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外國小說

  • 高丘親王航海記

    高丘親王航海記

    南方海上的大小佛國

    能作人言的儒艮

    食人夢境的神貘

    妙音悅耳的頻伽

    映不出人影的鏡湖……

    一千兩百多年前,一位日本的王子從高野山的金剛峰寺出走千里,經過南方海上的大小佛國,直指天竺。澀澤龍彥用神話般的幻想延展了這段史書上的寥寥數語,賦予其曲折離奇、如真似幻的情節,又用豐富龐雜的歷史知識為這個奇幻故事架設了真實的背景。他讓高丘親王的所有經歷都在夢境和現實間切換,把讀者置於奇幻世界中,又時時提醒讀者,幻境和真實之間只有一牆之隔。本書為澀澤遺作,亦是他惟一的集大成長篇作品。

  • 針尖上的天使

    針尖上的天使

    《針尖上的天使》創作於1969至1976年,以赫魯曉夫下台、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1960年代蘇聯的重大事件為時代背景。

    在莫斯科,某機關報的總編在中央委員會大樓門外心臟病發作,調查推測是因為他收到一份地下刊物的原稿。沒人知道是誰放到他桌上的,可是裏面的內容令官方很敏感,要是泄露出去……小說通過總編的司機、報社同事,總編的妻子、兒子等許多普通蘇聯人的經歷和生活,生動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狀況,揭示了那個時代報界內幕、領導層的種種情狀,還有知識階層與政府的關係,愛情與背叛的問題……

  • 煙霧瀰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場學到的生命學

    煙霧瀰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場學到的生命學

    ★美國2015年黑馬熱銷書,讀者、媒體雙料五星好評,被稱為「美國的暗黑甜心」、「有毒的雞尾酒」、「令人一路笑個不停的奇書」。

    ★一本改變你死亡觀的動情之書。我們越了解死亡,就越了解生命和自己。

    ★中世紀歷史專業出身的「乖乖女」美國殯葬業工作六年真實記錄。一個不同尋常的成 長故事,一次對生命與死亡的沉思,一場和最勇敢的朋友進行的午夜墓地之旅。

    ★悲傷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大胆直率、大開眼界、深深感動,作者猶如HBO好評美劇《六英尺下》走出來的人物,充滿黑色幽默,將原本禁忌的話題變得平易近人,妙趣橫生。

    ★「出於對死亡的恐懼,我們建造大教堂,繁衍後代,發動戰爭,凌晨三點上網看貓貓視頻。」——本書作者 凱特琳·道蒂

    ———————————————————————————————————

    一位年輕的殯葬工來到幕後,大胆探究這門奇特行業可怕(但又迷人)的一切。

    大多數人不願思考死亡,但凱特琳·道蒂,一名二十來歲、中世紀歷史專業出身的姑娘,選擇在火葬場工作,將自己病態的愛好轉變為一生的事業,她與形形色色的活人和死人打交道,努力在殯葬人的秘密文化中找到一席之地 。

    本書講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成長故事,古怪的奇遇和難忘的場景比比皆是。凱特琳處理過不同種族、形狀和遭遇的屍體,在這個過程中很快成為穿行於死者世界的探險家。她描寫了自己如何從火化爐里清掃骨灰(有時弄得滿身都是),講述了火化和殯葬業的奇怪歷史,並對不同文化中看似古怪、奇妙的喪葬習俗讚嘆不已。

    她用大胆直率的文風講述了一個個令人大開眼界的故事,就像你和自己最勇敢的朋友來了一場午夜墓地之旅。她的文字真誠可信,略帶諷刺的口吻不忘自嘲一番,原本禁忌的話題變得平易近人、妙趣橫生。作為一名擁有從業許可、致力於非傳統殯葬服務的殯葬人,凱特琳在本書中呼籲,我們身處在一個懼怕死亡的文化和社會裡,應該有更妥當地處理死亡(及死者)的方式。

    ———————————————————————————————————

    這本書堪稱矛盾混合體,悲傷又搞笑,迷人又古怪,充滿了智慧,如同一杯有毒的雞尾酒,即使你已經失魂落魄,也會讓你欲罷不能。她帶給死亡一絲生命的氣息。」

    ——多黛·斯圖爾特 網站副主編

    一般像這樣形象又病態的書會令它的讀者陷入一陣憂傷,但是道蒂女士——這位令人信任的奇幻死亡之境的嚮導——卻讓我們一路笑個不停。

    ——《華盛頓郵報》

    一本改變死亡觀的書,不被道蒂的講述啟發是不可能的。

    ——《泰晤士報》

    帶著你意料之中的暗黑聰慧、可能意料之外的悲憫和洞見、強大的敘事能力以及生動的描寫,作為殯葬從業人員,作者呈現出了心理學家們看起來已經忘記的保護機制——幽默。

    ——《新科學家》(世界第一的英國科學、科技新聞雜誌)

    我太享受作者的故事了,沒想到在讀到第二章的時候就放聲大笑。作者的幽默感讓這一切的描述免除了尷尬。

    ——讀者 Hanna.w.

    如果你不怕直視死亡,這本書是為你準備的。如果你怕,這本書可能更適合你。

    ——讀者 Just My Op

  • 一個人的朝聖2·奎妮的情歌

    一個人的朝聖2·奎妮的情歌

    在《一個人的朝聖》里,65歲的哈羅德,87天行走627英里,只為了一個信念:只要他在走,奎妮就會活下來。

    這是故事的另一面,這是奎妮,這裡有一個埋藏了20年的秘密,有生命中無數的微小瞬間,有溫暖的大手,坐在車裡的對話,海上的花園。如何處理痛苦,如何愛,如何休息和放鬆,如何相處,「因為同一樣東西發笑也可以是另一種在一起的方式」。當哈羅德開始旅程的同時,奎妮的旅程也開始了。他們因此各自變得完整。

    ★觸動萬千讀者的歐洲首席暢銷書、布克文學獎入圍作品《一個人的朝聖》相伴之作。全系列簡體中文銷量超過300萬冊!

    我寫的不是《一個人的朝聖》的續集,也不是一部前傳。我寫的這一本書,它和哈羅德·弗萊比肩而坐。我會把這本書稱為,一個伴兒。

    ——本書作者 蕾秋·喬伊斯

    ★被譯為42種語言,發行超90個版本,全球銷量超過800萬冊!

    當哈羅德開始旅程的同時,奎妮的旅程也開始了

    哈羅德被千萬的人愛著,奎妮也一樣

    ★2020勇氣新版,特別收錄蕾秋·喬伊斯寫給中國讀者的一封信和

    35幅原汁原味英版木刻插圖、青年作家、暢銷書作者袁田擔綱翻譯,譯文質量上乘,有美感。插畫師賀婉娟特別繪製封面,雋永優雅。

    ★獻給每一次對生命微小瞬間的樸素歌唱 對自我的照見 對愛的喚回,這一年,我們都需要她安靜而篤定的陪伴。

  • 無名的裘德

    無名的裘德

    《無名的裘德》(1895)是托馬斯·哈代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自此以後,哈代轉向詩歌創作,《裘德》也被認為是他小說的「天鵝絕唱」。哈代自稱要在書中寫出「靈與肉的生死搏鬥」,以悲愴的筆調敘述了鄉村青年裘德一生的而悲劇。裘德貧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他在艱苦勞作之餘,摸索自學,排除重重障礙,來到他視為知識聖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卻只能以石匠之身被拒之於大學門外,壯志未酬而身先死。女主人公淑聰穎美貌,是繼承父業的聖像工藝師和受過師範教育的青年女性,其思想言行更體現了當時英國早已萌動的女權運動,而在氣質上比裘德多一番接受新思潮的敏銳激進。裘德與淑作為自我奮鬥的男女青年,受當時社會條件制約,付出了高昂而又慘痛的代價,但終難施展抱負。《無名的裘德》堪稱哈代最具社會批判力度的長篇;這一對失敗者的生存奮爭和精神追求,是英國十九世紀後半葉鄉村教育普及後有知識的一代青年勞動者要求改變自身地位的圖影。

  • 小手

    小手

    暴力無法摧毀的,愛可以。

    「那渴望如同一把巨大的刀子,而我們則是刀柄。」

    巴爾瓦不需要任何寫作上的建議,他早已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世界。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本書收錄了巴爾瓦廣受讚譽的中篇《小手》與中篇集《正當意圖》中的四篇小說。五部中篇的形式不同,題材各異,敘事頗具原創性,風格也難以歸類:

    一個在孤兒院被殺死的小女孩,一個離家出走的厭食症少女,一個深陷婚姻危機的馬拉松跑者,一個靜靜看著母親走向死亡的女人,一個突然意識到和年輕情人年齡差距的同性戀老人。

    從童年、青春期、中年危機到衰老與死亡,從友誼、親情、愛情到背叛與仇恨,從孤兒院、醫院、公園、精神病院到馬拉松賽場,從霸凌、厭食症、原生家庭、愛無能到婚姻危機……恐懼與孤獨,暴力與反抗,自毀與受難,在巴爾瓦的五部中篇小說中纖毫畢現。

    像讓·科克托《可怕的孩子》一樣詩意,像威廉·戈爾丁《蠅王》一樣殘酷。巴爾瓦對殘酷現實的處理不是單純地揭露或抒情,而是調用了心理學、社會學、語言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為文學注入了全新的視角,也引領讀者進入更加幽微的人性深處。

    「用外科手術般精準的筆法,刻畫各種執念帶來的破壞性後果,這正是巴爾瓦那些引人入勝又令人不安的故事的實質。」 難得的是,巴爾瓦的超高清細節描摹並沒有使事物的輪廓變得模糊,恰恰相反,「他精確地定義了筆下的一切,從而使得世界變得可以被理解」。

    《小手》

    以愛之名,孤兒院里的女孩們在遊戲中殺死了她的洋娃娃,然後殺死了她。

    「或許,她也跟我們一樣,愛著某個人,卻對自己的愛束手無策,只能哭泣著遠離;或許,在她的仇恨之下,也有一隻為愛歌唱的小小歌隊,讓她窒息;或許,她正窺探著自己愛的陰暗面,就像從火車的小窗看外面的風景一樣。這可憐的、飽受愛的折磨的邪惡女巫。」

    《血緣》

    離開家已經幾年了,也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還是不知道該拿對自己母親的同情怎麼辦。

    「所有的死亡都會將記憶留存在一兩個它曾觸碰過的物體上,一瞬間,它們就變成了一種象徵,似乎死亡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將周圍的事物清空,再用死亡將其填滿,賦予其另外的含義。」

    《消磨》

    她夢寐以求的不過是兩個人坐在湖邊,什麼都不吃,也沒有人告訴她要吃。

    「薩拉在自認為熟識的世界中發現了另外一個陌生的世界。與禁食帶來的快感相比,飢餓所帶來的不適就像是一份微不足道的貢品,換來的卻是世界變得可以忍受。這是一場與自己的戰鬥,一場與所有人的戰鬥,而吃東西只是一種必要的惡行,一種令人生厭的生存義務。她渴望消失,渴望變小,小到一隻能夠從門下偷偷遁走的小蟲,小到一粒塵埃。」

    《夜曲》

    一個像他這樣的56歲老男人會瘋狂愛上一個21歲的男孩再正常不過了,反過來卻讓他倍感荒誕。

    「我說你不懂我,是因為你就是不懂我,你能懂我什麼呢,你需要獨自生活二十年,身邊沒有任何人,才有可能懂我,你活過的這些年裡,我幾乎都是一個人過來的。你想過這些嗎?」

    《馬拉松》

    馬拉松佔據了他的一切,有時他也會因為忽視迪亞娜而內疚,但跑起來就會徹底拋在腦後。

    「那個他必須在馬拉松中戰勝的男人只不過是他自身的延伸,是他以前的生活與現在的荒誕生活抗爭的延展。如果他能承認這一點,或許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簡單。他不能。女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他感到一種聚集在喉嚨處的焦灼,他迫切需要出去跑步,需要聽到腳步落在公園地上的節奏。他想象著馬拉松的開始,想象著起跑的槍聲在一瞬間使他的血液凝固又沸騰。女人不復存在。世界不復存在。」

  • 項塔蘭3

    項塔蘭3

    在孟買這個新世界里,林巴巴的境況急轉直下。

    在失去了普拉巴克和阿布杜拉后,林巴巴決定以吸毒來麻醉自己的苦痛。哈德拜和卡拉拯救了他,讓他逐漸恢復了健康和體能。康復之後,他跟隨哈德拜參加了阿富汗戰爭。好槍、好馬、好朋友,轟轟烈烈的一戰,哈德拜也長眠在了戰場上。

    哈德拜的計劃、卡拉的消失、薩普娜的身份、阿布杜拉的死……所有秘密在回到孟買后都一一解開。經歷血與死亡之後,林巴巴明白自己該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原諒和永遠去愛。

  • 項塔蘭2

    項塔蘭2

    林巴巴能活下來,靠的是他遇到的人。

    逃獄出來的林巴巴在孟買經歷了貧民窟的慷慨收容,在這裏邂逅了綠眼睛的神秘女人卡拉、總有著開朗笑容的朋友普拉巴克、有教父般地位的黑幫大佬哈德拜和與他惺惺相惜的打手阿布杜拉。他不但在孟買紮下了根,而且成為哈德拜重點培養的新人,跟著他的手下練 習生存的技能。

    但當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相繼離去,再堅強的人也會被摧毀。在安頓好朋友的家人之後,生活該怎樣繼續,他拿不出答案。

  • 項塔蘭1

    項塔蘭1

    林巴巴這一生,一言難盡。

    他曾是一名理想主義者、哲學家、詩人,接著又成了吸毒者、劫匪和通緝犯。命運之神將他扔到了地球的另一端——印度孟買。在那裡,他成為第一個融入孟買貧民窟的白人。

    他在印度農村學習如何穿著衣服洗澡;他住進貧民窟,並成為眾人愛戴的醫生;他加入黑幫,干起了 走私和軍火交易的勾當,一次次衝進槍林彈雨中;他愛上了一個綠眼睛的女人,並跌入了一個更深的秘密……

    他見證了很多死亡,但也找到了真正的生命。他的故事比別人的殘酷許多,勇敢許多,熱切許多。

  • 夜窗鬼談·東齊諧

    夜窗鬼談·東齊諧

    此書系日本漢文小說,原文即為全漢文。

    《怪談》之濫觴;日本之《聊齋志異》與《子不語》完美合一。

    集抒情述志、稱道鬼神於一身的日本漢文志怪小說集《夜窗鬼談》與《東齊諧》,是日本大作家石川鴻齋仿效中國志怪小說(特別是《聊齋志異》)所創作的帶有濃郁日本本土「風味」的志怪作品。書成后風行一時,多次加 印。

    因為刻意效仿、借鑒《聊齋志異》與《新齊諧》,且文筆、內涵確確實實頗得兩部名著的神韻,所以《夜窗鬼談》與《東齊諧》被譽為日本的《聊齋志異》與《子不語》,成為後來大行其道的怪談作品的重要取材母源。譬如小泉八雲、柳田國男、田中貢太郎等人,都或多或少地從中汲取過養分,並間接延伸了《夜窗鬼談》的文學影響力。

    儘管兩書互為姊妹篇,但從「戲編」和「戲著」的署名方式上,能看出兩者還是存在不少差別的。戲編的《夜窗鬼談》多為石川以收集的前人著作和民間掌故為坯胎,剪裁、潤色、編改、加工,二次發揮而成。而戲著的《東齊諧》則大多系石川原創的神鬼故事,也有些是利用既成的傳統怪談,改編為詼謔笑話,博人一悅。中日兩國的大學者,皆有著書立說之餘,將一部分精力用於遊戲筆墨的傳統,石川亦然。《夜窗鬼談》既是他調整心情、娛樂耳目的練筆結果,又是他用來「為童蒙綴字之一助」,為漢文學習者提供教材的實用範本。所以編著小說雖屬「小道」,但他在此上頭也傾注了大量心血。

    與《聊齋》相彷彿,《夜窗鬼談》里的故事大致上可分為「談鬼論神」、「日本民間傳說」、「動物幻化成精」、「冥界仙境之想象」等類型,因作者身處明治維新的大變革時代,亦有少數篇章直接與西方近代科學對接,談論天文、地質、物理等。這些篇章的素材來源,既有友人轉述的生活記錄、遨遊天下博聞而得的奇妙軼事,又有鄉野傳說與寺社宗教畫故事,更有不少取自前人書籍的材料,經吸收轉化,收為己用。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去舊套,創新意,棄陳腐,演妙案」,借花妖鬼狐、奇人豪俠之事審視種種世態人情,有的歌頌男女間真摯愛情、有的揭露文人作風虛妄華而不實、有的昭示天道循環的至理,怪異詭譎、奇趣盎然,極富感染力與表現力,在明治時代膾炙人口,大放異彩。

    不過因為作者本身社會地位較高,所以和紀曉嵐一樣,都缺乏蒲松齡那種寄託懷才不遇與「孤憤」情緒的積極抨擊精神,談虛無勝於言時事,作品諷刺性大為淡化。石川承襲紀曉嵐筆記體寫作之精神,一方面「晝長無事,追錄見聞……時拈筆墨,姑以消遣歲月」,將自我的見聞、學識託付書中;另一方面又「大旨期不乖于風教」,以儒家思想作為文學底色,強調德行修養、因果報應,旨在教育感化、警示世人,將自身的道德情操、創作旨歸賦予斯作,「街談巷議,或有益於勸懲」,最終達到因勢利導、挽救世道人心的作用。

    作為一部頗能「追蹤晉宋,不在唐人後乘」的經典志怪小說,《夜窗鬼談》卻從未在中國大陸地區印行過,殊為憾事。因此編者本著「拂明珠之塵,生寶玉之光」的信念,決意將之鉤沉抉隱,以饗識者。此次校訂出版,編者選擇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所藏《夜窗鬼談》與《東齊諧》為底本,逐字逐句認真核校。該館本刻版清晰、句讀明確,且無他本漏字、錯字之謬,是經綜合比較考量后的最佳底本。鑒於作品系用文言文撰寫,同時引征博雜,當代讀者理解較為不易,故對較古奧詞語及各類典故予以必要註釋。凡異體字、錯刻字、訛脫字等,一律徑改於正文中,不再另出校記。不當謬誤之處,敬請諸位方家不吝指正。

  •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

    《悉達多》並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千萬尋常人亦會經歷的一生。

    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常認為自己是被命運選中的人。拋下過去,隨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尋心中的聲音,追逐名利,經歷友情,品嘗愛情。不同的是,悉達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圓融統一,看似宏大,確是每個人無法回 避的問題。

    黑塞的語言是充滿詩性的,正如本書副題「一首印度的詩」,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題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迴避了。為了儘可能表現黑塞的詩意,我們選擇從德文直譯,儘管我們的譯文不能完全實現這種詩意,但其詩的本性與精神顯而易見。

    本書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覆強調——亨利·米勒的最愛;影響了包括電台司令在內的許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國掀起過閱讀黑塞的熱潮,大學生們人手一冊等等。

    但如書中成為擺渡人的悉達多所述,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現,被體驗。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這本小書,請細細品味其中的文字。

    願你在讀了悉達多的故事後,也能有所感悟,並開始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

  • 釣魚的男孩

    釣魚的男孩

    「所有時代寫給男人最好的書。」——英國GQ雜誌。

    每當我想起我們的故事,想到從那個早晨開始,我們這從未分離過的一家人分開了,我真希望——即便過了二十年也是如此——希望他不曾離開,不曾收到那封調動通知。在那個通知到來之前,一切井然有序:父親每天早晨出門上班,在露天市場擺攤賣生鮮食品的母親照料我和我的五個兄弟姐妹。而我們就 跟阿庫雷大多數人家的孩子一樣,得去上學。萬事都順其自然。我們很少去想過去的事……我將成為飛行員,或者是奈及利亞總統,或者是個大富翁,買得起直升飛機——因為未來在我們手中。未來是一塊空白的畫布,一切都有可能。然而,父親調去約拉這件事改變了這一切:時間、季節和過去變得重要了,我們對過去的渴望甚至超過了當下和未來。

    媲美《追風箏的人》,一個令人傷痛卻終獲救贖的故事。入圍布克獎短名單,《紐約時報》編輯選書;被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加拿大廣播公司、《紐約時報》《觀察家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英國GQ雜誌等17家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圖書」。

    媒體評論:

    這本小說只能用「令人敬畏」來形容。它散發出生命的活力,負載著死亡的重量,不論是文字風格還是故事的原始力量,都讓人目眩神迷。很少有小說真正具備神話的力量,《釣魚的男孩》絕對是這樣一本書。一部壯麗的傑作。

    ——埃莉諾·卡頓(《發光體》作者、史上最年輕布克獎得主)

    這個令人傷痛然而終獲救贖的故事有一種清晰可見的優美,其直指人心的敘述力量簡直令我無法呼吸……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儘管對其中猶如《聖經》故事一般的情節和人物已稔熟于胸,但每每行至令人驚嘆的結尾處,我總是潸然淚下。——埃琳娜·拉賓(《釣魚的男孩》英國版編輯)

    《釣魚的男孩》顯然有其政治隱喻,卻並不過度……對神秘與殘殺、蝕人心骨的恐懼,以及非洲生命色調的探究質地飽滿,碩果累累,尤為凸顯的是,他在這個極富人性的非洲故事中展現出來的營造戲劇張力的才華……奇戈希·奧比奧瑪無疑是欽努阿·阿契貝的接班人。

    ——《紐約時報》

    令人驚艷的處女作……我常常感覺自己有如在讀馬爾克斯那本《一樁事先張揚的凶殺案》。

    ——BBC廣播4台

    最令人沮喪的是,作者只寫了這一本,一旦讀完就再也沒有了。

    ——《芝加哥先驅報》

    這個故事把我整個吞進去又吐出來。令人頭暈目眩,呼吸緊張。

    ——Book Riots

  • 素食者

    素食者

    亞洲首位國際布克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品

    我在寫作時,經常會思考這些問題:人類的暴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瘋狂;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別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這些問題。我想通過《素食者》刻畫一個誓死不願加入人類群體的女性。

    ——韓江在國家布克文學獎頒獎禮上的 致辭

    編輯推薦:

    1亞洲唯一布克國際 文學獎獲獎作品

    連續擊敗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我腦袋裡的怪東西》、《水死》,閻連科《四書》、「那不勒斯四部曲」終曲《失蹤的孩子》等154本全球熱門佳作贏得桂冠

    同時,這也是布克國際歷史上第一次頒獎給單本書(之前都是頒給作者終生成就)

    2 享譽全球的現象級傑作,銳利如刀鋒,把整個人類社會推上靶場。

    榮膺韓國最高文學獎李箱文學獎、全球售出43個國家和地區版權,累計銷量突破600萬冊。《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出版人周刊》等60家媒體年度圖書。

    3 韓國最具國際聲譽作家代表作!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

    作為韓國文壇的中堅力量,韓江極有可能成為韓國當代作家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人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文壇領軍人勒克萊齊奧

    像《素食者》這樣精彩描寫性與瘋狂的傑作,理應獲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學獎得主、當代英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伊恩·麥克尤恩

    4與《三體》並列選入十年十佳

    2019年美國權威雜誌《連線》將《素食者》選入10年來10本最佳類型小說之列,同時入選的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劉慈欣的《三體》。

    5 女性寫作巔峰之作

    入選《紐約時報》21世紀15本重塑我們思想和寫作的女性寫作傑作書單

    6 借閱人數超過《82年的金智英》

    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於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針對全國845個圖書館的借閱數據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解憂雜貨店》成為20-29歲人群最愛圖書。

    繼《解憂雜貨店》之後,《素食者 》超過話題圖書 《82年生的金智英》奪得韓國原創文學借閱第一名,文學總借閱率第二名。

    7韓國總統文在寅、BTS防彈少年團團長金南俊、red velvet金藝彬、GOT7朴珍榮、大勢演員林秀晶真誠推薦

    8改編電影入圍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世界電影單元-最佳劇情片

    為了逃避來自丈夫、家庭、社會和人群的暴力,她決定變成一棵樹

    在英惠的丈夫鄭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女子:不高不矮的個頭、不長不短的頭髮,相貌平平,著裝一般,溫順、平淡、文靜。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樣,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務,伺候丈夫,就像千千萬萬的傳統婦女一樣。

    然而,一場噩夢之後,妻子卻突然開始拒絕吃肉,拒絕為家人準備葷菜,甚至到最後,她開始拒絕自己的「人類」身份,把自己當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陽光和水,謝絕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隨著她被動的反叛以越來越極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現出來,醜聞、虐待和疏遠開始讓她螺旋進入她的幻想空間。在精神和身體的完全蛻變中,她現在危險的努力將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劇性的——遠離她曾經為人所知的自我。

    《素食者》以一種抒情卻又撕裂的風格,將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為一體。揭示出強烈反抗對女主人公和她身邊所有人的衝擊。這本凝練、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書將長久縈繞於人心,甚至潛入讀者的夢中。

    ——國際布克文學獎主席博伊德·唐金

    作為韓國文壇的中堅力量,韓江極有可能成為韓國當代作家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人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文壇領軍人勒克萊齊奧

    像《素食者》這樣精彩描寫性與瘋狂的傑作,理應獲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學獎得主、當代英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伊恩·麥克尤恩

    這部小說里那種近乎于變態的誘惑,恰恰源自字裡行間的畫面詩意。它們暴力又情色,彷彿惡夢。讀這本書的過程彷彿置身於充滿了奇花異草的房間,濃濃的香味會扼住你的喉嚨、讓你睜大眼睛、震驚不已。

    ——荷蘭《阿姆斯特丹人雜誌》

    翻開這本書那你就準備好被切成薄片,被塗上顏色,被拍打,被愛撫,被撕成碎片,被震驚,搖搖欲墜吧!

    ——美國小說家阿米莉亞·格雷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長銷暢銷16年,歷久彌新的心理自助經典。

    ◆連續4年盤踞德國亞馬遜年度暢銷總榜。

    ◆被翻譯成39種語言,40多國熱賣,57所美國高校指定研討讀物,平均每49秒賣出一本。

    ◆簡單的語言和故事,帶你面對人生大問題。

    ◆別光整理 屋子了,來重新整理人生吧!

    ·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幾段迷茫的時期。

    如果你曾經歷,還記得是怎樣度過的嗎?

    如果你正在經歷,那麼歡迎你來到 「為什麼咖啡館」。

    ·

    這裏沒有關於人生的萬能解答

    但卻有金錢絕對買不到的東西,

    ·

    這裏不賣答案

    有心人卻總能找到它。

  • 山月記

    山月記

    * 川端康成力薦的天才小說家!

    *《山月記》戰後常年入選日本高中國語教科書,成就中島敦「國民作家」美譽。

    * 如夢似幻,亦莊亦諧,他被譽為日本虛無主義文學的開端,有「小芥川」之稱。

    * 在自傲與自卑之間無所逃遁的李征,不停追問生命意義的沙僧悟凈……

    * 也許,你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這本書會告訴你,唯有行動可以抵抗虛無。

    * 獨家收錄十篇代表作,附錄中島敦漢詩及年譜。

    * 鬼才漫畫家撒旦君插畫,完美再現古典詭譎的世界。

    * 裸背線裝,復古、精緻、典雅。

    在古典與現代之間,讀懂《山月記》,就讀懂自己內心的焦慮。

    本書為中島敦的中短篇小說集,獨家收錄十篇名作,鬼才漫畫家撒旦君插畫。他的小說多取材於中國古典,如《左傳》《論語》《莊子》《史記》《西遊記》及唐傳奇,融合了濃郁的中國古典氣質與詭誕的日本怪談風。他將現代人的思想注入歷史人物中,古籍中冰冷的人物突然復活,成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鳴的充滿戲劇感的角色。

    他將知識分子的孤獨虛無感這一主題發揮到了極致,借用中國古典的殼子創造了一個如夢似幻、亦莊亦諧的世界。故事里的主人公通常是自我意識過剩、思想延宕了行動的「哈姆雷特」式人物,集悲劇與滑稽性為一身。不過,異化為老虎的李征,追問生命意義的悟凈,最終都破解迷局,用行動點燃了自己。此書專治文藝青年「糾結虛無」症,疏肝理氣,藥到病除。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

    「無所作為,則人生太長;欲有所為,則人生太短。」

    「一味地去憂慮遙遠的將來,則眼前必有憂患。」

    「你要懂得,所謂『愛』,就是一種更高級的理解。所謂『行』,就是更明確的思考。」

    「不考慮結果是否成功,只是極盡全力地測試一下。即便遭到決定性的失敗也在所不惜。 」

    「熊熊燃燒著的烈火,本身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燃燒的。覺得自己正在燃燒的時候,往往還沒有真正燃燒起來。」

  • 你的夏天還好嗎?

    你的夏天還好嗎?

    「韓國八零後天才女作家」金愛爛累積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還好嗎?》是金愛爛的第三部短篇小說集,共收入八篇作品。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臨絕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現實之中,卻試圖尋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於三十歲左右的年輕女性,細膩地描摹了她們在愛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狀態,或許會激起中國女性讀者的共鳴。作為韓國文壇*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愛爛贏得了大量讀者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上一頁12345
...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