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八章 知廬陵縣:走出龍場的第一程 四

第八章 知廬陵縣:走出龍場的第一程

翌日,武宗將張永彈劾劉瑾的奏疏交付內閣,將劉瑾降職,準備將他發往南京賦閑。但接下來的事情相當出人意料,武宗親自查抄了劉瑾的府邸,搜出私刻的偽璽及弓弩、甲胄,這顯然是謀反的鐵證。武宗這才動了真怒,劉瑾被凌遲處死,曾經依附劉瑾的官員亦一一作為逆黨被嚴厲清算,先前被劉瑾迫害的官員也被一一平反,史稱「一時朝署為清」。
回朝後,張永果然說動了武宗,連夜便逮捕了劉瑾,這是八月中旬的事情,即王守仁知廬陵縣的五個月後。事情的經過自有read.99csw.com一番驚心動魄,張永等人務求一擊致命,下手完全是分秒必爭的架勢。
這一場本該屬於順天應人的「義舉」敗亡得太快。游擊將軍仇鉞連用智計,使這一場史稱「寘之亂」的大事件僅僅延續了十九天時間,這簡直像是王守仁後來平定宸濠之亂的預表。
以劉瑾的精明,在當時的政治框架里無論如何也不會蠢到做改朝換代的打算,即便真要改朝換代,也不會蠢到私自準備玉璽和武器的程度,這倒很可能是張永和楊一清等人栽九-九-藏-書贓誣陷的結果。畢竟武宗對劉瑾感情極深,只要劉瑾不死,不消說到南京賦閑,就算是和王守仁一樣貶到貴州龍場,總還有死灰復燃的機會,將來誰能頂得住劉瑾這號狠角色的報復呢?唯一能定劉瑾死罪的,也就只有謀反這一途了。而謀反的鐵證,有什麼還能比私刻的玉璽和私藏的武器更有說服力呢?更何況武宗是個頑童一般的皇帝,這種戲劇化的情節最對他的口味。
劉瑾之死,細思之下很有幾分蹊蹺。史籍所載,劉瑾早有謀反的意圖,起因是有江湖術士向他「read•99csw•com泄露天機」,說他的從孫劉二漢當有「大貴」,他便信以為真地籌備如何「順應天命」去了。恰逢劉瑾的兄長去世,劉瑾便計劃在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十五日趁著百官來參加葬禮的時候起事,而張永平定安化王的捷報忽然抵京,恰恰請于這一天行獻俘禮。劉瑾要求獻俘緩期,張永擔心有變,提前進京獻俘,這才在千鈞一髮之際挽狂瀾于既倒。
那麼,張永既是武宗最信任的東宮舊人之一,又是劉瑾的死對頭,要想除掉劉瑾,張永自然是最理想的切入點了。楊一清於是藉九-九-藏-書著出兵在外的機會,對張永「曉以大義」,當然,起實質作用的只會是「曉以利害」。「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一貫如此。
武宗接到叛亂奏報之後,委派的總制軍務的大臣正是前述為王守仁的父親王華作有傳記的名臣楊一清;領兵平叛的武將是總兵官神英,神英受封涇陽伯,這個爵位原是靠著賄賂劉瑾得來的;照例還要有太監監軍,這個人選正是「八虎」之中的張永。
大軍未至,叛亂已平,楊一清卻不想就這樣輕易收場,他還有件大事要做:難得有機會能和張永單獨相處,一定要好九九藏書好拉攏這個人,天下大事就著落在張永身上了。
正所謂「小人之交甘若醴」,當年的「八虎」本就是個以勢利相交的團伙,危急時可以抱團死戰,而危機只要稍有緩解,很快就會陷入彼此傾軋的纏鬥里了。尤其在劉瑾一支獨大之後,處處壓制其他「七虎」,尤其與張永的矛盾最深,兩人甚至在武宗面前老拳互毆,顯見得再沒有半點轉寰的餘地了。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即王守仁就任廬陵知縣的一個月後,安化王朱寘打著誅劉瑾、清君側的名義在寧夏叛亂,將「正義之師」的檄文發往天下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