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五章 征思、田 十二

第十五章 征思、田

十二

嘉靖七年(1528年)七月初十,王守仁上奏《八寨、斷藤峽捷音疏》,如此總結這奇迹般的一戰:
確實這次戰功不同於以往。以往總有人議論贛州諸賊不過爾爾,寧王只是一介庸主,總之全是不值一提的角色,言下之意,王守仁的名聲也只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罷了。這樣的譏諷伴隨了王守仁許多年,但是,誰敢小覷「瑤賊」呢?
從學術上說,「人溺己溺,人飢己餓」,這自然是義不容辭的事情;從現實著眼,眼下確實是最好的時機,不僅民心可用、軍心可用,就連盧蘇、王受也正沉浸在感恩的熱忱里,而且思、田初定,馬放南山,這也正是「瑤賊」最懈怠的時候。
見說韓公破此蠻,豼貅十萬騎連山。
遷賓玉石分須早,聊慶雲霓怨莫遲。
……乃今於三月之內,止因湖廣便道之歸師,及用思、田報效之新附,兩地進兵,不滿八千,而斬獲三千有奇,巢穴掃蕩,一洗萬民之冤,以除百年之患。此豈臣等知謀才略之所能及,皆是皇上除患救民之誠心,默贊于天地鬼神,而神武不殺之威,任人不疑之斷,震懾遠邇,感動上下;且廟廊諸臣咸能推誠舉任,公同協贊,惟國是謀,與人為善。故臣等得以展布四體,無復顧慮,信其力之所能為,竭其心之所可盡,動無不宜,舉無弗振,諸將用命,軍士效力,以克致此。雖未足為可稱之功,而朝廷之上所以能使臣等獲成是功者,實可以為後世行事之法矣。不然,則兵耗財竭,凋弊困苦之餘,僅僅自守,尚恐未克,而況敢望此意外之事哉?https://read.99csw.com九-九-藏-書
豈是人謀能妙算?偶逢天助及師還。
這場勝利在戰術上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即「事舉而遠近不知有兵興之役,敵破而士卒莫測其舉動之端」,這是王守仁用兵的一貫原則。一切指揮調度盡在煙霧下進行,非但遠近百姓都不知道有戰事即將發生,即便士兵在破敵之後仍然不明白為什麼勝了,不明白之前的各種調遣都有怎樣的用意,而且都是以微小的代價換取驚人的戰果。
從當時的詩作里,我們看得出王守仁對這場戰功很有幾分掩飾不住的自得。《破斷藤峽》將平定思恩之亂比作大舜舞干戚平定三苗:
誠然,沒有人膽敢小覷「瑤賊」,所以弔詭的是,流言九九藏書蜚語非但沒有被結結實實的事實打倒,反而尋到了新的突破口。畢竟「瑤賊」擾動兩廣百余年,多少次名將挂帥大軍征剿都奈何不得他們,以至於當朝廷接到王守仁的捷報,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竟然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王守仁怕不是在冒功請賞吧?
而今止用三千卒,遂爾收功一月間。
窮搜極討非長計,須有恩威化梗頑。
……自思、田多事,兩地之賊相連煽動,將有不可明言之變,千里之間,方爾洶洶朝夕。今幸朝廷威德宣揚,軍門方略密授,因湖廣之回兵而利導其順便之勢,作思、田之新附而善用其報效之機,翕若雷霆,疾如風雨,事舉而遠近不知有兵興之役,敵破而士卒莫測其舉動之端。兩地進兵,各不滿八千之眾,而三月報績。共已逾三千之功,蓋其勞費未及大征十之一,而其斬獲加於大征三之二,遠近室家相慶,道路歡騰,皆以為數十年來未見其斯舉也。read.99csw•com
決議迅速成型,王守仁再次表現出了奇襲的本領。就在處理平定思、田之亂的善後事宜時,兩廣之地一派偃武修文的溫和氣象,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當「瑤賊」驟然看到官軍的時候,勝負其實已成定局。王守仁總共動員的兵力不過八千,歷時不過三月,卻斬首三千餘眾,百余年不治的「瑤賊」痼疾竟然就這樣輕易解決了。
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時。
我們讀這份奏疏,會發現王守仁半點都不謙虛,全無謙謙君子的溫存做派,雖九_九_藏_書然也說足了「此豈臣等知謀才略之所能及,皆是皇上除患救民之誠心」云云的客套話,但這不過是官場慣例,任誰表功都要拷貝來這樣一個官八股的模板。所以推想原委,一來這是做統帥必須做的,即便自己甘於淡泊,但總要竭力為手下人爭取利益;二來這也是心學註定,得心之所安,得意便得意了,全無遮遮掩掩的必要。
《平八寨》以韓雍當年「豼貅十萬騎連山」反襯自己「而今止用三千卒,遂爾收功一月間」,當仁不讓前賢,即便頸聯將功勞歸於「偶逢天助」,但這話已經怎麼看都是場面話:
才看干羽格苗夷,忽見風雷起戰旗。
嗟爾有司懲既往,好將恩信撫遺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