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成人大計:婚姻與科舉 十五

第三章 成人大計:婚姻與科舉

十五

這件事情不僅《年譜》有載,而且王守仁後來給門人講學,親口用它做過例子,可信度應該很高。所以這似乎可以說明的是,不但二十一歲的王守仁對朱子理學的認識竟然真有這麼膚淺,甚至在他學術成熟之後,對朱子格物論也沒有真正理解,而他的那些門人弟子竟然也沒有就此提出過任何懷疑。
既然這是一條明確有方法可依的成聖之路,躍躍欲試的王守仁就約起一位同樣躍躍欲試的錢姓朋友,既然父親的官署里種了許多竹子,那就從亭前的竹子格起吧。
理論上說,既然每一細微的事物都蘊含有完整的天理,那麼只要格一朵花或一片葉就足以認識全部的宇宙與人生了。但人的認識能力九九藏書畢竟有限,所以朱熹給出的方法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積月累,觸類旁通,最後由量變而質變,豁然開朗。
王守仁認為朋友的失敗只在於他精力不足,自己應當不至於如此。王守仁確實精力旺盛些,堅持了七天,但除了比朋友多受了四天罪之外,結果是一樣的。這一對難兄難弟自怨自艾,感嘆著要做聖賢實在太耗費精力了,普通人根本就沒有這麼大的精力,既然天分所限,索性不做聖賢也罷。
此時的王守仁和他的那位錢姓朋友,應該頗有幾分華生式的抱怨,而朱熹,很遺憾,他不可能像福爾摩斯那樣和「華生」共處一室,但假如這真的可能的話,他應該https://read.99csw.com會做出比福爾摩斯更深一層的解釋吧。事實上,從一滴水看出天下萬水之理這樣的說法,朱熹當真也說過的。那麼,從竹子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什麼來呢?
假使牛頓在場,他一定是第一個不服氣的。福爾摩斯當然也會有話要說:「一個邏輯學家不須親眼見到或者聽說過大西洋或尼亞加拉瀑布,他能從一滴水上推測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個生活就是一條巨大的鏈條,只要見到其中的一環,整個鏈條的情況就可推想出來了。」在《血字的研究》這篇故事里,華生初識福爾摩斯不久,在一本雜誌上讀到了後者化名寫下的一篇文章,在讀到上述內容之後,他的https://read•99csw.com反應是,不禁把雜誌往桌上一丟,大聲說道:「真是廢話連篇!我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樣無聊的文章。」
「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至此我們已經曉得打動了王守仁的這句話里究竟蘊含著怎樣一種複雜的思想。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其中都潛藏著完整的天理,只要憑著格物致知的方法,就可以體認天理,窺見整個宇宙的終極依據。對求知慾旺盛的年輕人而言,這確實太有吸引力了。
我們雖然不能苛求明朝人做出這樣的格物論,但無論如何,將竹子的表裡精粗細細研究一番的話,總還可以感受到一些天理造物的工巧,然後不必急於求成,在身邊的每件事上細細用功https://read.99csw•com,細細尋思,水到自然渠成。朱熹有一首流傳甚廣的《泛舟》詩:「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在「中流自在行」之前,總要有一番「枉費推移力」的煎熬,所以王守仁格竹子失敗,倒真怪不得朱熹。後來王守仁以心學對抗理學,招致了來自正統社會的鋪天蓋地的攻擊,怕也有他自己對朱子理學領悟太淺的緣故。
兩個人的起跑竟然有先有后,錢姓朋友搶了先,對著竹子冥思苦想、殫精竭慮,如是者一連三日,結果勞神成疾,再也堅持不下去了。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換作自己的話,會怎麼去格竹子。首先,要將竹子的「表裡精粗」做出細分,「表」這部分又可九*九*藏*書以做很多細分,諸如顏色、質地等等。單以顏色論,竹子為什麼是綠色?因為它的表皮吸收了其他可見光而反射了綠光,而綠光之所以是綠色,只因為這種波長的光經由我們的視網膜,被大腦解讀成綠色,所以顏色只是表象,它的本質其實是距離……
倘若朱熹真的教人這樣格物,儒家還有幾個人能倖存到明朝呢?王守仁顯然也想到過這一層,但他的解釋是,大家只是表面上尊奉朱熹,但沒有人真正按照朱熹給出的方法去做。接下來的話是,他自己曾經和朋友真的做過,做不通,所以證明了朱熹的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