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五章 征思、田 二

第十五章 征思、田

是的,越是有才幹的官員越有生事的動機,因為事端越多,事態越大,自己立功的前景也就越好。如果一味清靜無為、與民休息,自己又該拿什麼政績來邀功請賞呢?這就是思、田之亂的原因所在,也是古往今來諸多社會亂象的原因所在。
嘉靖六年(1527年)六月,王守仁上疏推辭,主要意思有以下幾點:
6. 朝廷用人,不貴其有過人之才,而貴其有事君之忠。如果只有過人之才而無事君之忠,那麼他的才幹只會用來為自己謀利。(《辭免重任乞恩養病疏》)九*九*藏*書
3. 兩廣之役不過起於土官仇殺,並不似盜匪叛亂那般危急。姚鏌老成持重,一時失利只是兵家常事,只九_九_藏_書要多給他一點時間就好。
玩火者總有自焚的概率,被自己挑起來的事態總有大到自己無法收拾的時候。
5. 用兵之道,必須由一名主帥獨裁專斷。陛下不如專任姚鏌,委以全權,不責以一時之功。
現在我們看這六點意見都是實實在在的道理,然而儒家社會素來有三推三讓的傳統。每有任命,王守仁總要上疏推辭一番,有些僅僅出於儒家禮儀,有九*九*藏*書些真是出於肺腑,這不是從字面上可以輕易判斷的。
朝廷的解讀也許並非求之過深,而是真正讀懂了王守仁的心意。我們先看第六點,突兀地講起忠與才的關係,貌似很沒來由。但當我們聯繫王守仁在半年之後又上的一封奏疏,即《赴任謝恩遂陳膚見疏》,就會知道他真的對姚鏌有些看法,也真的認為這一場思、田之亂正是肇端于那些有才幹、貪功賞的大明官僚。
至於https://read.99csw•com後面的四個意思,朝廷做出了官場風格的標準解讀:你既然說不方便和姚鏌合作,那很好辦,讓姚鏌致仕,由你王守仁全權專征。
2. 雖然對於陛下的任何差遣,我作為臣子都義不容辭,但身體狀況實在不允許,自己死於兵甲勞頓事小,耽誤了國家大事就不好了。
4. 我只是一介書生,不習軍旅,以前的戰績純屬僥倖。我自問才幹不及姚鏌,對兩廣軍務的了解更不及姚九*九*藏*書鏌,如果讓我和姚鏌合作,一旦有了意見分歧,反而會限制姚鏌發揮。
站在朝廷那邊,儘管看著王守仁白紙黑字感謝君恩,但誰都心知肚明,朝廷確實對不起王守仁,他就算心懷怨望,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在奏疏里的前兩個意思,就當場面話看看好了。
1. 宸濠之亂以來,自己屢遭讒言陷構,朝不保夕,幸而陛下即位,英明神武,給我太多的褒獎。我很感激陛下的恩德,粉身碎骨無以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