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生命最初的動力 想象力對兒童潛能的影響

第二章 生命最初的動力

想象力對兒童潛能的影響

儘管程度有所差異,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漸能區分事物,掌握事物的不同特性,這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一個正常人不需任何訓練就能區分不同的顏色、形態及不同物體的性質,這種能力與人類的思維形式有關。人的大腦蘊含無窮的潛能,不僅具有想象力、思維能力,還能從感官傳遞的各種信息中抽象出「特徵的字母表」,對進行排列、組合、分析、歸納,繼而進行存儲,這便是抽象思維過程。
也存在對食物的限制。前幾年,印度發生大規模飢荒,餓死了成千上萬的人。然而印度的城鄉村卻牛羊成群,人寧願餓死也不吃這些動物。由此可見,不宰食動物的傳統在印度人思想里是多麼根深蒂固。
因此,我們的小物件恰如這個物質世界的「字母表」,其價值不言而喻。如前所說,文化不僅是知識信息的積累,也是人類個性發展表徵。譬如教授受過感覺訓練的兒童與教授沒有受過感覺訓練的兒童完全是兩碼事,差別非常明顯。對於前者,他們對事物的感覺敏銳,一個物體、一種想法都會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他們能夠區分細小的差別,如葉子的形狀、花的顏色、昆蟲的器官等。兒童的發展前景取決於他接觸的事物,及由事物引發的興趣。就兒童而言,一個有準備的頭腦就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比其他東西都重要。
3歲的聽了接著說:「啊,現在我知道了。我叔叔曾經三次環遊世界呢!」
著名北極探險家派利稱我們的工作是「對人類心靈的發現」,他說,這不僅是在推行一種教育方法,也是在找回人類的天性。
對所有物種來說,適應生活環境的需求是生命的本能,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必須培養自身的能力,以便更好生存。兒童時期是培養生存能力的最好階段,由此,我們說兒童的模仿能力是他們完成自我建設的先決。
兒童看地圖時需要循序漸進地將符號形象化,一如以前認識物質世界一樣,把抽象詞彙與真實事物聯繫起來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只需告訴兒童怎樣準確地做一件事,單是這種準確性就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兒童在學校的學習,主要是訓練行為的秩序與準確性。
如果以上觀點成立,必將引發另一個問題,即教育的老問題——當今幼師文化程度。幼師把單詞寫在卡片上讓孩子們朗讀,卻發現自己掌握的詞彙根本不夠用,他們只知道一些簡單名稱,不能滿足兒童的需求。我教學時不止教一般名詞,還教一些較為專業的詞彙,如幾何圖形的三角形、多邊形、梯形等,之後再教他們一些專業術語,如溫度計、氣壓計;及一些植物學名詞,如花冠、花萼、雌蕊、雄蕊等。兒童對這些詞彙接受能力很強,學會之後又要求我教授更多的詞彙。於是,兒童進行戶外活動時,時常爭先告訴教師一些事物的名稱,教師卻不盡然知道,真是令人難為情。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培養兒童的感覺能力呢?
兒童對事物最感興趣的年齡是3至4歲,我們製作的小物件有助於幫他們了解生活環境,提高大腦的精確性。
宗教亦然。宗教偶像是大眾崇拜的產物,受到信徒的認同。對宗教的信仰源於人類共同的精神需要,而不僅僅是對某種信念的簡單接受。起初,原始人對大自然的變化感到驚奇,產生了一種敬畏之情,進而對某些自然現象頂禮膜拜。即使並非所有原始人都被大自然所震懾,但當崇拜行為得到眾人認同后,大自然就成了大眾祭祀的對象。
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同時訓練兒童大腦的這兩種能力。其實對一般人來說,這兩種能力並不平衡,但必定同時存在,共同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僅發掘兒童的其中一種能力,加劇兩者的不平衡,就會影響兒童的個性發展,成為他們現實生活的障礙。
人的走姿、處事方式都在這個期間定型,成為個性的一部分,並將決定人的社會地位。不同階層的人的差別也體現在個性方面,就如不同民族的區別也在於語言一樣。所以,社會底層的人要想進入上流社會,先要改變生活習性,擺脫底層生活對他們的影響。
幾個世紀過去了,崇拜活read•99csw•com動變成一種習俗,宗教信仰也已烙進了人們的頭腦,與道德的固定行為系統彼此混淆。共同的信仰把群體聯合在一起,或與其他群體區別開來。人類群體或生物物種之間的差別在於後者源自遺傳因素,前者則形成於一代代人的心理積淀。儘管文明包含很多想象的東西,但人類生活的特徵並非完全來自想象力,而是想象力和其他精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這種抽象活動後來變得單一,形成某種簡化的特定符號,具有精確性和穩定性,便於群體共同掌握這種超現實的想象。
感官是人識別外界的通道,為了訓練兒童的感覺能力,我們專門製作了一些小物件,以便他們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細節。
兒童具備的知識還不足以想象世界的樣子,他們對世界的概念只能憑藉想象力來完成。我們展示的地圖上,青藍色表示海洋,發光的碎末表示陸地,此外沒有其他任何標示,但兒童一看見地圖就說:
有個小孩問:「爸爸,葉子為什麼是綠的?」做父親的覺得這個問題很高深,就耐心告訴孩子什麼是葉綠素及植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大多數兒童都在房間里掛上了地圖,地圖很受歡迎。3至6歲的兒童不僅能區分事物,還能聯繫沒有看見過的東西。兒童的心理活動中想象力佔有重要地位。成人大都喜歡給兒童講神話故事,好像在有意培養他們的想象力,那麼,既然我們都認為兒童喜歡想象,為什麼只給他們講神話呢?如果兒童通過想象神話,為什麼不能想象美洲呢?何況,與語言交流不同,觀察地圖可以給兒童更為直觀印象。思想不是被動的,它永遠需要靈感的火花。
不難發現,兒童一旦被某件事情吸引,就會反覆做它。比如,全神貫注地打磨一件銅器直至閃閃發光。兒童如此投入,如此執著,因而表面的目的僅僅是一個刺|激點,這些行為緣於一種下意識的需要,兒童的成長正是這些下意識目的的實現過程。重複的運動協調肌肉和諧性,這屬於後天訓練。同理,成人通過各種遊戲、運動如網球、足球來鍛煉自己,不只為了從中得到樂趣或提高球藝,也在於提高我們的運動能力。
父親興緻勃勃的講述,被孩子不耐煩地打斷:「我只想知道葉子為什麼是綠的,不想知道什麼葉綠素、光合作用。」
在類似我們學校接受教育的兒童,不僅能夠獲得很強的動手能力,也能夠培養對外部世界的敏銳感知能力。相對而言,這些兒童的世界比同齡人更為豐富,他們能夠感覺出事物間細微的差別,而感覺能力未能全面發展的同齡人,可能對這視而不見。
我們通常只知道兒童有豐富的想象力,卻無法探究其豐富程度。研究中,我們向6歲的兒童講解地理知識,我們拿出地球儀,告訴他們:「這是地球」,而不是從河流、海灣、海島開始講起。
「這裡是美洲。」
這些變化萌生於「書寫爆發期」之後。「書寫爆發期」是一種表徵,猶如「火中的一縷輕煙」,本質上其實沒有爆發什麼東西,真正的爆發是潛在的,只體現於人的內在品質。如活火山表面上看不出動靜,地殼下卻熔岩沸騰,總有一天要猛烈噴發,而專家就可以根據岩漿研究地球內部的變化。
傳統教育方式未曾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不過也為我們提供了指導。我們不應設置障礙,而是要儘可能地為兒童成長提供適宜的條件,讓他們自由選擇行為方式,這就是兒童心理研究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準備的每個物件特性各異,對兒童大腦的條理化頗有幫助。
同樣,人類的思想觀念也有其形成、發展的具備創造力的基礎。從嬰兒開始的第一個發展階段,人的精神潛能通過對環境的認知、適應逐步發揮作用,在大腦里形成一個思想的基礎,個體的繼續發展又基於這個基礎之上,最後,個體成為所屬群體的一個成員。種群是一個心理和文化的集合體,具有連續性,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最終形成人類文明的歷史。
就像人無法利用思想創造軀體一樣,人的心理類型也不是由意識創九-九-藏-書造的。這裏的「創造」一詞,指的是原本不存在的東西突然出現了,並按一定的規律發展,整個事件都不受意識的控制。當然,所謂「突然」是針對人的知覺而言的,嚴格地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起始和形成的過程,不會無中生有。實際上,所有生命都由胚胎細胞發育而成。
兒童發育階段對語言的發展也舉足輕重,因為口音在這個階段一旦定型便終生難改,即使資深大學教授也很難改變幼年形成的口音。另外,高等教育即使能夠大大豐富人的思想,卻無法抹掉嬰兒時期形成的東西。假如兒童遇到了一些障礙導致人格偏執,須在3至6歲進行補救這兒童心理髮展的收尾階段。另外,如果使用科學方法對這個時期的兒童進行教育,縮小不同國家、種族之間的差異,就能使人類更和睦地相處。換句話說,人類創造的文明可以改變人類自己,就像人類能夠改變創造自己的自然環境一樣。
兒童的天性促使他們不斷地汲取知識,因此,兒童對手的運用不僅具有實踐意義,還有助於他們獲得知識。把兒童放在上一章所說的環境中,他們會發生出乎意料的變化。他們快樂地工作著,興緻勃勃、不知疲倦,大腦會更加活躍,對知識的渴求也更加強烈。
兒童完善自身的能力與生俱來。兒童被他人的行為激發出模仿的興趣,從而培養各種能力。那麼,兒童通過行為到底培養了哪些能力呢?
通過探討,我們漸漸揭示了兒童心理的基本形態。精神是一個有機發展的整體,它的形成依據一種預定的潛在模式,心理只憑藉思維能力和意志力來發展的說法荒謬至極,因為這些能力都是後天獲取的,並以心理潛能發揮作用為基礎形成的。
前面提到,人腦和語言的構建相吻合,語言的基礎是語音和語法規則,大腦的活動也存在一定的規律。人們對一些著名的發明進行研究,發現在開始階段發明家的思想也有一定規律。這並不奇怪,詩歌和音樂創作主要依靠想象力,但由於要遵循一定的韻律和節奏,這個領域也同樣存在規律,。
為了鍛煉兒童的觀察能力,我們安排了一些東西,如:顏色、聲音、氣味、大小等。這些東西是文化的一種形式,能夠引起人們對自身和環境的關注。相比之下,語言和書寫最為重要,我們的個性將因之得到完善,能力也隨之而提高。
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對一切事物都覺得新奇,不停地問東問西並要求得到解釋,接連不斷的問題像空投的炸彈,常常把成人轟得暈頭轉向。只要成人一一給予答覆而不表示厭煩,兒童就會非常高興。不過有一點;成人喜歡嘮叨,兒童卻反感長篇大論。
我們製作的那些適合兒童的小物件帶領他們進入與實際生活相仿的環境,其效果出人意料。因而,我們應對此有所發現,努力實施這種教育。
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聽到這樣的評價,「這個人很聰明,但是思維缺乏條理」,意思是,被評價者有很多想法,卻不能進行區分和鑒別。也會聽到另一種相反的評述,「他的頭腦如同一張地圖,既精確又細密,他的判斷同樣準確無誤。」
一個14歲的男孩不清楚花的結構,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跑過來,指著花壇里一朵花告訴他「這是雌蕊」。
我們發現,兒童曾屬於自己的舊物很感興趣,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物上。比如,上文提到的「書寫爆發期」的出現與兒童特殊的語感能力有關,這種能力持續到6歲左右就消失了。因此,兒童在6歲之前對書寫練習熱情高漲,超過這年齡就失去天性的幫助,必須做有意識的努力了。
「這裡是印度。」
兒童的書寫能力得益於以前的經歷及練習,而書寫練習的前提是鍛煉區分能力的手工練習。為此,我要提出一個「間接準備」原則。
迄今為止,我們對很多問題的答覆仍不能滿足兒童的需求,表明我們對兒童缺乏深入的了解,對他們的心理多存歪曲,用自以為正確的方式去指導兒童註定行不通。其實很簡單,兒童會通過行為方式帶我們走上了解他們的路途。
兒童的很多被稱為「九*九*藏*書遊戲」的活動的意義和運動對成人的意義相同,即從中獲得所需的能力。
兒童所能接觸到的生活環境中有樹、花、蟲子,但很少與數學相關,這使得兒童的數學天賦得不到發揮,從而影響以後的學習。我們的那些特製的小物件可看作「物質的抽象」,或基礎數學。對於兒童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我在另外兩本兒童學習心理研究的書里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
我上課時一個4歲的男孩跑來看地圖。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忽然問旁邊的學生:「紐約在哪兒?」學生們吃了一驚,指給他紐約的位置,不料他接著問:「荷蘭在哪兒?」周圍的人更加驚奇了,小孩知道了荷蘭的位置后,說:「我爸爸每年都要去美國兩次,住在紐約,他一走,媽媽就說『爸爸現在在海上』,過了幾天,媽媽說『爸爸到紐約了』,再過一些天,媽媽又說『爸爸又到海上了』,當媽媽說『爸爸已經回到了荷蘭,我們到阿姆斯特丹去接他』的時候,我就會很高興。」
語言學習離不開這兩種能力,若想豐富詞彙或者提高語言的實用性,就需不斷地學習新的詞彙,它們依照字母表和語法規則衍生出來,是無窮無盡的。其實,語言構建的規律也是大腦構建的一部分。
顯然這個孩子已經多次聽過美國,當他聽到有人在地圖前談論美國時,就忍不住走過去,彷彿在說,「我已經看見美國了」。
兒童早期呈現大腦的條理化和精確性不僅表現為他們對行為精確性的要求,也表現為對秩序、規則的要求。兒童對秩序要求很高,他們對物件的擺放是否規則、位置是否得當十分敏感。這一現象表明,兒童在認知周圍環境時,留在大腦記憶中的是具有一定規律的,否則,就無法集中注意力。
通過研究我們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是兒童對文化的吸收比我們想象的要早,學習方式與運動相關,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接受力很強,必然要做一些事展現自己,即通過行為來學習;二是有關兒童的性格發展,這留待以後再做討論。現在就第一個結論進行論述。
聰明的母親會說:「你是我的孩子呀,當然是我生的啦。」
好玩、富於想象、提問是這個年齡段兒童的主要特徵,他們有很多不明白的事情,而他們的問題也不都容易回答。
鑒於對人類思維條理性的推崇,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帕斯卡爾將人腦命名為「精確的大腦」。在帕斯卡爾看來,人的大腦天生就是精確的,人類的知識來源於準確的觀察和細緻的分析。
人們認為,這個年齡的兒童熱衷玩磚頭和聽故事,玩磚頭能夠鍛煉體力,使大腦與外部世界發生聯繫,將思想與環境統一起來,有助於他們加快成長與了解世界;而聽故事能夠豐富想象力,兒童通過遊戲把它釋放出來。
感知是人與自然的連接紐帶,憑藉感知,人會變得心靈手巧。如同優秀的鋼琴師能在一架普通鋼琴上彈奏出優美的旋律;一個技藝高超的織工一摸布匹就知道紡線的紋路:一個原始部落的土著在喧囂的夏夜能夠聽到蛇在草叢中發出的細微的聲音。
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渴望還表現為他們想參与其中,由此推斷,兒童有意識形成廣泛興趣,協調自己的運動,最終實現自我控制。
人的各種與生俱來的能力,都要受到日常生活的影響。對能力的教育需與對智力和運動的促進并行。
我們的教學方法和一般學校的截然不同。比如,其他學校的數學課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一種折磨,不少人甚至因此產生心理障礙。可是,實驗發現,如果兒童大腦受過早期「精確」訓練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這是陸地。」
「這就是世界。」6歲的兒童回答。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要把握這些事物的特徵和彼此之間的關係離不開抽象思維。人類的思想來源於抽象思維活動,抽象思維越準確,事物的價值也就越大。
這就是兒童的生物功能,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一個創造性的過程,人類的發展也離不開這種人格條件,而成人卻可以對此施加影響或干預、破壞。所以,我九*九*藏*書們有必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以上論述表明,唯有新生個體具備相應創造力時,才能發展人格所包含的後天能力。這些能力如同社會模式一樣是逐步發展的,整個過程依賴於人對周圍環境的適應。
傳統限制自然本能的發展,對生命而言是一種障礙,人們卻還願意犧牲本能去適應傳統。換句話說,人必須犧牲某些東西以在這個特定環境中生存。原始人將限制性習慣作為某種禁忌,人們必須遵守它們,乃至損傷身體。譬如,古人付出痛苦的代價來獲得美:非洲人戴鼻環,歐洲人在耳朵上穿孔等。
人類對宗教的崇拜不僅依賴於奇迹激發的想象力,也在於主觀意識的作用。人的心靈有多個層次,某種意識活動能認識事物的特性,而另一些意識用來建立抽象符號,以表達人類的崇敬之情。思想在信仰中得到滿足,如同進行抽象思維一樣。因此,崇拜偶像要成為一種社會符號在社會群體中固定下來,必須先得到大眾的認可。
兒童到一定年齡就開始吸收精神層面的東西,但他們到底學到了什麼呢?
孩子可能會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呀?」
事實上,字母表的發明也經過了類似程序,單詞是口語的主要表現形式,但組成單詞的字母卻是一個抽象系統,都來自於字母表。可見,如果一個人不能同時運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就不可能智慧起來,他的頭腦了也只和其他高等動物相似,被束縛在固定的模式之中,這必將對他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兒童的另一個發展基礎是語言能力,它由語音和語法系統組成,是一個準確的、固定不變的基礎。這些東西是後天形成的,與特定的群體許多行為規範相關,如習慣、傳統、道德,這些都會成為兒童能力的一部分。進化論者認為傳統意味著對人的某些自然本能的限制,因而「簡化了人們的生活」,而我們認為恰恰相反,人的「自衛本能」不只包括對生命最佳狀態的尋求,還包括文化與道德的需求,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我們先來思考語義表達的基礎。語法,不是嗎?我們說話都必須合乎語法,4歲兒童正努力擴大詞彙量,完善語言機制,如果這時教他們一些語法以便熟練口語,對他們學習語言必定大有裨益。實驗表明,這一時期兒童對語法很有興趣,正是學習語法的最佳時機。3歲以前的兒童無意識地學習語法,到了3至6歲就有意識地完善它。此外,這個時期,兒童好像患上了詞彙饑渴症,對新詞彙的渴求十分強烈,這使得他們無形中具備了一種特殊的感知力,從而加速他們的學習。所以,除了語法,我們也應及時、系統地教他們學習詞彙。
「這是海洋。」
要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並不容易,父母與教師都需有足夠的耐心和才智。成人必須放棄所有自以為是的做法,使用一些針對3至6歲兒童心理的技巧,才能解決兒童的疑惑,而成人恰恰缺乏這種能力,需進行必要的訓練。幸運的是,兒童從環境中學到的東西,遠多於從成人得到的啟示。
以語言為例,這些能力就像紡織機上的經線,是織布的基礎。形象地說,這些經線上布滿了具有韻律感的聲音,這些聲音如同語法規律一樣有序地排列,經過一系列生活經驗的促動,逐漸織出語言之布。整匹布是在3至6歲織完的,所以,這一階段非常重要,所培養的能力將伴隨人的一生。
這表明兒童知道這隻是一個地球模型,真實世界要大得多,他一定聽說過地球。
第一階段之後,兒童開始出現很多個性因素,發展可能沒有先前那麼確定,但仍離不開一定的基礎。與此相似,由於環境改變或文化因素的影響,兒童對母語的學習也會不確定,但必然不會背離已經接受的語音和語法規則,因為這是在胚胎時期就確定下來的。
在第一個發展階段,兒童從物質世界吸收經驗,為將來的發展打基礎,這個階段的發展類似於胚胎,而胚胎的發展過程決定於基因。科學家考格西爾研究發現,兒童身體器官的發展與人的行為發展遵循相同規律,發展的類型決定於物質世界的基礎。
想象力和抽象能力read.99csw.com是大腦的兩種主要能力,它們提供事物的本質特徵,並對人的心理髮展起到重要作用。
嬰兒出生后先開始心理髮展,此時嬰兒從周圍環境學來的主要是特定模式。也就是說,兒童吸收的不是直接心理經驗,而是一種心理模式。這些模式的集中表現就是日常生活中多次重複的那些行為,這些模式一旦被吸收,就在它們的個性中固定下來。
3至6歲兒童有追求準確的傾向,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存在即是合理,大自然絕不會創造無所用途的事物。同理,第一階段形成的能力必然不會白費,它將在第二階段發揮作用。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了解第一階段,來把握第二階段的發展。兒童的語言學習的第一個時期可劃分為許多小階段,這一系列發展類似學校的語法教科書。兒童學習順序必然是,先學發音,再練習說出音節,其次區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連詞等。了解了這一規則,就可以對第二時期實施控制,即要先教兒童語法!先教兒童語法?在他們還沒有學會讀、寫之前?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6歲的兒童可能對此強烈不滿:「哼,我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呢?你還在哄我,媽媽,我已經夠大了。你一說要幫我生弟弟,我就注意觀察你要做什麼,可是你什麼也沒做呀!」
3至6歲的兒童對詞彙興趣盎然,樂此不疲,這個時期學會的詞彙不易忘記,成長之後也能流利地使用,可是到了下個階段,兒童的發展轉向其他能力,詞彙學習變得困難起來。因而,兒童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期是3至6歲。當然,我們教授詞彙強行灌輸,而要與實物結合起來,與實際經驗保持同步。比如,講解花草昆蟲時展示標本,讓兒童看到實物,或者講述地理知識與地球儀相結合。對照實物、圖片、圖表能夠降低學習難度,也有助於單詞記憶。
西方學校有一類「物體課」,上這門課時,教師要求兒童舉出物體的某個特性,例如顏色、形態、紋理等。世界上的事物無窮無盡,特性也彼此唯一,一如單詞很多,組成單詞的字母卻很有限。我們給兒童許多物體,每個物體具備不同的特性,就像給了兒童一個認識世界的字母表,一把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兒童由此掌握這些東西的特性,並從中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一切他們了解世界夯實基礎。
道德是人類生活的共同行為規範,深入人的思想觀念深處。某種意義上,正是由於對這些行為規範的嚴格遵守,人類才傳承、繁衍到了今天。
人的內在因素導致人的不同興趣,繼而形成個體差異。換句話說,人天生就存在某種興趣傾向,它會根據自然規律促使個體的發展,形成不同的個性。
還有一次,我在牆上掛了一些圖片,向學生講解植物根莖的分類,一個小傢伙跑了進來,問我圖上畫的是什麼東西,我就給他講解了一番。下課不久,我們發現花園裡所有植物都被拔了起來,看來,小傢伙對植物的根著了迷,將其拔|出|來看個究竟。事情往往是這樣,如果我堅持使用圖形或實物教兒童學習詞彙,家長可能產生不滿。想一想吧,哪個父母願意看到自家花園的花草都被孩子拔|出|來呢?
這樣的回答很簡練,也讓兒童感到滿意。但一年,母親說,「我要生另一個孩子了」,出了產房,她讓孩子來看嬰兒,並對他說:「你看,他是你的弟弟,你們都是媽媽生出來的。」
同樣,一個貴族想扮成工人也不容易,習慣與處事方式會暴露他們的真實身份。
個性也對兒童發展的指引表現為兒童的行為出來,這一點能在兒童的各種活動中發現。
在這裏,我要將精神學習與語言學習進行比較。模式具備準確性和穩定性,如果人接受了某種模式,這種模式就成為他的組成部分,發揮創造性的作用,如同基因能決定個體特徵,而神經中樞決定行為。
兒童的心理和見到的事物完全吻合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兒童對事物的認識不僅源於直觀感受,還包括豐富的想象力。
一次,一群6歲的孩子站在地圖前討論著什麼,一個3歲的孩子擠過來說:「讓我看看,世界就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