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W
-
王魯彥
浙江鎮海(1901 - 1944)王魯彥(1901-1944),原名王衡,浙江鎮海人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鄉土小說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學旁聽魯迅的《中國小說史》課程,大受裨益,開始創作時遂用筆名「魯彥」以表達對魯迅的仰慕之情。王魯彥的小說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柚子》、《黃金》等,30年代寫有長篇小說《野火》(《憤怒的鄉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頂下》、《河邊》、《傷兵旅館》和《我們的喇叭》等。
短篇小說《柚子》以反諷的語言描繪了在長沙處決犯人時人們傾城出動、爭相觀賞的「盛況」,一方面諷刺了民眾的看客醜態與嗜血心理,另一方面抨擊了軍閥政府草荐人命殘酷統治。作者本擬以反諷的語言表現激憤,但由於激憤的情緒太強烈,「冷峻」在此變成了「冷話」,反而削弱了情緒的單純。最體現魯彥鄉土小說特徵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黃金》等。
《菊英的出嫁》描繪了浙東農村的「冥婚」(既為死人辦婚事)的陋習。菊英七八歲時便死去,十年後她的母親張羅為她尋找一個同在陰間的「丈夫」。先是請人說媒,合八字,然後大肆置辦婚禮,極盡鋪排。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筆調敘述菊英母親為這場婚禮耗費的精神、體力與金錢,描繪人物對於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所傾注的飽滿熱情。充實的物質鋪張、忙碌的人物行為,反襯出人物精神的空白與生命本質的無意義。
《黃金》敘述了發生在浙東一個叫陳四橋的小鎮的世態炎涼。主人公如史伯伯本是家境殷實的人家,兒子在外工作並按月匯款到家,而陳四橋又似乎是個民風淳樸的世界,如史伯伯在這一帶相當受人尊重,鄰里之間關係融洽。某月兒子的匯款不知何故過期還未匯來,如史伯伯的處境因此發生戲劇性的改變:人們猜測他的兒子出了什麼事,無錢寄回家了,於是,關於如史伯伯破產的流言迅速蔓延開來,人們對他家的態度立即改變。上門行乞的乞丐突然變的盛氣凌人,滿含鄙夷起來;債主們紛紛提前上門索款,並動手搜拿東西;如史伯伯的女兒在學校無端受到欺侮,連他家的狗也被人打傷。僅僅因為一個毫無根據的臆猜,昔日倍受尊重的如史伯伯便如喪家之犬,世人以他們最得心應手的市儈手段,給予如史伯伯一家難以承擔的羞辱。魯彥以他對故鄉人情世故的諳熟,通過一種戲劇性情景的設置,將浙東小鎮人們的勢力心態揭示殆盡。
汪向勇
湖北(1973 -)汪向勇,1973年生於湖北。現為<<計算機世界>>報記者。1995年畢業於湖北工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從事軟體開發。1996年10月開始記者工作。長期關注網路寫作,小說<<走吧>>、<<留在紗帽的故事>>在最大的華人純文學網站橄欖樹發表。
王旭烽
浙江平湖(1956 -)王旭烽,1956年生於浙江平湖,祖籍江蘇徐州,1982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浙江文學院副院長,國家一級作家,浙江省政協委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自1980年開始發表處女作以來,共發表文學作品三百多萬字。主要從事小說創作,旁及影視、紀實文學、散文;學術方面主要從事茶文化研究,有關於茶文化的論文和專門著作出版。長篇三卷本小說《茶人三部曲》,其中第一部《南方有嘉木》,獲1995年度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八五」計劃優秀長篇小說獎、浙江省第二屆「魯迅文藝」獎;《茶人三部曲》(一、二部)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影視方面,擔任三十集大型專題系列片《浙江七千年》的總編導,擔任反映浙江歷史的五集專題片《大潮·星辰》及中央電視台十七集電視專題片《說話茶文化》的總策劃、總編導和總撰稿。學術研究方面,《大象無形論中國茶藝形式》獲國際茶文化學術論文二等獎,專著《飲茶說茶》為韓國有關茶文化的大學教材。多年來獲各種文學獎項數十種。
吳清忠
台灣(-)吳清忠 身體使用手冊作者
汪國真
廈門(1956 -)汪國真,中國大陸現代詩人。祖籍廈門,1956年6月22日生於北京。他中學畢業以後進入北京第三光學儀器廠當工人.1982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在學校時,喜讀、寫詩歌,1985年起將業餘時間集中於詩歌創作,期間一首打油詩《學校一天》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汪國真自稱其創作得益於四個人:李商隱、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國)。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鍊、李的警策、清的清麗。畢業后,分配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後任《中國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的專欄撰稿人1985年開始進行詩歌的創作。1990年開始出版詩集。第一部詩集為《年輕的潮》,以後又出過多部詩集。曾經在1990年代掀起一股「汪國真熱」。
汪國真第一首比較有影響的詩是《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在湖南雜誌《年輕人》1984年第10期上發表,后經《青年博覽》、《青年文摘》先後轉載。
汪詩首先在北京中學生中造成一定反響,並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學生中流傳,經由一位女教師將此信息告知身為某出版社編輯主任的丈夫,觸發出版社的商業敏感,迅速與作者聯繫出版其作品。1990年4月20日汪國真的第一部詩集《年輕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京學苑出版社出版。
愛德華·威爾遜
美國(1929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1929年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目前,他任教於佩萊格里諾大學(Unuversnty of Pellegrino),併為哈佛大學的昆蟲學研究員。
威爾遜是當今美國生物學翹楚。他於196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負德獎(Craford Prize)。1996年,威爾遜被《時代》雜誌評為對當代美國影響最大的25位美國人之一。
威爾遜擅長著述,曾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和《螞蟻》(The Ant)兩度獲普利策獎。
羅伯特·溫伯格
美國(-)王紀堯
台灣(1981 -)王紀堯,1981年出生,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曾任果陀劇場種子教師,世新大學戲劇課程教師等。其作品豐富且多元,橫跨劇場、影視及音樂領域,為國內新銳跨界創作者。編劇作品從與易智言導演合作的優質電視劇《危險心靈》到與香港導演林奕華合作的《班雅名做愛計劃》,都為其廣受肯定之作品,其中更常以演員身份現於劇場、廣告及知名歌手。如張惠妹、簫亞軒等音樂錄影帶。編劇作品《K》、《另一個夏天》、《危險心靈》、《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劃》等。
莎拉·沃特斯
英國(-)莎拉·沃特斯(Sarah Waters)
薩拉·沃特迄今為止的重要作品或多或少都牽扯到同性戀。
她於1966年生於英國威爾士的彭布魯克郡,在肯特大學和蘭凱斯特大學學習英國文學,之後在書店和圖書館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她又返回大學繼續研究生深造。
沃斯特獲得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是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歷史小說,曾在許多刊物上發表關於性別、性和歷史的文章。
當沃斯特在撰寫博士論文時,她對19世紀的倫敦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撰寫小說。她的前三部小說,《南茜情史》、《吸引力》、《指匠情挑》使她獲得了主流評論家和男女同性戀新聞界的高度讚揚。
沃特斯目前生活在倫敦,是一個全職小說作家。2003年,她被《Granta》雜誌提名為「20位英國最優秀青年小說家」之一。
吳元泰
(1666 - 不詳)[清](約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號蘭江,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約明世宗嘉靖末前後在世。好為通俗小說,著有《東遊記上洞八仙傳》二卷,(《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與楊致和的《西遊記》,余象斗的《南遊北游二記》合稱《四遊記》。
王永彬
(-)圍爐夜話 作者
吳曉波
(1968 -)68年生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財經作家,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現任職東方早報社。主要出版作品:《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吳調侯
中國(-)《古文觀止》的編選者吳楚材(名乘權)、吳調侯(名大職)為叔侄二人,生於浙江山陰(今紹興市)。清吳興祚在《古文觀止序》中說:「會稽章子、習子,以古文課餘子於三山之凌雲處;維時從子楚材實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尤好讀經史,于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與從孫調侯,日以古學相砥礪。調侯奇偉倜儻,敦尚氣誼。本其家學,每思繼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過人,下筆洒洒數千言無懈漫,蓋其得力于古者深矣。」二人的情況現在只能於此序中窺見一斑。「觀止」二字,出自《左傳·襄公十九年》:吳季札在魯國賞周樂,至《韶》舞,讚歎:「德至矣哉!大矣」,認為無美不具,於是說:「觀止矣。」書名為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
吳楚材
中國(-)《古文觀止》的編選者吳楚材(名乘權)、吳調侯(名大職)為叔侄二人,生於浙江山陰(今紹興市)。清吳興祚在《古文觀止序》中說:「會稽章子、習子,以古文課餘子於三山之凌雲處;維時從子楚材實左右之。楚材天性孝友,潛心力學,工舉業,尤好讀經史,于尋常講貫之外,別有會心。與從孫調侯,日以古學相砥礪。調侯奇偉倜儻,敦尚氣誼。本其家學,每思繼序前人而光大之。二子才器過人,下筆洒洒數千言無懈漫,蓋其得力于古者深矣。」二人的情況現在只能於此序中窺見一斑。「觀止」二字,出自《左傳·襄公十九年》:吳季札在魯國賞周樂,至《韶》舞,讚歎:「德至矣哉!大矣」,認為無美不具,於是說:「觀止矣。」書名為觀止,意在力圖選編達到盡善盡美,無以超越。
吳虹飛
(-)吳虹飛:侗族,清華大學環境工程、中文雙學士,現當代文學碩士,幸福大街樂隊主唱。
已出版:小說集《小龍房間里的魚》、《失戀日記》,隨筆集《阿飛姑娘的雙重生活》、博客文集《徵婚啟事》、訪談錄《名流》、搖滾唱片《幸福大街》。
王超偉
(1971 -)王超偉,1971年10月生。博士。2001年6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日本研究系。主要從事日本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併兼做日文翻譯工作。目前已出版專著《20世紀初日本外交思想分析——軍事擴張路線的批判者吉野作造》及論文多篇。出版有《滑稽三人行——智斗怪盜X》、《滑稽三人行——怪盜X的再挑戰》、《滑稽賊修鍊中》、《滑稽宇宙大旅行》、《滑稽股份公司》等。參与2002年新版《日漢大辭典》約16萬字的翻譯工作。
-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