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知行合一 七

第七章 知行合一

多年之後,弟子舒芬(字國裳)請王守仁為自己寫一幅字,內容是「拱把桐梓」一章,以便時時誦讀反省。「拱把桐梓」一章出自《孟子·告子上》,大意是說人們對桐樹、梓樹的幼苗都曉得如何培養,卻不曉得如何做自我修養,難道人們愛樹苗勝過愛自己不成?
舒芬選孟子這段話來做座右銘,似乎怎麼看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王守仁寫到自我修養那一句時,忽然放下筆,對在座的弟子們笑道:「舒國裳考中過狀元,難道還不知道自我修養,需要靠座右銘時時提醒自己嗎?」言者似不經意,聽者卻無不汗流浹背。https://read•99csw•com
《孟子·告子上》,就在「拱把桐梓」一章之後不幾段處,孟子做了一番「天爵」與「人爵」之辨:仁義忠信、樂善不倦,這是天爵;公卿大夫,這是人爵。古人修養天爵,人爵隨之而來;今人修養天爵來求人爵,在獲得人爵之後便扔掉了天爵,這真是太糊塗了,這樣下去最read.99csw•com終會連人爵也一道喪失的。
王守仁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社會,儒家學術早已淪為從書本到書本的死知識。大家讀聖賢書不是為了學聖賢、做聖賢,而是為了考中科舉,從此躋身官僚階層,盡情享受由這些死知識帶來的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少年王守仁講出讀書做聖賢的志向時才會被人哂笑,原本光明正大、不言而喻的道理在一個黑白顛倒的世界里只會顯得荒唐,而荒唐的、應受到哂笑的本該是這個黑白顛倒的世界。
這就意味著大家九九藏書對「不能隨地吐痰」的認識僅僅從書本到書本,可以從容應對關於這項內容的各種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可以在試卷上贏取高分,而一旦考試通過,這些知識就變得毫無用處了。有些人,譬如舒國裳那樣的人,終於認識到「不許隨地吐痰」確實是生活中一個重要的修養,但那時候就需要以新的心態對這些早已倒背如流的舊知識重新學一遍。
孟子時代的「現實問題」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後的王守仁時代仍然是個現實問題,狀況還要嚴峻很多。沒辦法,這就是體制的篩選功能所致。人的天性https://read•99csw.com就是追名逐利的,這是寫在每個人身上的核心密碼,無論如何也塗改不掉。當聖賢書成為通往名利場的門徑時,也就意味著人們對「淡泊名利」的知識愈精通,就愈容易在名利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換言之,「淡泊名利」的知識變成了追名逐利的利器,聖賢書自然會變了味道,而那些對「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巧詐的生存策略最遊刃有餘的人,亦即那些最沒有操守的人,才最容易攀爬到名利場的塔尖,成為萬人矚目的現實意義上的人生贏家。
聽者汗流浹背,是因為這句話太平常,平常得所有人九_九_藏_書都應該想到,卻偏偏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孟子》是讀書人必學必背的功課,「拱把桐梓」一章對當時的所有讀書人而言都不陌生,而四書循序漸進,從《大學》《中庸》《論語》一路讀到《孟子》,儒家君子的自我修養之道早已經是讀書人熟得不能再熟的內容,更何況對於舒芬這位狀元郎而言?這就好比今天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要把一幅寫著「不能隨地吐痰」的標語貼在書房的牆上,隨時警醒自己千萬別做隨地吐痰的事。這當然很荒唐,然而更荒唐的是,當他真的把這幅標語貼好之後,竟然沒有人覺得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