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戰爭軍事

  • 四野檔案

    四野檔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簡稱:四野)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於1945年9月19日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大批中央領導率2萬名幹部進入東北,並成立了東北局。接著,山東軍區機關及所屬第1、第2、第3、第5、第6、第7師等約5萬餘人,新四軍第3師轄4個旅3萬餘人,加上陝甘寧、冀東及其他各解放區抽調部隊共10萬人,推進東北。同年10月31日,成立了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月,改為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至同年10月,部隊改編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5個縱隊又4個獨立師(旅)。1948年1月 ,東北民主聯軍改稱為東北人民解放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同年8月,東北人民解放軍整編為東北野戰軍。1949年春,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

    1946年10月~1947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進行了新開嶺、臨江等戰役。1947年5月後,連續取得了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的勝利,迫使東北地區國民黨軍收縮于長春、瀋陽和錦州3個地區。1948年9~11月,東北野戰軍取得了遼瀋戰役的巨大勝利,解放了東北全境;隨即進入山海關,同華北野戰軍一起,於1948年12月~1949年1月,取得了平津戰役的巨大勝利,解放了北平、天津等城市。1949年5月,第四野戰軍從武漢以東團風到武穴間強渡長江,解放了武漢。同年6月以後,在第二野戰軍配合下,進行了衡陽、廣東、廣西等戰役,到同年12月底,全部解放中南大陸,並配合進行了西南戰役。1950年5月1日解放了海南島。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180餘萬人。在戰鬥中,第四野戰軍官兵犧牲6萬人,其中團以上幹部178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者簡介:翟唯佳,男,1954年11月生,河南省伊川縣人。1970年參軍。197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1993年畢業於國防大學基本系,現任國防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情報信息研究室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自1983年以來,從事軍事文獻情報的分析研究工作,參加編輯、撰寫的《教學研究資料》被評為首屆全國社科情報成果2等獎,參加撰寫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被評為國防大學教學科研成果2等獎。1987年至1990年期間,獨立承擔了國防大學圖書館主辦的軍事文獻情報刊物《報刊軍事資料》和與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合作出版的文獻情報刊物《軍事》專題的編輯工作,對軍事學術領域內文獻情報的開發與利用,做了一定的工作。1990年以來,單獨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了《第四野戰軍-四野檔案》、《二野最後一戰》、《無名之師-蘇軍入侵阿富汗始末》、《香山新主人》和《巴爾幹百年風雲》等軍事歷史著作多部,並在全國性專業刊物和全國性專業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論軍事理論情報概念》和《試論軍隊指揮院校文獻情報產品的開發》等論文10餘篇,對軍事文獻情報工作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探索。

  • 三野檔案

    三野檔案

    第三野戰軍(簡稱:三野),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在華中的新四軍大部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司令員兼政委:陳毅。

    從1946年6月以後,華東野戰軍取得了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戰役的勝利;1947年8月,主力挺進魯西南,進軍豫皖蘇,與晉冀魯豫野戰軍密切協同,縱橫馳騁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廣大地區,殲滅大量國民黨軍;內線作戰部隊在此期間,也取得了膠東、濰縣、兗州等戰役的勝利;1948年9月,主力部隊先後取得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華東和中原地區。1949年4月,與第二野戰軍並肩發起渡江戰役,突破了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了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接著,進軍福建。至1949年10月,全部解放華東大陸及其沿海大部島嶼。解放戰爭時期,第三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45萬餘人,在戰鬥中 ,第三野戰軍官兵犧牲11萬多人,其中團以上幹部195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二野檔案

    二野檔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簡稱:二野),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組編野戰軍的指示 ,1945年冬,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整編為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轄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個縱隊。1946年6月底,以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的第三、第六、第七縱隊和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1948年5月,改稱為中原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轄第三、第四、第五 3個兵團。第三兵團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軍;第四兵團轄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軍;第五兵團轄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軍。

    抗日戰爭勝利后,晉冀魯豫軍區野戰軍1945年9~11月,先後取得了上黨、邯鄲戰役的勝利;1946年7月~1947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又取得破擊隴海路和定陶、鄄城、晉南、豫北等戰役的勝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魯南戰役勝利,隨即挺進大別山,進軍豫西,與華北野戰軍密切協同,縱橫馳騁于長江、淮河、黃河、漢水之間的廣大地區,殲滅大量國民黨軍;1948年11月~1949年1月,與華東野戰軍一起,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巨大勝利,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華東和中原地區。1949年4月,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第四野戰軍並肩發起了渡江戰役,突破了西起湖口 ,東至江陰的國民黨長江防線,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贛 、浙、閩廣大地區。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主力部隊協同下,進行西南戰役,解放了四川、貴州、雲南、西康;隨後,又抽調一部分主力部隊進軍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戰爭時期,第二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200餘萬人,其中投誠、俘虜 160 余萬人。在戰鬥中,第二野戰軍官兵犧牲3.7萬餘人,其中團以上幹部200人 。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一野檔案

    一野檔案

    第一野戰軍(簡稱:一野,又名:西北野戰軍),是全國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主力部隊之一,是軍委麾下的一支勁旅。它是由抗日戰爭末期晉綏解放區和陝甘寧解放區的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發展起來的。司令兼政委:彭德懷。

    1945年9月至1947年2月1年多時間里,陝甘寧邊區人民解放軍連同民兵、游擊隊作戰250多次,共殲敵1萬餘人,爭取敵軍0.5萬餘人起義,保衛並鞏固了陝甘寧邊區。

    1947年2月當胡宗南集團大舉進攻延安時,彭德懷臨危請命,出任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面對十倍於己、裝備精良的敵人,彭德懷鎮定自若,指揮西北人民解放軍依靠陝甘寧邊區優越的群眾條件和有利的地形,正確運用毛澤東主席制定的「蘑菇」戰術,經延安保衛戰和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戰三捷,挫傷了胡宗南集團的進攻銳氣,使蔣介石「三個月內解決陝北問題」的企圖化為泡影。

    1948年,西北野戰軍面對五倍于已的敵人,果斷地轉入外線作戰,先後發起宜川、黃龍山麓、西府、澄合、荔北和冬季等戰役,將戰爭從陝北轉向了渭河以北的關中地區,繼續鉗制並削弱胡宗南集團,有力地策應和配合了其他戰場的作戰。

    從1949年9月起,第一野戰軍指戰員發揚「宜將剩勇追窮寇」的精神,以勢如破竹之勢力解放西北全境。第一野戰軍分兵發起寧夏戰役、河西戰役,掃清陝南、隴南殘敵,解放了陝、甘、寧、青四省全境。隨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彭德懷率領,進軍新疆;一路由賀龍率領進軍川北。第一野戰軍還配合西南軍區進軍西藏,將五星紅旗插遍祖國的天山南北。

    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51萬餘人,在戰鬥中,第一野戰軍官兵犧牲1.8萬多人,其中團以上幹部50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者簡介:洪兵,男,漢族,1953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69年參加工作,我國資深戰略研究專家,先後擔任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歷代戰略研究室主任和軍事戰略研究室主任,戰略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國際MBA、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全球領導力項目、長江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著名院校特邀戰略教授。主持過國家和軍隊多項重大戰略課題研究,具有深厚的戰略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戰略研究經驗,在國內外戰略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個人著作有:《走出戰爭迷宮》、《國家利益論》、《剖析「美國利益」》、《中國戰略原理解析》、《孫子兵法與經理人統帥之道》、《全勝之道--洪兵談孫子兵法與現代企業的應用》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VCD教材。合作出版的專著有:《毛澤東軍事戰略論》、《鄧小平戰略思想論》、《世界戰爭通鑒》、《柯林頓》、《拉賓之死》、《第一野戰軍:一野檔案》、《美國要打太空戰》等,共計近20部。在國家和軍隊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100多篇。獲得各種優秀研究成果獎20多項。

  • 四野全戰事

    四野全戰事

    第四野戰軍在林彪、羅榮桓、蕭勁光、黃克誠、譚政、劉亞樓等將帥的領導下,先後轉戰東北、華北、華中、華南戰場,歷經了解放東北、決戰平津、渡江南下、解放中南,輕取廣州、席捲廣西,奪取海南島等大規模戰爭,同國民黨軍東北杜聿明、陳誠、衛立煌集團,華北傅作義集團,華中白崇禧集團和華南余漢謀集團等進行了殊死搏鬥,實施大的戰役戰鬥百余次,共殲國民黨軍188萬餘人,自身也從11萬人發展到153萬人。

  • 三野全戰事

    三野全戰事

    第三野戰軍在陳毅、粟裕、譚震林等龍帥虎將的領導下,血戰華東,挺進中原,先後打了蘇中、淮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戰役等40多次著名大戰,殲滅敵軍245萬人。

  • 二野全戰事

    二野全戰事

    1945年9月,第二野戰軍首先與國民黨軍鏖戰上黨、平漢,給了蔣介石當頭一棒;全面內戰爆發后,劉鄧(劉伯承、鄧小平)大軍在隴海路南北先後9次與國民黨軍較量,9戰9捷,打出了劉鄧大軍的赫赫威名。

    1947年6月,劉鄧胸懷全局,勇挑重擔,義無反顧揮師強渡黃河,實行中央突破,鏖戰魯西南,一舉殲敵9個半旅,克服重重艱難險阻千里躍進大別山,把戰爭引向國統區。

    在國民黨重兵重圍,內無糧草彈藥補給,無後方,無後援、無友軍配合,而且北方士兵不慣於南方山地,軍隊數量裝備明顯劣於敵軍等等不利條件下,這支部隊卻進退不亂方寸,攻守均有條理,與國民黨逐鹿中原,改變了全國戰場的格局;在裝備和人員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以「有我無敵」的氣概,與國民黨的精銳部隊黃維兵團展開搏殺,打贏了淮海戰役關鍵也是最艱苦的一場戰役。

    此後,這支聲名顯赫的部隊橫渡長江,挺進西南,解放西藏,一直把五星紅旗插到世界屋脊上。

  • 一野全戰事

    一野全戰事

    1946年6月,遼闊的中國大地再次燃起戰火,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賀龍、張宗遜、王震、許光達、楊得志等一批名帥名將的指揮下,戰鬥在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山西、內蒙古七省區在內的350萬平方公里地帶上。

    這支部隊縱橫馳騁,勢如破竹。先把胡宗南趕到秦嶺之中惶惶度日,繼而揮戈向西,全部消滅馬步芳和馬鴻逵,然後又高唱戰歌大步挺進新疆……

    他們翻越積雪一兩米深的天山山脈,跨過飛沙走石的火焰山,橫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在新疆那些不曾留有人類腳印的地方,他們把自己的腳印留下了。

    有軍事家評論,紅軍的萬里長征是一個奇迹,第一野戰軍的這次行軍又是一個奇迹!

  • 大國尊嚴·重述朝鮮戰爭的前世今生

    大國尊嚴·重述朝鮮戰爭的前世今生

    當今中國,是一個有地位的大國,當今的中國人在世界上活得有尊嚴。追根溯源,這大國尊嚴是從1950年的抗美援朝爭來的,完全可以說,抗美援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之戰。它打出了尊嚴,打出了「信譽」,從此戰開始,包括援越抗美,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再小看中國,中國在世界格局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書專門針對這場戰爭中的事件、人物、結果等所有產生重大影響力的內容展開評述,有最高層統帥的比較,如毛澤東PK杜魯門,也有軍事統帥的比較,如彭德懷PK麥克阿瑟。從大背景到小細節,將整個戰爭分析得既全面又透徹。

    作者通過充滿感情的評述,再現了60多年前這場戰爭的慘烈以及這場戰爭對於當今世界格局的意義。在《朝鮮停戰協定》簽訂60周年之際,謹以此書獻給那些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志願軍將士們。

  • 八千男兒血·中日常德會戰紀實

    八千男兒血·中日常德會戰紀實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有「中國戰略之父」美譽的蔣百里將軍就明確指出,一旦中日開戰,抗戰是個持久戰的問題,而湖南將作為決戰之地。湖南,這個地處中國中南的戰略要地,從中日開戰伊始,就註定要在這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殊死較量中,被推到戰略鏖戰的風口浪尖上……

    1943年11月,侵華日軍為了牽制中國軍隊南下遠征緬甸,舉「中國派遣軍」第十一軍及十三軍一部,配備空軍和毒氣瓦斯部隊,興兵十萬,進犯常德。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余程萬部奉命守城,苦戰十六晝夜,戰死八千,僅百餘人突圍。12月3日至9日,常德一度失陷復又收復,戰事慘烈,日軍傷亡過萬,敗回原地。公開資料顯示,日軍戰後以「凄絕」形容常德保衛戰,承認中國軍隊的抵抗「堪為保衛上海戰役后最激烈之一次」。開羅會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腦聽到常德保衛戰的消息,無不表示欣慰。羅斯福總統甚至還向蔣介石仔細詢問了常德守衛部隊的番號和主將姓名,並在自己的備忘錄上作了記錄。當時,國民政府稱此役為「常德大捷」。

  •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美國為何保留了日本天皇制度?

    丘吉爾為什麼說蘇聯是「魔鬼」?

    斯大林最擅長的就是讓士兵去送死?

    袁騰飛三年來最新力作

    「史話體」解讀二戰史,專講教科書不敢講的新段子!

    袁sir最新語錄

    ●美國的市長為「胡德」號的優美激動得落淚,說如果這艘軍艦來打我們,我們肯定投降,為什麼?因為這艘軍艦太美了。問題是軍艦長得漂亮沒用,長得皮糙肉厚才行,窈窕淑女上陣就是個死。

    ● 日本人謊報戰功在今天遭到報應了,我們天天在橫店影視基地殺鬼子,一年殺死好幾億,就跟當年日本人乾的事一樣。

    ●歷史上波蘭三次亡國,哪次不是俄國人挑的頭?波蘭人跟俄國人雖然同屬斯拉夫民族,都是斯基諾夫維奇,但有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所以絕不能把這個國家從德國侵略者手中轉交給俄國人。

    ●什麼樣的人是聖人,什麼樣的人是魔鬼,希特勒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他完全是罪有應得,他應該到最深層的地獄當中受無窮無盡的煎熬。

    ● 德國人的悔改意識非常明顯,所以勃蘭特才會給大屠殺紀念碑下跪。當時世界報刊評論說,勃蘭特跪下去,德國人就站了起來。

    ● 問題就出來了,日本軍人認為,我是為了天皇打仗,他都沒罪,我們更沒罪,我們不反思。

  •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袁騰飛最新作品,「袁騰飛講戰爭系列」開篇之作

    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

    再現「史話體」講史風格,一本書讓您徹底精通二戰史

    二戰之世界,猶如中國之戰國。合縱連橫,能人輩出,戰火紛飛。

    那是一個豪情與悲歌夾雜、英雄與梟雄同在的時代。

    德軍閃擊波蘭,猝然之間拉開了這次史上最大規模戰爭的大幕。

    義大利參戰,使本來殘酷的戰爭,散發出了令人噴飯的幽默味道。

    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真的是日本最高統帥部策劃的嗎?

    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架勢,斯大林為何還要悍然發動「大清洗」?

    盟軍敦刻爾克陷入絕境,希特勒為何在關鍵時刻下令德軍暫停攻擊?

    「沙漠之狐」、二戰名將隆美爾,為何在巔峰之後凄然自殺?

    日本已身陷中國戰爭泥潭無法自拔,為何還要不自量力去招惹美國?

    血與火的交融,生與死的碰撞,交織成了二戰的最強音!

    面對塵封已久的往事,袁騰飛究竟會講哪些其他史書中絕無僅有的史實?

  • 血染的木棉

    血染的木棉

    《血染的木棉》基本上是一部紀實性小說,作者根據本人的親身經歷,真實地記錄了第一批輪戰部隊,奔赴老山前線作戰的情況。

    書中以某步兵團三炮連和九連為主線,再現了官兵們從接受中央軍委奔赴中越邊界,參加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的命令到向前線開進途中,以及臨戰訓練、挺進戰區的動人事迹。反映了邊疆少數民族的風土民情,熱情好客的風尚。尤其塑造了三炮連指導員鄒軍在一·一五戰鬥、二·一一戰鬥、三·八戰鬥、五·四戰鬥中,帶領全連官兵配合步兵英勇作戰,多次打退敵人進攻的感人場面;同時也反映了鄒軍在戰鬥中的愛情觀,和鄒軍的愛人柳芳懷念丈夫,克服種種困難,支持丈夫安心作戰的高尚品質。又塑造了九連連長田成,多次帶領連隊執行拔點和攻堅任務,面對窮凶極惡的敵人,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從側面反映了戰爭的殘酷無情。書中還記錄了戰鬥在最前沿的官兵,如何克服喝不上水、吃不上飯以及下體潰爛的困難;如何克服陣地前因屍體腐爛,散發出來難聞的氣味,給身體帶來的嚴重不適等。謳歌了全體官兵英勇作戰,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戰勝自我的奉獻精神。

  • 凱旋在子夜

    凱旋在子夜

    碧血灑南疆,捐軀為誰,為祖國人民安全,青春獻邊關,幸福何在,為千家萬戶團圓。

    小說以越南自衛反擊戰為背景展開故事。 童川和江曼插隊時相愛。童川參軍后入新兵連集訓時,由於槍走火誤傷他人,被判刑兩年,江曼回城後日想夜盼,但等到卻是一填封「絕情信」。

    在鄰居的熱心介紹和母親的一再催促下,江曼被迫與軍官林大林結識,林愛上江曼,但是江難忘舊情又不忍言明,婚禮之際,童川被提前釋放回京,他臨行前寫給江曼的信恰巧被林大林看到,大林感到受了極大的侮辱,憤然離去。

    對越自衛還擊戰開始了,童川由北京部隊補充到昆明部隊,正巧分在林大林連里當戰士。在鐵血生死關頭,兩個男子漢摒棄宿怨,林大林火線戰死後,江曼出於負疚和補償,毅然參軍,來到大林生前連隊,擔任野戰救護所護士長,童、江重逢,雖舊情如故,但前有敵軍,后是戰友屍骨……

    童川率部堅守四號高地時,雙眼被炸瞎。江曼日夜守護,發誓再不分離,子夜,沉寂的都市中,行進著威武的凱旋大軍。

    該小說在80年代曾改編成同名電影,並獲得巨大成功。

  • 穿越死亡

    穿越死亡

    步兵團團長江濤和他的部隊走上戰場,在一次收復邊地的中型戰役中,戰略預案里不被重視的「634高地」,隨著戰場局勢的突發而成為了決定戰役成敗的關鍵,而原先一直被稱作「預備隊中的預備隊」、戰鬥力最弱的小分隊竟鬼使神差而又別無選擇地成了能夠去攻取「634高地」的唯一力量。於是,這隻小分隊的全體官兵連同他們的上級指揮員,共同面臨和經歷了死亡的考驗,在慘烈的戰鬥中,許多人死去了,最後活下來的人在穿越死亡的艱難歷程中戰勝了恐懼,捍衛了尊嚴,完成了自己靈魂的洗禮,並最終懂得了軍人的真正含義。

  • 無家

    無家

    《無家》向中國曾經無比苦難的農民兄弟致敬!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在這部長達數十萬字的小說中,老旦最終被塑造成了一個歷史的見證人。他用自己卑微的生命見證了中國上個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所經歷的苦難。

    老旦是個農民,他的理想是守著老婆孩子過日子。但日本人打來了,他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第一天就上了前線。日本人的炮彈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性,也使他迅速成長為一個無畏的戰士。他經歷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打了許多大仗、惡仗,多少兄弟、戰友在他身邊死去,他也無數次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終於看到了日本人投降,他在夢中思念著老婆孩子,以為可以回家過安生……

上一頁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