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古典文學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係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于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于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

  • 圍爐夜話

    圍爐夜話

    此書所談及的人生處世理念景響和造就了很多中國人的處世文化,而中國人處世文化中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處世乃由文化而定,大智慧者,能引導並成為楷模,能獨善其身;世偽者或油滑、或臆測、或作假、或自縛、或自擾,不一而足。正確對待人生,養成坦蕩、謙恭品格,此為一;借鑒人生處世多些對人對事的理解,豐富人生文化內涵,此為二。讀此書,即可達此目的。

  •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

    在幾千所的中國文言小說史上,《聊齋志異》的地位就如同《紅樓夢》在中國通俗小說史上一樣,是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

    作者蒲松齡在繼承魏晉志怪和唐宋傳奇傳統的基礎上,以雋永之筆、博愛之情寫就《聊齋志異》,使其如奇峰突起,達到了中國文言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聊齋志異》是蒲松齡一生精力所聚之書。他自幼便以氣節和才華自負,但卻命運坎坷,科舉失敗,內心鬱結,不得已,轉而創作。所以,《聊齋志異》是蒲松齡藉以抒發內心憤懣、寄託生活理想的作品。

    《聊齋志異》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其藝術魅力的根源,在於它一書而兼兩體,魯迅先生稱之為用傳奇法,而以志怪。書中作品構思奇幻委曲,記事詼譎曼妙,行文典雅純熟,風調寒峭高古。

    《聊齋志異》是我國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小說近500篇,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極為廣泛。其獨特的故事情節、異彩紛呈的藝術形象,作者蒲松齡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貧,對於當時的社會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創作的無數個看似荒誕的故事及藝術形象,都有紮根于社會的思想內容基礎,並由此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及愛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鑄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託了作者自己的孤憤心情。此書歷來被視為小說中的翹楚之作,有空前絕後的美譽。

    此書刊行之後,風行海內,幾至家置一家,膾炙人口。人們幾乎眾口一詞,公認小說家談狐說鬼之書,以《聊齋》為第一。它使蒲松齡于在世時就已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 東遊記

    東遊記

    《東遊記》——八仙過海是我國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的一部長篇神魔小說。

    作者(清)無垢道人,生於巴蜀,自清咸豐年間從蜀出遊,行蹤南北十余省,廣集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道教祖師八仙得道始末為主線串以神龍出世、嫦娥奔月、張天師治鬼、東方朔偷桃、二郎神懲妹、孟姜女哭倒長城等古代著名神話故事和傳說為素材凝鍊敷演,終於在同治七年于北京白雲觀完成了這部五十余萬言的神魔小說。

    污垢道人在作品中著力塑造的八仙鐵拐李、鍾離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最早得道通成仙于夏商之間的上古時代,最晚成仙于宋代,前後數千年。

    作者以深邃豐富的想象力,別具匠心地把跨度數千年的八位仙人綴聯在一起,描述了他們從善修鍊、成仙得道、懲惡揚善、扶人間正道,為勞動人民所喜愛的典型群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民眾的意願和情思,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憤懣,喚起了讀者的心裏共鳴,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全書情節荒誕離奇,懸念迭出,仙術幻化和超自然仙魔鬥法的融入,使人讀來目眩神迷。

    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上,功力過人。在頌揚道家尊崇的大羅金仙的超人通天法力的同時,宣染了神仙的境界。作為娛性文化,消遣解頤的神魔小說讀來很有吸引力和刺激性。世人稱這部作品為神魔小說之最並不過譽。

  • 竇娥冤

    竇娥冤

    《竇娥冤》是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的一部經典悲劇,該劇講述了竇天章因生活無著,將女兒端雲賣給蔡家做童養媳,自己赴京應試。數年後,端雲改名竇娥,與蔡婆之子成親。不久丈夫去世,婆媳相依為命,放債度日。一次,蔡婆去賽盧醫處討債,賽盧醫竟將蔡婆誘騙到偏僻處欲行勒死,適遇惡棍張驢兒父子,將賽盧醫驚走,救出蔡婆。張驢兒父子乘機住進蔡家,妄圖霸佔蔡家婆媳,被竇娥嚴詞拒絕。張驢兒懷恨在心,計劃下毒毒死蔡婆,不料誤打誤撞,竟然毒死了自己的父親。張驢兒遂誣陷竇娥葯死公公。貪官桃杌被張驢兒買通,對竇娥嚴刑拷打。為了保護年邁的婆婆,竇娥不得不屈認罪名,被判斬刑。……

  •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

    中國古代不乏聲名遠揚的大旅行家。漢代的張騫出使過西域,晉朝的法顯和唐朝的玄奘都去過佛教聖地印度,明朝的鄭和七次下西洋,但這些人要麼是奉帝王之命出行,要麼是為了宗教信仰求取真經,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進行地理學的考察探索,只有徐霞客堪稱中國古代歷史上地學探險家之第一人。更讓人欽佩的是,他的考察活動沒有任務官方的經濟支持,完全是白費進行的。

  • 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八卷,是張岱傳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如茶樓酒肆、說書演戲、鬥雞養鳥、放燈迎神以及山水風景、工藝書畫等,構成了明代社會生活的一幅風俗畫卷,尤其可以說是江浙一帶一幅絕妙的清明上河圖。其中雖有貴族子弟的閒情逸緻、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會生活和風俗人情的反映。

  • 浮生六記

    浮生六記

    這是一部自傳體文學的作品,原書六卷,已逸其二,現僅存四卷(本書所收錄后二記系偽作。兩篇偽作大約成於1932年左右。)書中記敘了作者夫婦間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際遇,和各地浪遊聞見。文辭樸素,情感真摯,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讀之心醉的評語。本書文字不長,但向為文學愛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視,影響廣泛。

  • 蘇武李陵詩

    蘇武李陵詩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漢無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詠》題為漢枚乘作,後人多疑其不確)。非一時一人所為,一般認為大都出於東漢末年。南朝梁蕭統合為一組,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辭海》1989年版)

  • 曹操詩全集

    曹操詩全集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后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后,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辭海》1989年版)

    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每每定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耳。(《典論·自敘》,袁伯業名遺,袁紹從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鍾嶸《詩品》)

  • 離騷·九歌

    離騷·九歌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 李白詩全集

    李白詩全集

    李白是我國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作是盛唐氣象的傑出代表,最集中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他的詩表現了唐代社會發展到鼎盛時期並轉向衰落時代的特點。

    首先,李白詩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他對自己的政治才能充滿信心,期望能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他經常以管仲、張良、樂毅、諸葛亮、謝安、魯仲連為榜樣或以之自許。他也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將進酒》),也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或說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這些積極用世、奮發向上的精神,正是盛唐的時代精神。

    李白詩中表現了強烈的反權貴意識,也有著明顯的否定功名富貴的思想。他詩中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豪氣橫溢的詩句結尾,千載之下,使人們也不難領略其英風豪氣。杜甫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任華稱他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顯然,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又希望保持獨立的人格,不願向權貴摧眉折腰。這大概正是古代詩窮而後工(歐陽修語)和文章憎命達的原因。保持獨立人格是取得創作成功的基本前提之一,不摧眉折腰事權貴又是保持獨立人格所必須做到的,這是古代幾乎所有偉大的作家都窮、都不達的緣故。從李白身上,人們自不難聯想起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

  • 杜甫詩全集

    杜甫詩全集

    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鬱悲哀,但是讀者讀了他的詩,並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這是什麼原故呢?主要是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裡行間感染著讀者。

  • 白居易詩全集

    白居易詩全集

    白居易的詩,自少年時代便寫得很好。16歲時野火春風之句,已成為千古名句。最為出名,堪稱中國古代詩歌傑作的敘事長詩《長恨歌》,是他35歲為周至縣尉時作。該詩以民間流傳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為題材,加以虛構,寫得有聲有色。生動動人,被評論家認為是唐代歌行體長詩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國詩歌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在這首詩里,他敢於批評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漢皇重色思傾國、從此君王不早朝等語。後面描寫兩人之深情,既微有諷刺,又飽含哀憐。說及生離死別的情形,筆鋒頗常感情。全詩從曲曲折折的故事中興起層層波瀾,感情充沛複雜,讀之給人以極大的感染力。

    他45歲時所作另一首歌行體長詩《琵琶引》,也是同樣受到人們高度評價的詩。他被貶作江州司馬後,在潯陽江頭和友人話別,舟中離別酒筵上,感傷之中,忽聽鄰船有彈琵琶聲,移船相邀,原來是一位年老色衰、獨守空船的歌妓,也有無限愁緒,借琵琶寄託幽怨。白居易聽了她的身世,不僅深為同情,而且因之想到自己的不幸,因而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便作了這首可與《長恨歌》媲美的長詩。前面敘歌妓的生平狀況、可悲身世,後面以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轉而寫己,最後雲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司馬青衫,因此也成典故。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有很多優點,描寫細緻,音節和諧,尤其描寫琵琶聲音那一段,真是令人一唱三嘆。而最重要的,還是感情的真摯。這兩首長詩,是白居易留給後人的無價瑰寶。

  • 李賀詩全集

    李賀詩全集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後世因稱他為李昌谷。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其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但賀終不得登第。後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鬱鬱不平。在京時,居崇義里,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遊,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后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

上一頁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