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雜文隨筆

  • 下雨天一個人在家

    下雨天一個人在家

    《下雨天一個人在家》是作家江國香織的隨筆集,她以一則則簡短美麗的文字,記錄下帶來幸福的食物、與友人喝酒談天的時光、深夜徘徊于書店的心情、沉溺於沐浴的歡樂、無法成行的旅程、悲傷的過往……

    四季不停地輪轉,唯有回憶是永恆的。我們一邊將丟失的東西忘掉,一邊闊步前行。隨著江國香織的筆觸回味過往,我們會更熱愛當下的人生。

  • 貴妃東渡

    貴妃東渡

    《貴妃東渡》是葉廣芩的經典散文作品。有作者童年、青年生活的回憶,有基於自身生活經歷的感受,真摯平實而饒有趣味,有的讓人感同身受,有的又讓人恍如隔世。對北京舊王府的追尋,讓讀者跟隨著這位昔日的格格走進了歷史的細部。對楊貴妃東渡日本的追尋和查找,又告訴我們不妨用另一個角度看待歷史。散文集中有較大的篇幅寫了秦嶺古道和廣西遊記,文學筆墨之中不乏科普、歷史知識,飽含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文化的崇敬。

    五輪塔下埋藏了一段中日友誼的傳說,一出歷史悲劇想當然大團圓式的結尾,這一點,無論是中國人還是,都有著共同的思維定式。世間的許多事本來就說不清,歷史今天,如雲如夢;國外,似是而非。日本有「楊貴妃研究會」,終也沒見研究出什麼名堂。其實這樣挺好,真水落石出了便也沒了意思。這或許就是楊貴妃的本意。

    ——《貴妃東渡之謎》

    《貴妃東渡》收錄葉廣芩的散文代表作《理解的幸福》《吹鼓手》《周至記事》《貴妃東渡之謎》《自駕札記》等十九篇。作品語言生動,故事精彩,情感真摯,文學性與知識性、趣味性結合,充分展現了葉廣芩的創作風格。

  • 最新記憶

    最新記憶

    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寫成一篇篇生動、樸實的文章,給讀者提供了有益啟示和人生經驗,也真誠表達了自己對人間百態的觀點和看法。同時,作者置身事外,緊緊圍繞「情感」和「人生」兩個主題,為那些備感困惑的讀者指點迷津,為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們指點江山。本書情感真摯,內容豐富,視角獨特,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人生指南書」。

  • 不愛你不行

    不愛你不行

    《不愛你不行》是何建明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包含深情的筆墨,抒發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見所思。字裡行間,無不流露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慨、對情感的見解以及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本書共分為部分。第一部分:親人與友人;第二部分:文學感悟;第三部分:生活隨想;第四部分:評論與序言。從中,作者既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抒發了「人間自有真情在」的美好願景。

  • 青眉抄

    青眉抄

    美人畫是日本畫的一大宗,然而你畫我畫,雖然不能講「千篇一律」,但總嫌有點模式化,往往姿態足具,神態稍欠,尤其是某一具體情景中,那種能夠深刻揭示人物特殊的心境和處境的神態,不大容易見到。而這恰恰是上村松園的美人畫高同輩人一頭地的地方。

    要想了解和理解上村松園,除了看她的畫,還可讀她這部帶有自述色彩的隨筆集《青眉抄》。女畫家的經歷起伏跌宕,充滿戲劇性,她一生遇到那麼多磨難,但都能戰而勝之,在日本畫壇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美譽。我們看她畫的美人形象,每每還有一種特別難得的凜然高雅的氣質,蓋非偶然。——止庵(作家)

    很多年前,遇到松園的《雪月花》,印象極深,因此喜歡上她。後來到京都,在圖錄、美術館、古董店遇到她更多畫兒,也讀了她的作品,略知她的人生。《青眉抄》是她作品的短注,是一本關於「女子之道」的書。透過數十篇珠玉般的短文,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典雅的京都之女,一位沉默堅韌的單身母親,一位在求藝道路上付出無限艱辛的女性畫家。——蘇枕書(作家)

    上村松園是一位有藝術良心的畫家,她懷抱「以藝術濟度他人」的理念,追求的是至美至純的藝術境界。她從日本傳統風俗與藝術門類里找尋到自己的「審美之眼」,貫注于其獨特的美人畫之畫道的修鍊中,筆下人物飽含其對人生最深刻的體驗,在當時女畫家無法得到認可的時代里自成風格。——王向遠(學者)

    松園的作品就是我的目標,哪怕是畫的背面,我也想看看。 ——鏑木清方(日本美人畫畫家)

    母親沒告訴我畫畫需要注意什麼,但她始終勤奮努力的身影,是她留給我最大的遺產。——上村松篁(上村松園之子,日本花鳥畫家)

    母親曾堅決反對我走繪畫這條路,大概也是在侍奉祖母松園和支持父親工作的時候,目睹了創作者日常精進的艱辛吧。我有時會陷入幻覺,總覺得梅林里還有松園正在寫生的身影。——上村淳之(上村松園之孫,日本花鳥畫家)

  • 奢侈貧窮

    奢侈貧窮

    森茉莉,日本傳奇女作家,明治文豪森鷗外的愛女,三島由紀夫盛讚的「語言大師」。有人將她與川端康成、太宰治相提並論,也有人說她是「日本張愛玲」,因她文字細膩銳利,寫盡了明治的繁華浪漫;還有人說她是寫作著的洛麗塔,心裏裝著一個永遠的少女。森茉莉的人生和作品一樣傳奇,年輕時兩次婚變,晚年清苦,從名門千金淪為廉價公寓的房客。

    《奢侈貧窮》這個書名,其實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勝利宣言:「我雖然窮,但精神上是貴族。」有心有靈,陋室生活也能不乏情調、不失品位。即使落魄,也不妨礙她寵愛自己:「能讓我願意親自起身動手的,只有烹煮自己喜歡吃的料理,把穿戴在身上的衣物清洗乾淨、裝扮成自以為漂亮的時尚,在窩身的房室裡布置上精挑細選來的東西,還有為了快樂的聯翩浮想而出門逛一逛、瞧一瞧……花費超過一千元就是奢侈,也就失去幻想和創作的快樂了。」

    奢侈,未必是金錢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紀都會保留著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紀都無妨保有一點少女心!

    《奢侈貧窮》是日本「萬年少女」、「穿涼鞋的惡魔主義者」、「耽美小說鼻祖」森茉莉趣談私人生活的短文集。收錄《黑貓朱麗葉的自白》《獨一無二的魔利》《文壇紳士們與魔利》等十二篇頑皮文字,可以說是一個六十歲老少女的自言自語集。

    在《奢侈貧窮》中,森茉莉為自己取名「魔利」,她與社會格格不入,卻也依然活得很好。她幾近赤貧,卻打心眼裡討厭窮酸氣;躺在微暗的陋室,想象沙漠月光、羅馬廣場;哪怕收入微薄,也要挪出一星半點錢來買生魚片、西餐罐頭、進口巧克力;無法適應社交場合,屢屢犯下孩子一樣的錯誤……是森茉莉所有作品中「最森茉莉」的一部。

  • 唐魯孫談吃

    唐魯孫談吃

    唐魯孫是中國飲食文化和掌故雜談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傳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聞強記和細膩動人的文字功夫,演繹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國史」,功力至深,韻味至長,尤為難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魯孫還記錄下很多鮮為人知的民俗掌故、宮闈秘聞,以及晚清民國的服飾、手藝、年俗、名人軼事等。

  • 海膽·十人特寫手冊

    海膽·十人特寫手冊

    《海膽》是一本人物特寫集,收錄了十篇文章,寫出了十個人的秘密。

    附贈朴樹親筆信。

    之所以取名「海膽」,是因為這十個人都和海膽一樣:有尖利的刺,也有柔軟的心。

    除了刷爆朋友圈的《和李安一起午餐》——對李安而言,電影的秘密可以講,生活的秘密不可說。但他把生活秘密藏在電影里,看懂了,才是真正理解他了——還有:

    《Hello,朴樹先生》:用兩萬字告訴你,一個40多歲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劉若英:每個女人心裏都卧虎藏龍》:是做循規蹈矩的俞秀蓮,還是自由肆意的玉嬌龍?如果兩個都想,就是太貪心嗎?

    《侯孝賢:一根老骨頭,知道自己的樣子》:《刺客聶隱娘》為什麼會拍成這個樣子?下一部電影會是什麼?還有,他為什麼從來不拍中老年人?

    ……

    十篇文章,寫了十個成功者內心的慾望、恐懼和掙扎。當你理解了他們,會更能應對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難題。

  • 非洲三萬里

    非洲三萬里

    畢淑敏2016年開山之作,25萬文字從未發表 。收錄百余張獨家珍貴彩照,非洲土著手繪彩圖,全彩印刷。

    一張價值2萬美金的單程車票,一場直面饑民、皇帝、僧侶、獅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走了這許多路途,耗費這許多心力,不過是想要成為真正的自己。

    這是畢淑敏乘坐 「非洲之傲」游遍非洲大地后,於2015年閉關創作的旅行札記。

    「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為主題的旅行用蒸汽機車,單張車票標價在1萬到9萬美元之間,以奢華聞名於世,有「流動的五星級酒店」「鐵軌上的游輪」之稱,主要服務於來自全世界的財閥豪門後代、商業精英、政界領袖。

    然而列車行經之地,卻有很多是非洲最底層民眾聚居的貧民窟,一道車窗劈開了奢華與貧窮,餐車內的社會名流舉起銀杯開懷暢飲時,車窗外圍滿了無衣無食的孩子們。這種強烈的對比引起了畢淑敏的關注,在這次旅行中,她不但記錄了非洲各地人情風物、旅遊見聞,還對車內車外兩個世界做了細緻的觀察和溝通:時而走進非洲中產階級家庭與女主人共進晚餐,時而走進全球最大的貧民窟索維托實地考察,她以自己的眼睛為準則,寫出了一個最獨特的非洲。

    這也是一本溫厚之書,它以旅行為線,將生命中的溫暖和荒涼一一呈現在你眼前,帶領我們學會珍惜生命中溫柔的瞬間:那些在暴雨中為你遞過雨傘的手,那些為你圍上一條毛毯的溫柔,那些黑暗中與你徹夜聊天的朋友。這些一點一滴的溫柔是你生命中的光,使你遠離陰霾,成為善良的人。

  • 得未曾有

    得未曾有

    書中記錄了她的長途旅行中與四個陌生人的相會:

    一位愛作畫也善於烹飪的廚子,倡導他的飲食方式;

    一位回歸農村的攝影師,與妻兒相伴山居,禮敬故鄉和大自然;

    一位年輕僧人,以詩歌以唐卡以修行以領悟,供奉信仰;

    一位以古法彈奏的老琴人,年過八旬,心守一事。

    種種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命形態,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如實呈現,讓讀到的每一個人可以獲取其中的價值和意義。

  • 世界如錦心如梭·畢淑敏文化地理散文

    世界如錦心如梭·畢淑敏文化地理散文

    畢淑敏第一本文化地理散文。格陵蘭的冰山寬廣而晶瑩,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紙凝固著一段逝去的時光;馬薩達見證了猶太人寧死不屈的反抗,尼泊爾帕斯帕提納神廟承載了印度教徒對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斕如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經線和緯線。不妨跟著畢淑敏來一次鮮活的人文地理閱讀,去觸摸古人留下的文明密碼。

  • 五十年代的塵埃

    五十年代的塵埃

    《五十年代的塵埃》,五十年代唐德剛在紐約發表的作品之精選,多為遺忘多年後重新整理髮現的作品,故而稱之。其中《梅蘭芳傳稿》既是唐德剛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幾十年來在海外反覆刊載,被評家認為是所有寫梅蘭芳的傳記、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劇,屢屢上演,屢屢為人喝彩,當真像梅蘭芳演《貴妃醉酒》一樣了。《我的女上司》等幾篇小說的有趣,除了能讓我們一窺五十年代留美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更可以令讀者領略一位優秀史學家的人生洞見和生命態度。《俄國的蒼蠅和皮匠》由唐德剛根據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記,文字亦十分有趣。

    現在回頭來看,《海外論壇》除了為五十年代的留學生留下聲音之外,還不能否認,它是至今為止留學歐美中國知識分子所辦的水準最高、文字最好的雜誌之一。也因為辦了這個雜誌,才逼得唐德剛寫了好些上乘文章。他說這些都是五十年代「塵埃」下的「流沙墜簡」,我們卻毋寧視為那是塵埃中不褪色的珠玉。

  • 書緣與人緣

    書緣與人緣

    胡適時代,捲土重來;張學良將軍,動機純正,心際光明,敢作敢為,拿得起放得下而永不失其赤子之心;顧維鈞,世界上的第一流外交幹才、舉世聞名的國際政治家,搞的卻是個弱國外交;《傳記文學》的責任,最大的阿Q,最凶的閻王,「以一人而敵一國」!

    本書以「書緣與人緣」為名,是史家唐德剛(「我的朋友唐德剛」,胡老師胡適的收山小門生)多年讀書與日常見聞文章的集合,共三十二篇,其中談到了胡適、顧維鈞、張學良、劉廷芳、吳開先、劉紹堂、楊振寧等人,又論及《傳記文學》、《魯拜集》、《唐詩淺探》等書,于普通的細節中展現出歷史的風貌。作者寫人、評書,都把自己放在其中,穿插不少逸聞趣事,信筆所至,洒脫不羈,其中可見50年代到80年代美國華人學者生活的艱辛以及他們對傳統文化深沉的熱愛和極佳的人文素養。

    它們都是筆者平時意到筆隨的札記性的零星作品之匯積,沒有顯明的系統,也談不到深度。不過筆者漸入老境之時,數十年國讎家難的煎熬和千百卷中西典籍的浸潤,以及半輩子教讀異邦、心懷故國的感慨,發而為文,也不能說沒有發憤之作。只是我祖國文明深厚,當前世界學問無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終日恓恓惶惶,追隨群賢,日夜進修之不暇,何敢以愚者點滴之得,故步自封?

  • 史學與紅學

    史學與紅學

    論中國大陸落後問題的秦漢根源,當代中國史學的三大主流,海外讀曹雪芹的「文化衝突」,殺一個文明容易建一個文明很難……

    《史學與紅學》收錄了史家唐德剛在史學理論、研究方法和紅學方面的札記共計十七篇,論及史學與文學的關係、小說與歷史的關係、海外中國作家的本土性、漢字拉丁化等議題。作者認為,「文史不分」是傳統東、西方史學異曲同工之處,優秀的史學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學精品,主張史以文傳,避免僵硬執拗地治史,並強調社會科學的重要性。書中細述李宗仁回憶錄成書過程的篇章,可見其在口述史學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對《紅樓夢》里避諱問題的集中討論和「以經讀經」分析曹雪芹的「文化衝突」的文章也頗有創見。

    《史學與紅學》談的是重大的歷史事件,由於唐先生的文筆有文學筆底,寫得靈活,因而讓讀者不忍停下來,這就是文學筆法的功勞。後來跟史家唐德剛打過筆仗的夏志清先生十分看重「唐派散文」,稱其為「當代中國別樹一幟的散文家」。

  • 蔡瀾說人生·世間事 貴痛快

    蔡瀾說人生·世間事 貴痛快

    人生不能完全做自己喜歡的事,但是自己所厭倦的倒是要盡量避免。

    《蔡瀾說人生·世間事 貴痛快》一書中,有小泉八雲、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橫山大觀,也有普通的僧侶、攝影師、廚師;有瀨戶內寂聽、名取裕子,也有「女大將」「媽媽桑」、時裝模特、女編劇……

    說人生,無非就是做事和做人。你該懂得賺懂得花。

    我的哲學,做什麼事都要快!做事也不一定為別人,為了認明自己是存在的;要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努力地做好它!知道辛苦是怎麼一回事。人都要老的,所以我們趁年輕一定要學多幾門學問才行。珍惜每一刻應得的感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世間事,貴痛快。

    願你的人生有幽默,有光輝,有趣,有味。

  •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同名電視訪談節目《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實錄。

    從導演到演員,陣容空前豪華,堪稱現實版「美國眾神」。

    卡梅隆採訪了對科幻影史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六位大咖——吉爾莫·德爾·托羅、喬治·盧卡斯、克里斯托弗·諾蘭,阿諾德·施瓦辛格,雷德利·斯科特和史蒂芬·斯皮爾伯格,通過一場場旁徵博引的談話,深度挖掘他們對科幻的理解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思索。《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再現了訪談的全部內容,包括六大主題:外星生命,時間旅行,外太空,黑暗未來,怪物和智能機器。

上一頁123456
...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