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成人大計:婚姻與科舉 九

第三章 成人大計:婚姻與科舉

婁諒雖然著述頗豐,可惜全部著述毀於一場災變。而這場災變的由來,只因為他錯許的女兒的婚事。設若婁諒泉下有知,是否會懊悔沒有把自己那「靜久而明」的未卜先知的本領在女兒人生最重大的事件上施用一次呢?
這倒不失為一家之言,只是以今天的學術進展來檢驗,這些結論完全站不住腳。此外,婁諒還著有《春秋本意》十二篇,也能成一家之言。
那麼婁諒專攻禮學和春秋學,自然有一番特別的用意,彷九_九_藏_書彿在向世人昭示,聖賢經典不是為了舉業而存在的,不應該因為舉業的標準而有所偏廢。巧合的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王守仁的故鄉餘姚一直存在著禮學傳統,王華考取科舉,所選的科目就是冷門的禮學,王守仁後來在所謂的正統學界的聲譽也正是靠禮學——而非他所開創的心學——而建立的。也正是在禮學上,婁諒與王守仁有著共同的學術趣味。
這樁婚事原本是很令凡夫俗子們羡慕https://read.99csw.com的,因為男方貴為親王,他就是將在王守仁的生平履歷里寫下重要一筆的寧王朱宸濠。多年之後,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旋即被王守仁平定,雖然後者有極力呵護故人之意,但朝廷法度總要廣加株連。其時婁諒已故,子侄輩紛紛系獄,婁諒的著述因此散失殆盡。但是,誠如《明儒學案》稱「姚江之學,先生為發端也」,婁諒當初種在十八歲的王守仁心底的那一點火種,卻將上演一出星火九-九-藏-書燎原的大戲。
從婁諒著述所選取的領域,我們其實就能看出更深層的一點意思。首先有必要說明的是,明代儒學獨重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倒沒有什麼深刻的原因,只因為四書是儒家經典里的入門級讀本,相對而言簡單易學,士人讀書如果僅僅為了應舉,熟讀程朱理學版的四書已經完全夠用了,而其餘學科里,最以禮學和春秋學為難。禮學涉及《周禮》《儀禮》《禮記》三部大書,合稱「九-九-藏-書三禮」,春秋學涉及《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今天我們之所以能讀得下來「三禮」「三傳」,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清代乾嘉學者在訓詁上的努力,明朝人當然沒有這個條件,更沒有舍易取難的必要,所以禮學和春秋學在明代相當不受重視,是真正意義上的冷門學科。
當然,此時年方十八、新婚宴爾的王守仁倒還談不上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學術趣味,兩人之間更能夠發生契合的,存在於對為學之道的最深層的共九_九_藏_書識:讀聖賢書不是為了應付科舉,而是為了陶冶身心,向聖賢邁進,向「第一等事」邁進。
與恩師吳與弼不同的是,婁諒後來多有著述,對禮學貢獻最多。所著《三禮訂訛》四十卷,考訂儒家十三經里的三部禮書,即《周禮》《儀禮》《禮記》,書雖失傳,但《明儒學案》概述了全書的主要見解:考訂《周禮》皆為天子之禮,為國禮;《儀禮》為公卿以下至庶人之禮,為家禮;《禮記》則是為《周禮》《儀禮》所做的傳注,其內容應當分附二書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