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嬰兒的成長 兒童對內部秩序的特殊敏感性

第三章 嬰兒的成長

兒童對內部秩序的特殊敏感性

這位英國保姆從前在我們的一所學校里受到過相關訓練,知道兒童產生厭噁心理的原因正是她的興趣,所以對已發生的這個現象她很容易明白其中緣由。對於幼兒所說的那種不清楚地語言,她有很大的耐性去解讀。這個小孩把第二個保姆當成了壞人,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幫他洗澡的新保姆是用完全相反的程序做的。於是這兩位保姆就比較了她們給小孩洗澡的方式:第一位保姆用右手給孩子洗頭,用左手給孩子洗腳;第二位保姆的動作恰好相反。
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反面例證,小孩子周圍環境對這種創造性的發展造成的阻礙,恰恰可以證明這種敏感期的存在和它與生俱來的敏感性。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兒童會變得特別不耐煩,就如同一種疾病到來的先兆。如果這種不良狀況繼續下去的話,就可能使治愈這種疾病的嘗試變得困難。其實很簡單,一旦障礙被排除,脾氣沒了,疾病自然好了,這不是很清楚地揭露了發生這種反常狀況的根源嗎?
家人請來兒科醫read•99csw•com生給小孩檢查身體,還給小孩買了一堆好吃的,帶他做日光浴,散步等等,但是這些措施都無濟於事。於是,夜晚成了全家最痛苦的時候,甚至,有時這個小孩會清醒起來,可憐地抽搐著,還在床上打著滾。每天這種情況要發生兩三次。因為年紀太小,小孩無法說出自己的煩惱,所以大家都意識到對他來說是最難以解決的煩惱。
一些實驗心理學家對內部秩序做了長期的研究。他們認為這存在一種「肌覺」,它使人們能夠意識到自己身體各部分所在的不同位置。這種「肌覺」藉助一種特殊的記憶,不妨稱其為「肌肉記憶功能」。這種機械的解釋完全是基於意識活動的經驗得出的。比方說,如果我們伸手拿到了某個東西,這個動作就能夠被感知,還能被存儲在我們的記憶中,並且能夠重現。因為人們具有應用自如的經驗,所以我們能任意活動自己的胳膊,朝著不同方向轉動。
孩子們在靠近生命的源泉,大胆的開創。然而,令九九藏書人惋惜的是,我們常常無法感覺到他們的創造方式,而且無法重拾。
一位英國保姆跟我說過一個好玩的例子。因為她要暫時離開她為其工作的那一家人,她找到了一位能幹的替代者。這位替代者對這份工作有些疏忽,她在照料小孩洗澡時遇到了麻煩。只要她開始給這個小孩洗澡,小孩就會煩躁和絕望地哭喊,而且試圖遠離替代保姆,把她推開,逃離她的樣子。這位替代保姆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這個小孩就是厭惡她。後來那位英國保姆回來了,這個孩子立刻就安靜自在地洗澡了。
回家后,他們住在一個空曠、傢具很簡單的公寓房間里。因為沒有欄杆保護的幼兒床,母親帶著小孩睡在一張大床上。從此,小孩開始生病,最初的癥狀是晚上失眠和反胃。一到晚上,母親就得把這個小孩抱在懷裡安撫她。像是因為胃痛,他不停的哭泣。
萬般無奈之下,他的家人邀請了一位著名的兒童精神病專家給他診治。當時我恰好也參与其中。
那些以神經系統機製九-九-藏-書為基礎的理論,敏感期卻與心理活動息息相關。而意識活動發展的基礎,是敏銳的觀察力和心理衝動,它們是一些基本原則自發產生的源泉。同時,這些基本原則組成心理髮展的基本因素,於是,順理成章地為心理髮展所需的潛意識和經驗提供了基礎。
看著小孩躺在床上忍受病痛和苦惱,我突然來了靈感。我將兩隻枕頭平行鋪開,使它們的邊角垂直,就像一張圍著欄杆的幼兒床的樣子。隨後,我為他蓋上被子和毯子,悄無聲息地把這張臨時湊成的幼兒床緊靠在小孩的床角。小傢伙看見了,立馬停止了哭叫,打著滾兒,滾到床沿邊上,躺在裏面,並尖叫著:「咖亞,咖亞,咖亞!」是小孩子用以表示「搖籃」的詞語。不一會兒,孩子就入睡了。此後,他的病症再沒有重現過。
但是相關的兒童的實際情況證明,早在他能自由地四處走動和具有任何經驗之前,他已經經歷了涉及身體的各種姿勢的高度敏感期。可以說,自然早就賜予了兒童與他的身體的各種姿勢和九*九*藏*書位置有關的特殊敏感性。
顯然,睡到大床上的這個小孩失去了在幼兒床圍欄中的那種安全感。這種感覺的缺失導致了他內部秩序的混亂和內心痛苦的衝突。這個小孩討厭成人把他從睡慣的床挪動到一張沒有圍欄的大床上,於是採用了他的獨特方法,表示對惹人厭煩的混亂的抗議。這個例子證實了精神的力量在敏感期內所具有的天然的創造力。
這個小孩看上去並無大礙,他父母說孩子即使在漫長的旅途中身體都十分健康,怎麼回到家就病了呢?很明顯,他的變化和精神失調有莫大的關係。
兒童具有內、外部兩種秩序感。外部秩序感是兒童體驗到的他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內部秩序感是兒童認識到的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和它們之間相應的位置,後者我們將其稱為「內部秩序」。
兒童的優勢是被日益磨鍊的意志和日漸發達的肌肉。今天我們之所以能適應這個世界,和兒童期培養的敏感性有密切關係的。正因為我們是兒童的繼承人,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開始時,兒童一https://read.99csw•com無所有,但卻是兒童使我們能夠創造未來的生活。從無到有,到絢爛多姿的未來,兒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我想起了另一個情況更加糟糕的例子,它似乎預示著一種不能確診的疾病。我不是像醫生一樣直接參与的,只是出於偶然目睹了事情的發生。案例中,一個還不到1歲半的小孩和家人進行一次長途旅遊,他們都覺得小孩太年幼,所以不能忍受長途跋涉的疲勞。但是孩子的母親發現,一路上他們安然無事,旅途非常順利。每個晚上他們都睡在高級賓館里,裏面有現成的欄杆保護的幼兒床,還特意為小孩子準備了可口的食品。
小孩子和我們的秩序感有很大差別。經驗使我們愚蠢麻木,一無所有的兒童卻在獲得感知印象的貧乏期中,感到了創造的艱辛。在他們心目中我們如同他的繼承人,彷彿靠艱苦勞動發家的人的兒子,我們毫不顧及他所承受的勞動艱辛。我們冷漠且遲鈍,因為我們對已經擁有的社會地位和擁有的一切很滿足。意識到這些,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兒童給我們的啟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