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講道錄 第二十八講

講道錄

第二十八講

第二條路是一條沒有路的路,是既自由而又受約束,在那裡,人們既無有意志,又無有影像,從而遠遠超越于自己以及萬物之上,然而,雖然如此,這樣的人們卻還是沒有能夠獲得實質性的持續存在。基督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他說:「彼得,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血和肉在指示你,當你呼喚我『上帝』時,這乃是表明你已經升躍到了理性: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的」(《馬太福音》,16章,17節)。聖彼得也並沒有見到上帝的真身;但他靠著天父的力量得以超脫一切被造的理解力而進入到「永恆之外圍」。我說:在不知不覺之中,他被天上的父以他滿腔的愛心用暴風雨般的力量捕捉到一個高入雲霄的靈裏面去,這個靈靠著天父的威力而得以超越於一切的理解力之上。在那裡,從上面下來有聲音進到聖彼得裏面,這聲音,是一種能讓被造物聽得懂的甜蜜的聲音,但又是擺脫了一切感性的情趣,是來自於神人合一的單一的真理,是來自於與天上聖父和聖子一列的那一位。我可以大胆地說,假如聖彼得當時就能直接在上帝的本性之中看到上帝,就像他以後做到的那樣以及像聖保羅在第三層天所經受到的那種提升一樣,假如是這樣,那麼,即使是最高貴的天使所說的話,他都會覺得是粗淺的了。然而,他往往說了一些我們親愛的基督當時還並不需要的甜蜜的言語;因為,他是看到了心和靈的根基,他是超脫了真實的即時即刻而直接站立到上帝的前面。聖保羅是這樣認為的,他說:「有一個人,他被提升,並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哥林多后書》,12章,2—4節)。你們由此可以認識到,聖彼得還只是剛剛站立在「永恆之外圍」,他還沒有看到在一統之中的上帝,還沒有在他特有的存在之中看到他。
現在請注意,什麼是「永恆之外圍」。靈魂有三條路可以通往上帝。一條是:做各種各樣的「事業」用火熱的愛在所有的被造物裏面去尋找上帝。大衛王就是這麼想的,他說:「我已經在萬物之中尋找安寧」(《便西拉智訓》,24章,11節)。
對於馬大,也是如此。所以她會說:「主啊,請吩咐她來幫助我」,她就好像是要說:我的妹妹覺得她只要坐在你腳前得到了你的安慰她就能夠如她所願了。現在請你讓她知道這是不是這樣,叫她站起來,從你這裏走開!另外,這也是一種體貼,只是沒有直說而已。馬利亞則是滿懷著期望,她極力追求著,卻不知道追求什麼,她渴望著,卻不知道渴望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懷疑,即馬利亞坐在那裡,更多地是為了獲得美好的感覺,而不在於獲得心靈上的收穫。所以馬大說:「主啊,叫她起來吧。」因為,她怕馬利亞會始終留戀這種美好的感覺,就此停止不前。這時,基督回答她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惱。有一件事是不可少的!馬利亞已經選擇了最好的部分,是不能從她那裡奪去的。」基督對馬大說這話,不是在責備她,而只是為了告訴她和安慰她,馬利亞會如她所願的。read.99csw.com

聽聽奇事吧!奇哉:既是站在外面而又是站在裏面,既是包容萬物而又是完全被包容的,既是在觀看而又是被觀看的,既是主動而又是被動——這就是使得那將親愛的永恆合而為一的靈得以保持在安寧之中的那個目的地所在了。
我們那些頭腦簡單的人錯誤地認為,他們可以使得他們的感官絲毫感覺不到那些感性的事物在即時即刻的存在。其實這是做不到的。我絕沒有辦法讓折磨人的雜訊在我的耳朵里變得像優美的提琴聲一樣地悅耳。然而,人們還是可以做到,用他們的洞察力去感受這樣的折磨人的雜訊,讓一種由知識而形成的意志去支持這樣的洞察力,並且去命令那(感性的)意志不要為此而煩惱,這樣,意志就會說:我樂意於此!你們看,這樣一來,奮鬥帶來了樂趣;因為,凡是人必須刻苦奮鬥才能夠得來的,就都會使得他從心底里感到高興,才會結出成果來。
這第三條路,雖然也叫做「路」,然而卻是一種「在家」,這就是:是在上帝的特有的存在之中直接看到上帝。現在,親愛的基督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成為人身的基督,在父裏面的基督,在靈裏面的基督,這就是這三個:道路、真理和生命,而所有這一切都在親愛的耶穌裏面合而為一。在這條道路之外,所有的被造物形成了包圍圈和「中介」。然而,走這一條路就得以由上帝父神的「道」之光而被引入到他裏面去,又得以被他們二者的「靈」之愛所護圍:這確實是超越出了人們在道裏面所能夠理解到的一切。
如果這一切都做到了,那麼,上帝就會進一步深入到靈魂的根基里去:這就是永恆的意志,它有著聖靈的充滿著愛的誡命。這時,靈魂會說:「主啊,請你把你的永恆的旨意所是的,也注入給我!」如果它以這樣的方式做到符合我們前面所說到的要求,從而取悅于上帝,那麼,親愛的父就會將他的永恆的道注入到靈魂裏面去。
現在,有一些人甚至想要乾脆什麼事都不再去做了。我說:不可如此!自從門徒們接受到聖靈的那個時刻起,他們就開始做出種種的德行。所以:當馬利亞還坐在我們的主的腳前時,她還是在學習,她是才進學校學習如何生活。而到了後來,當基督已經升天而她也已經接受到聖靈時,她這才侍奉主,遠涉重洋去宣講主的道,併為使徒們服務。只有當聖者們成聖的時候,他們才開始做出種種德行;因為,只有這時,他們才在為永恆的福樂積聚寶藏。這以前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償還欠債和逃避懲罰。我們在基督身上又找到了這方面的一個見證:從上帝成為人和人又成為上帝這一開始起,他就一直為我們的福樂而做著各樣的事情,直到最後他在十字架上死去。他整個的身心無一不在施行德行。
聖路加在福音書里寫道:「我們的主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她有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我們的主的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馬大伺候我們的主,很是忙碌」(《路加福音》,10章,38/40節)。
願上帝扶助我們,讓我們真正效學他施行真正的德行。阿門。
那為什麼基督叫「馬大,馬大」,接連叫了兩次她的名字呢?伊西多爾說:毫無疑問,在上帝化身成為人以前和在這以後,凡是他不稱呼其名字的人,都已經消逝;他不稱呼名字的那些人,都是有疑點的。我現在把基督的永恆的知識稱為基督的「按名稱呼」:就是還在創造萬物之前自從永恆以來就始終不渝地記載在「聖父—聖子—聖靈」這本永存的書裏面。在這本書里按名字稱呼到的,以及如果基督已經確實用名字稱呼過的,這樣的人就不會消逝。摩西就證實了這一點,上帝自己就對摩西說了:「我按你的名字認識你」(《出埃及記》,33章,12節),而基督對拿但業說:「當你躺在無花果樹底下時,我認識你了」(《約翰福音》,1章,50節)。無花果樹,這意思就是指一種絕不拒絕上帝的心情,它的名字自從永恆以來就已經寫在上帝裏面。以此足以證明,凡是基督出於永恆的道(即從那永恆的書里,從自己那裡)而在他降世為人時親口稱呼名字的,就都不曾消逝,並且以後也不會消逝。九*九*藏*書
大師們說,上帝對任何人都是願意使得他們在精神上和感性上得到最大的滿足。至於上帝在精神上使得我們滿足和在感性上也滿足我們,這二者,可以從上帝的好朋友那裡清楚地加以區分。感性上給予滿足,這是指上帝賜給我們安慰,賜給我們歡樂和知足;就內在的感官而言,上帝的好朋友是不會由於這些東西而感到嬌寵的。反之,精神上的滿足則是指靈裏面的滿足。我在說到精神上的滿足時,是假定那靈魂的最高的樹梢不會由於各種高興的事情而彎曲下來,不會淹沒在自我得意之中,而是對其顯示出堅定的毅力。只有當被造物的是憂是喜都不能使得靈魂的最高的樹梢彎曲下來時,只有這樣,人才得以處於精神上的滿足。我是把一切在上帝之下能感知到的東西都稱之為被造物的。
那為什麼他兩次稱呼馬大的名字呢?他是要說明,無論是暫時的財富還是永恆的財富,凡是一個被造物能夠擁有的,馬大都擁有。他第一次叫馬大,他意思是說馬大在今世暫時的行為方面是完美無缺的。他第二次叫馬大,則說明凡是永恆的福樂所必要的東西她也一無所缺。所以他說:「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惱」,意思是說:你是處身於事物的一旁,但事物並不在你裏面。可是,是那些在從事「事業」而遇到阻礙的人,才會憂慮重重。反之,按照永恆的光的榜樣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事務的人,是不會受到任何阻礙的。人們處理「事務」,是從外部來做的,反之,如果是人們殫智竭力發自內心來做的,那才是「事業」。這樣的人,是處身於事物的一旁,而不是陷入在事物裏面。他們雖然是站立在一旁,但他們所得到的一點也不少,他們就好像是站在上面,站在永恆之邊界上面。我說是「站立在一旁」,因為,他們以所有的被造物為「中介」。有兩種「中介」。一種中介是:沒有了它我就不能進到上帝裏面去,這就是處於時間之中的事務和「事業」,而這並不削弱永恆的福樂。那另一種中介是:正好是超脫於前面的那種中介。因為,我們之所以讓我們置身於時間之中,乃是為了將通過理智的「事業」而變得在時間上靠近於上帝和類似於上帝。聖保羅也這樣認為,他說:「要克服時間,因為所過的日子是邪惡的」(《以弗所書》,5章,16節)。「要克服時間」,這意思是說,我們應該毫不懈怠地在理性之中向上攀升到上帝那裡去,就是說,並不是靠那些形形色|色五光十色的表象,而是立足於合乎理性而又生氣勃勃的真理之中。至於「所過的日子是邪惡的」,你們應該如此來理解:「日子」是針對「夜晚」而言的,因為,如沒有夜晚,那也就沒有什麼日子了,也就不會有人再談起什麼日子了,因為,這樣一來,一切的一切就都成了一種光了。而保羅正好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一種與黑暗並存的光亮的生活,實在是太渺小了,這黑暗,會讓那崇高的心靈看不到或看不清永恆的福樂。基督也這樣認為,他說:「應當趁著有光的時候行走」(《約翰福音》,12章,35節)。因為,凡是在光裏面做事的人,就向上攀升到上帝那裡去,得以擺脫掉所有的起中介作用的東西:他的光就是他的「事業」,而他的「事業」也就是他的光。read.99csw.com
現在馬大說:「主啊,請吩咐她來幫助我。」馬大並不是出於不滿而這樣說的;她是出於好心才這麼說的。我們應當稱之為是一種寵愛,是一種逗趣。為什麼呢?請注意!她發現,馬利亞整個的靈魂都陶醉了。馬大對馬利亞的認識,勝過馬利亞對馬大的認識,因為她已經生活得很久了,而生活確實是提供了最寶貴的知識。生活使人們可以勝過一切今生在上帝之下所能夠達到的東西去更好地認識樂趣和光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要比這些東西所能夠賦予的永恆之光更為純真。那永恆之光總是只能使我們認識我們自己以及上帝,但卻不能認識到沒有上帝的我們自己。可是,在人們眼睛只看到自己的時候,那他們就更加敏銳地感知到等同與不等同二者之間的區別了。聖保羅和異教的大師都證實了這一點。聖保羅在他那次使他狂喜的時刻里在心靈之中見到了上帝與他自己一起在上帝裏面;然而,他並沒有直觀地在上帝裏面仔細認清各樣美德。這是由於他並沒有實際去實施各樣美德。反之,異教的大師們卻是通過對各樣美德的實施而達到了很高的認識,所以他們對任何一樣美德都具有直觀的認識,比起保羅或者某個聖者在其初次的狂喜時刻里的認識要來得更仔細。
現在我們再回到我們的論述,看看親愛的馬大以及所有上帝的朋友們是如何得以「在思慮一旁」,但並不「陷於思慮」。如果這樣,那麼在時間之中所做的事就也像以某種方式把自己與上帝連在一起一樣地高貴;因為,這樣所做的事也會像那能夠讓我們分得的至高的東西一樣地把我們帶到上帝那裡,惟一例外的是還做不到在上帝的純真的本性中看到上帝。所以基督說:「你是站在事物之一旁,站在思慮之一旁」,他意思是說,她(馬大)是用一些較低下的力量在遭受思慮煩惱,因為,她並沒有為心靈之甘甜所迷醉。她是站在事物之一旁,而不是陷於事物之中;她是單獨在一旁,是與這些事物分割開來的。
Intravit Jesus in quoddam castellum,et mulier quaedam,Martha nomine excepit illum etc.(Luc. 10,38)
九_九_藏_書督說:「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惱。」馬大是個明理的人,她所做的「事業」不會對她有所阻礙。她的所作所為,都引導她走向永恆的福樂。這永恆的福樂固然也是以某種方式需要經過中介的,然而,如果能夠具有高貴的本性和不懈的努力,以及具有上面所提到的那種美德,那還是大大有助於此的。馬利亞在她成為(成熟的)馬利亞之前,先就要成為(這樣一位)馬大;因為,當她仍然還坐在我們的主的腳前的時候,她就還沒有成為真正的馬利亞。她有了馬利亞的名字,但在她的存在之中她還沒有成為真正的馬利亞;因為,她還只是心滿意足地坐著,還只是進了學校剛剛在學習如何去生活。而馬大卻已經是明理的人了。所以她說:「主啊,叫她站起來」,她好像是在說:「主啊,我希望她不要這樣心滿意足地坐著;我希望她要學習如何生活,希望她真正學到手:請叫她站起來,讓她得以成為完善。」當她還坐在基督的腳前時,她還沒有被稱為馬利亞。我要稱之為馬利亞的,應當有著良好鍛煉的軀體,又順從於智慧的教導。而我稱之為順從的,乃是使得意志符合於那「一統」所要求做到的。
那感性的意志渴望得到教導,企望能聆聽到真正的導師。
對親愛的馬大,也是如此。因此,他對她說:「有一件事是不可少的」,是一件,而不是兩件。我和你,一次性地被那永恆的光所圍繞——這就是「太一」了。而那個「一分為二的太一」,卻是一個燃燒著的靈,它超越于萬物之上,但又在上帝之下,居於永恆之外圍。之所以說它是一分為二,乃是因為它並不直接見到上帝。它的認知以及它的存在,或者說,它的認知以及認知之影像,都絕不會成為「一」。而只有當上帝是在心靈上完全脫離開了影像而被見到的時候,人們才是見到了上帝。到那個時候,一才成為二,二也成為一,分為二的光和心靈又在永恆的光的被圍繞之中而合而為一。
在我們的行為中,有三點是尤其要做到的。這就是:人們應該有條理地、富有見識地和審慎地做事。我之稱為「有條理地」,是指在各個要點上都與那至高的東西相適應。我之稱為「富有見識地」,是指人們在當時再也不知道還有什麼較之更好的東西。而我之稱為「審慎地」,是指人們在做善良的事情時應當要時刻注意到是否能夠感知到那充滿活力的真理。有了這三點,就能夠引領人們靠近上帝,能夠使人們從中得益,就像當年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荒漠中感受到的各樣欣喜一樣。
這一件事是什麼呢?這就是上帝。這個,是所有的被造物都必不可少的;因為,假如上帝將自在地屬於他的東西都抽走,那麼,所有的被造物就都會變得一無所是了。倘若上帝從基督的靈魂里把屬於他的東西都抽走,也即把使得這靈魂的靈得以與永恆的上帝合而為一的東西都抽走,那麼,就會使得基督成為純粹的被造物了。所以,人們非常需要那一件事。
有三件事使得馬利亞坐到我們的主的腳前。第一件是:上帝的仁慈已經圍住了她的靈魂。第二件事是一個重大而又說不清楚的要求:她有追求,卻不知道去追求什麼,她有願望,卻不知道願望什麼!第三件事是她從那永恆的道裏面汲取到的由基督的口裡流出來的那種甜蜜的安慰和https://read.99csw.com極大的喜悅。
那由理性照亮的意志,就在於去追隨耶穌基督以及聖者們的所有的事迹,這就是說,做到嚴以律己,端正自己的所言和所行,事事向著至高者看齊。
現在,讓我來對你們說說美德里所包含的教義!行美德的生活,有三點是與意志相關的。第一是:在上帝裏面放棄意志,因為,人們必須去完成他們所認識到的,不管是在擺脫之中還是在接納之中認識到的。一共有三種意志。一種是「感性的」意志,第二種是「由理性照亮的」意志,第三種是「永恆的」意志。
掃羅(即以後的使徒保羅)皈依紀念日。
現在基督說道:「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惱,而不是只為一件事。」這意思是說:如果一個靈魂不做任何的「事業」,純真而單一地向上攀升,站立在「永恆之外圍」,那麼,當它受阻於某個作為「中介」的東西時,它就會「思慮煩惱」,使得它再也不能在那裡滿懷喜悅地站立在上面。一個這樣的人,就由於這某個東西而思慮煩惱,就陷入了憂慮和困擾之中。但是,馬大卻懷有久經考驗的美德,她具有的是不受任何事物阻礙的擺脫了各樣憂慮的心情。所以,她希望的是讓她的妹妹亦然如此,因為,她發現她妹妹實質上還沒有達到如此的境界。出於一個崇高的理由,她希望馬利亞也置身於一切屬於永恆的福樂的東西之中。所以基督說:「有一件事是不可少的!」
而也有三件事在驅使著馬大忙著伺候基督。第一件事是她已年長,她具有最最熟練的伺候能力。因此她相信,沒有人會比她更適合於做這個事情。第二件事是經過深思熟慮知道如何能夠使得愛心得到最佳的表現。第三件事,那就是對所愛的來客的高度的敬重。
現在,我們有些頭腦單純的人會說,我們應該使我們達到如此的完善,使得沒有什麼歡樂可以打動我們,對一切喜怒哀樂之事都無動於衷。這樣說是不對的。我要說,還從來沒有過一個這麼偉大的聖者,他會是絕對不可被打動的。反之,我說,在今世生活中倒是有這樣的聖者,確實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使他們離開上帝。難道你們錯以為,只要有一些什麼言語能夠激起你們的喜怒哀樂,那你們就是不完善了嗎?不是這樣!即使基督也不是如此;他通過他所說的話讓大家知道這一點:「我的靈魂甚是憂傷,幾乎要死」(《馬太福音》,26章,38節)。基督所說的話是如此悲傷,哪怕所有被造物的悲哀都集中到一個被造物上面,也不會比基督的悲哀更痛苦了。而這卻是來源於他的本性之高貴,來源於屬神的本性和屬人的本性在他裏面達到的神聖的合一。所以我說:還從來沒有過一個聖者會對是甘是苦都無動於衷,而且以後也不會有的。誠然,有時在這裏或那裡,由於上帝的仁慈愛心和奇迹的作用,在一個人為了自己的信仰或者別的什麼東西而遭人責罵時,他會被恩典所充滿,以至於可以完全置個人的悲喜于不顧。這樣,一個聖者可以做到任何東西都不會使他離開上帝,雖然內心受著折磨,不能蒙受到恩典,但是他的意志仍然執著地信奉上帝,說道:「主啊,我屬於你,你也屬於我!」不管這樣的人會遭遇到什麼,都對永恆的福樂沒有什麼阻礙,因為這並沒有向上侵犯到心靈的最高的枝梢,而正是在那裡,他是跟上帝的至愛的旨意合而為一的。
「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路加福音》,10章,38節)
馬大害怕的是她妹妹會心滿意足地迷戀于甜蜜之中,她希望她妹妹能跟她自己一樣。因此,基督說話了,意思是說:放心吧,馬大,她也已經選擇了最好的部分。她會迴轉過來的。一個被造物所能夠分得的最高的東西,她都能夠分得到:她將像你一樣地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