。一是藝術,試圖通過某種主觀的情緒體驗來建立這種聯繫。它們殊途而同歸,體現了同一種永恆的追求。
柏拉圖本人的遭遇也好不到哪裡。這位古代大哲一度想在敘拉古實現其哲學家王的理想,向那裡的暴君Dionysius灌輸他的哲學,但暴君的一句話給哲學定了性,稱之為「無聊老人對無知青年的談話」。結果他只是倖免于死,被賤賣為奴,好在買主慧眼識貴人,放他回了雅典。

四、精神生活的特點和形式

第二,除了理性的權威,不承認任何權威。哲學從整體上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手段是理性,因此堅持獨立思考是哲學的生活的必有特徵。對於一切既有的理論、觀念、意見,哲學家都要追問其根據,經過自己的思考而決定取捨。任何形式的盲從,包括盲從既有理論、政黨立場、公眾輿論、流行觀念等等,都是哲學的生活之反面。
在古希臘,當哲學發源之初,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乃是不言而喻的事實。從詞源看,「哲學」(Philosophy)一詞的希臘文原義是「愛智慧」。據說這個詞是畢達哥拉斯所創。「愛智慧」顯然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生態度,其特徵是愛智慧勝過愛其他一切。19世紀70年代,日本西周把這個詞譯為「哲學」。1896年前後,黃遵憲、康有為等把此譯名介紹到中國。「哲」的意思是賢明、智慧(《書.皋陶謨》:「知人則哲。」《詩.大雅》:「其維哲人,告之話言。」「下武維周,世有哲王。」《小雅》:「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禮.檀弓》:「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應該說比較貼切,但丟掉了「愛智慧」的「愛」這一層意思。
第一,關心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道理,力求從整體上把握世界和人生。這是指哲學家總是關心那些最根本的問題,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不願意糊裡糊塗地活著,要活得明白。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就是「未經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過」。世界在時間上是永恆的,在空間上是無限的,而一個人的生命卻極其短暫,凡是對這個對照感到驚心動魄的人大抵就有了一種哲學的氣質。那麼,他就會去追問世界的本質以及自己短暫的生命與這本質的關係,試圖通過某種方式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聯繫。如果建立了這種聯繫,他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好像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一種永恆的終極的意義。否則,他便會感到不安,老是沒有著落似的。這就是所謂終極關切。所以,要過哲學的生活,前提之一就是先得有這樣一種氣質,已經九_九_藏_書對世界感到驚奇,對人生感到疑惑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哲學開始於驚疑,這一點對於個人同樣是適用的。當然,如果沒有這種氣質,我看也沒有什麼不好,可以少受很多痛苦。
現代人的精神處境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虛無主義,信仰的普遍失落;二是物質主義,商業化潮流席捲天下,影響到生活方式、精神生活、人際關係各個方面。在此情形下,有精神追求的人感到困惑、苦悶、彷徨。針對西方人基督教信仰的失落這一情況,雅斯貝爾斯曾經指出,對於已經不相信宗教但仍然需要信仰的現代人來說,哲學是唯一的避難所,其意義在於鼓勵人們尋找非宗教的信仰。我也認為,哲學一方面尋求信仰,另一方面又具有探索性質,它的這個特點也許能夠使之成為處於困惑中的現代人的最合適的精神生活方式。
為什麼說哲學的不實用恰恰是它的價值所在呢?可以從兩個方面看。第一,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諸如世界的本質、生活的意義之類,的確是最不關實用的,但對它們的關心恰恰體現了人的神性。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注意實用,但如果停留於此,就與動物相去不遠。人有靈魂或曰理性,能夠關注這些不實用的問題,最是人比動物高貴的地方。第二,哲學解決這些問題不需要任何實際的手段,其實靠金錢、權力、革命、社會活動等等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唯一的手段是思想。正因為如此,哲學就是一種最為自足的活動。你要解決物質問題或者社會問題,離不開種種實際的手段,你要解決哲學問題,就只需自個兒在那裡沉思就可以了。
在中國,哲學曾經吃香過一陣,不過那種情況並不正常。那時候,哲學是被等同於政治的,讀哲學系差不多是通向仕途的一條捷徑。報考哲學系的多半是中學里的學生幹部,他們以為搞哲學就是當幹部,事實上畢業后也真能當上幹部,哲學系的分配方向主要是各級黨政機關。現在,機關精簡,公務員下崗,這條路也斷了。在我看來,這倒是一種正常化。哲學系本來就不應該是培養黨政官員的地方,想當官的人應該進黨校或者行政管理學院。我很贊成收縮哲學系的規模,減少哲學從業者的人數。作為一門學科,哲學應該只由對哲學真正有興趣、有能力的極少數人去研究。這裏的情況正與其它一些抽象學科類似,例如社會同樣不需要也不可能產生許多純數學家或理論物理學家。從社會分工看,讓絕大多數人擁有一技之長並從事務實的職業,專業的務虛人員要少而精,我認為是合理的。哲學正因為沒有一點兒實用價值,專業上的要求就更高。搞文學藝術的,包括寫小說、畫畫、作曲、演戲等等,才能差一些,搞出的東西多少還有娛樂的價值。可是,哲學本身不具備娛樂的價值,搞得差就真是一無價值了。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大眾需要差的文學藝術,那是一種文化消費,但沒有人需要差的哲學,因為哲學無論好壞都成不了消費品。一個人要麼不需要哲學,一旦他感到需要,就必定是需要好的哲學。
我們可以把人的生活相對地劃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肉體生活,指滿足生物本能的活動,不外乎飲食男女,即溫飽、睡眠、性、生育、撫養幼子。擴大一些,把為滿足生存需要的活動都包括進來,即物質生產和物質消費活動,應該叫物質生活,其實是廣義的肉體生活。二是社會生活,指滿足社會需要的活動,包括在社會上做事以及與他人的交往。社會生活的主體部分是由肉體生活、物質生活引申出來的,是為之服務的,例如由性引申出婚姻和家庭,由生存需要引申出職業活動。從整個人類看,經濟、政治、法律、軍事等活動皆屬於社會生活。三是精神生活,即滿足精神需要的活動,其實質是對生命意義的尋求和體驗。人的這種需要也必須得到滿足,否則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盲目的存在,因此而感到不安。精神生活也是人的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維度。當然,在實際生活中,這三個部分不是截然分開的,例如在兩性關係中,性是肉體生活,婚姻是社會生活,愛情是精神生活,它們是互相交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