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精神胚胎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

上篇 精神胚胎

第三章 心理的塑造

還有一個更為極端的例子。一個家庭帶著1歲半的孩子外出旅行,全家人都住在豪華酒店,每到一處都為孩子精心準備嬰兒床還有食物。旅途一切順利。
這些現象為我們揭示了兒童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兒童身上蘊藏著生命的衝動。這些衝動將循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生機勃勃,推動兒童完成奇妙驚人的事情;二是無動於衷,兒童錯過成長的關鍵期,碌碌無為。因此,兒童如果不能夠在敏感期按照意志的力量行事,他們就會永遠失去機會,一生忙碌卻無所作為。
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對我說:「巴拉、巴拉……」我知道她指的是汽車,顯然她想要我為她找一張帶有汽車圖案的明信片。但奇怪的是,我在一大堆明信片中沒有發現畫著汽車的明信片。
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當外界對兒童的活力發展造成障礙時,他們反應強烈,而且顯得異常痛苦。成人無法解釋這些現象,認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把責任歸咎為孩子的「任性」。久而久之,人們把所有這些原因不明、沒有邏輯和無法說服的行為認定為任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任性的特性不斷累積,並且成為兒童長大以後某些極端行為的根源。但是,我們也沒有找到對付這些問題的辦法。
捉迷藏的遊戲就是一個更好的例證。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孩子都很喜歡這個遊戲,每次玩耍的時候都樂此不疲。一個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藏」到搭著桌布的桌子下面,之後孩子們離開房間,然後再進來開始尋找。當他們掀開桌布「發現」桌子下面的同伴時,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遊戲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沒有人會提出疑問,反而爭搶著要當那個藏在桌子下面的人。有幾次,我看到幾個大孩子和一個小孩子玩捉迷藏。小孩躲在傢具的後面,大孩子們進來后裝作沒有看見,到處尋找,以為這樣小孩會高興。結果卻適得其反,小孩嚷著說:「我在這裏!」彷彿是告訴同伴:難道你們沒有看見嘛!
兒童的其他肌體在本能的驅使之下自主活動,他蜷縮四肢、握緊拳頭,抬頭看著說話的人,目不轉睛地盯著說話人的嘴唇。所有這些活動會帶給他發自內心的愉快享受。
現在,我們可以用敏感期解釋很多兒童無端的任性行為。如之前所講,敏感性具有暫時性的特點,因此,敏感期是過渡性的。隨著兒童長大成人,這些敏感性會逐漸消失,但並非無跡可尋,它們會給成人的心理健康帶來重要的影響。
再比如,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會目不轉睛地看著說話人的嘴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彷彿被某種魔法所吸引,同時自己也會咕噥著嘴巴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在6個月時,嬰兒開始發出幾個簡單的音節。之後,嬰兒會對聲音更加敏感,不斷刺|激語言器官,增強發音的本領,並最終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內部定位一直是實驗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實驗心理學家認為肌肉|具有記憶的能力,能夠感覺到身體各個關節的位置,並固化成內在的特殊意識,也就是常講的「肌肉記憶」。
我記得有一次和幾個婦女一起討論兒童的教育問題,女主人18個月大的兒子安靜地待在一旁玩耍。話題談到了兒童書籍的問題,女主人說:「我有一本書叫《小黑人桑博》。主人公是一個叫作桑博的黑人小孩,生日那天,父母送給他了很多禮物:一把雨傘、一條褲子、一雙鞋子、一雙長筒襪和一件鮮艷的上衣。在父母為他準備生日晚宴的時候,桑博偷偷地溜出了家裡,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大家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可是,在路上桑博遇到了幾隻老虎。老虎們威脅要吃掉桑博。迫不得已桑博只好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地脫掉送給老虎,換取老虎的同情。最後,可憐的小黑人赤|裸著身子回家了。當然,故事的結局卻是歡樂的,桑博的父母原諒了他的過失,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地享受著豐盛的晚餐。你們看這本書的最後一幅圖畫。」
人們往往糾結于兒童表現出來的心理疾病,但隱藏其後的兒童心理髮展卻別擱置一旁,無人問津。其實,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兒童心理功能的微妙之所在,就可以研讀齣兒童個性塑造的過程,就可以更容易去理解兒童的各種異常行為。
小男孩是在告訴大家,故事最後一幅畫是主人公在哭泣,因此這個故事的結局並非皆大歡喜。可是在場的大人們沒有人注意到這個事實。小男孩是在對成人們對故事結尾的判定提出抗議。
我們可以把這種匪夷所思的創造活動想象為一系列源自於潛意識的強烈情感,這些激|情在與外界環境的接觸中締造了人類的意識。從混沌開始,之後變得清晰,繼而開始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譬如兒童語言能力的取得就是這一過程的證明。
當然,兒童眼中的秩序和我們成人的理解並不相同。
很多兒童早期出現的任性行為都是因為他們對於秩序的敏感遭到破壞所致,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個6個月大的女孩,有一個人走進她的卧室,在桌子上放了一把傘。孩子對這把傘表現得非常激動,過了一會兒便開始大哭不止。大家以為孩子想要這把傘,於是就把傘拿到了她面前。可是,孩子拒絕了大人們的好意還是繼續哭泣。重複多次后,嬰兒顯得情緒更加激動。這就是嬰兒出生后對秩序敏感性的最早表現。這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熟悉兒童心理的母親迅速拿走傘放到了其他房間,嬰兒馬上停止了哭泣,安靜下來。顯然,孩子哭泣的原因就是這把傘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位置,孩子熟悉的物體|位置分佈遭到了破壞,干擾了孩子的心理平衡。
這時人們不禁會提出疑問:周圍的環境紛繁複雜,兒童如何在其中選擇自己喜好的意象呢?顯然,兒童不會像詹姆斯所說的那樣,先入為主地去進行選擇,因為他們對外部世界還沒有任何經驗。兒童最初一無所知,他依靠內在的力量推動自己前進。理性是處於敏感期的兒童心理活動的核心,這也是我們討論的主題。理性作為一種自然的創造力量,從萌芽狀態逐漸發育成長,而從外部環境中汲取的各種意象正是最好的營養。
但是,我們想要證明這樣一個真相:兒童的理性還處在純粹的原始狀態。我們並不要求成人在這個階段給予兒童如何的尊重與關愛。兒童是從一無所有發展起來的,挖掘出了人類智慧的源泉,即理性。兒童在他的一雙小腳還沒有開始支撐起身體直立行走之前就開始了對理性的探索,並且在這條光明大道上漸行漸遠。
今天,我們需要理性地思考兒童為我們創造的一切:兒童為我們建立了意志,做好應對苦難的準備;兒童為我們鍛煉了肌肉,可以自如行動;兒童為我們樹立了品格,可以在世間自由穿梭。我們能夠感覺到自我的存在,是因為兒童為我們創造了感覺。我們擁有的財富是兒童從無到有創造的。兒童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步,即從無到有的過程。兒童展示給我們的其實就是生活的全部,他們為了成功而不斷努力。兒童就是這樣去創造,但這些努力卻不為人知,也無法成為成人的記憶。
如果世界給予兒童的只是一片混亂不堪,這種負面的影響會潛移默化進入兒童的心理,表現出來的特徵就是迷茫、憂傷及任性。因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兒童對於秩序的需求,使他們對秩序感做出積極的回應,表現出熱情、快樂和理智。
「耶穌,」他聲音洪亮地告訴我,「是耶穌在睡覺。」
當我們承認這一點之後,還應當看到與兒童身體出現疾病一樣,他們的心理也會出現功能失調,也就是說出現了心理疾病。過去,由於缺乏兒童護理知識,嬰兒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在倖存的兒童之中也有很多人患上各種疾病,如失明、佝僂、癱瘓等,還有的兒童身體虛弱,甚至出現肌體的畸形,這使他們更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襲進而罹患肺結核、麻風病等疾病。現在,同樣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沒有兒童心理護理方面的知識,社會上還沒有形成保護兒童心理的良好氛圍。更有甚者,對於兒童心理的創造精神及隱藏其中的巨大能量充耳不聞。
一些遊戲比如捉迷藏也能夠反映齣兒童對於秩序超乎尋常的追求。這些遊戲並沒有嚴格的邏輯性,只是表現兒童對於固定位置感的快樂。
但是,兒童心理的塑造主要是一個自發的過程,是大自然的使命,我們應該尊重這個過程,而不是野蠻地闖入這個領地。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保駕護航,提供必要的幫助,尤其是那些兒童無法通過自身獲取的條件。
所以,兒童與成人觀察事物的方式截然不同,這種不同不僅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且是性質也完全不同。
大量的實驗表明,在1歲之前,兒童對於周圍的環境已經具備了清晰的印象,甚至能夠從圖片中辨識出周圍的環境。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兒童獲得了對於外界的穩定印九-九-藏-書象,便不再對外部事物抱有強烈的興趣了。從2歲開始,兒童不會再被那些明亮的顏色或者艷麗的物體弄得神魂顛倒。事實上,兒童的這種迷戀正是敏感性的表現。2歲以後的兒童開始對一些我們成人不太注意的細節著迷,換句話說,兒童似乎對不顯眼的事物或者處於意識邊緣的東西表現出了興趣。
在兒童與外界環境的聯繫之中,兒童的心理無疑是一把鑰,既可以打開外部世界,也可以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而兒童心理髮展的奧秘就是精神胚胎,它創造了人類的成長奇迹。
機械心理學認為,兒童的智慧是從外部世界的認知中緩慢發展起來的。而且,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觀點一致在主導著科學和教育的發展。根據這種觀點,外部的事物總是不請自來,生硬地敲開心靈的大門,無論你是否願意,佔據你的內心世界。然後,這些意象慢慢積累,最終形成智慧。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敏感期探究

不需要任何引導,剛出生的嬰兒會自我感知世界,進行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動,儘管這種活動非常隱秘,也談不上具體的表現形式。但是,如果因為我們無法觀察到這種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動,就否定它們的存在,那就太愚蠢了。人們可能難以想象,雖然嬰兒的發聲器官尚未具備自主活動能力,但是語言的因子已經深深種在嬰兒的靈魂裏面。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僅僅通過生活的積累,兒童就可以成功地學會一門語言。而成人卻必須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掌握一門新的語言,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可能像幼年時學到的母語那樣自然流暢地發音。
我們往往對兒童的混亂行為投入過多的關注,因為這些行為就發生在眼前。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看到了孩子的不安並進行安撫,而在於你能夠明白這是孩子心理功能失調的表現。兒童種種瘋狂的舉動是一種異常的信號,是一種背離規律的表現。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會嚴重影響正常的心理髮育,阻礙兒童健全性格的塑造。但是,由於這種負面作用不會立刻顯現出來,而是在兒童長大成人之後才會反映出來,因此往往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
兒童的任性行為是因為在敏感期他們的特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兒童通過這些異常的表現向成人發出警報。如果成人能夠接收兒童發出的這種訊息,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滿足,任性會立刻停止,兒童會從一種變態的病症馬上轉變成一個乖小孩。因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應當去關注孩子任性背後的東西,去探索發現兒童心靈的秘密,為孩子營造一個靜謐、安詳的心理氛圍。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明白,孩子們的遊戲非常幼稚,但是他們卻非常快樂,而快樂的源泉就在於物歸其位,即秩序。「藏」這個字的含義對他們而言是指物體|位置的移動,而不是把物體隱藏起來不被人發現。他們需要的效果是:即使看不到,我也知道東西在哪兒,即使閉著眼睛也能夠在原來的位置找到東西。
我想那些有著漂亮、有趣圖案的明信片或許可以引起她的注意。於是我挑出一張畫著長頸鹿的明信片給她看:「你看,這長長的脖子。」小女孩似乎無聊地隨口回答我:「長頸鹿。」我沒有勇氣再繼續講下去了。
正當我準備翻過這一頁時,小男孩突然抓起自己脖子上兔子形狀的掛墜說:「兔子!」
有多少死亡的兒童,有多少失明、殘疾、孱弱、發育遲緩的兒童,就意味著有多少傲慢、功利、吝嗇、暴躁的兒童。這樣的話語並非誇大其詞,也非聳人聽聞,而是一個可怕的血淋淋的現實。
試想,一個從虛無中而來的嬰兒如何能夠在複雜的人世之間生存?他們有著何種天賦能夠讓他們分辨事物,掌握語言與人溝通?
「你看,一個小孩兒躺在耶穌的懷裡,另外一個小孩兒把頭靠在耶穌的身上。孩子們抬頭看著耶穌,耶穌是多麼愛他們啊……」
兒童內在的敏感性指引他們從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成長條件和生長要素。這種指引使兒童僅僅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敏感,對於其他東西卻熟視無睹。
令人奇怪的是,當蝴蝶幼蟲度過這一時期,可以吃其他食物之後,它們對光便失去了敏感性。這一點也得到了科學試驗的證明。在一個沒有葉子的暗箱中,蝴蝶幼蟲會蠕動身體爬向從預先在暗箱中設置的小洞中進入的任何一絲光線。但是度過這個階段之後,幼蟲便開始另謀出路,尋找其他食物,對於光線的照射無動於衷,本能不再發揮作用。
還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有一次,我們一群人穿越那不勒斯的一個山洞,其中一個婦女帶著自己1歲半的孩子。孩子實在是太小了,徒步走了一小會兒便累了,於是母親就把孩子抱在懷裡。不一會兒,母親熱得汗流浹背,不得不脫下外套再抱孩子。這時,孩子開始哭泣,而且聲音越來越大。無論母親如何安慰都無濟於事,最後自己都不禁狂躁起來。看到這種情景,所有的人都過來幫助母親,輪流抱著孩子,哄孩子。可是沒有任何作用,孩子仍然大哭大鬧,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此時,男導遊走了過來,一把把孩子抱在他粗壯的懷抱里。然而孩子立刻做出更加劇烈的反應,試圖掙脫導遊的懷抱。局面一片混亂,無法收拾。
兒童的內心是一個愛的世界。愛,是孩子心靈之中的唯一,從內心深處緩緩湧出,化作無盡的甘泉充盈著心理世界。這種不可思議的活動悄無聲息,緩緩進行,留下永遠不會磨滅的痕迹,賦予一個人相伴終生的高貴品質。
兒童對秩序敏感的時期是兒童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這種敏感性在兒童1歲以前就已經表現出來,並且會一直持續到2歲。
我還經歷過另外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位母親身體不適,在後背墊了兩個枕頭斜躺在扶椅上。20個月大的女兒來到母親身邊,希望聽故事。雖然身體不舒服,但母親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講了一會兒故事,母親感覺實在難受,就讓僕人扶著回到卧室休息。於是,孩子開始哭了起來,大家以為她為母親難過,趕忙過來安慰她。但當僕人從扶椅上拿起枕頭準備送到卧室的時候,女孩大叫起來:「枕頭,不!」大家又把孩子領到母親的床前,雖然非常痛苦,但是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母親還是堅持在床上繼續講故事。但是,女孩並不領情,哭著不停地對母親說:「椅子,椅子!」她是在告訴母親,應該坐在扶椅上講故事。
兒童的心理世界是不同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另一個世界,語言、行為等都不過是外在的表達方式。每一個孩子都擁有自我塑造的天賦,藉助外部提供的工具構建內心世界。兒童天真無邪,每一刻都歡天喜地,不知疲倦地做著遊戲。正是在遊戲中他們熟悉了環境,適應了社會,而我們成人進入一種新環境時,往往手足無措,狼狽不堪。
兒童的天真無邪正是大自然的奇迹,他們有著一種天然、特殊的活力,不知疲倦地適應著外部世界。如果兒童的敏感性遭到了破壞,或者在敏感期遭遇障礙,他們就會迷失自我,呈現在他們內心的將會是一個扭曲的外部世界。而且,一旦兒童的敏感期消失,人類只能通過勤奮的學習和思考獲取智慧,對生活的激|情不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當有一天他們來到一個舒適的公寓住宿時,這裏卻沒有嬰兒床。媽媽摟著孩子在一張大床上睡覺。但是,睡覺時孩子開始焦躁不安,而且還出現了消化不良的情況。每天晚上都需要抱著,即使這樣孩子還是難以入睡,而且經常哭泣不止。起初家人以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所致,於是請來了幾位兒科醫生進行醫治,其中一位醫生還為孩子精心配製了補充營養的食物。同時,再輔之以日光浴、散步、理療等手段進行治療。然而,孩子的病情並沒有任何緩解,反而更加嚴重,折磨得全家人徹夜難眠。到最後,孩子甚至出現了肌肉痙攣的情況,每天都會發作兩三次。家人不得已決定向一位著名的兒童神經科醫生諮詢。
但是,小男孩仍然不感興趣,嘟囔了幾句,彷彿是在告訴我接著往下翻。
理性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原始力量。進入兒童大腦的各種外部世界意象會被大腦迅速進行整理,為進行理性活動進行準備。可以說,兒童對於這些來自外部世界的形象如饑似渴,就如同人們知道的那樣,兒童非常容易被光線、色彩和聲音吸引,而且以此為樂。
在學校里,我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一件物品被挪離了原來的位置,一個兩歲的兒童會發現這一點,並且將物品歸位。即使是位置細微的改變,兒童也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但是成人以及年齡較大的孩子卻對此缺乏敏感。比如,一塊香皂沒有放在香皂盒裡,而是被放在洗漱台上,或者一把椅子九_九_藏_書斜放著,孩子會很快發現這個問題,並且重新整理好。巴拿馬運河通航當年,為了教學需要,我們在舊金山展覽館的大廳里用玻璃搭建了一間教室,供人觀看。在一天的教學結束后,幼兒園的小朋友會主動把椅子擺放整齊。一天,他在擺放一把椅子之後,表現出若有所思的樣子,然後又重新調整了椅子的位置,最後斜著放置椅子,因為在他心目中這把椅子本來的位置就是這樣。事實上,在我們學校里,年紀稍大比如三四歲的孩子也會同樣在活動結束之後把物品放回原處。
只要外部世界能夠滿足兒童的心理需要,所有的一切都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比如,周圍人的說話為兒童學習語言提供了必要條件,我們從外部觀察兒童這一敏感性的反應,那就是他們的微笑。當人們能夠對他說出一些簡單可辨的聲音,就如同我們區分教堂鐘聲一樣清晰時,他會顯得非常高興。另外,當成人在晚上為嬰兒唱起搖籃曲,不斷重複呢喃之時,嬰兒就會安靜下來,在一種愉悅的狀態之下進入甜蜜的夢鄉。
我們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證據,雖然是消極的方面,但也可以明確地說明敏感期的存在。我們可以觀察到,當外部環境妨礙兒童的內心需求時,兒童的反應會非常劇烈,表現出極度的憤怒和絕望,成人稱之為「不聽話」「使性子」。而這些任性的現象恰恰是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以致造成內心失調的外在表現,反映了兒童極度緊張的心理狀態。這是兒童在為自己的需求大聲疾呼,尋求來自成人的安慰和保護。兒童心理髮展的紊亂和畸形會導致一些缺陷,並伴隨孩子的一生。如果無法在敏感期得到滿足,釋放人性的本能,兒童將最終失去征服自然的機會,也將永遠失去證明自我的機會。

兒童的內部定位

瑞士的皮亞傑教授曾做過一次這樣的試驗。他把一件物品放在椅子的坐墊下面,把孩子帶走後改變物品的位置。教授認為,孩子在原來的地方找不到東西之後會繼續在同類的位置進行尋找。因此,為了方便孩子尋找,他把物品放在了對面的椅子坐墊下面。但是,當孩子發現物品已經不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墊下面之後,只是簡單地說:「沒有了。」而沒有繼續在對面的椅子尋找。於是,教授又藏了一次,讓孩子看到自己將物品轉移的動作,但是孩子的反應與之前如出一轍。教授認為小孩子太笨了,不耐煩地掀起第二把椅子的坐墊說:「你沒有看到我把它放在這裏了嗎?」然而,孩子卻指著第一把椅子說:「看到了,但是東西應該放在那裡啊。」
正是在兒童時期,一個人開始建立自己的思維,這樣才能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引導自己適應環境,而這一切看起來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秩序敏感期是大自然給人類上的第一堂課,就如同老師首先教會孩子認識教室的平面圖,然後再開始學習地圖、認識地球。可以說,秩序感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在世間辨別方向的指南針。通過秩序感的培養,兒童初步具備了學習掌握語言發音的能力,而且這種語言的能力會快速發展。
我繼續給小男孩講書中的插圖,當翻到拉斐爾的《主顯聖容》這幅畫時,我告訴他:「你看,耶穌升天了,人們驚恐萬分!看那個小孩目不轉睛,還有那個伸出手臂的婦女。」我知道我的解釋並不適合一個如此年齡的孩子,我的目的是觀察成人和兒童看到這樣一幅畫時的不同反應,尤其是看看兒童神秘的心靈反應是如何被激發的。
成人不去幫助兒童,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而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為兒童提供心理的呵護。兒童被看作一個完全依靠成人存活的物體,而實際上他們正在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創造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奇迹。
有一次,受到孩子的邀請,我也和他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孩子們都很誠實地出去了,等待我躲藏起來。但是,我沒有按照他們的規則藏在門后,而是躲在了一件柜子後面。孩子們進來后發現我並沒有在門后,就不再尋找了。我等了一會兒,不得不主動走了出來。孩子們失望地對我說:「你為什麼不藏起來?你不願意和我們玩嗎?」
其實,觀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裏我們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嬰兒沒有直立的能力,因此人們往往以為嬰兒應該平躺著。這樣他們只能看到天花板,或者是潔白的床單。但是,天空才應該是這個世界給予他的第一個印象,這樣的視覺效果才能刺|激嬰兒神經的發育。很不幸,人們的錯誤觀念和做法剝奪了嬰兒的這項權利。
我正是在此時介入其中。孩子看起來很健康,而且根據父母的描述,整個旅行中孩子的表現都非常正常。因此,我的初步印象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看到孩子躺在床上焦躁地不停來回翻動,我搬來兩隻帶扶手的椅子放在床邊,對在一起形成一個包圍的小嬰兒床,然後鋪上床單和被褥。孩子看著這張「床」,停止了哭泣,然後連滾帶爬進了床里,嘴裏嘟嘟噥噥個不停,很快就睡著了。自此,他所有的病症都消失了。
上面提到的兒童無理取鬧的行為,可以比作兒童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燒。大家都知道,嬰兒往往會因為一點小病發起高燒,這些小病對成人而言不足掛齒。但這些高燒來得快去得也快。同理,在心理方面,兒童因為非常敏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會讓他異常的焦慮不安。兒童的這些表現可謂是盡人皆知。
所有人立刻明白了小男孩說的意思,原來他說的「Lola」應是「Lora」,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哭泣。
這個小男孩已經被一個成人不會關注的細節吸引了。
嬰兒的耳朵開始慢慢能夠分別不同的聲音,舌頭也不再僅僅用於吮吸,開始活躍起來,體驗在口腔內的震動。在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指引下,嬰兒開始運動舌頭去探索喉嚨、嘴唇和臉頰。這些震動是生命的律動,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能夠帶來難以言表的愉悅之外,還沒有其他意義。
經過多次實驗之後,醫生得出結論:診所里6個月以上嬰兒的反應是因為他們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這些兒童由於心理缺乏營養而產生了精神倦怠。這位醫生開始不再僅是帶著嬰兒散步,而是為他們提供各種娛樂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所有的孩子都很快恢復了健康。
荷蘭科學家雨果·德弗里斯發現了動物的敏感期。而我們在學校里,通過對兒童生活的觀察,發現了兒童的敏感期,並且應用於教育活動。
兒童的心理髮展並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源於外界的刺|激,而是受暫時的敏感性引導。暫時的敏感性是人類的本能,可以使兒童獲得某些特性。儘管兒童的心理髮展離不開外部世界,但這並非決定因素,而僅僅是為心理髮育提供了必要的媒介,如同身體發育需要從外部獲取食物和空氣一樣。
然後,另外一種敏感性又在頃刻之間把吮吸嫩葉汁液甚至破壞植物的貪吃者變成了齋戒的苦行僧。齋戒期間,它們一刻不停地工作,建造一個「棺材」,然後就像死人入棺一樣把自己密封在其中。在這個「棺材」之中,成蟲正在形成,有一天它會破繭而出,成為一隻擁有美麗和明亮翅膀的蝴蝶。
此時,兒童正在經歷一個敏感期。天賦的本能吹動了柔軟的心,一個潛伏沉默的生靈開始顯現出勃勃生機。
可以說,在1歲多的年紀,大自然會引導兒童啟發自己的智力,使他們不斷進步,獲取成長必需的知識。
我們的教學經驗並不排斥智慧形成過程中外部環境因素的重要性。如公眾所知,我們的教育重視環境的作用,環境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處於核心位置。與其他教育體系相比,我們教學的獨特之處在於系統地研究兒童對環境的感覺。
因此,成人應該換一副眼鏡看待兒童。他們不僅僅是一隻需要生理護理的小動物,他們更期待的是心理的關懷。我們再也不能對兒童的心理正在發育這一事實置若罔聞,而是應該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愛護。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闡述過這一觀點。他認為沒有人能夠看到事物的全貌,每個人只根據自己的感覺和興趣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正是這一原因,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描述千差萬別。他舉出了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解釋這個現象:如果你非常注重自己的衣著,那麼你走在街上一定會很留意那些穿著入時的人。也就是說,你在街上的行人中會有所偏好地選擇那些你感興趣的對象。他笑言:「如果你穿一件滿意的新衣服出門,走路的時候會特別注意穿著講究的人,一定要小心自己葬身在車輪之下。」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兒童的秩序感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一種內在的感覺,它並不針對物體本身,而是關注物體與物體之間的聯繫以及與整體環境的關read.99csw.com係。當兒童在這種環境中活動,他就能夠自如地辨別方位,找到自己的目標。如果沒有這種感覺,他就會失去對事物關係的認知,如同將傢具搬出去放在戶外。同理,如果圖畫的排列沒有任何秩序,那隻不過是堆集在一起的塗鴉而已。如果只能看到物體,卻沒有認知物體之間的關聯,兒童的思維就會混亂,把自己迷失在環境之中。
在胚胎髮育的過程中,心理活動就已經存在。嬰兒出生之後,心理與生理器官建立聯繫,激發身體的發育。
兒童的成長發育如同製造產品的過程一樣,兒童作為成品被置於櫥窗供人瀏覽,雖然加工的過程更為有趣,但卻並不對外公開。人體內部器官的運作如同產品生產一樣精妙無比,但是卻看不見摸不著,以至於我們根本意識不到它們的運動。大自然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的「造物弄人」,當人體所有功能有序地集合在一起,達到平衡和諧的狀態,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一個人是健康的。健康是一個宏觀的整體概念,建立在各個局部正常運轉的基礎之上。
心理的第一個衝動是感覺。例如,如果一個嬰兒想要得到某件東西,他的整個身體就會活動起來,努力地接近目標。只有在經過長時間的身體發育之後,他才可以具備獲取目標物體的行動能力。這種能力由不同的器官協調配合完成,通過不同的動作組合,完成伸手取物的動作。
「誰在睡覺?」他的話讓我大吃一驚,在圖上我沒有看到有人在睡覺。
當然,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之中,各種物品雜亂堆積,被人搬來搬去,這樣的秩序與兒童沒有關係,也無法用來解釋秩序的敏感性。但是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之中比如住宅內,兒童對秩序的要求會表現得非常明顯。
古人云:「除了感覺,思想空無一物。」這種概念假定兒童的心理是消極的,在外界環境支配下,被動地接受指令,任人擺布。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眾所周知的假設,也是傳統的教育學家認為的觀點,即兒童的心理不僅是消極的,更是一個有待填充的空瓶。
當一種激|情的火焰燃燒殆盡,另外一種激|情就會迸發出來。兒童就是在這種持續不斷的旺盛生命力之中,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征服。我們將這種生機勃勃的活力稱之為天真和快樂。這種美麗的心靈火花熊熊燃燒,永不熄滅,實現著創造兒童心理世界的偉大工程。
當女主人把這本書遞給其他人看時,她的兒子突然喊道:「不,Lola。」而且不停地反覆喊著「Lola」。
下面這個有趣的案例可以說明這一點。一位保姆請假離開主人家,讓另外一位保姆暫時代替。這位保姆同樣非常能幹,除了洗澡,照顧嬰兒對她而言易如反掌。因為在她每次給嬰兒洗澡的時候,孩子都表現得異常煩躁,往往是大哭大鬧,拚命反抗。保姆想盡一切辦法安撫都不起作用。當第一位保姆回家后,嬰兒恢復了正常,乖巧地讓保姆為他洗澡。這個保姆曾經在我們學校學習過,她通過非常耐心的觀察發現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嬰兒之所以對第二個保姆反感,是因為她按照與第一個保姆相反的程序洗澡,她右手托頭,左手托腳,這與第一個保姆的習慣恰恰相反。
我們從一個15個月大的女孩身上可以看出這種對於細節的敏感。這個小女孩獨自坐在鋪滿碎石的道路旁邊,道路兩旁種滿了盛開了天竺葵,在燦爛的陽光下耀眼奪目。但是,女孩並沒有注意天竺葵,她的眼神死死盯在地面上。我悄悄走近想看看她到底在看什麼,卻發現什麼也沒有看到。在我的詢問之下,小女孩鄭重其事地告訴我:「那兒有一個小東西在動呢!」在她的指點下我才驚訝地發現有一隻和道路幾乎同樣顏色的非常小的蟲子正在地上爬行。原來吸引這個小女孩的就是這樣一個小蟲子啊,觀察的快樂使她發出了爽朗的笑聲。這種發自內心的愉悅就像我們成人經歷一件無比開心的事情一樣。在這個故事里,女孩關注的重點顯然不是美麗的花朵和燦爛的陽光。
兒童的心理對我們成人而言是一個難解之謎。這個謎之所以難以解開就在於我們往往只是根據兒童的外在表現而不是他們真正的所思所想去臆斷他們的感受。一切的現象背後都有動機和原因。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武斷草率地將孩子們那些我們無法解釋的行為定性為「任性」。我們要破解這個矛盾,雖然這個工作並不那麼容易,但卻會妙趣橫生。為此,成人就應該放低姿態,讓自己成為一個兒童的研究者,而不是去做支配兒童行為的專制者或者行使裁判權的法官。在與兒童的關係中,我們應該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採用負責的態度去看待和理解兒童。
當成人無緣無故地打斷兒童的舉動,當成人把兒童抱來抱去逗玩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時,成人其實是在阻礙甚至阻止兒童正在進行的心理活動。如果成人沒有意識到兒童這種神秘的活動,他們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行為抹殺了孩子的意願。兒童必須保存那些吸收的清晰意象,只有印象清晰可辨並且能夠區分差別,兒童才能形成自己的心智。
當敏感性在兒童體內產生時,就如同身體發出一束光線照亮他們關注的事物,這些事物構成了世界的全部,其他東西被完全排斥。
人們自以為嬰兒應該去看一些東西,而不是毫無樂趣地待著。於是,大人會在嬰兒的上方或者床邊繫上一些鮮艷的物體如皮球,並且來回晃動,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刻,渴望接受外部新鮮事物的嬰兒開始盯著這些晃動的物體,由於頭還不能動,只能非常不自然地費力轉動著眼珠。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恰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此時嬰兒的活動事實上是一種非自然的狀態。
實際上,在嬰兒出生後幾個月秩序敏感期就已經出現。但是,往往只有那些經驗豐富且留心觀察的保姆才能發現。比如有一個保姆推著一個5個月大的女孩來到花園散步,小傢伙對一塊鑲嵌在灰色牆壁上的白色大理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儘管周圍遍布鮮花,但是她每當看到大理石就會顯得非常興奮和高興,而且每次來到花園都是如此。所以保姆每次都會把孩子帶到大理石前,很難想象一塊石頭能夠給孩子帶來這樣持久的愉悅。
一些因為貧困缺乏營養導致母乳不足的母親來到診所尋求人工餵養的方法,於是這位醫生設立了專科門診對她們進行指導。在治療中發現,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並沒有像那些在診所進行人工餵養的6個月以上孩子那樣出現健康問題。
此外,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把觀察複雜化,或者對觀察結果進行過多的解釋。我們的目的是了解兒童的心理髮展軌跡,為他們創造一個完全自由和開發的心理世界,而不是做一個不速之客。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在敏感期中尋找答案。兒童在發育過程中也有敏感期,他們在敏感期中獲取的事情如此妙不可言,如同一盞照亮黑夜的明燈,使得他們以一種異常快速和強烈的方式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對於兒童而言,這一切都顯得輕而易舉,一切都充滿了活力與激|情,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一種能力的增長。
如果在這一段敏感期內,兒童對秩序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他們的心理將會處於一種非正常狀態。我們是不是經常看到嬰兒莫名的哭泣,無論大人使用什麼辦法進行安撫都無濟於事呢?原因就在於此。
事實上,兒童的任性從一出生就表現出來,在過去常常被人們認為是個性倔強的壞脾氣。其實不然,如果我們把功能失調認為是功能性疾病的話,兒童心理功能的失調同樣是一種功能性疾病。因此,兒童的第一次「不聽話」就是他心理的第一次生病。
在兒童心理髮育的過程中,他們會獲得種種感覺指令,這些指令對他們而言彌足珍貴。但是,在成人眼中,這些事情看起來稀鬆平常,進而漠視、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兒童幼小的心靈里已經裝下了一個大秘密,而與他朝夕相處的父母卻對此一無所知。因此,我們不要再懷疑兒童是否具有心理需求,我們要做的事情應當是去觀察孩子的感覺,關注孩子的需要。
我選了一副插圖給他看,畫中耶穌正在召喚小孩兒到他身邊。
生命之初,一些不經意的差錯就可能造成人生軌跡的偏離。一個人在不屬於自己的心理世界中成長將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正如西諺有雲,「活著卻沒有生活在天堂」。

思維的衝突

秩序,對成人而言是一種外在的快|感,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小事。但是,對於兒童來說,他們不可能在一種秩序混沌模糊的狀態下生長,他們需要準確的定位和引導。秩序,就像支撐動物行走的路面、供養魚兒生存的水,對兒童不可或缺。從嬰兒時期,兒童就可以從一種有序的狀態中獲取辨別事物的能力,為之後心靈之花的綻放打下堅實的基礎https://read•99csw.com
德弗里斯最先在那些通過蛻變進入成蟲階段的生物,比如昆蟲身上觀察到了敏感期。以蝴蝶的幼蟲為例,蝴蝶幼蟲最初幾天只能吃柔嫩的葉子,但蝴蝶卻把卵產在樹榦與樹枝連接處的角落裡。在破繭而出之後,幼蟲如何知道哪裡能夠找到柔嫩的葉子呢?答案是光,光線會引導飢腸轆轆的幼蟲爬上樹梢置身嫩葉之中汲取營養。幼蟲對於光有著無法抗拒的力量,會追隨光線的指引爬到最明亮的地方,那正是嫩葉之所在。
這種研究機械地認為意識可以感知並操縱行為,其實是一種經驗主義的觀點。比如,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一個人伸手去拿東西,並且重複這個動作,意識就會形成記憶。這樣人就具備了方位感,可以根據之前的經驗,按照自己的意識決定做出各種動作。
傳統理論認為動作源於神經傳導,而敏感期則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現象,是心靈之光的照耀,可以為意識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敏感期是天賦的能力,是構成人類心理的基本因素,而意識和經驗不過是這種天賦異稟不斷發展的產物。當外部環境阻礙兒童正常的心理髮展過程,他們就會表現出焦躁不安,阻礙越大,反應越強烈,久而久之甚至會形成病症。一旦障礙消除,所謂的病症會立刻消失。這種反面的證據也可以說明敏感期的存在。
「肉身成人」和敏感期是我們觀察兒童心理髮展的兩個通道。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決定兒童心理髮育成長的內部機制。
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的研究成果更為有趣。這位醫生開設的診所在當時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研究的對象是1歲前嬰兒的人工餵養問題。研究發現至少在一定的年齡之前,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而且適合所有的嬰兒,沒有可以取而代之的食品。對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這個結論非常正確,但是對於6個月以上的嬰兒卻似乎並不適用,那些作為研究對象在6個月之後接受人工餵養的嬰兒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這的確是一個謎,因為對6個月以上的嬰兒進行人工餵養確實比更小的嬰兒要容易得多。
於是,我告訴小女孩:「我沒有找到汽車明信片。」女孩開始在明信片里翻來翻去地尋找,然後挑了一張明信片遞給我,得意揚揚地說:「在這兒呢!」卡片的中間畫著一隻魁梧的獵犬,遠處是一個肩扛獵槍的獵人,卡片的角落裡是一座小屋和一條曲折的小路,在這條路上有一個小黑點。小女孩指著黑點對我說:「巴拉、巴拉……」儘管那個黑點小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我可以看出那的確可以算作一輛汽車。只不過這輛汽車太小了,幾乎看不見。然而,正是因為它太小了,所以才引起了小女孩的興趣。
於是,我走到母親身邊,試著對她說:「夫人,您能把外套穿上嗎?」這位婦女驚訝地看著我,因為她已經被孩子的無理取鬧折騰得大汗淋漓,哪還有再穿衣服的心思。可是,看到沒有任何辦法,還是不情願地先把衣服穿了起來。孩子馬上平靜了下來,不再哭鬧,還不停地重複著:「你,衣服!」很明顯,孩子的意思是讓母親穿上外套。在他的心中,外套應該穿在母親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別處。就這樣,孩子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我們也順利完成了餘下的旅行。在這件事情中,被脫掉的衣服是孩子狂躁的根源,因為衣服已經離開了它應在的位置。
孩子關注的重點不是找到東西,而是東西是否在原來的位置上。顯然,孩子並沒有理解實驗的含義,枉費了教授的一片苦心。孩子的想法是:東西為什麼不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墊下面?如果不在,還做什麼遊戲?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大人們要做的就是把嬰兒放在一個略微傾斜的平面上,這樣他就可以看到周圍的全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把嬰兒放在花園裡,讓他領略樹枝的搖曳,鮮花的盛開以及天空飛翔的小鳥。而且,應該長時間地把嬰兒放在同一個地方,這樣他就會產生記憶,熟悉看見的事物以及它們的位置,學會區分靜止與運動。
秩序的內涵非常豐富,它不僅是一種現實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刺|激、一種來自神明的召喚。秩序是兒童發自內心的需要,也是令他們最開心的工作。井然有序意味著物品各就各位,這樣兒童就可以找到需要的物品,而且可以根據物品的位置辨別方向。總之,唯有如此,一切才能盡在掌握之中。在兒童的心目中,自己熟悉的環境不容任何改變。在這樣的環境中,即使閉上眼睛他們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這樣才是快樂幸福的生活。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我們用親切的話語與嬰兒說話,換回他充滿活力的微笑。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從古至今,父母都會在夜晚守護在孩子身邊,用故事和音樂滿足他們的渴望,給予他們心靈的慰藉。
但是從兒童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在身體活動、獲取經驗之前存在著一個敏感期,在這段時期兒童對於身體的位置和動作有著特殊的感覺。
成人自以為兒童只會對那些鮮艷的色彩、亮麗的物品和震耳的聲音感興趣。不可否認,這些東西的確會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喚醒孩子的感覺,但這種強烈的吸引只是外在的、暫時的,反而會分散兒童的精力。因此,在短暫的刺|激之後,兒童便會對這些東西視而不見。例如,我們正在陶醉地閱讀一本書,忽然窗外飄來喧鬧的音樂聲,我們可能會起身查看聲音的來源。如果我們只看到這個人走到窗前去看樂隊的表演,而沒有看到他其實是在專心地讀書,就盲目地認定這個人更容易受到聲音的刺|激,顯然是不合適的。這個例子雖然不那麼確切,但的確能夠說明問題。
然而,通過教學活動我們發現,將兒童視為被動接受客體的傳統教育觀念與事實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兒童的敏感性。兒童從出生一直到5歲左右,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敏感期。敏感期內兒童有著驚人的能力,可以從環境中攝取各種意象。兒童是一個觀察者和選擇者,他憑藉自己的內在衝動和個人喜好,通過自己的感覺積極主動地接收各種形象,但並不會是全盤接受,而是有所選擇。這與認為兒童就是一面接收形象的鏡子的觀點截然不同。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人的成長並不是什麼模糊的東西,或者固定遺傳的結果,而是一種在暫時性本能細緻入微引導下的長期工作。這些本能活動與成人有意識的活動截然不同。
最後,有一個人把《小黑人桑博》拿給小男孩看。小男孩用手指著這本書的最後一幅畫,這幅畫並不是他母親指的畫,而是書的封底,畫面上主人公桑博眼淚汪汪地哭個不停。
兒童對於秩序的感覺與成人完全不同。我們經歷太多,對發生的一切已經變得麻木不仁,而孩子的心底卻是空無一物,任何刺|激都可以填補他的感覺。因此,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是開創性的,是從無到有的創造性活動,他們會為自己取得的成果感到無比自豪。同理,我們的先輩用辛勤的汗水創造財富,而我們根本不去體恤他們的付出,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們以為自己擁有了一切,開始變得冷漠無情,甚至忘恩負義。
但是,這種本能並不局限於僅僅趨向于某種環境或者吸收某些因素。兒童通過敏感性獲益,增強心理能力,掌握運用各種器官的能力,從而促進自我的發展。這才是敏感性的目的所在。
敏感期是指在生物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這些敏感性具有暫時性的特點,在獲得某種特徵之後便會消失。某一成長時期出現的特定敏感性對應著相應的敏感期。每一種特徵都是在敏感性的推動作用下確立的。
故事並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反而是椅子和枕頭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動聽的故事因為母親位置的改變而終結,這一切重傷了女孩敏感的心。
儘管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某種疾病的所有細節,但是卻往往忽視疾病背後隱藏的深層次問題。人類在遠古時代就發現並治療了一些疾病,有證據證明在古埃及和古希臘時期就進行過外科手術。但是,直到近代人體器官才最終被發現。在17世紀,血液循環的秘密被揭開,1600年通過人體解剖開始研究各種器官,進行病理分析,並逐漸發現了人體生理健康的秘密。
最初,外部世界的全部聲音都雜亂無章,無法辨識;突然之間,嬰兒感覺到一種迷人而富有魅力的聲音,雖然無法理解但卻清晰可聞。這時,儘管嬰兒尚未具備思考的能力,但他的心理世界中瀰漫著動人的音樂。嬰兒的神經被激活了,但不是全部的神經,而是那些一直蟄伏的之前只用於毫無節制的哭叫的神經被激活了。現在,這些被喚醒的神經改變了運動方式,以一種井然有序、富有節奏的方式進行活動,精神胚胎進入和諧有序的發展階段。但是,這時的嬰兒只生九-九-藏-書活在當下,專心致志於眼前的生活,未來對他而言還是未知數。
人們嘴中常講的「成長」實際上指的是兒童身體的發育,是一種外在的現象,這是一種顯而易見的事實。直到最近,我們才逐漸了解它的內部機制。現代科學研究從兩個方面入手認識兒童:一是內分泌腺。內分泌腺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和關注;二是敏感期。對敏感期的研究讓我們了解了兒童的心理髮展。

兒童敏感期

下面是一些其他的例子。有一次我給一個20個月大的小男孩看《新約全書》,這是一本成人閱讀的書,其中的插畫是由古斯塔夫·多雷根據早期繪畫大師作品中的人物模型進行繪製的,比如拉斐爾的《主顯聖容》。
以上這些事例都說明了兒童對於秩序有著天生的需求本能。而且,這種本能在兒童發育的早期就顯現出來。兒童對於秩序的需求會轉化為動力,激發兒童為實現秩序的和諧做出努力。
在整個過程之中,感覺無處不在。這種對於外界的敏感無法通過實驗進行證明,只能藉助觀察的方法才能證實。心理學家的實驗只能證明外在的客觀事實,對於內化於心的心理活動無法進行驗證。
我心裏想,孩子可能是被自己的小飾物吸引了。但他興奮地讓我把書翻回去,我在《主顯聖容》這幅畫的邊緣地方的確看到了一隻兔子!我們成人有誰會去注意這樣一隻兔子的存在呢?
我們可以採用法布爾研究昆蟲的方法觀察兒童的心理活動。在對昆蟲活動進行觀察時,法布爾躲在不會被發現的角落,以便能夠觀察到昆蟲在自然狀態下的活動情況。同樣,我們應該將自己置於兒童的心理世界之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兒童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感覺,運用器官獲取外界事物。
這種觀點聽起來似乎非常荒謬,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因在於兒童的心靈是一個人類過去尚未涉足的「新大陸」,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現在,我想再舉幾個年齡更大一點兒孩子的例子。一個7個月大的女嬰坐在地毯上玩坐墊。坐墊上面印著花和兒童圖案,小女孩興奮地聞著圖案上的花朵,親吻圖案上的小孩。一位沒有受過專門培訓的女僕看到這些,以為嬰兒喜歡嗅聞和親吻東西,於是馬上給孩子抱來各種各樣的東西,說:「聞這個吧!親這個吧!」這時,女嬰的意識出現了混亂,因為她正在識別各種形象並將其固定在記憶之中,並以快樂和平靜的方式完成這種心智的自我構建工作。然而,她這種建立內部秩序的神秘努力卻被無知的成人破壞了,就如同海浪沖毀了沙灘上堆好的沙堡或者畫出的圖案。
在這種場景中,如果成人毫不注意兒童自出生后就存在的心理活動,那麼這個嬰兒的心理變化就會在我們面前悄無聲息地溜走,他也就被剝奪了來自於這兩個男人巨大幫助的權利,而這兩個男人的信息可以幫助他邁出努力獲得外部世界的各種意象最困難的一步。
人類的智慧並非憑空而來,兒童的敏感期正是智慧產生的源泉。
突然,小男孩說:「他在睡覺!」
兒童對秩序有著天生的熱情。從1歲半到2歲之間,儘管對於秩序的要求表達得不那麼清晰,但是兒童已經明確無誤地表現出了對井然有序的需要。在一個秩序混亂的環境之中,兒童的內心會感到非常痛苦,他們會用歇斯底里的哭喊表達自己的不滿,有時這種瘋狂的舉動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年齡稍大的兒童以及成人對混亂的場面很容易忽略,而幼小的兒童卻對此保持著高度的警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這種對於秩序的敏感性不斷降低,直至完全喪失。因此,秩序敏感期是一個暫時性、階段性的時期,是人類成長發育過程中的諸多敏感期之一,但卻是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

兒童的外部秩序感

因此,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兒童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強烈的外部刺|激吸引兒童注意力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與決定兒童心理髮展的理性沒有任何關係。兒童將精力投注于那些我們往往忽略的細枝末節,這種現象證明了兒童心理活動的存在。兒童在觀察細小的東西或者細微之處時都會興緻勃勃,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不再是感官印象,是一種情智的表達。
他讓我把書翻回去再看一遍,原來,畫中的耶穌站在高處俯視著小孩們,眼瞼下垂,似乎是在睡覺的樣子。
人們會非常驚詫兒童對於外界秩序的敏感,因為兒童通常被視為沒有秩序感。
顯然,孩子對這個帶著護欄的新床很感興趣,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床給予的保護感。當床沒有了護欄,他睡眠時失去了秩序感,這就成為他痛苦的原因,而且通過生理治療根本無法治愈這種痛苦。敏感期為兒童投射出了巨大的創造力,而且這種力量無比巨大。
相對於外部世界而言,兒童就像一件擺放在櫥窗的展覽品一樣,隨時面臨著各種風險。在生存本能的驅使下,他要與現實鬥爭。如果我們不給兒童提供任何幫助、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他的心理生活將會處於不斷的危險之中,將會嚴重威脅他的個性塑造。
兒童總能夠捕捉到生活中的點滴細節,而我們成人卻總是走馬觀花、粗枝大葉。兒童肯定會對我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在兒童的眼中,成人卻變成一個低等生物,根本不懂如何觀察事物,反應遲鈍、思維混亂、麻木不仁。如果兒童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肯定會告訴我們,他們根本不信任我們,正如我們不信任他們一樣。兒童的思維方式和成人的思維方式差異巨大,這也是成人與兒童之間無法相互理解的原因。
有一個事例比理論更有說服力。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從沒有出過家門。保姆把他放在膝蓋上,突然父親和叔叔同時出現在他面前。這兩個男人身材和年齡相仿。嬰兒一開始感到非常驚訝,慢慢開始有些害怕。兩個男人分別站在嬰兒的左邊和右邊。嬰兒轉頭去看其中的一個人,目光中帶著焦慮,但一會兒就微笑起來。但突然他的眼神恢復了驚恐。嬰兒轉頭又去看另外一個男人,看來很長時間后,他也笑了。就這樣,他不斷地來回扭頭看著兩個男人,重複著從焦慮到微笑的過程。這兩個男人是他見到過的唯一的男性,兩個人都對他微笑,逗他玩,親昵地與他說話。嬰兒意識到,這兩個男人和一直圍繞在他身邊的母親、保姆以及其他女人是不同的另外一種人。以前他會偶爾看到過男人,但是從沒有看到過兩個男人同時出現,而在他的觀念中,應該只有一個男人。嬰兒驚慌恐懼的原因就是他突然意識到他如此費力地辨識出的一個男人突然之間變成了相同的兩個男人。這是他第一次被自己的理性所欺騙。
嬰兒的心理活動無法通過科學實驗進行證明,尤其是1歲以下的幼兒,你無法通過心理測試的方法讓他們開口回答設計好的問題,以檢測他們的心理狀態。
眾所周知,蜜蜂的幼蟲也要經歷類似的一個階段,在此期間所有的雌性幼蟲都有可能成為蜂后。但是,蜂群只會選擇其中一隻成為蜂王,工蜂會為這隻未來的蜂王製造一種特殊的食物,動物學家稱之為「蜂王漿」,而這隻幼蟲也會毫不客氣地大吃大喝。在「蜂王漿」的滋補之下,幼蟲會成為蜂群的女王。在這段時期經過以後,即使蜂群為另外一隻雌性幼蟲餵食「蜂王漿」,它也永遠不可能成為蜂王。原因是幼蟲服食「蜂王漿」的敏感期已經過去,它的身體已經不再具備成為蜂王的能力。
顯然,與母親相比,小男孩對這個故事的閱讀和理解更為細緻,而且精準地認定這本書的最後一幅畫應該是封底的畫面。小男孩雖然不能完全明白大人們談話的內容,但是卻對這個漫長的談話有一個總體的印象,而且對於其中的某些細節甚為明了。這真是令人難以理解。
男孩的母親告訴大家:「Lola是一個保姆,曾照看過他一段時間。」大家以為小傢伙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保姆,因此安慰他。可是,小男孩仍然「Lola……」叫個不停,而且開始哭了起來。
可以說,這些例子是兒童敏感期積極的證明。
但男孩沒有絲毫的表示,好像沒有聽到我說的話一樣。於是我翻著書找其他圖片給他看。
我在與上面這個女孩年齡相仿的另外一個女孩身上也看到了相似的情景。孩子的母親為女孩收集了一大堆明信片,這些明信片上繪著長頸鹿、獅子、熊、猴子、蜜蜂等野生動物以及羊、貓、驢、馬、牛等家畜,還有一些明信片上繪著風景畫,上面有房屋、人物等圖案。
兒童感覺的秩序可以分為外部秩序和內部秩序。前者是指外部環境各個組成部分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後者是指身體各個器官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可以稱為「內部定位」。

觀察與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