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搜尋標籤文化,結果共91筆

  • 三十六大

    三十六大

    有「馮金線」之稱的另類作家馮唐最新隨筆集。

    原為2009年始在男性時尚雜誌《GQ》中文版專欄文字集結,計36封公開信:寫給小師弟、唯一的外甥、90后、文藝男女青年同志們;致司馬遷、馬拉多納、韓寒、唐玄奘並梁思成;甚至寫給自己的公文包……就世間有所感悟的人、事、物們,講四十不惑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傳授「金線」之上的俗世生活。

    所謂《三十六大》,就是馮唐眼中,人生全面達到金線的降龍三十六掌。

    雜文這東西,拼兩點,一是見識,二是文筆。

    《三十六大》里的文章都誠懇,大有用,可流傳。出了這本書,馮唐也算青年導師了。

    如果你情竇初開,讀「大欲」,可以知道姑娘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你受困於職場,讀「大行」,學...

  • 上學記

    上學記

    舊社會沒有標準教科書,考試沒有標準答案,各個老師教的不一樣,各個學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覺得這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見解,對於學生來講,至少比死盯著一個角度要好得多。轉益多師是吾師,學術上獨尊一家,其會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簡單化了。人類的文化也是這樣,什麼都絕對化、純粹化總是很危險的。

    讀書不一定非要有個目的,而且最好是沒有任何躥的,讀書本身就是目的。讀書本身帶來內心的滿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遊,在別人看來,遊山玩水跑了一天,什麼價值都沒有,但對我來說,過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標準來衡量的。

    對我來說,平生讀書最美好的歲月只有兩度,一次是從初二...

  • 不必讀書目

    不必讀書目

    在學者大家都推薦必讀書目,出版商也不遺餘力一版再版必讀書目的時候,刀爾登卻逆流而上,列出了將近50部不必讀的古籍書目,其中有人們津津樂道《山海經》,家喻戶曉的三國水滸西遊,童叟皆知的三字經,還有堪稱文學巔峰的紅樓……每一本書都有足以令人不讀的信服理由,說是不讀,其實,看完是書,你已經讀了這些不必讀的書目——蓋刀爾登評點深中肯綮也。

  • 世界如錦心如梭·畢淑敏文化地理散文

    世界如錦心如梭·畢淑敏文化地理散文

    畢淑敏第一本文化地理散文。格陵蘭的冰山寬廣而晶瑩,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紙凝固著一段逝去的時光;馬薩達見證了猶太人寧死不屈的反抗,尼泊爾帕斯帕提納神廟承載了印度教徒對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斕如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經線和緯線。不妨跟著畢淑敏來一次鮮活的人文地理閱讀,去觸摸古人留下的文明密碼。

  • 中國之旅

    中國之旅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書齋著述與實際發生的文化現象嚴重脫節而走出書房。在旅行了大半個中國后,踏足亞歐大陸,叩訪兩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島、希臘、羅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發祥地以及眾多歐洲國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觸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燭照中敘述……從而交織形成了一系列以獨特人文情懷,導遊人類文明大空間大歷史的睿智而優美的文字,由此開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 中國人

    中國人

    《中國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舊譯《吾國與吾民》,是林語堂在西方文壇的成名作與代表作,由於該書將中國人的性格、心靈、理想、生活、政治、社會、藝術、文化等諸方面,寫得非常幽默,非常美妙,並與西方人的性格、心靈、理想、生活等作了相應的廣泛深入的比較,所以自1935年由美國紐約約翰·戴公司出版以來,在海內外引起了轟動,被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等名士推崇備至,曾譯成多種文字,在西方廣泛流傳。

    中國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國民生活如此複雜, 對她有形形色色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闡釋,都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有人持有與我相反的意見,我也隨時準備支持他,併為他提供更多的材料來證明他的正確性...

  • 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

    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

    本書是梁曉聲先生深度解剖當代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與國民性的最新重磅力作。

    作者以一如繼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筆調、滲及骨髓的透視深度,以及充滿人文理性的文字,對當代的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狀況,普通人人生的尷尬,以及關於中國的文化與文化人,給出了自己的觀察與評述,可以說是一部關於中國社會人文現狀的「田野調查」,也是一部深度的社會觀察筆記。

    在本書中,作者直視人性的軟弱,頌揚人性的閃光與良知的自省,由此,我們才能獲得改變與進步的勇氣,並期許與擁抱光輝的未來。

  • 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

    中國女性的感情與性

    我大概就屬於這個主流。自從在美國學了社會學,就對理論產生了反感,後來就常常感到自己成了理論上的殘疾人。當然,我不應當拿北美社會學的實證主流為自己辯護,不喜歡理論本是我內心的傾向。

  • 中國治水史詩

    中國治水史詩

    本書由何建明,程賢章主編,共分7卷,上下兩冊,計200餘萬字。全書分為黃淮、長江、珠江、海河、松遼、西部、東南等七卷,記敘了中國所有大的江河水系和部分地方水域治水歷史,以及都江堰、靈渠、坎兒井和三峽工程等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該書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和廣東文學院院長程賢章擔綱主編,由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擔任顧問並親自題寫書名。彙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蔣子龍、徐坤、張煒、葉延濱、陳桂棣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國治水專家對百名作家參与治水史的創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中國治水史詩》彌補了中國水利史上的一個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紀實價值。

  • 中國的城市

  •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

    品讀中國書系之三。

    本書的寫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導性參考書外,許多研究這一問題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爾《人類性愛史話》,費孝通《生育制度》,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閩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吳詩池、李秀治《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姜緒源《中國妻妾》,孔慶東《青樓文化》,其中尤以劉達臨先生的《中國古代性文化》資料最為翔實,極具參考意義。此外,還引用了周國平《守望的距離》和楊東平《城市季風》兩書部分觀點。限於本書體例,參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註明,只能依照國際慣例,開列書目在此,並致謝忱。

    本書主要是寫...

  • 中國通史·從上古傳說到1949

    中國通史·從上古傳說到1949

    《中國通史·從上古傳說到1949》的內容源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由26位研究中國各斷代史的權威專家學者合力撰寫,時限起自傳說時期,截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基本反映了中國自古代至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科技、文化、民族、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基本事實和主要脈絡,系統全面,且知識準確,文字嚴謹,表述精當,充分反映了名家學者的治學風範,許多文字彌足珍貴。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談修身養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談修身養性

    ☆ 這是一部季羡林先生關於修身養性、培養心智的著作,由季羡林研究所精心選編,季羡林得意弟子蔡德貴教授、錢文忠教授聯袂推薦。

    ☆ 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國學大師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諄諄教誨,飽含長者的生活智慧。

    ☆ 市面唯一關於季羡林談道德品質、人格修養的文集;分別以修養、品質、心態和愛國為主題,綱領分明,風格統一,可謂當代中國人最需要的素質教育讀本;

    ☆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從季老的修身經驗中獲取指導個人生活的智慧,做一個有修養的人、高素質的人、好心態的人。

    終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養性,保持內在平和,為人處事、工作生活無不豁達得體。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讓人想起一句話——謙謙君...

  •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對中國文化界的告別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諸多不為人知的經歷,還描繪了記憶中文革時大揭發、大批判的整人模式……從前輩到自己,作者以平實、真實的記憶組成一部文學作品。我歷來不贊成處於創造過程中的藝術家太激動,但寫這本書,常常淚流不止。

    《借我一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視災難、不斷突破的精神歷程,是以散文筆調貫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詩。他獨創的文體交糅了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全方位的表現力度。

  •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本書是央視10頻道百家講壇播出的易中天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節目的原稿,書稿比講壇節目內容更豐富,有許多電視節目里是沒有的精彩論述。

    和以往不同的是,對正在"百家講壇"熱播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來說,"是先有書,後有電視節目。因為講諸子百家不容易,學理性太強,所以要寫完了再有信心去講。"易中天說。易中天以儒家為線索貫穿《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一書,"我這裏並沒有尊孔之意,更沒想過要獨尊儒術,這本書最後的結論反而是要反對'獨尊一家'。

    本書第一章至第三章部分為實體書版文字內容,第四章至第六章為百家講壇講稿版文字內容,網路上暫無這三章的實體書版內容,講稿版相對實體書版實質內容上相差並不多,但是是按講壇...

  • 八戒說禪·《六祖壇經》新釋

    八戒說禪·《六祖壇經》新釋

    讓人捧腹的《壇經》趣談,深刻通透的佛學解析

    請八戒來說禪有些格外的好處,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莊的立場來觀察佛學,比唐僧講經要人性化得多,說的也都是能讓普通人一聽就懂的話,而最重要的是:敢於追問到底——對一些別人都不好意思繼續追問的問題,只有八戒才會鼓足臉皮窮追猛打,非要把砂鍋打破不可。

    本書是一本說禪的通俗讀本。作者從《壇經》入手,在梳理禪宗思想淵源的時候會由禪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學理紛爭與中國佛教的傳承演變,連帶對一些許多人都只知其然的東西,也會澄清一些對佛教的常見誤解,比如善惡有報、靈魂不滅、轉世投胎、天堂地獄等。

上一頁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