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帝國官僚制度簡述 一 宰相制度

附錄 帝國官僚制度簡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了最後一個王國,一統天下,自稱「始皇帝」。中國歷史從此正式進入帝國時代。
帝國之前是邦國。西周至春秋,是邦國時代。戰國,是半邦國時代,即「帝國的前夜」。秦漢至明清,是帝國時代。帝國與邦國的區別在於:國家體制,邦國是封建制度,帝國是郡縣制度;統治階級,邦國是領主階級,帝國是地主階級;政治形態,邦國是貴族政治,帝國是官僚政治。實際上,中華帝國的三大特點,就是中央集權、倫理治國和官員代理(請參看拙著《帝國的終結》)。因此,官僚制度,是中華帝國的重要制度。研究這一段歷史,必須對官僚體制略有所知。
官僚,又稱官吏、官員。當然,認真地說,官與吏、與僚,也有區別。大體上,是官高級,吏低級;官為主,僚為屬。但這種區別並不嚴格。比如「封疆大吏」,其實是高級官員;同朝為官,即是「同僚」。所以,本文在使用時,一般不加區分。
另,為簡便計,本文只述漢、唐、宋、元、明、清六朝官制。

一 宰相制度

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不但有「尚書事」,還有尚書台。因為其官署設在皇宮禁省之中,所以又叫台閣、台省。尚書事是任務,尚書台是機構。有了尚書台,尚書主政,就變成了制度。於是,東漢就有兩個宰相機構。一個叫公府,也就是「上公與三公之府」;一個叫台閣,也就是尚書台。公府是擺設,台閣掌實權,這就叫「事歸台閣」(《後漢書·仲長統傳》)。這其實是以「宮廷辦公廳」取代中央政府。結果,台,就成了中央的代名詞。東晉以後,中央官稱台官,中央軍稱台軍。設於大行政區,代表中央行使職權之機構,則叫行台。
3. 內閣制與宰相制
這些稱呼,一看就知道不正規。事實上,所謂「軍機大臣上行走」,或「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都只是「差使」,不是「官銜」,因此也沒有品級。論品級,要看「本職」(比如大學士、尚書、侍郎)。所以,一個人,如果職在軍機卻不是內閣大學士,仍不被視為「宰相」;內外官員即便資深權重,也仍以官拜大學士為榮。總之,軍機有權而大學士有名。只當大學士沒有用,只當軍機大臣不光榮,只有既是大學士,又入直軍機,才是「真宰相」。
這樣一來,輔佐皇帝的機構,就由一套班子變成了兩套班子,即外朝和中朝(也叫內朝)。外朝之首為丞相,中朝(內朝)之魁為大司馬。兩套班子一內一外共理朝政,有學者稱之為「雙軌輔政制」(韋慶遠、柏樺《中國官制史》)。但大司馬位高、權重、親近皇帝,丞相為首的外朝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只有諾諾承命辦事而已。
3. 相權與皇權
宰相一詞,戰國時期即已出現(《韓非子·顯學》就有「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說法)。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輔佐(輔相)。主持政務、輔佐君主的人,就是宰相。所以,宰相又稱宰輔。
第一,宋代三省長官,基本上是有其職無其人,職位長期空缺,尚書令更是從不委任。第二,宋代宰相名目繁多結構複雜,而且有正有副。正宰相跟唐代差不多,叫「中書門下平章事」,從一品;副宰相叫「參知政事」,正二品,也叫「執政」。執政包括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樞密使,與宰相合為「宰執」。至於三司使,地位又略低,叫「位亞執政」(《宋史·職官志》)。第三,宋代還有「超級宰相」,叫「平章軍國重事」,位在宰相之上。名臣文彥博、權奸賈似道,都擔任過此職。更可笑的是,超級宰相也有正副,副的叫「同平章軍國事」,比如哲宗時的司空呂公著就是。
內閣大學士也叫中堂。中堂之稱,始於宋代,指宰相,原因是宰相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辦公。明代內閣,中書居東西兩房,大學士居中,自然也可以叫「中堂」。何況閣臣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民間當然尊其為「相爺」,甚至稱作「相國」,把「入閣」看作「拜相」。至於官場,則稱其為「閣老」。前面說過,閣老,原本是唐代中書省資格最老的中書舍人的尊稱。明代內閣的任務跟唐代中書省相似,內閣大學士和中書舍人的官階,也都是正五品。因此,以「閣老」稱呼內閣大學士,倒是恰如其分。
結果,不是宰相的人,反倒比宰相還宰相,甚至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比如「領尚書事」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就是。
清代保留了內閣,並升格為名義上的最高政治中心。清代內閣,有三殿三閣。三殿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三閣是文淵閣、體仁閣、東閣。三殿三閣都設有大學士,滿、漢各二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俱定為正一品,都加殿閣銜,相當於宋代的「中書門下平章事」;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從一品,不加殿閣銜,但兼六部中的某部尚書,相當於宋代的「參知政事」;內閣學士,滿六人,漢四人,從二品,併兼侍郎銜。另外還有其他官員,最低一級是中書,正七品。大學士和協辦大學士,都叫中堂。
3. 宰相制度小結
1. 三省
太傅在西漢與太師、太保合稱「上公」。東漢無太保,太師只有董卓一人,還是自封的。故東漢上公,是太傅和大將軍。三公,則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也叫三司。不過,是不是真宰相,要看是否「錄尚書事」(錄,總領、主持)。否則,就只享受待遇,沒有實權。
中書管read•99csw•com行政,樞密管軍政,三司管財政。行政、軍政、財政「三足鼎立」,皇帝就成了最高仲裁者。這是二府三司制的用心所在。但結果卻很糟糕。二府關係不順,三司莫名其妙,或互不通氣,或相互推諉,或政出多門。最後,只好模糊二府職權。
3. 元代宰相特點
2. 武帝后之宰相

三、宋代宰相

宋代的宰相制度如此複雜,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削弱的辦法是分散,加強的辦法是集中。結果,宋代的宰相,權力既小,地位也低。比如唐以前的宰相,見了皇帝是要賜座賜茶的,然後從容應對侃侃而談,叫「三公坐而論道」。宋的宰相,卻只能站著。又比如唐代的政事堂,可以號令四方。政事堂下發的「堂帖」,權威不低於皇帝頒布的「詔敕」。但在宋代,宰相就沒有這個權力了。
另外,宰相的官名,至少改了五六次,不詳述。
西漢的宰相是三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號稱「三公」。三公都是宰相,平時各自獨立辦公。如有大事,則由三公「會議」(一起討論),拿出方案,交皇帝批准。他們在皇帝那裡彙報工作、討論政務,是坐著的,叫「三公坐而論道」(《晉書·李胤傳》)。這是很高的待遇。因為依照《周禮·考工記》的說法,「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當然,論道不是談哲學,是「謀慮治國之政令」(前書鄭玄注)。邦國時代,天子之宰為「公」,諸侯之宰為「相」。秦漢是帝國,故以三公為宰相。宰相是「公」,故又稱相公。
於是,三省制,就變成了「政事堂制」。
政事堂開會的地點,起先在門下省,後來改在中書省。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乾脆改名「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的會議,兩省的正副長官都參加,尚書省的負責人則或者參加或者不參加。所以在唐人心目中,只有中書門下才是真宰相。所有的命令,也只有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才算合法。沒有中書門下副署,由皇帝直接下達的命令,則是非法的。這就是所謂「中書門下制」,即以中書門下為宰相機構的制度。
這種制度的好處,是權力制衡;缺點,是效率不高。這就要有變通的辦法,即行文前先開會。兩省意見一致,再行文,就不會「封駁」了。開會的地方,就叫政事堂。
由此可見,省,就是由宮廷機構轉變而成的朝廷機構。

二、唐代宰相

御史大夫是最高監察官和執法官,銀印青綬。他同時也是副丞相,但不是丞相的副手和僚屬。丞相職位如果空缺,就例由御史大夫遞補,可謂「備位丞相」,故又稱亞相。他的主要職權是掌管文書和監察百官,實為朝廷的秘書長和監察長。
由此可見,唐代只有「國務會議」和「國務委員」,沒有「國務總理」。所以錢穆先生說,漢代宰相是「領袖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所有的「國務委員」,正式官名也都不叫「宰相」,而是另有名分。唐初,以尚書省之左右僕射、中書省之中書令、門下省之侍中一共六人,為「知政事官」。這是正式的宰相。非正式的,叫「與宰相參議朝政」、「平章國計」、「專典機密」、「參議政事」等(《舊唐書·職官志》)。後來,叫「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就是「視同」,或「相當於」。再後來,因為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升為二品,所有的「國務委員」便統統叫做「同平章事」。沒有這個頭銜,官位再高,也不能行使宰相職權,只有三公、三師和中書令例外。
綜上所述,漢、唐、宋、元,相權都是「一分為三」。漢代是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列」,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隋唐是「三省分權」,中書管決策,門下管審核,尚書管執行。宋代則是行政、軍政、財政「三足鼎立」,中書省管行政,樞密院管軍政,三司管財政。到了元代,又回到漢,仍然是行政、軍事、監察「三權分列」。
2. 軍機處
前面講過,漢武帝為了強化皇權,發明了由親信權臣主持的「尚書事」。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又正式建立「尚書台」。南朝劉宋時,尚書台改稱尚書省。
二府三司既然是宰相機關,則宰相就應該是其長官,但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
2. 大學士read.99csw.com
軍機處成立后,內閣就成了花瓶。一切重要文件,均以「軍機大臣奉上諭」、「軍機大臣寄信」的形式下達。經由內閣發出的,叫「明發」,多半是些無關緊要可以公開的事情;不經內閣,由軍機處用四百里或六百里遞送的,叫「廷寄」,全是機密文件。於是,分明是「御前機要室」的軍機處,就成為凌駕于內閣和各部院之上的最高政務機關。
總之,按照宰相制度,主權在君,治權在相,皇帝有國,宰相相國,明代卻並非如此。所以,內閣不是政府,閣臣不是宰相。說白了,他們不過是皇帝的「大秘書」。
2. 省、院、台
2. 三省之職權
平章事,就是「平章政事」。平,就是均橫;章,就是明確。同平章事,就是一起擺平搞定政事。總之,漢代宰相是「開府施政」,唐代宰相是「參政議政」;漢代宰相是個人負責,唐代宰相是集體負責。唐代宰相的地位比漢代低。
三省,就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省,本義是「皇宮禁署」,也就是外人輕易不得入內的禁區,所以叫「禁中」。後來因為避諱,改叫「省中」。
門下省的前身是侍中寺,系東漢「禁中三寺」(東寺、西寺、侍中寺)之一,曾被遷出宮外,東漢末年遷回禁中,改稱「侍中省」。東晉哀帝時與散騎省合併,為門下省,主要負責皇帝的日常事務。但因設在內廷,近在帝側,又成為新的「宰相替代者」。
二府,就是政府和樞府。政府就是政事堂,由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合併而成。尚書又叫都省,中書又叫右省,門下又叫左省。三省長官、次官的官名,跟唐代一樣。品級則更高,長官從一品,次官正二品。不過,宋代三省,只有中書在皇宮之內。政事堂,也設在中書省。宰相們在中書省的政事堂辦公,號稱「中堂」。可見,政府名為三省,卻只有中書才是中樞,才是決策機關。也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宋代的政府,就是中書省。
受命「錄尚書事」的,多半是太傅和大將軍,但也不一定。比如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曹操就已經「錄尚書事」。迎獻帝到許之後,才被任命為大將軍。後來,曹操將大將軍一職辭讓給袁紹,改任司空,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三,宰相有決策權和執行權,許多事情都可以按照既定方針自作主張,先斬後奏,甚至斬而不奏。明代閣臣卻只能「票擬」,也就是在一張小紙條(票)上擬出意見,送皇帝定奪。皇帝看過以後,再正式用硃筆批出,叫「批紅」。閣臣票擬的意見,皇帝不接受,或者亂決定,或者不表態(留中),閣臣也沒有辦法。遇到荒唐皇帝,就連「批紅」的事也由太監代勞。結果,真皇帝和真宰相,變成了司禮監宦官。
建國之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長官為宰相,這就是「三省制」。
尚書,原本是「皇宮六尚」之一。其他五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是「生活秘書」。只有尚書,是「政治秘書」。漢武帝為了以宮廷壓朝廷,甚至以宮廷代朝廷,就讓大司馬統率和管轄尚書的工作,叫「領尚書事」,尚書也就由秘書機構變成決策機構,丞相府反倒由決策機構變成執行機構。
第一,宰相府或政事堂是中央政府,府中有僚屬,府下有部委。比如唐代之尚書省,明初之中書省,均統攝六部。內閣卻既沒有行政機構,也不能直接指揮中央各部門。
綜上所述,武帝以後,前後兩漢,都既有名義上的宰相(三公),又有實際上的宰相(領尚書事、錄尚書事)。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恢復丞相一職,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才一度得以改正。但是到了南北朝,又仍然是「政歸台閣」。所有的權臣,必加「錄尚書事」名號,被時人稱為錄公。
文件草成,送門下省,由門下省長官侍中、次官門下侍郎、屬官給事中(給讀如及,正五品上)複核。如果門下省覺得有問題,哪怕皇帝已經同意,仍可以將原件塗改以後送回,叫「塗歸」,也叫封駁、封還、駁還。如果沒有問題,便由皇帝畫一個敕字,同時加蓋「中書門下之印」,頒發下去,叫「畫敕頒下」(下達到尚書省)。所以唐代正式文件的格式,開頭便是「門下」二字,然後才是中書省所擬正文,然後是中書省主要官員姓名,最後是門下省主要官員姓名和審核意見。至於尚書省,則只不過在文件上填寫「奉行」二字。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廢除了太尉建制,宰相九_九_藏_書三府只剩下二府。但是,就連丞相和御史大夫這兩位,也被撇在一邊,成為名義上的宰相。實際上行使相權的,卻另有其人。這些人,開始的時候是大司馬。名分,則是「領尚書事」(東漢叫「錄尚書事」)。到後來,即便沒有大司馬稱號,只要「領尚書事」,就是總攬朝政的人。
2. 宰與執

五、明代宰相

三公都有自己的施政機構,也都叫「府」。丞相的叫丞相府,太尉的叫太尉府,御史大夫的叫御史府。合起來,叫公府(三公之府)。宰相設立府署,自選僚屬,就叫開府。開府施政,是漢代宰相制度的緊要之處。是否開府,決定著宰相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東漢末年,曹操恢復丞相制度並任丞相一職,就開府。蜀漢丞相諸葛亮,魏明帝輔臣曹真、陳群、曹休、司馬懿,也都開府。李嚴與諸葛亮同為顧命大臣,不能開府,意見就很大。
1. 二府與三司
尚書權力膨脹,威脅皇權,漢宣帝劉詢便以「總掌禁中之書」的中書取代尚書(後來權力又被尚書奪回)。曹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尚書台移到宮外,原來的秘書監改稱中書監,官署設在宮中。晉以後,中書監改稱中書省,正式成為宰相機關。唐代中書省地位更高,其長官居三省長官之首,僅次於三公和三師。
明代初,帝國仍以中書省為宰相機構,設左右丞相總理六部事務。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謀逆」一案發難,撤銷中書省,並嚴令永遠不得議立丞相。清人入關以後,承襲明制,也不設宰相職務,從秦漢開始實行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被徹底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明的「內閣制」和清的「軍機制」。
綜上所述,宰相制度史,就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史。皇帝制約宰相的辦法,一是分權,二是奪權。因此,西漢有三公,東漢有五府,唐代有三省,宋代有二府三司,元代有省、院、台。這是分權。西漢的尚書事、東漢的尚書台、明代的內閣、清代的軍機處,則是奪權。最後,帝國的政治,便由集權而專制,由專制而獨裁。
以下便分而述之。
總之,三省都由皇帝的秘書演變而來。尚書是「政治秘書」,中書是「機要秘書」,門下是「生活秘書」。三者勢力,大體上是東漢重尚書,南朝重中書,北朝重門下。至隋唐,三省並重,一起成為「中央政府」。稱謂,也沿襲漢代尚書台舊例,稱為台閣或台省。唐高宗時,又把尚書省叫中台,門下省叫東台,中書省叫西台。
元代中書既由三省合併而來,自然位高權重、機構龐大。最高長官中書令,例由皇太子兼任,不過虛領其銜。次為右丞相、左丞相(元代以右為上,左為下,故稱「右左丞相」),各一人,正一品,為實任宰相。右左丞相之下,是平章政事,從一品,為丞相之副。其下,是右丞、左丞各一員,正二品;參政二員,從二品。他們之下,才是六部尚書,正三品;侍郎,正四品。由此可見中書省之貴重。
太尉是最高軍事長官,也是金印紫綬。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廢。
1. 內閣
在帝國的所有官員中,宰相或者是地位最高的,或者是權力最大的,或者地位既高,權力又大。民間的說法,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這種說法並不嚴謹,但宰相最重要,則毫無疑問。因為從法理上講,或者從名義上講,皇帝是「國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腦」。皇帝權力最大,但管事少。宰相權力小一點,但管事多。有的時候,宰相既有決策權,又有執行權。所以,宰相又稱鼎輔、鼎鼐。而且,所謂「明君善於擇相,賢相竭誠事君」,歷來就是帝國時代的政治理想。
尚書省長官叫尚書令,定員一人,正二品。次官叫左右僕射,定員二人,從二品。中書省長官叫中書令,次官叫中書侍郎;門下省長官叫侍中,次官叫門下侍郎。兩省長官的定員都是二人,官秩也都是正三品。次官的定員也都是二人,官秩也都是正四品。後來,中書令和侍中均升為正二品,中書侍郎和門下侍郎均升為正三品。不過,由於唐太宗當過尚書令,這個官職就只好長期空缺。所以,尚書省的實際長官是左右僕射。
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御史台是最高監察機關,樞密院則是最高軍事機關,其長官和次官的官名與宋代相同。總體上說,元代的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就相當於漢代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九_九_藏_書史府,只不過不再「開府」。因此,不是「府」,而是省、院、台。
當然,內閣的成員也不能叫宰相,只能叫閣臣和輔臣。
樞府就是樞密院,這是管軍政的。樞密院的長官叫樞密使,也叫「知樞密院事」。次官叫樞密副使,也叫「同知樞密院事」等。樞密使如果由宰相兼任,就叫「樞相」。
三省職權,有明確分工,即「中書主出命,門下主封駁,尚書主奉行」(王應麟《困學紀聞》)。也就是說,中書省負責制定政策、草擬政令,門下省負責審議複核,尚書省負責執行。尚書省因為是執行機關,事務繁雜,所以規模最大,下統六部二十四司。省、部之間,還有一個總的辦公機構,叫「都省」。中書省和門下省因為同為決策機關,所以關係最為密切,合稱「兩省」或「北省」,尚書省則叫「南省」,也叫「南宮」。
第二,宰相位極人臣,閣臣則品秩不一。品級最高的華蓋殿大學士也只有正五品,最低的竟只有從七品(副縣級)。所以閣臣的地位,要看加銜。比如明初名臣楊士奇,官銜為「少傅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少傅和尚書都比大學士級別高。
宋代政事堂名為三省,實際上令出中書,尚書、門下徒有虛名。因此,到了元,乾脆廢除尚書、門下兩省(三置三廢),只留中書,下轄六部。於是,尚書、中書、門下的「三省制」,就變成了只有中書省的「一省制」。
結果,也只能鬧矛盾。宰相制度,也就開始發生變化。

六、清代宰相

大司馬其實就是太尉,但不再是職務,而是加在將軍官銜之上的名譽稱號。擔任大司馬的,也不一定只有一個人。比如後來把持朝政的霍光,頭銜就是「大司馬大將軍」;跟霍光作對的上官桀,頭銜則是「大司馬左將軍」。
這就是不折不扣的「分庭抗禮」了。同時,它也意味著帝國有兩個政治中心,即皇宮和相府;存在著兩種最高權力,即皇權和相權。這時最好的方案,是君主立憲、虛君共和、皇帝世襲、宰相民選。退而求其次,則不妨明確分工,精誠合作。皇帝擔任國家元首,象徵國家的主權和統一;宰相擔任政府首腦,帶領官員管理國家,並負政治上一切實際之責任,即「主權在君,治權在相」。可惜這兩條,都不可能。
總之,從宋代開始,帝國政治的走向,就是集權——既收地方之權集於中央,再收中央之權集於皇帝。
但是,無論首輔權勢有多大,內閣制與宰相制,都有天壤之別。
中書、門下兩省的工作程序是:凡有軍國大事,先由中書舍人(正五品上)起草意見。中書舍人是中書省的骨幹官員,其中資格最老的叫「閣老」。他們各抒己見,雜署其名(張三的名字寫在李四的提案上,李四的名字寫在王五的提案上),叫做「五花判事」,相當於現在的「匿名制」。然後交中書省長官和次官選擇、上奏,再根據皇帝的意見,由一位中書舍人草成制敕。這個人,就叫「知制誥」。
明代的閣臣是大學士,也叫內閣大學士。因為辦公地點或在殿(如武英殿),或在閣(如文淵閣),所以又叫殿閣大學士。
軍機處的一大特色,是「有官無吏」。軍機處的官員,大的叫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小的叫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大小軍機,即皇帝的大小秘書。軍機大臣當中,資歷淺的,叫「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一兩年後,由領班軍機大臣奏請皇帝,除去「學習」二字,正式成為軍機大臣,叫「軍機大臣上行走」,或「軍機處行走」。至於首席軍機大臣,則被稱為揆首、領袖,相當於明代內閣的首輔。
1. 內閣
三公當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他的權力最大,地位也高,金印紫綬,禮遇隆重。其中待遇最崇高的,還要拜為「相國」(比如蕭何、曹參)。丞相有設一人的,有設二人的。如果是兩個人,就分左右,叫「左丞右相」。但不論一人二人,叫丞相還是叫相國,都同時應該是侯。前期以列侯充任,後期則在拜相以後立即封侯。所以,丞相又稱君侯。封侯拜相或拜相封侯,在後世也成為榮華富貴、光宗耀祖、位極人臣的代名詞。
三公的地位極其崇高,被看作天上的巨星,叫台鼎。台,就是「三台」,屬太微垣,在大熊星座。天有三台,人有三公,鼎足而立,拱衛北辰,所以叫台鼎,也叫台衡,即三台星和玉衡星。此外,還叫台鉉(鉉是舉鼎的工具)、台袞(袞是三公的命服)。
3. 東漢之宰相
3. 政事堂九-九-藏-書
軍機處在清代,存在了一百八十多年,是實際上的宰輔之區。
政事堂沒有長官,只有一個「輪值主席」,叫「執政秉筆」,也叫「執筆」。執筆由參加會議的人輪流擔任,有時十天一輪,有時一天一換。參加會議的人數也不一定,最多的時候十幾個,最少的時候兩三個。但凡有資格參加「政事堂會議」的,都是宰相。
1. 武帝前之宰相
三司即鹽鐵司、度支司、戶部司,這是管財政的,號稱「計省」。三司的長官叫三司使,次官叫三司副使,號稱「計相」。
內閣,即大內之閣。因其辦公的殿閣在大內,故名。實際上,中國古代官制,但凡前面有「內」字或「中」字的,差不多都與宮廷或禁省有關。因此,明代的內閣,並非法律上的中央政府,本質上仍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按理說,它只能相當於東漢的台閣(尚書台),不等於唐代的三省,更不等於宋元的中書省。但是,東漢有台閣,也有公府。明代,卻是連名義上的相府或政府都沒有的。所以,明代的內閣,只能叫做「不是政府的政府」。
於是,政事堂在當時就叫「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政事堂或中書門下,才叫「政府」,其他官署就不是。而且,能夠參加政事堂會議,才叫「在政府」;參加不了,即便有宰相身份,也「不在政府」。
內閣地位如此崇高,當然要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是軍機處。
宋代宰相制度,是「二府三司制」。
元,是蒙古人的政權。因此,元代省、院、台的主官,一定是蒙古人。如有例外,則需「賜姓改名」。此其一。其二,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和樞密院長官樞密院使,例由皇太子兼任。御史台長官御史大夫,則例由皇太子或貴戚兼任。其三,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在各大行政區都有派出機構,分別叫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行御史台,簡稱行省、行院和行台。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行省,它就是現在省級行政區的起源,我們後面還要再講。
內閣制度成熟定型以後,大學士們也有了班次。首席大學士叫首輔,也叫首揆、閣揆。第二名叫次輔,其他則為群輔。內閣鼎盛時期,首輔儼然首相,權傾朝野,無人膽敢與之爭鋒,只不過沒有宰相名分罷了。嘉靖時的嚴嵩,萬曆時的張居正,都如此。
然而,三省雖然變成了一省,三分相權的思路並沒有變,只不過是廢除三司,代之以御史台,即中書、樞密、御史,一省、一院、一台,共同構成宰相機關的三大並列機構。

四、元代宰相

一、漢代宰相

大學士最早設於唐代。天寶初年,在崇玄署(宗教局)置大學士一員,由宰相兼領。北宋時設置漸廣,多為優禮大臣的榮銜。明代大學士官階正五品,朱元璋廢相后充當皇帝的政治顧問,明成祖時參預機務,明中葉時成為內閣長官。
唐初,中書令、侍中、左右僕射都是宰相。後來發生變化,下面再說。
軍機處全稱「辦理軍機事務處」,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立,初名軍機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改為軍機處。
但中華帝國的「三權分列」,目的是為了皇帝集權,因此絕非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一言以蔽之:三權分立為民權,三權分列為皇權。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帝國時代的宰相,並不等於現代國家的總理。第一,歷朝歷代的宰相,正常情況下,編製都不止一人。第二,除了遼代,都不以「宰相」為正式官名。也就是說,宰相只是身份、職務,不是「官銜」。第三,從秦漢至明清,宰相所用官名,五花八門;擁有職權,從大到小;政治地位,一路下滑。最後,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廢除。明清兩代,在法理上不再有宰相,只有類似於宰相、又名不正言不順的輔臣。
東漢宰相,包括太傅、大將軍和三公,號稱「五府」。
開府施政的宰相擁有自己的系統和班子,其機構獨立於皇室,其人員則由宰相自己選定,皇帝一般不予干預。其官邸和衙署,也都設在皇宮之外。也就是說,皇帝有「宮」,叫皇宮;宰相有「府」,叫相府(或公府)。皇宮與公府,一個宮廷,一個朝廷,都有自己的「職能部門」,也都有各自的經費來源。相府的職能部門叫「曹」,皇宮的叫「尚」。朝廷的經費,來源於田賦收入;宮廷的經費,來源於工商稅收。田賦收入是大頭,用作「公款」。工商稅收是小宗,算是皇帝的「私房」,叫「禁錢」。宮中府中,涇渭分明。
1. 中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