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作者 - Q

  • 喬維安

    喬維安

    中國

    喬維安,廣西人,小說作者,八十年代人,知名女寫手。那個年代的南方是港台文化的盛世,有鍾愛的流行音樂和言情讀物,於是多年後自己寫了一篇。我們這一代長大變老沒有關係,可一定要做一個瘦子,還能偶爾談談煙火、人間、生活,和文藝。

    2009年6月開始寫都市言情,2015年5月出版第一部都市言情小說《我的私人勞家卓》,2017年出版《京洛再無佳人》。擅長講述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人物細膩,鮮活入骨,尤其文字閱讀起來猶如電影場景,具有真實的畫面感。

  • 青梅煮酒

    青梅煮酒

    中國

    青梅煮酒,原名陳昊飛,男,1970年5月出生,河南洛陽人。自幼酷愛歷史、軍事,自詡海軍預備役中尉。「太平洋戰爭」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區連載后,作者當年即獲天涯社區「煮酒論史」欄目十大作者稱號,作品連獲年度十大佳作及最佳新作稱號,翌年再獲天涯社區1999-2016經典原創作品獎。在軍迷中引起巨大反響。

  • 青稞

    青稞

    中國(1994-)

    青稞(1994年-),本名洪穎,是一名中國推理小說作家,香港城市大學博士,擅長應用建築詭計的密室推理。

    他於2014年開始寫推理小說,本格推理死忠,經常為了構思一個詭計苦思冥想好多天,也會為了一點小小的感動而淚流不止。創作了以《鐘塔殺人事件》為代表的「陳默思探案」系列作品,其中長篇《巴別塔之夢》入圍第五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賞決選,短篇《推理作家的逆襲》獲得第三屆華文推理大獎賽二等獎。

    「青稞」作為筆名,寄託了他像青稞一樣適應能力強的願望,並諧音暗示自己的身份——「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希望自己能作為兼職作家,以科研活動為主,將推理小說創作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

  • 騎桶人

    騎桶人

    中國(1972-)

    騎桶人,幻想文學作家,筆名來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騎桶者》。兩度獲得豆瓣閱讀最佳作者稱號,代表作《歸墟》《夜叉》《春之牙》《雙髻》等。歷任《飛·奇幻世界》編輯、《九州幻想》執行主編,並創辦了幻想文學電子雜誌《九歌》。曾主編《中國奇幻文學精選》,與阿豚合編多本《年度中國最佳奇幻小說集》。出版有短篇小說集《捕夢天王·騎桶人》、長篇武俠小說《流楓川志》、文化隨筆集《鯤與蟲——被禁錮的中國神話與文人》等多部作品。

  • 泉鏡花

    泉鏡花

    日本(1873-1939)

    泉鏡花(1873年11月4日-1939年9月7日,いずみ きょうか),日本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的偉大作家。原名泉鏡太郎,生於石川縣金澤市。由於戰爭使日本經濟矛盾、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對不公正的現實感到憤慨,相信永恆的純潔的愛的存在,開創了日本的「觀念文學」。此後發表了一系列表現處於偽善橫暴世界中的善良人性的作品。他以追求美的觀念和浪漫主義豐富了日本文學。

    1895年,泉鏡花發表的《夜間巡警》、《外科室》,被視為「觀念小說」代表作。1900年,泉鏡花發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高野聖》。

    泉鏡花后又發表《婦系圖》、《歌行燈》等小說。泉鏡花還著有《天守物語》、《棠棣花》、《戰國新茶漬》等劇作,具有唯美主義傾向。

    1937年成為帝國藝術院院士。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里見弴、川端康成、石川淳等人在文體上均受到泉鏡花的影響。

  • 卡雷爾·恰佩克

    卡雷爾·恰佩克

    捷克(1890-1938)

    卡雷爾·恰佩克(Karel Capek,1890—1938),捷克20世紀上半葉最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專欄作家和兒童文學作家,擅長諷刺幽默和幻想,以運用虛幻、象徵的現代派手法為世人矚目,得到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托馬斯·曼、亞瑟·米勒、蕭伯納、格雷漢姆·格林等人的讚譽。

    他的代表作有科幻小說《鯢魚之亂》、《萬能機器人》,哲理中篇小說三部曲《霍杜布》、《流星》、《平凡的生活》,短篇偵探小說以及童話故事。他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出版。

  • 卡爾·齊默

    卡爾·齊默

    美國(1966-)

    卡爾·齊默(Carl Zimmer,1966-),知名科普作家,在耶魯大學教授科學和環境寫作。他寫過多本廣受歡迎的科普作品,包括《演化》《在水的邊緣》《萬物身刻》等,曾於2007年摘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科學傳播獎(The National Academies Communication Award),這一獎項是該領域的桂冠榮譽。

  • 青崎有吾

    青崎有吾

    日本(1991-)

    青崎有吾(アオサキユウゴ)1991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就讀明治大學期間,加入明治大學推理研究會。2012年以《體育館殺人事件》獲得第22屆「鯰川哲也獎」而出道。

  • 林肯·奇爾德

    林肯·奇爾德

    美國(1957-)

    林肯·奇爾德(Lincoln Child,1957年10月13日-)是美國驚悚和恐怖小說作家。林肯·奇爾德1957年出生於康涅狄格州,畢業於明尼蘇達州的卡爾頓學院(Carleton)學院,主修英語,目前居住在新澤西州莫里斯頓。

    1979年,他獲得了聖馬丁出版社的編輯助理職位。到1984年,他成為正式編輯。在這個職位上,他編輯了數百本書,大部分都是美國和英國小說。

    1987年,他離開聖馬丁出版社,成為MetLife的系統分析師。幾年後,他離開了公司開始全職寫作。

    林肯·奇爾德除了獨自完成了小說《死亡競賽》(Death Match)、《烏托邦》(Utopia)的創作,還與道格拉斯·普雷斯頓合作創作了《死者之書》(The Book of Dead)、《黑暗之輪》(The Wheel of Darkness)、《死亡之舞》(Dance of Death)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暢銷驚悚作品。

  • 乾胡桃

    乾胡桃

    日本(1963-)

    干胡桃(1963年-)日本著名小說家、推理作家。靜岡縣人。靜岡大學理學係數學專業肄業。

    1998年以《雞巴的神話》獲第4屆「梅菲斯特獎」出道,其作品風格常常帶有點「邪氣」。因為其名字的緣故(「乾くるみ」意為「干胡桃」),常被認作女性,其實是位男性作家。

    除了創作小說外,常以市川尚吾的名義發表評論。他的作品還有《匣之中》(匣の中)《塔之斷章》(塔の斷章)《提綫木偶症候群》(マリオネット症候群)《林真紅郎和五之謎》(林真紅郎之五つの謎)《愛之始》(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ラブ)《重演》(リピート)等。

  • 羅伯特·喬丹

    羅伯特·喬丹

    美國(1948-2007)

    羅伯特·喬丹(Robert Jordan)是詹姆斯·奧利弗·瑞格尼二世的筆名。他是著名的當代奇幻小說作家,被西方世界盛譽為近代最偉大的、最具影響力的奇幻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時光之輪》自八十年代末出版后便一直長盛不衰,每一部都能銷售上百萬冊,位列《紐約時報》排行榜的前列。

    喬丹於1948年出生於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市。1968-1970年曾兩度作為美國軍隊直升飛機的槍手赴越南服役,被賦予卓越飛行十字勳章、V字青銅星章和兩枚越南英勇十字勳章。從越南回來后,他赴南卡羅萊納的要塞軍校學習,並獲得了物理學學位。

    畢業之後他成為了美國海軍一名核工程師。他於1977年開始寫作,立志要寫到生命結束才會停筆。他不僅是一位歷史愛好者,還喜愛狩獵、捕魚和航海等戶外運動,以及紙牌、象棋、撞珠等室內活動;此外也喜歡收藏煙斗。他自稱為「高教會派」的聖公會教徒,每周不止一次地參加聖餐儀式。他與妻子共同住在一所於1797年建的房子里。他的妻子當時是Tor Books出版社的一名編輯,她同時也是喬丹的編輯。

    2006年3月23日,羅伯特·喬丹在他的Dragonmount博客上宣布自己患了一種叫「澱粉樣變性」的絕症。他寫道:「我被診斷出患了『澱粉樣變性』的絕症。這是一種每年只有百萬分之八的人會罹患的罕見血液疾病。目前我全身5%的骨髓會製造一種澱粉狀的物質,沉積在我的心臟里,造成心肌肥厚僵硬,最後導致心臟失去功能。幸運的是,因為發現得早,所以以我目前的狀況來看,平均存活期是四年。我現在正在接受一種新的治療,取出自身的一部分健康骨髓,然後把體內的骨髓全都殺死,最後再將健康骨髓植回。有25%的機會可以痊癒,25%可以改善病情,35-40%沒有任何效果,10-15%會致命。但請大家放心,我一定會戰勝病魔,再繼續寫作三十年。」

    之後的日子里,羅伯特·喬丹時而會上到博客上公布自己的病況。他在博客上最後一次出現是在2007年8月22日。他說:「匆匆來這裏一下,讓大家知道我還活著。而且,在明尼安納波利斯州羅切斯特市馬友診所的悉心幫助下,我一切都好。」

    然而遺憾的是,羅伯特·喬丹的樂觀最終沒有使自己戰勝疾病。當地時間2007年9月16日下午兩點45分,他放棄了與病魔的鬥爭,與世長辭。

    他的葬禮於2007年9月19日舉行,他的一生將拍成一部長篇記錄片——《The Wit of the Staircase: The Life and Works of Robert Jordan》。他的骨灰被埋葬在查爾斯頓外的新教聖公會,具體位置家人沒有透露。

  • 淺倉卓彌

    淺倉卓彌

    日本(1966-)

    淺倉卓彌:1966年生於日本札幌,東京大學文學系畢業后,曾陸續任職于唱片公司、翻譯社、雜誌編輯部等。2002年以《四日間的奇迹》榮獲第一屆「這本奇幻推理小說很棒!」首獎,從此邁向作家之路。

    《四日間的奇迹》是淺倉卓彌第一本小說,付梓后,各界好評不斷,銷售屢創佳績,並由《鐵道員》導演佐佐部清拍成電影。淺倉卓彌以平實的文字布下層層伏筆,優雅地帶出最後高潮,以淚水洗滌現代人內心的孤寂,豐盈生命中的感動。

  • 七尾與史

    七尾與史

    日本(1969-)

    七尾與史(Yoshi Nanao)1969年出生於日本靜岡縣濱松市。以《插上死亡旗標!》一作參加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大獎,通過最後一輪評選,並於2010年7月由寶島社文庫出版,從此踏入文壇。另著有《山手線偵探團·目白車站的死亡之握》、《失蹤熱帶》、《虐待狂刑警·蝴蝶效應殺人事件》、《虐待狂刑警·近朱者赤殺人事件》、《殺戮女孩》等小說。

  • G·K·切斯特頓

    G·K·切斯特頓

    英國(1874-1936)

    吉爾伯特·基思·切斯特頓(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經常被譽為「悖論王子」。切斯特頓生於倫敦的中產階級家庭,早年在聖保羅學校和斯萊德藝術學校求學。當過記者,於1925年起主辦《新證人報》(后改名為《G.K.周刊》)。散文風格多樣,文筆輕盈。文學批評頗獲稱譽。論著《文學中的維多利亞時代》(1913)及有關勃朗寧、狄更斯、薩克雷、喬叟的研究著作見解精當。

    一九○五年,他發表了第一部作品《奇職怪業俱樂部》,但真正奠立他在推理小說界地位的則是一九一一年的《布朗神父的天真》。「布朗神父」的推理邏輯及破案風格成為日後推理小說的典範,亦象徵了短篇偵探故事時代的來臨。

    對切斯特頓而言,小說中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真實世界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在布朗神父小說系列中,他透過小說主角——布朗神父,向讀者灌輸他的宗教世界觀,因此被視為本世紀最重要的基督神學辯護者之一。

    他總共創作了五十多部著述,百余篇評論和文章。其創造的最著名的角色是牧師偵探布朗神父,首開以犯罪心理學方式推理案情之先河,《布朗神父探案》是英國著名推理小說之一。其它小說有《諾廷山上的拿破崙》(1904),詩集有《野騎士》(1900)、《新詩集》(1932),其中以詩篇《飛行的小客棧》最為著名。

  • 喬靖夫

    喬靖夫

    中國香港(1969-)

    喬靖夫,(原名劉偉明,男性,1969年2月6日-,英文名Ray)香港出生,寶瓶座,屬猴,已婚,香港小說作家,大多數作品皆以武俠及格鬥為主。十五歲開始習空手道,達至啡帶級別,2009年開始學習菲律賓魔杖作器械搏擊。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翻譯系,曾先後涉足於新聞翻譯、電腦遊戲及編劇的工作,曾擔當《快報》翻譯員,現專註于文字及跨媒體的創作,偶爾亦會為香港流行曲填詞。

    喬靖夫是香港文藝圈中的奇才,1969年香港出生,翻譯系畢業。先後涉足新聞翻譯/電腦遊戲開發/編劇/流行樂填詞等領域。

    2000年以《深藍》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 最佳歌詞獎。

    1996年開始於香港出版一系列動作幻想小說,其作品以充滿凌厲電影感的文字,揉合外國「冷硬派」小說風格,在流行文學世界開闊了一片奇異瑰麗的新領土。

    在香港已出版小說有:

    吸血鬼獵人日誌(5冊):《惡魔斬殺陣》《冥獸酷殺行》《殺人鬼繪卷》《華麗妖殺團》《地獄鎮魂歌》

    《幻國之刃》《熾天使》

    被譽為近十年來最好的武俠小說的《殺禪》(8冊),第一集《暴力集團》,第二集《恐怖樂園》,第三集《極惡地圖》,第四集《野望季節》,第五集《黑暗首都》,第六集《食肉國家》,第七集《人間崩壞》,第八集《究竟涅槃》。

    歌詞作品包括:王菲的光之翼,盧巧音的深藍/夢境,陳奕迅的《早開的長途班》等 。

    喬靖夫的武俠小說《武道狂之詩》繁體版,於2008年由香港天行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發行。該書從經典武俠原點再出發,以獨特視角與筆法,創造出凌厲狠勁,強悍而不孤的濃厚「狼派」風味。《武道狂之詩》從2008年開始出版至今,小說已有九卷,漫畫已有兩卷。2011年8月,天行者出版有限公司與人大出版社合作,將《武道狂之詩》簡體版首次引入內地,已在內地出版卷一、卷二,計劃將在2011年冬季推出卷三、卷四。

  • 契訶夫

    契訶夫

    俄羅斯(1860 - 1904)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訶 讀hē 。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祖父是贖身農奴。父親曾開設雜貨鋪,1876年破產,全家遷居莫斯科。但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后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他和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在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反動的書刊檢查制度空前嚴格,庸俗無聊的幽默刊物風靡一時。契訶夫開始創作時常以安東沙·契洪特等筆名向這類雜誌(如《蜻蜓》、《斷片》)投稿。短篇小說《一封給有學問的友鄰的信》(1880)和幽默小品《在長篇、中篇等小說中最常見的是什麼?》(1880)是他初期發表的作品。80年代中葉前,他寫下大量詼諧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說,很多是無甚價值的笑料和趣事,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較優秀的作品,繼承俄羅斯文學的民主主義優良傳統,針砭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如寫卑欺強節的小官吏(《在釘子上》、《一個官員的死》、《勝利者的勝利》,均1883),凌辱弱者的士紳和老爺(《英國女子》1883),見風使舵的奴才骨(《變色龍》,1884),專制制度的衛道士(《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但他迫於生計和缺乏經驗,在當時主要只求速成和多產。1886年3月,名作家格里戈羅維奇寫信要他尊重自己的才華,他深受啟發,開始嚴肅對待創作。寫於1886年的《凡卡》、《苦惱》和1888年的《渴睡》,表現了作家對窮苦勞動者的深切同情。1888年問世的著名中篇小說《草原》描繪和歌頌了祖國的大自然,思考農民的命運,表達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命名日》(1888)和《公爵夫人》(1889)等暴露了偽善、愛慕虛榮和庸俗等習氣。這些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都有明顯進展。但受小資產階級環境影響的契訶夫在這時不問政治,只「想做一個自由的藝術家」,要有「最最絕對的自由」。他從1886年起為反動文人蘇沃林發行的《新時報》撰稿,雖經批評家尼·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勸告,仍同它保持關係。1888年10月,契訶夫獲「普希金獎金」半數。這時他已是5部短篇小說集的作者(《梅爾波梅尼的故事》,1884;《五顏六色的故事》,1886;《在昏暗中》,1887;《天真的話》,1887;《短篇小說集》,1888)。聲譽和地位的日益增高,使他強烈地意識到自己作為作家的社會責任感,認真地思索人生的目的和創作的意義。他說:「自覺的生活,如果缺乏明確的世界觀,就不是生活,而是一種負擔,一種可怕的事情。」這種思想形象地表現在中篇小說《沒意思的故事》(1889)里。

    從這個時期起,契訶夫開始創作戲劇。獨幕劇《結婚》(1890)和《論煙草的危害》(1886)、《蠢貨》(1888)、《求婚》(1888~1889)、《一個不由自主的悲劇角色》(1889~1890)、《紀念日》(1891~1892)等輕鬆喜劇在思想內容和喜劇性上接近於他的早期幽默作品。劇本《伊凡諾夫》(1887~1889)批判缺乏堅定信念、經不起生活考驗的80年代的「多餘的人」。

    1890年4月至12月,體弱的契訶夫不辭長途跋涉,去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庫頁島遊歷,對那裡的所有居民、「將近一萬個囚徒和移民」逐一進行調查。庫頁島之行提高了他的思想覺悟和創作意境。1891年他在一封信里說:「……如果我是文學家,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間……我至少需要一點點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哪怕很少一點點也好。」他開始覺察到,為《新時報》撰稿所帶給他的只是「禍害」,終於在1893年同這家刊物斷絕關係。他對俄國的專制制度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寫出了《庫頁島》(1893~1894)和《在流放中》(1892)等作品,而最重要的則是震撼人心的《第六病室》(1892)。這部中篇小說控訴監獄一般的沙皇俄國的陰森可怕,也批判了他自己不久前一度醉心的「勿以暴力抗惡」的托爾斯泰主義。列寧讀它后受到強烈的感染,說自己「覺得可怕極了」,以致「在房間里待不住」,「覺得自己好像也被關在『第六病室』里了」。

    在1890至1900年間,契訶夫曾去米蘭、威尼斯、維也納和巴黎等地療養和遊覽。從1892年起,他定居在新購置的莫斯科省謝爾普霍夫縣的梅里霍沃莊園。1898年,身患嚴重肺結核病的契訶夫遷居雅爾塔。1901年他同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演員奧爾迦·克尼碧爾結婚。在雅爾塔他常與列夫·托爾斯泰、高爾基、布寧、庫普林和列維坦等人會見。

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