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三章 宸濠之亂 四

第十三章 宸濠之亂

這真是好大的一盤棋,簡直令人懷疑王守仁一再請退的上疏只是故作姿態或故布疑陣。當然,他有充足的請退理由:祖母已經百歲高齡,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一日不如一日。聖朝以孝道治天下,即便不準王守仁致仕,但准他回家養病總是在情在理的。沒想到又是王瓊力排眾議,讓王守仁趕往福建,去平息當地剛剛爆發的兵變。當然,九九藏書這也許又是兩人的一次「心照不宣」,一切謀划都是圍繞著寧王而生的。
從湯、武革命的角度來看,以暴易暴、改朝換代可以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只要出發點不是個人野心,而是天下的福祉。寧王以湯、武自居,將武宗皇帝置於夏桀王和商紂王的位置,李士實、劉養正以伊、呂自居,渴望輔佐明君,撥亂反正。王九_九_藏_書守仁不便當面指斥寧王不配與湯、武相提並論,便含蓄地指出李士實、劉養正這些人並非伊、呂,而自己將會堅守夷、齊的態度,絕不會有半分妥協。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寧王終於反了。
王守仁道:「若有伊、呂,何患無夷、齊?」
正是從這一番打機鋒式的對話里,王守仁確信寧王必反,這才read.99csw.com派冀元亨到寧王府,真實意圖是在寧王府里安插一名間諜。他同時上疏朝廷,表面上為平定南、贛、汀、漳的匪患請求提督軍務的權力,而項莊舞劍的真正用意是在寧王身上。王瓊與王守仁心照不宣,為後者創造了一切便利條件——這正是在平定宸濠之亂以後王守仁在捷報中將功勞全部歸於兵部的緣故。(《今言類編》)
九_九_藏_書守仁話中帶刺地應道:「即便真有湯、武,也需要伊、呂的輔佐。」
寧王道:「只要有湯、武,就一定會有伊、呂。」
鄭曉,少王守仁二十七歲,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是一個通曉軍事、廣有著述的人。據鄭曉《今言》,王守仁初見寧王時佯言售意,試探後者的心思。當時寧王大談時政缺失,李士實適時地發出了一句大read•99csw•com不敬的感嘆:「當今世上難道就沒有湯、武嗎?」
這是儒家的機鋒。商湯王、周武王是儒家系統里偉大的革命家,雖然是以下犯上,但推翻了暴政,建立了美好的新王朝。伊尹、呂尚分別是商湯王和周武王的謀士,俱是儒家推崇的賢臣。伯夷、叔齊不贊同周武王以暴易暴的做法,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態餓死在首陽山的隱居處,同樣得到了儒家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