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六章 龍場悟道 七

第六章 龍場悟道

這樣講倒也沒錯,不過王守仁到底是自己從九死一生中悟得的,並非剿襲來的。陸九淵的名頭之所以沒有王守仁響亮,一來因為他不曾如後者這樣提煉出簡明易誦的口號,二來他沒有炫目的事功來為自己的學說加分,三來心學在明代的現實意義遠較在宋代高。這就是世道人心的基本規律,任誰都無可奈何。
再進一步來說,學習就其最本質的意義而言,並不是使我們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而是使我們能夠妥善地「應對」世界。所以古希臘的智者們才會認為「為求知而求知」是一種高貴的行為,當然這種高貴的行為註定只會成為少數人的事業。
更深一層來說,這其實算https://read.99csw.com是所有群居動物的一種根深蒂固的生存本能,即模仿並追隨強者。我們都是在模仿與追隨中學習的,小孩子總會模仿並追隨大人,青少年總會模仿並追隨明星,模仿與追隨能力是最本質的學習能力。今天我們仔細觀察小孩子的行為,會發現一個很經典的模式:尤其在兩歲到五歲的階段,即天性尚未被教養馴化的階段,他們總會模仿並追隨比自己大一點的孩子,還會「殘忍地」拒絕那些年紀較小的孩子的示好。「攀高踩低」這種在道德標準里備受鄙夷的人格其實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存優勢。
王守仁的學說之所以被歸入心學九*九*藏*書,道理正在於此。自宋代起,儒學分為理學與心學兩途,理學以朱熹為代表,心學以陸九淵為代表,前者譏諷後者空疏,後者譏諷前者支離。後來是理學而非心學被尊為官學,是一件很可以理解的事情,孰對孰錯姑且不論,至少理學門徑清晰,學術系統里的評判標準也更容易把握,很便於學者入手,心學卻很像慧能以後的禪宗,門徑模糊,標準不清,譬如你我都向內心求道,但你悟的道和我悟的道全不是一回事,天知道誰是正道、誰是邪道。
日間思慮太勤,答案忽然在夜間出現於夢裡,人類歷史上一些重大的發現是以這種近乎不可思議的方式出現的,譬如門捷列夫九-九-藏-書總結出元素周期表,譬如王守仁在這一天的夜半時分悟出了格物致知的真諦。夢寐之中,彷彿有人說著什麼,王守仁豁然開悟,不覺歡呼雀躍,將從人們駭得不輕。
這種思維方式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的,我們在面對難關的時候也會想:如果換作雷鋒,他會怎麼做;如果換作喬布斯,他會怎麼做……總之,被我們視為人生楷模的人,他們會如何應對我們正在面對的難關?
值得我們留意的是,有學者認為陽明心學只是一種大雜燴一樣的東西,缺乏原創性,即以龍場悟道而論,所悟的內容難道不是陸九淵早就講過的嗎?
絕境中的問題註定與高貴無緣,「聖人處此,更有九九藏書何道」,這無關哲學,而僅僅關乎生存。
此情此境,在王守仁心裏激發出一個影響深遠的哲學問題:「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倘若孔子、孟子處在他這樣的處境,他們會怎麼做呢?
從王守仁的這段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意志力在何種程度上影響著生理機能。王守仁日夜端居澄默,積極做著正能量的心靈建設,終於胸中洒洒,平靜自若,而陪著他一路到龍場驛的從人反而盡數病倒了。在這等極端環境中,主僕關係只好暫時顛倒過來,王守仁親自劈柴燒水,煮粥來伺候從人,還要兼職心理醫生,經常給他們唱些家鄉小調,再講幾個笑話,當氣氛活躍了,心情好轉了,病情也就漸漸痊癒了。
王守九_九_藏_書仁在這一刻所悟到的,即《年譜》所謂「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即「道」就存在於人的天性里,或者說每個人的心裏都有著完整無缺的「道」,所以求道應該向內心去求,從前向外界事物中求道純屬南轅北轍。
其實在儒家系統里,王守仁的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回答。君子憂道不憂貧,設若聖人處在此情此境,對一切艱難險阻都會安之若素,只會繼續安心向道,心志不會有絲毫動搖。任何一名儒家知識分子都會給出類似的解釋,因為儒家經典里清清楚楚地這麼寫的,但是,當書本上的標準答案所要應對的不是試卷,而是真真實實的險狀時,老生常談的問題忽然有了重新思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